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837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一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历史沿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成立。在二战时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帮助重建和恢复了战后的经济,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与货币的合作,稳定了金融的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在对成员国进行监督和提供贷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IMF成立的六十年间里,之所以能够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也是依赖于其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诞生的背景和宗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金本位制度。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黄金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资本自由输入输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旧的经济格局由于经济政治实力的改变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受到战争的破坏。但是,美国的经济实力却急剧增长,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最初是美英两国为了改变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混乱局面,重建战后金融货币体系而努力的结果。早在战争期间美国政府就提出了关于建立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怀特计划”,英国也不甘心轻易失去其昔日国际金融的霸主地位,从它的本国利益出发,针锋相对的提出了“凯恩斯计划”。无论是“怀特计划”还是“凯恩斯计划”,都揭示了美、英两国在世界金融体系之中的地位之争,是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权的反映。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英国,在最终的方案确定中,“怀特计划”获得了通过。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小镇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有44国代表签署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根据上述协定,随即在1945年12月设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也于1945年12月27日生效。一个由人为推动、囊括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并具有共同协定和统一机构的新的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创建。由于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注定会失败,但其留下的重要遗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却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MF的成立在当时来说是为了加强对成员国的汇率政策的监督,确保国际体系的有效运作。根据《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其宗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IMF是一个常设的、开放的全球性经济组织,通过这一组织,便于组织内各成员国就货币与金融问题进行商讨,通过协作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运行。

第二、IMF要努力推动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与平衡发展,鼓励成员国制定提高就业水平与国民实际收入的经济政策,并帮助成员国促进生产资源的开发。

第三、促进汇率稳定是IMF义不容辞的责任。IMF应该努力维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地外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外汇贬值。

第四、作为维护国际贸易发展的一部分,IMF应该协助各成员国建立多边性贸易的多边支付手段,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

第五、IMF要在有充分保证的前提下,通过向成员国提供普通资金,使其有信心通过向IMF借款调整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反对成员国采取有害于本国和国际贸易的措施。

第六、IMF要努力帮助成员国尽快缩短国际收支周期,减轻其不平衡的程度。

2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迫切性

自18世界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破坏性的经济危机。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大萧条,另一次就是2007年这次美国的金融危机。2007年从华尔街开始,金融危机一直在扩散,并且袭击了全球的金融市场。全球股市大跌,百家金融机构倒闭。根据IMF的估计,全球资金损失超过一万四千亿美元。金融危机还对全球各国的经济实体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如今,金融风暴看似己经过去了,世界各经济主体复苏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但是,人们始终带着对资产泡沫和通货膨胀挥之不去的担忧。在这个后危机时代,社会各界都在思索,这样的复苏是否稳固?为避免危机的重现,全球的失衡以及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应该怎样调整?应该如何塑造国际新秩序?这些担忧,将IMF推到了世界经济的中心,被各国寄予厚望,其改革的迫切性也就更加的凸显出来。

2.1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全球金融体系震荡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的次级房屋抵押贷款资金链的断裂而逐步蔓延开来。之所以称为次贷,是因为它是专门为那些被排除在传统信贷之外的,或者信用记录不佳的人提供房屋贷款,但是银行却可以收取比较高的利息。2001年到2007年,美国出现了战后经济最强劲、最持续的经济扩张繁荣周期,出现了两个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现象:一是美国国内经济保持十分完美的高增长和低通胀;二是美国的楼价一路飘升到了历史的巅峰,而这样繁荣的楼市更是成为了美国人的挣钱工具。自2001年开始,美国连续13次进行减息,如此低的利息,也使得美国人民能够大范围的贷款买房,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都对房地产事业产生了投资热情。美联储在2005年决定结束减息转而进行加息,而这一政策,使得次级贷款买房者的压力严重增大。而楼市在2006年第二季度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发生反转,各个地区的楼价在2007年始先后出现明显的下跌,这也成为了金融危机发生的先兆。一直与美国房地产同步增长的欧洲各国的楼市也在2007年放缓了增长的脚步。在我国市场上,经过了房地产业的历史高峰之后,楼市也在2007年开始放缓脚步。

至此,美国楼市泡沫开始破裂,并且开始影响到全球金融的稳定。此前,银行等机构将次级按揭贷款重新组合包装之后,成为担保债务权证和住房抵押债券后再卖出去。这些债券不同于一般的债券,它们不仅常常能获得评级机构非常高的信用评级,还有房利美和房地美这样政府支持的公司来进行担保,危险的次级贷款在华尔街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和美国国债相提并论的优质债券。这样,这些债券就被买到了世界各地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和手上,渗入到世界各国金融体系之中,潜伏在全球大量的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当中,也融入到了中国几大商业银行所购买的美国机构债券和香港的迷你债券中。全球都在为华尔街的金融游戏提供资金,也都在为华尔街的金融冒险提供风险。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来改革方向的探讨................... 24-42

3.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过去改革的内容.................. 24-25

3.1.1 组织机构的调整.................. 24-25

3.1.2 特别提款权(SDR)创建 ..................25

3.1.3 组织份额总额的增加.................. 25

3.2 救助机制的改革.................. 25-28

3.2.1 调整贷款条件 ..................26

3.2.2 资金来源多元化 ..................26

3.2.3 增强救助机制的权威性.................. 26-27

3.2.4 建立区域性协调机制 ..................27-28

3.3 内部决策权的改革 ..................28-30

3.4 预警功能的改革 ..................30-32

3.5 特别提款权(SDR)的改革.................. 32-35

3.6 全球最终贷款人的改革.................. 35-42

3.6.1 短期内全球最终贷款人的改革.................. 35-40

3.6.2 长期全球最终贷款人的改革.................. 40-42

4 我国在IMF改革中的立场和对策 ..................42-47

4.1 我国在IMF改革中应有的立场 ..................42-44

4.2 我国在IMF改革中的策略 ....................................44-47

4.2.1 争取在IMF的有利地位 ..................44-45

4.2.2 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 45-47

结论

对于IMF的改革,中国应该找准正确的外交策略,最大可能在IMF的改革过程中谋求自己的利益。我国的外交策略就是该如何在IMF改革之中,与其他成员国打交道的问题,我国应该对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在对待发达国家的时候,我国应该采取比较迂回的外交策略。在没有涉及到我国的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可以做一些让步,这样才可以以进为退,有所作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包括决策权的平等、表决权的平等、份额分配的问题以及基金份额规模扩大等,从长远的方面来看,更有利于IMF本身的改革和发展,以及其职能的履行,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这都是发展中国家的心声。但是,IMF的现行投票表决制度,使得发达国家能够维护其操作地位,因此,IMF的改革必然会有很大的压力,完成这一改革必定会是一个很长期过程。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国要有足够的耐心。

国际经济格局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发达国家无论是经济规模或者是GDP,都要胜于发展中国家,在IMF之中的地位也很难改变,此时我国就应该积极去提高自己的地位,提出增加份额等要求,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IMF改革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长,必然会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注意,由于他们会担心自己的经济霸权受到挑战,因此在各个领域里对我国进行限制也是不可避免的,在IMF的改革过程中也是如此。在与发达国家的交往过程中,我国必须深刻意识到,在不涉及核心利益的情况之下,我们可以适当的做出一些让步,一采取迂回的策略,但如果涉及到了国家核心利益方面的问题,或者西方国家想利用IMF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加以干涉,我国就应该表现出强硬的一面来维护国家的主权。同时,我国应该积极的开展与发达国家的对话,努力拓宽双方对话的平台,谋求与发达国家进行多层次的对话,同时要有耐心,有智慧的实现我国的利益。在面对发展中国家的时候,我国应该整合发展中国家的内部的不同的意见,聚集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推动IMF的改革和发展。

IMF的改革存在一个悖论,即“基金组织改革必须在现有规则下进行。而当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中国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很多而且经济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发展中国家如果想要在IMF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就要不断的求同存异,以协调内部的矛盾,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反对发达国家提出的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提议。我国凭借着自身的实力,可以扮演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整合各国的意见,聚合各国的力量,推动IMF朝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发想去发展。我国还应该积极协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要想顺利争取自己在IMF的利益,必须要和发达国际积极对话和合作,实现IMF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邹力行.金融帝国--美国的发展与启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平.世界大行动:救市进行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冉生欣.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杨松.国际法与国际货币新秋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眨.

6樊纲.资本浪潮一金融资本全球化论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7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8罗纳德•麦金农.美元本位下的汇率--东亚高储蓄两难[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9安迪森•维金.美元的堕落[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6.

10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构建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是我党及全国人民在新时期奋斗的目标。然而,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这一问题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一大“拦路虎”。城乡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农业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以 2010 年为例,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 5919 元,两者的差距为 3.23:1。①在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农村比较于城市严重滞后。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主导下,我国农业业已成为一个弱质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前景堪忧。“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确保广大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而促进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却又离不开农村金融的积极支持。农村金融的健康有序发展能给广大农民和其他农业经营者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换言之,农村金融对破解“三农”问题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 2010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政府就提出要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并着重强调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党中央进一步指出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由四大种类、六种机构组成:商业银行类型的中国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类型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合作金融类型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还有设立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的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自改制为商业银行后,其重心已向城市转移,并收缩了县域和网点机构及其对农村地区的业务项目,对农村的信贷投入量也大不如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主要是负责办理国家粮棉油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国家专项贷款和收购贷款,其对“三农”的金融服务是相当有限的;而邮政储蓄银行虽然其网点机构遍布全国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地区,但其主要业务是汇兑、中间代理以及存款,这种“只存不贷”业务特征说明了邮政储蓄银行支农力度不大。不难看出,为农村提供金融支持的使命更多地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全国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余额为 3.7 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 12.3%;其中农村信用社的农业贷款余额为 1.7 万亿元,占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是 46%。①由此可知,我国农村信用社已发展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它既要积极配合国家政策实施强农惠农工作,又要不断满足农村地区农户和农村企业的信贷需求。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不容乐观。长期经营亏损的局面以及内部体制机制的严重问题使得农村信用社一度面临生存问题,这也极大限制了它服务于“三农”的能力。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对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得以改变,过去存在的信用社产权问题、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及经营组织形式的问题在改革中得到重视。2004 年 8 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至此农信社改革在除西藏和海南外的我国内地地区的 29 个省、市、自治区全面启动。②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初显成效,2004年农村信用社扭转了自 1994 年至 2003 年连续 10 年经营亏损的局面,实现了 10 年来的首次盈余,轧差盈余 96.55 亿元。③2005 年 1 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当中,提出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其在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2008 年,银监会与中央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农村信用社全面改革的步伐。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管理体制、服务“三农”功能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可是,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模式不合理,以致于信用社产权不清晰;农村信用社管理组织体制倒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用社的经营决策的制定和业务项目的开展;内部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效力不高,“内部人控制”和管理人员逆向选择问题严重;农村信用社的外部发展环境欠佳,这表现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银监会的金融监管力度不强,还有更为严重的一点就是农村信用制度的不完善。

第二章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马克思指出,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即货币或商品有条件让渡的独特运动形式。在这里,交易一方基于另一方对他的信任,可以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得货币、商品或者服务,但必须在约定的期限内为所获得货币、商品或者服务付款、付息。因为信用,在各项经济活动中,资本集中更加迅速,流通费用大大减少。同时,一国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也有赖于信用制度的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用的建设,必须花大力气构建我们国家的信用制度。而当前的任务就是要首先找出我国普遍存在的信用不足的原因,进而探讨如何在我国培养和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从马克思的信用理论中吸取“营养”,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答案。

第一节 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进行深入分析与批判的结晶。马克思信用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的起源、信用的形式、信用的本质、信用的作用以及信用与虚拟资本。

一、 信用的起源

关于信用的起源,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货币运动结果和对高利贷资本扬弃等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述。首先,信用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马克思曾说:“信用制度以社会生产资料(以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形式)在私人手里的垄断为前提,所以,一方面,它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形式,另一方面,它又是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它能达到的最高和最后形式的动力。”①在马克思看来,信用制度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日益形成的。其次,信用是货币运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曾讲:“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使商品的让渡同商品价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关系也发展起来,……由于商品的形态变化或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在这里起了变化,货币也就取得了另一种职能,即支付手段的职能。”①同时,马克思认为信用制度按其本性来说不能脱离货币。②在他看来,货币在商品贸易中起着支付手段的职能,但是当商品交易频繁时,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支付形式已不能再满足交易者的实际要求。此时,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赊销买卖行为就出现了,这种行为避免了商品交易当中存在的时间差和地域差的问题。

第三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历程......................28-40

第一节 农村合作金融概述.................. 28-29

第二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历程.................. 29-32

第三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现状分析.................. 32-40

第四章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探究.................. 40-48

第一节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的现状.................. 40-43

第二节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特点分析.................. 43-44

第三节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发展经验.................. 44-48

第五章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建设的思路.................. 48-60

第一节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本原则 ..................48-50

第二节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建设.................. 50-60

结论

本论文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基础之上,探索了马克思信用理论与发展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之间的关系,指出马克思信用理论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指导意义:促进中国特色农村信用理论的建立;推进我国农村信用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促使我国更加注重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同时,论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历程的分析以及当前问题的总结,结合国外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经验,尝试性地提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信用理论的点滴看法,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四点具体对策:第一,选择适宜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第二,建立科学的农村信用社管理组织体制;第三,构造完善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第四,构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社外部发展环境,尤其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制度。

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论文仍存在不足之处。马克思信用理论内容研究得比较肤浅,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不够透彻,掌握的现实数据和实证比较少。论文最后提出的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具体对策,仍需要实践的考验。本论文的写作宗旨是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理论研究开拓一个新的视野,也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 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列宁.列宁选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 尹莲英,高晓红.资本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 王群琳.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缺陷与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6】 郭家万.中国农村合作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7】 陈雪飞.农村金融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8】 王曙光,乔郁,等.农村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刘仁伍.新农村建设当中的金融问题[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10】 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三

绪论

一、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农民富则国家昌盛。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民以及农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首要关注的根本问题,是关系到中国能够从整体上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中国人民能否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进步,国际竞争力正在稳步提高,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我国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存在,占全国人口大半的农村居民普遍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还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村经济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必须有持续的资金投入,但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仅仅依靠农村各经济主体自身的内部积累根本无法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因此需要有一个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金融体系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大问题,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农村正规金融市场组织不完善,无法为农村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从1993年开始,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不约而同地大量撤并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与营业网点,同时逐步向城市收缩并上收贷款权限。作为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最重要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在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后,非但没能填补网点与业务上的空白,相反也紧随其后收缩农村金融市场。更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润最大化和资源配置有效性原则的约束下都不愿将资金投入期限长、见效慢、风险高的农业项目,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贷投入的逐年减弱。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第二、不仅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无法向农村经济提供足够的金融服务,而且事实上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长期以来,金融资源不断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僵乏,也势必会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影响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第三,由于货币管理当局对一切非正规金融持严厉管制的态度,因此民间金融仍然处于初级发育阶段,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从而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无法充分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的融资需求。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党和国家相关部门都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定位,拓宽业务范围和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大力培育由自然人、企业法人或社团法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管理办法。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稳步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扶持。2008年3月25日,央行、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文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稳步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加快发展适合‘三农’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综上所述可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对其进行了三次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已经基本形成了相对完整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得到逐步改善。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发展是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供给没有需求,或只有需求没有供给,都不会导致农村金融的持续稳定发展。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学思想就是供需规则。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指出:“生产从一开始就是为了需求,因为需求才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第一节我国农村金融供需现状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为辅,以民间金融为补充的相互协作分工的农村金融体系。其组织架构如图1.1所示。

一、 农村银行类金融结构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金融机构主要有五类、九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状况是①:从机构网点布局看,共有124255个网点,其中104671个分布在县市及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5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为108271亿元,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374697亿元的28.8%;负债总额105523亿元,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358070亿元的29.4%。其中存款总额87363亿元,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300209亿元的29%;贷款总额58004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206839亿元的28%。从信贷支农的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第三章 盐城市农村金融供需失衡及原因............... 45-55

第一节 盐城市农村金融需求方.............45-48

一、盐城市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45-47

二、需求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47-48

第二节 盐城市农村金融供给方面存在............. 48-55

一、盐城市农村金融供给方面不足的表现............. 48-51

二、供给问题产生的原因............. 51-55

第四章 解决盐城市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对策............. 55-63

第一节 解决盐城市农村金融需求方面的对策............. 55-60

第二节 解决盐城市农村金融供给方面的对策 .............60-63

结论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想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有农村金融供需的大力支持。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的农业仍具有表现出“产融弱质”的特性,我国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现状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闲散资金不能有效动员利用,而农村经济发展所紧缺的资金却被转移出农村,直接的后果是农村金融的供给、需求相互脱节。原因并不是我国农村资金匾乏,而是由于农村金融供需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近年来现在面临的局面是: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在逐步减弱,农业发展银行也正在弱化支农作用,支农大军农村信用社有心无力;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较高,缺乏对金融风险的预警控制机制。因此,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体制仍然需要不断改革,并且要加大改革力度,需要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机制以及农村金融监管三方面综合协调和统筹考虑,将其看作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来对待。

统筹规划,通过改革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总结归纳出现有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在服务农村经济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和缺陷,通过改革和创新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真正建立起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金融产品多样性、金融服务多层次,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组织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适度竞争的、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鉴于本人的学识、能力以及参考资料的限制,本文对农村金融供需理论问题的研究与思考不够深入,某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对盐城市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的政策性建议和整改措施的分析还不够全面具体,理论性偏弱。对这些缺陷和不足,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白钦先.各国金融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何广文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5刘民权等.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7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8应寅锋,赵岩青.国外的农村金融[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9于海.中外农业金融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10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四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硕士论文范文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从人类的经济发展史来看,一方面金融环境和金融机构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过程的渗透力和推动力越来越强,金融支持已经构成技术创新发展必要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金融支持的重要物质手段,金融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其必然会涉足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为金融提供了运作工具与运作空间。金融体系在支持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发展与金融深化。即在实体经济中以技术创新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因为其具有更好的成长性,具有相对更高的增值空间,就会更容易得到金融系统的支持,客观上促进了金融系统的发展与完善,同时金融支持又会提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效率和转化收益。数字统计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达 70%以上,而国内只有 20%~30%的水平,两者相差甚远。而且国内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品从而形成规模效益的比率很低仅有 10%~1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60%~80%的转化水平。技术创新存在瓶颈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研究与发展( R&D )的经费投入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较低 R&D 的经费投入使得技术创新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支持障碍。为了能保证技术创新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保证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支持。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从金融功能的视角下研究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功能。通过对比国内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政策环境和实现途径,找出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不足。以国内渐进转轨的实践为背景,针对技术创新运动的发展规律,设计出符合国内国情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思路。以使金融系统发挥对技术创新企业的功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⑴ 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风险性性和金融系统的功能,研究金融支持对于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⑵ 通过对比国内外在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方面的政策环境和实现途径,找出国内在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方面的不足,希望能给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设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⑶ 从金融系统主导模式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研究金融支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一方面对比股市筹资额和贷款总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度,实证国内金融系统主导模式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分析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不同方面影响的差异,指出国内技术创新在金融融资方面所存在的弊端和应该改进的方向。

⑷ 针对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构建适合国内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环境和拓宽技术创新融资的途径。本着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和理念,在国内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打破国内单一金融功能的低效锁定状态,促进国内创新能力的提升,推进国内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长远战略。

1.2.2 研究意义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和金融支持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金融环境是提高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金融支持是通过何种路径作用于技术创新及不同金融中介在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本文针对国内金融支持的环境和路径展开探索研究,不仅揭示了股市筹资额、贷款总额与技术创新的内在联系,而且实证分析了资金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国内在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不足与缺陷,创建了国内关于金融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得国内技术创新研究理论更加完善和健全。研究技术创新金融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影响技术创新中融资的影响因素,并有效地引导资金支持技术创新的企业,融资的关键在于如何提高金融系统的运作效率,从而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首先对比了国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验,找出不同国家在资本融资上的优势,这有助于建立国内有关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经济系统。其实早在“八五”期间,技术创新就成为国内科研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技术创新的障碍在于融资缺口所导致的技术创新不成熟,这就造成了技术创新和金融系统的双浪费,导致国内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充分的发挥资本的乘数效应,经济发展也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发展。其次中国核心竞争力与大国地位不相符合,结构成为竞争力提升的瓶颈[3],虽然经济结构的提升受金融、技术、企业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金融滞后所产生的金融抑制不仅可以导致资源浪费而且还会阻碍经济的运营效率,从而阻碍了经济结构的提升。对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研究有助于带动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提升。

2 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相关理论

2.1 技术创新相关理论

“创新”一词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 1912 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1939 年他在《商业周刊》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的创新理论。他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1],即抛开旧的东西而创造新的生产体系[3]。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⑴ 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⑵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⑶ 开拓新市场;⑷ 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⑸ 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所谓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4]。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发现基础之上,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2]技术创新就是企业为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并刺激和重创市场需求使企业技术水平、产品档次和经营管理水平升级换代的过程。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⑴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5]。而技术创新是“生产函数的移动”,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⑵ 技术创新也不同于研究开发,研究开发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创新成功的物质基础和科学基础。⑶技术创新是科技活动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即技术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的技术经济领域,其核心是知识商业化,其目的不仅仅是要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主要在于“实现社会商业价值”,技术创新转化为收益的过程即是社会需求与发明成果融合的过程。

3 中国金融发展历程................ 20-27

3.1 1979-1992年金融体制的改革................ 20-21

3.2 1993年以后的金融体制改革................ 21-23

3.3 1979年以后的金融市场改革................ 23-27

4 理论模型与研究方法................ 27-32

4.1 理论模型 ................27-30

4.2 变量选择 ................30-32

5 实证分析................ 32-44

5.1 主成分分析................ 32-37

5.1.1 季节调整................ 32-34

5.1.2 主成分分析................ 34-37

5.2 计量检验 ................37-43

5.2.1 单位根与残差序列自相关检验................ 37-42

5.2.2 协整检验................ 42

5.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42-43

5.3 实证结果分析与预测 ................43-44

结论

⑴ 通过实证分析国内金融系统的主导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国内资本市场筹资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额对技术创新都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影响力度存在差异。这就说明国内金融系统现行的主导模式不太适合技术创新,并没有为技术创新的发展带来显著地促进作用。

⑵ 通过实证分析资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仍然存在着融资难,融资不足的问题。技术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于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资金对研发时间长,不确定大、风险系数高的发明支持力度小,尤其是金融机构没有体现出金融系统所应有的功能。

⑶ 通过对比国内外的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政策环境和实现途径,找出国内在技术创新金融支持方面的局限性,提出构建技术创新金融环境的政策安排和拓展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实现途径。

本文创新之处

⑴ 对比了国内外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政策环境及实现途径,从细节上找出了国内在技术创新金融安排上的不足。

⑵ 通过实证分析金融系统主导模式和资金投入对国内技术创新融资问题的影响,找出国内在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政策环境和实现途径上的弊端与局限性。

⑶ 利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全面具体的说明了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现状,并为未来国内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发展给出正确的建议。

参 考 文 献

[1] 张颖.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5

[2] 黄宗远.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机遇型产业的发展 —当代中国前发达地区产业发展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3] 李玉红.产业融合的成因及影响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04.

[4] 张冠男.依托一汽集团提升长春汽车产业竞争力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9.

[5] 李劲松.技术创新生态化的政策桎梏及对策[D]. 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合肥大学,2009.

[6]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D]. 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2.

[7] 王冬.金融中介发展与全要素生产率效应——中国跨省数据的实证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大学,2010

[8] 龙清华.知识产权战略与传统知识保护——以贵州为视角[D]. 硕士学位论文.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09.

[9] 张涛,陈磊,王学斌.融资模式、信息协调与技术采用[J].世界经济,2008(11).

[10]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85.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五

第 1 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随着全球论文范文经济一体化的高度发展,各国纷纷开放市场,并积极参与竞争。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金融业也掀起了第三次并购的浪潮,许多国家通过跨国并购产生超级银行,形成了全球金融业的新格局。汇丰、花旗、渣打等大银行无不通过跨国并购走向了国际化之路,由此可以看到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加入 WTO 多年后,遵照承诺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外资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与“引进来”局面相对应的是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了国内银行业更激烈的竞争局面,这使开拓外国市场成为了中资银行保持和增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并且,中资银行多年来稳固扎实的经营积累了各方面的实力,为中资银行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为了实现规模效应、协同效应、混合经营、寻找业务增长点、分散风险,许多有实力的中资银行大步走向了国际化之路。2007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2008 年这场危机蔓延到全球,对许多国家的金融和经济造成了极具破坏性的影响。在这场危机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欧美等金融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中国的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尚且单一,因此遭受的打击不大,并且很快地恢复了过来。在这种特殊的经济背景下,中资银行也看到了更多跨国并购的机遇:首先,欧美国际金融中心的银行业受到重创,其大银行大额亏损,中小银行纷纷倒闭,股票市场低迷,目标银行存在价值被低估的可能,而中资银行倒闭和亏损的很少,这是中资银行实施低成本扩张的好契机;其次,发达国家的金融业急需通过重组和剥离资产进行自救,这直接影响了东道国政府对跨国并购的态度,东道国政府会放松金融管制,降低准入壁垒,这是中资银行进入外国市场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再次,大量实体企业进入东道国市场经营,中资银行可以此为契机,支持并伴随实体企业的扩张而开拓国际市场;最后,欧美国家银行亏损和倒闭直接致使了国际金融中心释放大量的金融人才,这是中资银行吸收国际高端金融人才为其开拓国际市场服务的好时机。

因此,在如此特殊又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如何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稳固和开拓国家市场,是中资银行急需重视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现状和面临的机遇,结合特殊背景下工商银行跨国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的案例分析,给出启示、借鉴和抓住机遇的战略性建议,对中资银行和其他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走向国际市场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并购,又称购并,是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合称,一般缩写为“M&A”,泛指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1。”《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兼并”的定义是:“两家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是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2。”《大美百科全书》对“兼并”的定义是:“兼并在法律上,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组织组合为一个企业组织,一个厂商继续存在,其他厂商丧失其独立身份3。”。如果 A 公司兼并 B 公司,A 公司将会依然存在,而 B 公司的法人地位将被取消,即“A+ B =A”。“收购,是指一家公司(收购方)在证券市场上,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公司(被购方)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该公司的法人地位并不消失。收购的途径可分为三种:控股式、购买式、吸收式。购买式是指收购方购买目标公司的全部股份使之成为收购方的全资子公司,收购方对目标公司拥有完全的支配权;控股式是指收购方购买目标公司一定的股份而成为目标公司的最大股东,收购方对目标公司拥有控制权;吸收式是指收购方将目标公司的净资产作为股本投入收购方而使目标公司成为收购方的一个股东4。”

第 2 章 跨国并购理论研究综述

2.1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

支持市场势力理论的学者认为,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和长期获利能力。这主要体现在横向并购上,通过横向并购,企业可以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推动行业相对集中,增强企业对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的控制力。当企业的产品占很大的市场份额时,企业有能力形成某种程度的独占或者垄断。如今的跨国并购以横向并购为主,而获取市场势力是跨国并购的一个重要动因。日益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更大的市场势力,而跨国并购是达到这一目的又快又好的途径。

2.1.2 目标企业价值低估理论

1988 年,Pedro Conzalez 和 Richard J Kish 发表了论文《跨国并购:价值低估假说》,提出:“目标公司价值低估是跨国并购的动因之一,目标企业价值低估是指目标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能完全反映其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而导致其股票价格低于其资本的重置资产9。”为了证明价值低估学说在跨国并购价值低估学说中的实用性,他们做了一个实证研究,设置 q 比率,以 1981 年—1990 年美国被并购的 76 家公司为样本,建立模型进行分析。该模型以公司被并购前的账面价值为基础,并考虑新建设备、技术进步、通货膨胀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计算该公司的重置成本,然后用目标公司在股市上的股票价值代表其市场价值。结果是,目标公司的 q 比率与该公司被并购的可能性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即目标公司的 q 比率越低被并购的可能性就越大;然而,并购方的 q 比率与该公司进行并购的可能性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并购方的 q 比率越高,该公司实施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这个理论在实际中也得到了证明,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经济衰退,股票市场处于低迷,大量的外国投资者进入美国市场,低价收购美国公司;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国家股票市场也纷纷低迷,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现象,这也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者进入亚洲市场,低价收购亚洲的公司。但是,也有这个理论解释不通的经济现象,例如近 10 年来欧美国家经济高速发展,股票市场价格整体偏高,但也有大量的跨国并购案发生在欧美国家。

2.1.3 合理避税与寻求投机理论

“合理避税,是指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来达到纳税人减少缴纳税款的经济行为10。”在跨国并购中常用的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并购方用自己的普通股换取目标公司的旧股份,可以达到免税的效果,若目标公司是亏损企业,并购方还可以运用税法中的“亏损延减条款”减少应纳税额。不同国家的税率存在差异,有些国家的税率特别低甚至免税,以此吸引外国公司跨国并购本国企业,进入低税率国家经营。寻求投机主要是在两方面:一是股市效应,它是指并购方跨国并购目标公司后,会注入新的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给投资者发出了有利的信息,导致股价迅速的上涨,这将给并购方直接带来巨额的投机资本收益;二是低价收购资产,是指由于信息不充分、管理不善等各种原因,并购方以低于目标公司价值的价格收购目标公司,从中获利,这与之前的“目标企业价值低估理论”相似。

第3章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资银行跨国.................... 22-32

3.1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22-23

3.1.1 外部推动.................. 22-23

3.1.2 内部推动.................. 23

3.2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资银行跨国并..................23-32

3.2.1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现状分析.................. 23-25

3.2.2 新建模式与跨国并购模式的比较.................. 25-26

3.2.3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机遇分析.................. 26-30

3.2.4 中资银行跨国并购的挑战分析.................. 30-32

第4章 中国工商银行并购加拿大东亚银行..................32-43

4.1 宏观经济背景.................. 32

4.2 并购双方概况 ..................32-36

4.2.1 中国工商银行概况.................. 32-35

4.2.2 东亚银行概况 ..................35-36

4.3 并购交易的过程和在加拿大投资.................. 36

4.4 并购双方意图.................. 36-38

4.4.1 中国工商银行的意图.................. 36-37

4.4.2 东亚银行的意图.................. 37-38

4.5 跨国并购的战略性评价.................. 38-43

第5章 启示、结论与建议.................. 43-48

5.1 案例的启示与借鉴.................. 43-44

5.2 结论:如何把握机遇.................. 44-48

5.2.1 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路径分析.................. 44-45

5.2.2 合理地选择跨国并购的目标.................. 45-46

5.2.3 合理地确定跨国并购的时机.................. 46-47

5.2.4 重视跨国并购后的整合 ..................47-48

结论

国际上有一条著名的“三七定律”,即 70%的并购失败案是因为并购后的整合失败。美国著名的贝恩管理咨询公司的实证调查报告也得出,全球范围内的 80%的并购失败案归咎于并购之后的整合失败。这足见整合在跨国并购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整合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业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文化整合和战略整合。首先,由于跨国并购的目标公司还在国外,地理距离遥远,公司的所有权与管理权是相对分离的,因此更加要注重治理结构的整合,加强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管理和监督。业务整合是指采取措施使母公司和被并购公司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业务互补。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并购方应该想方设法留住核心人才、合理明确裁员数量、继续吸收海外金融界精英,制定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赏罚措施和培训机制等,留住和吸引更多的经营加盟,为跨国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另外,东道国的价值理念、文化理念和生活理念都是与我国不同的,为了使管理人员和经营活动更快地融入东道国的文化环境,我方应该抱着尊重和沟通的态度,尽量地尊重东道国的理念和习惯,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当遇到矛盾或冲突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策略化解矛盾,一切以公司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最后,中资银行要秉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力求被并购公司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趋于一致,若只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非原则性的差异,原则上应该包容。综上所述,中资银行到底有没有进行跨国并购的必要,这要根据中资银行的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来决定,并购时要充分考虑到被并购方的业务互补性以及跨国并购是否与母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一致。此外,中资银行应该建立风险规避制度,在并购前对目标银行的价值进行评估,综合考虑政策、金融等因素,降低并购失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戴杭骁,2010,我国银行跨国并购策略探讨[J] , 经济论坛,2010.06

2. 路杨,2010,中国工商银行海外并购分析[J],经济视点,2010.08

3. 禹静静,我国银行业跨国并购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 何轶男,国际化经营下的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研究——以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08

5. 罗俊,2010,银行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J],经济金融,2010.06

6. 邱杰宏,2009,国有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基础、障碍与战略[J],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06

7. 王婧,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并购研究[D],河北大学,2010

8. 李宇翔,2010,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J],时代金融,2010.06

9. 刘星,2010,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途径[J],商业经济,2010.11

10. 金晓斌,银行并购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2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六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8 年 9 月 14 日,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雷曼兄弟随后宣布准备提交法律文件申请破产,标志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这场危机不亚于 1929 年的经济危机,伴随着的是社会各界对危机的评论。近 20 年来一直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此轮国际金融危机中却被一些银行家指责为资产泡沫的“助推器”和助涨杀跌证券价格的“元凶”。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本人对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关注,随即阅读了大量有关公允价值信息增量的文章,发现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对公用价值的相关性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国内相关的实证研究甚少。基于金融类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和金融危机的敏感度相对较高,本文采用中国 A 股上市金融类企业为样本研究公允价值的增量信息含量问题,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1.1.2 研究的意义

《企业会计准则 2006》已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在上市公司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作为保持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规则之一,对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此次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目标之一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然而随着准则的实施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将大大增加主观判断成分。目前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条件并不完善,许多资产还没有形成活跃的市场,因此,如何合理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保证计量的可靠性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不恰当的使用公允价值反而会降低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背离颁布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初衷。公允价值的引入会引起资产负债表项目和损益表项目的剧烈波动,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很好的衡量公司的价值。在这次愈演愈烈的美国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就饱受争议,不少人认为“公允值”对金融资产价值助涨助跌,放大了危机的效果。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由房屋贷款衍生出来的资产抵押类证券价格持续下跌,持有这些资产的金融机构的账面价值也将相继发生同样程度的缩水,对金融企业而言,一旦资产账面价值在本期内下降,它将在资产负债表上进行资产减计,在损益表上则表现为相同程度的亏损。这使金融机构被迫在短时间内变现手中的次贷资产,进而引发新一轮由于更低市价引起的资产减值,使市场陷入“价格下跌—资产减计—恐慌性抛售—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中。我国股市依然是新兴市场,与欧美的成熟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国这次会计改革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会计信息质量因此而有所提高。同时,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公允价值计量受到很大的质疑,而我国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其对我国会计信息乃至资本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此次企业会计准则颁布执行以来其效果如何,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取旧准则体系下 2005 年、2006 年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和新准则体系下 2007 年,2008 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采用计量关下的价格模型和信息关下的盈余反应模型,对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新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为今后会计准则的完善和改进提供建议。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文的理论研究部分主要是为假设提出做铺垫。首先分析了公允价值的渊源与理论基础,公允价值与价值相关性,信息观与计量观的关系,跟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公允价值引入的初衷,相应地提出了三个假设。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是研究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问题。实证研究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采用经典的价格模型,通过相关变量设计,对假设 1 进行验证,分析新准则实施的效果,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是否使得会计报表信息更具有解释能力。这部分采用的样本分为两块,一块是新准则实施前 2005 年和 2006 年上市的金融类上市机构,共 32 个样本,另一块是 2007 年和 2008 年上市的金融类机构,共 48 个样本。第二部分采用盈余反应模型,对新准则实施后 2007 年的 22 家金融类上市机构,2008 年的 24 家金融类上市机构采用事件分析的方式,检验新准则的实施是否增强的会计信息对股价的解释能力。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有关公允价值相关性的规范研究大多数认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更具有相关性。此处对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阐述。

(1) 支持应用公允价值

计量的文献Wiiliam.R.Scott(1997)【1】认为,历史成本是一种使本年现金收益变“平滑”的方法,它可以使这些现金流量所代表的收入和费用在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期间内得到均衡的计量,人们可能更乐于阅读这种收益“平滑”的财务报表。但是,企业的收益波动是客观存在的,要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最根本的做法应该是在收益计量中推行公允价值,使财务报表反映这种波动。Mengle(1989)【2】在《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的可行性》一文中,综合论述了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的必要性。他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决策相关性,有助于建立合理的破产标准及资本重组性指标监管制度,减少历史成本会计给监管层带来的盈余管理问题,并可保证所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都得到确认。Morris 和 Sellon(1991)【3】在《银行的公允价值会计:支持与反对》中指出公允价值会计反应了银行的真实风险,因而优于相对精确但相关性较差的历史成本数据,尽管公允价值会计导致盈余和资本的波动且存在精确性问题,但随着银行及监管机构渐渐熟悉公允价值模型及金融市场的日渐成熟,公允价值的精确性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White(1991)【4】在《存储机构瓦解:银行及储蓄机构公共政策教训》中指出应以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会计,历史成本模式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应尽快改革,而银行及储蓄机构应采用前瞻式的市场价值会计。他的理由就是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更具有价值相关性。

3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分析.......... 22-28

3.1 公允价值产生的渊源.......... 22-23

3.1.1 公允价值的概念界.......... 22

3.1.2 公允价值的产生..........22-23

3.2 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23-25

3.2.1 符合现代会计目标.......... 23-24

3.2.2 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 24-25

3.2.3 符合全面收益的概念.......... 25

3.3 公允价值与计量观和信息观.......... 25-26

3.3.1 信息观的涵义 ..........25-26

3.3.2 计量观的涵义.......... 26

3.4 价值相关性和公允价值增量.......... 26-27

3.5 本章小结 ..........27-28

4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对金融.......... 28-32

4.1 不同金融资产之间的区分.......... 28

4.2 不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8-29

4.3 公允价值应用对金融企业的影响.......... 29-32

4.3.1 影响金融企业会计实务.......... 30-31

4.3.2 影响金融企业的财务报告.......... 31

4.3.3 推动金融企业的整体发展.......... 31-32

5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增量价值相关性..........32-42

5.1 研究设计.......... 32-36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36-38

5.3 实证结果分析.......... 38-41

5.4 本章小结 ..........41-42

结论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 2005 年到 2008 年在沪市和深市发行 A 股的上市金融机构为基础,以企业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为数据来源,运用两个不同的模型,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从而达到检验我国公允价值应用效果的目的。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在新准则引入的价值相关性检验中,CAS*BPS 与 CAS*EPS 两项系数之和显著地大于零,说明遵循新会计准则并进行公允价值调整后,会计数据更具有解释力。

(2)在价值相关性检验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2007 年和 2008 年均在一定的的置信水平下与累积平均超长收益有正的价值相关性。说明上市公司 2007 年执行新会计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后,每股收益、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对股价的联合解释能力显著提高,会计数据与股价更相关。

(3)2008 年的数据带入后得出的修正后的模型拟合度高于 2007 年修正后的模型拟合度,说明随着公允价值的执行年度的延长,金融资产你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有上升的趋势。

总之,本文证明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说明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公允价值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达到了准则制定者预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WilliamR.Scott.Financial Accouting Theory[M].Prentice-Hall,Inc.1997:136-143.

[2] Mengle,the Feasibility of Accounting by Commercial Bank,Journal of AccountingResearch,1998,36:33-56.

[3] Morris and Gordon H. Sellon. issue Mar. Market value accounting for banks[J].pros and conspp. 1991;5-19.

[4] White L.J.,the Value of Market Value Accounting for the Deposit Insurance System,Journal ofAccounting,Auditing&Finance,1991,6:289-302.

[5] Beaver W H,Landsman W R.Incremental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tatement 33Disclosures.Stamford: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1983,60:108.

[6] Harris T S,Ohlson J A.Accounting Disclosures and the Market’s Valuation of Oil and GasProperties.The Accounting Review,1987,62:651-670.

[7] 张皎 .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D]. 吉林大学,2008.5:31-33.

[8] Barth, M. E. Fair value accounting: evidence from investment securities and the market valuationof banks [J]. The Accounting Review , 1994, (69): 1-25.

[9] Ahmed, A.S and C. Takeda, Stock Market Valuation of Gains and Losses on Commercial Banks'Investment Securities: an Empirical Analysi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5,20:207-225.

[10] Nelson, K. Fair value accounting for commercial banks: an empiricalanalysis of SFAS 107[J ].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5, (71):161-182.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七

1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的全球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件大事。危机爆发以来,多家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东欧和南美多个国家甚至濒临破产的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演进和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我国外部需求大幅萎缩。全国各地区经济外向程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受金融危机影响也有所不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加深,虽然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基础尚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外部需求减弱导致出口企业订单下降,但地区、企业性质和行业间存在差异。目前,全球经济仍然处在衰退之中,还没有完全走出危机的影响。中国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分工体系较为深入、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大国之一,全球形势的不稳定对中国经济企稳向好有着负面的影响。为了应对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自2008年底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扩大内需、保增长、保就业的积极宏观经济政策,并就若干重要产业出台了产业振兴计划、相关政策成效显著。自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实体经济以来,陆续有一些学者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过一些研究,但总体上这些成果存在如下问题:缺乏对危机传导机制的系统研究;缺乏对危机总体影响的定量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国民经济影响非常深刻,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危机的作用原理和机制,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样是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有的企业仍然能够保持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的企业比不降反升,而有的企业却出现明显的经济下滑、甚至关门歇业。同样的环境下,却有如此大的差异,需要探究其深层次原因。论文研究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及传导机制以及实体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1.2.1国内文献综述

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众多学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初步分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其传导机制。余岭(2009)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中国实体经济受到直接打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被金融危机进一步放大。郑建红、徐少华(2009)从国际贸易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的途径着手,分析了我国实体经济受欧美企业退单、违约等原因而迅速下滑的传播过程。尽管部分学者对我国实体经济遭受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但是,还没有系统地研究我国实体经济(工业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传播过程。

2.定量分析单个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分析。我国目前针对单一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研究较多,包括对钢铁行业的预测与分析、汽车行业的预测与分析、纺织业的影响与分析等。尽管对单一行业的研究众多,但是还没有将各工业行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3.对我国工业行业传导过程的分析。黄速建、刘建丽、王钦(2009)等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基本上是从企业销售方面开始的,由于销售额的下降导致库存的增加和流动资金的紧张,并进而导致裁员、歇业或者倒闭。但这种影响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以及同一行业处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又表现出差异性。面对这种典型的“外部冲击型”危机,国外市场集中在欧美的、规模较小的、技术水平低、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企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虽然文章对我国工业行业的部分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但是,文章并没有分析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影响,也没有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具体量化分析。

4.此次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众多学者对现代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研究的探讨。李小牧等(2001)在《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详细的介绍了“三代金融危机模型”,重点分析了近些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安辉(2003)在《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与国际传导机制研究》中,对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机制的概念性界定做了多方面的介绍与剖析,重点从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和净传染效应(P盯。Contagion)四个渠道对金融危机传导过程进行了分析及应用等。从日前所掌握的金融危机方面的资料来看,我国目前对金融危机及其传导这一重大课题尚无新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对国外金融危机模型的借鉴及剖析。

2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影响概述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外需依赖较高的行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本章第一部分首先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概念性的界定,并且对金融危机模型机传导机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其次,对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经济总体以及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分析。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概述是论文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以此我们可以观察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和重要行业受到的影响。

2.1金融危机概述

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危机”成为了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时隔十年之后的金融危机又一次吸引了研究者的眼球,再次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2.1.1金融危机及其传导机制概述

1. 金融危机的界定

金融危机的界定。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金融危机的定义为: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一一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它表现为一国货币短期内大幅度贬值,一该国金融市场上价格的猛烈波动,大批的银行经营困难乃至破产,整个金融体系急剧动荡。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明斯克(FrederiC.5.Minhkin)对金融危机的解释为:金融危机是指金融市场发生混乱,逆向选择和道德危害问题变得更糟,金融市场在此时己经不能有效地将资金配置给最有生产力的投资机会。因此,金融危机驱使经济从高产量,金融市场运行良好的平衡中转变到产量急剧下降的危机中。第一个定义从直观的角度对金融危机所引起的具体现象—金融体系的非正常波动进行了概括。弗雷德里克.明斯克着重从金融市场的角度出发,认为金融危机是金融市场的馄乱无序,失去了资金配置的作用。

3 我国工业行业的分类及特点............. 21-29

3.1 变量与数据的选取及说明............ 21

3.1.1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21

3.1.2 数据的选取与说明............ 21

3.2 工业行业的分类、特点及行业间............ 21-28

3.3 小结 ............28-29

4 影响工业行业增速的因素与定量分............ 29-64

4.1 国内因素对工业行业增速............ 29-46

4.2 国际因素对我国工业行业增速............ 46-63

4.3 小结 ............63-64

5 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行业影............ 64-75

5.1 定量分析对我国各行业有............ 64-69

5.1.1 国内因素间的定量分............ 64-66

5.1.2 国际因素定量分析 ............66-69

5.2 金融危机对我国各行业增速影响............ 69-71

5.3 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行业影响的传导过程............ 71-75

结论

通过前文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金融危机通过贸易溢出效应及金融溢出效应等对我国工业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对我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10个行业的负面影响。

2.我国工业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传导过程。金融危机由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开始,到2008年向世界各地蔓延,多数发达国家实体经济遭遇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些体现在2008-2009年两年中,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出现了衰退(负增长);而我国的GDP增速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下滑幅度并不是很大。从我国工业行业来看,各行业增长的变化却有着显著的差别。通过对汇率、资本流动、我国的进、出口等因素的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且从国际经济学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金融危机从国际传导至我国的因素基本得以确定。由这些因素及其他因素联合对我国工业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我国进、出口额较大的行业,其次影响到其他行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其他采矿一业、饮料制造业及烟草制品业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3.通过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各工业行业受投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投资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提高l个百分点,能够促使行业增长0.39个百分点,除此之外,还有11个行业增加值增速的提高也显著受投资增长的正向影响,表明这12个行业投资对行业增长仍具有较大的作用,可以扩大投资来使得这些行业达到规模效益;有22个行业投资增速显著为O,表明投资增速的提高对这些行业影响儿乎没有作用,它们可能己经处在规模效益的状况,要想使得它们快速增长,应该考虑技术更新、产品升级等;另外5个行业的投资增长与其行业增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这可能是存货的累积给它们的增长带来了影响,投资的增长更进一步促使它们增长放缓。

参考文献

1查理斯.P.金德尔伯格.经济过热、经济恐慌及经济崩溃-金融危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译本.

2保罗.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中译本.

3弗里德曼,施瓦茨.大衰退[M].1929-1933.中信出版社.2008年中译本.

4李欣广等.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5德罗萨.金融危机真相[M].中信出版社.2008年中译本.

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中译本.

7李晓鹏.金融危机下的重点行业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8何新华,吴海英等.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6.

9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09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展望[M].科学出版社.2009.1.

10李小牧,李春锦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90年代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八

第一章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硕士论文范文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进,整个国际经济运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国际资本流动盛行的经济环境下,各国都积极吸引外资的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更是把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In Vestment,简称FDI)作为拉z)J本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DI能够产生资本溢出和技术溢出,有利于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但是,FDI对不同国家经济的影响效果不尽相同:如在新加坡,FDI的流入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而在菲律宾等国,FDI的流入虽然带去了资本和技术,但是却挤出了当地投资,并未与当地企业形成良性互动(张义强,2008)。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不同国家对FDI“吸收能力”的巨大差异呢?不少学者已经从东道国的经济体制、人力资本水平和基础设施等角度研究这一问题。21世纪后,国内外学者开始将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纳入到对FDI溢出效应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国外的研究对象大多集中于发达国家;而国内学者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将我国的情况与类似经济体做比较。因此,研究“金砖四国”FDI溢出效应的货币金融约束,能够帮助本文更深入地了解FDI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金融深化的角度对我国更好地利用「DI提供理论指导—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1.1.1选题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随着二战后美国经济的扩张、欧洲各国的复兴和日本的崛起,国际贷款、跨国证券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FDI)等不同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动逐渐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标志。尤其是1980年以后,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了飞速扩展阶段。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O)的统计,,982年,全球FDI流入总量为541亿美元;1990年,这个数值变为2070亿美元;到了2007年,全球FDI流入总量则达到21000亿美元的历史峰值。虽然2008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FDI流入总量有所下降,但2009年和2010年全球FDI总流量仍然保持在10000亿美元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界重视。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FDI除了直接为东道国带去资金,拉动投资以外,还可以通过资本溢出、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积聚等多种途径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加大力度引进外资,以求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来带动本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直接投资不断壮大。1990年以前,全球FDI的80%以上集中于发达国家。而1990年后,发展中国家的FDI占全球FDl的比例不断上升,从,990年的,7%上升到2009年的43%。转型国家的FDI流量也从1990年的0.04%上升至2009年的6.28%2。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所吸引的FDI已经与发达国家“平分秋色”。其中,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更是凭借着积极的外资政策,成为了吸引FDI的生力军:仅是“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2009年就吸引直接投资1942.84亿美元,占当年全球FDl总流量的17.43%。显而易见,通过吸引外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法被众多国家寄予了厚望。然而,快速涌入的「。l是不是真的给东道国经济带来了期待中的促进作用呢?FDI溢出效应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期待以吸引外资来拉动本国经济增长的新兴经济体意义重大。为此,许多经济学家对FDl对东道国的溢出效应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特别是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因此,在此背景下,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始将金融因素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纳入研究范围。

1.1.2研究意

义学者们对FDI、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三者之间关系的关注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兴起之际开始的。1966年,Chenery提出了著名的“双缺口”模型,指出FDI可以弥补东道国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从而将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随后,很多的学者将FDI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纳入研究,关于「DI是否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层出不穷。学者们针对不同国家的实证检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Kokko(1996)和Branstetter(2001)等人的实证研究表明FOI可以产生一定的技术溢出作用,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具有积极意义;而Blomstrom(1986)等人的研究则给出了不同的结果,即FDI并未对东道国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作用。这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似乎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东道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使FDI发挥溢出效应,更好地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第二章FDI溢出效应的货币金融约束:理论分析

本章的理论分析将从国际投资学理论出发,详细介绍FDI产生的动因理论和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然后进一步结合发展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发展学理论,充分阐述FDI溢出效应和东道国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最后,本章将借鉴现有研究,建立包含FDI和金融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解析金融市场影响FDI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

2.1相关理论回顾

为了明确金融发展FDl、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回顾国际投资学理论、发展经济学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从中提炼出与金融因素对FDI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相关的内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国际投资学理论

上世纪6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日益扩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学者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对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总体而言,FDI相关理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FOI动因理论,解释了FDI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被决定;另一类是FDI经济增长效应理论,重点探讨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海默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是建立在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假设之上的。海默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国内获得一些特定的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企业竞争,维持并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垄断力。这些垄断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财务优势、原材料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又对这个理论进行了补充。他指出,只有当垄断优势所带来的收益超过了跨国业务带来的额外成本和风险时,国际直接投资才有可能发生。

第三章 FDI溢出效应的货币金融约束.............34-46

3.1 本研究的实证模型............ 34-37

3.1.1 模型回顾和实证模型介绍............ 34-35

3.1.2 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35-36

3.1.3 样本的选取和依据............ 36-37

3.2 "金砖四国"的实证检验 ............37-44

3.3 关于检验结果的说明............ 44-46

第四章 FDI溢出效应的货币金融约束............ 46-57

4.1 金融环境对比:美、日、英与"金砖四国" ............46-50

4.1.1 政策环境比较 ............46-47

4.1.2 商业环境比较............ 47-48

4.1.3 金融稳定性比较 ............48-50

4.2 金融市场对比:美、日、英与"金砖四国"............ 50-55

4.2.1 银行信贷市场比较............ 50-51

4.2.2 股票市场比较............ 51-52

4.2.3 债券市场比较 ............52-54

4.2.4 金融市场的聚类分析 ............54-55

4.3 小结 ............55-57

第五章 战略与思考:中国FDI溢出效应............ 57-66

5.1 中国吸收FDI的现状与特点............ 57-59

5.2 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与特点............ 59-63

5.2.1 中国的货币化程度............ 59-60

5.2.2 中国的金融结构............ 60-63

5.2.3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 63

5.3 对策与建议............ 63-66

结论

第一, 我国在利率自由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我国在国债市场、企业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市场、同业拆借市场、外币市场己经基本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我国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仍然存在较大的政策性约束。因此,下一阶段,我国应该进一步放松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管制,逐步实现银行存贷款利率的自由化。

第二,从金融业务角度上看,我国自,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和1998年颁布《证券法》以来,一直采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分业经营的模式。分业经营模式有利于为各种业务的发展打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有利于风险控制,维护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但是,分业经营阻断了各类业务之间的竞争,不利于金融创新的推进。与此同时,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国际上的大型全能金融机构相比,我国的金融机构很难占据有利地位。

第二, 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本账户仍处于较为严格的管制状态。在IMF对“资本账户”名下所列的13个子项目中,中国有12个并未开放,而美国、英国和日本仅分别有4个、2个和3个资本账户项目未开放。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W丁O后,根据承诺,我国将在3-5年内逐步实现境内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产业的对外开放。与此同时,证券业和信托业也将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在这样的背景下,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动,从而对资本账户开放的要求日益迫切。

参考文献

[1] B W Arthur.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ereasing returns and lock in by historicalevent [J].The Eeonomie Journal, 1989

[2] Bain J .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959.

[3] Bain J .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Press, 1956.

[4] Batt Rosemary. Explaining wage inequality in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Custome rsegmentation,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and union declme[J].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2001(10): 19-28

[5] Boyer, Mai cel. A Habit Forming Optimal Growth Model [J]. InternationalEconomic Review, 1978(19)

[6] Boyer,Maicel. Rational Demand and Expenditures Patterns under HabitFormation [J].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3(31).

[7] Brynjolfsson, Erik,Michael D Smith, Jeffrey Hu. Consumer surplus in the digitaleconomy: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increased product variety at online booksellers[J].Management Science, 2003(11): 87-89.

[8] Chakravorti, Sujit. Theory of credit card networks: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J].Review of Network Economics, 2003(12):103-112.

[9] Chaloupka,Frank. Rational Addiction Addictive Behavior and Cigarette Smoking[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99).

[10] ChappelL Davies, Griffiths. Online Computer Gaming [J]. Journal of AmerieanAcademy of Business, 2004(7):87-96.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九

第1章导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现代论文格式范文经济的发展,金融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邓小平曾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①这一经典评价深刻地揭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可见金融发展己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表现出强大的推动力和渗透性。最早开始涉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69年Goldsmith的工作,随后Mckilmon & Shaw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金融发展理论,推动了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20世纪70年代以来,Bencivenga、Smith、Boot、Thakor、King& Ievine等不同学派的经济学家在内生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尽管还存在一些争议,但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一前提下,如果我们能够找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那么无疑能够通过制定相应对策更好的使金融发展不断服务并促进经济的增长。谈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Merton & Levine(1995,1997)等通过考察、并归纳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即这种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刺激交易、资产保值,分散和共担金融风险;配置资源;监督管理者、实施公司控制;动员储蓄;促进产品和服务的交换。此后,Levine(1997,2004)又提供了更为全面的前沿综述,把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看作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两个主要途径。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经历了高储蓄、高投资与高增长的发展过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202亿元,增长约110倍。依据标准的不同经济学家往往会将各国或某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出不同的划分,而根据经济增长中各个要素的贡献额来划分,则成为最为常见的形式。这种划分方法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现代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和相应的经济增长因素理论两方面。依据这种理论分析框架①,国内许多学者通过因素分析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展开考察,得出了具有一致性的结论:中国经济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其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根据沈坤荣(2004)所做的测算,全部要素投入在1953年至1994年期间对于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3.03%,而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则为26.97%,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武剑(2000)的研究也证明在粗放型经济增长中,高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一切与国内长期以来较高储蓄率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袁志刚、张军(2003,2004)的研究也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当一部分原因来至于外延性投资的拉动,而资本的迅速积累则是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源泉。至此,不难发现较技术创新而言,资本积累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的发展对资本形成的快速增长具有决定性的驱动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1999)。此时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说是资本积累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那么金融体系的发展又是通过怎样的渠道影响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后一个问题,国内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都做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收集梳理,进一步探讨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对资本形成的影响机制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目前在金融发展与我国资本形成关系的研究文献中,定性分析金融发展对于资本形成影响机制的研究颇多,问题在于这种研究框架无法反映出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的动态效应是怎样的,也无法反映出这种动态效应在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目的在于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金融发展作为促进资本形成以及整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考察其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过程中有无促进作用,促进作用有没有差异以及差异有多大等,都是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谭本艳,2008)。

1.2研究方法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收集、梳理,本文从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影响机制的分析入手,结合金融发展理论、资本形成机制理论,从动态的角度考察金融发展与我国资本形成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方法概括如下:

(l)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所谓归纳即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考察、分析找出普片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演绎则是通过推理得出新结论的过程。通常在实际研究中,这两种方法紧密相连。归纳是理论对于现实的高度概括;演绎则是为发现理论而展开的严密推理。可以说实证研究过程也是归纳与演绎的过程。本文在前人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现有的理论成果应用于全文,进行归纳、演绎,此为本文最本质的分析方法。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量化研究,以提高研究的精确性,特别是在实证研究中,更应注重“定量”来说明问题,增强研究的说服力。

(3)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金融发展和资本形成机制的理论综述,找到适合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关系的经验模型,以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和观点,从而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有机结合。

第2章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关系的研究综述

在资本形成过程中,讨论有关金融体系所发挥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展开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并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本章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对国内外学者就此类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梳理,试图发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

2.1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2.1.1理论研究方面

国外学者主要通过对金融中介功能和金融市场作用两方面考察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的影响。19世纪下半叶,Bagehot(l873)就曾提出在一个运行良好的金融体系条件下,能够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进而使得投资整体效率的增强。MatchuP(1940)通过研究证券市场、信贷与资本形成间关系,认为证券市场的发展、信贷体系的健全对于资本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Guriey&Shaw(1955,1956)对Fisher①的观点进行了理论探讨和深入研究,发现各种金融中介在信贷环节上,能够有效连接起储蓄者和借款者。Hicks(1969)通过对经济发展史的考察和研究,发现并提出西方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条件便是金融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Chan(1983)的论断在随后的研究中得以验证,如:Boyd&Prescott(1986)考察得出,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能够利用其规模经济的优势节省放贷人搜寻所花费的成本,实现并促进资本形成和资本集中。Beneivenga&smith(1991)在Diamond&o如vig(1983)提出的(流动性保险)模型基础上,也指出金融中介机构一方面促进了储蓄向生产性投资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也能够降低投资项目中那些非必须的流动性资产,从而提高了增长的效率,即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最优化。

第3章 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理论基础................. 21-30

3.1 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21-23

3.2 资本形成的界定与机制............... 23-26

3.2.1 资本形成的界定............... 23-24

3.2.2 资本形成机制分析 ...............24-26

3.3 金融发展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 26-30

3.3.1 金融中介与资本形成............... 26-28

3.3.2 金融市场与资本形成............... 28-30

第4章 金融发展、资本形成与区域效............... 30-42

4.1 模型、指标及数据处理 ...............30-34

4.1.1 经验模型的构建............... 30-31

4.1.2 指标的选取............... 31-33

4.1.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34

4.2 实证过程及分析.................. 34-42

4.2.1 面板数据的检验............... 34-35

4.2.2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 35-42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42-46

5.1 结论 ...............42-43

5.2 政策建议............... 43-46

本文第四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间的动态模型,采用全国30个省1990一2009年的相关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对资本形成的效应与区域差异,结合实证结果得出主要结论如下:首先,金融发展规模的当期和滞后一期均对资本形成有显著作用。但作用方向相反,金融发展规模在当期对资本形成产生了负效应,而其滞后一期对资本形成的影响表现出更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次,金融存贷款比的当期值能显著引起资本形成率的提高,而滞后一期的金融存贷款比给资本形成带来了显著的更大的负效应。最后,当期私人部门贷款对资本形成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其滞后一期则表现出更为积极的作用。

在分区域研究中,本文发现,不同区域间的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的动态效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第一,从金融发展规模来看,除东部外,各经济区域的金融发展规模均带来了资本形成数额的增加,且这种效应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增的态势。第二,从存贷款比指标来看,中部地区存贷款比对资本形成的刺激作用要比东、西部地区具有显著性。第三,从私人部门信贷来看,东部地区的私人部门信贷只在滞后期促进了资本的形成,从方向上看与中部地区表现一致,但作用效果并不理想;在中部地区,私人部门信贷无论在当期还是滞后期对该地区的资本形成都带来了显著影响。而在西部地区,私人部门信贷对资本形成的影响整体上滞后于东、中部区域,但正效应在逐渐显现。

参考文献

[1]安强身.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低效与经济高增长悖论解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10):4-6.

[2]包群,阳佳余.金融发展影响了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较优势吗[J].世界经济,2005(3):26-28.

[3]陈刚,尹希果,陈华智.我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J]金融论坛,2006(7):17-21.

[4]邓淇中,叶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结构、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动态分析[C].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文集,2009:692-696.

[5]从明,陈仲常.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互补性研究[J].财经研究,2oo6(l):84-92.

[6]格利,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J].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P53.郭翠荣.资本形成的机制与效率比较〔D〕.苏州大学金融学院,2007(4):6-7.

[7]何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金融学院,2010(5):29-33.

[8]黄飞鸣.基于资本形成差异看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5):11-13.

[9]黄健柏,刘维臻.金融发展-资本深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J].金融研究,2008(2):61-63.

[10]黄明.金融深化、资本形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韩国与泰国实践的反思[J].经济评论,1999(l):56-89.

优秀金融硕士论文精选篇十

第一章 2008-2009 年俄罗斯经济危机背景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几乎没有国家能够幸免,而俄罗斯与大多数国家相比经济衰退更严重,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的重灾区,本人认为俄罗斯经济危机的产生主要有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俄罗斯经济的脆弱性两个方面。

第一节 世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是指几个国家或地区大部分或全部金融指标短暂、急剧、超周期的恶化,经济规模与经济总量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下降,并伴有大量的企业倒闭,失业率提高,货币贬值等症状,甚至会导致社会和政局的动荡。通常它的影响力巨大,且较难抵御和控制。

一、 金融风暴使全球经济受创

美国由次贷形成的金融泡沫不断膨胀,最终于 2008 年 9 月破裂,美国各大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相继倒闭,股市大跌,制造业萎缩严重,失业率达到 6.1%以上,经济增长放缓,并出现连续的负增长,美国实体经济相应受到危害,心理恐惧及信心危机四处弥漫。由于美元“世界货币”地位及美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中与各金融体系的紧密联系,这场危机迅速地弥漫到全球的各个角落,进而爆发全球金融危机,西方经济首先受严重打击,2008 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欧盟经济出现多年来首次-0.1 的增长率,失业率在 2010 年达到 8.7%,英国、冰岛、土耳其和西班牙等国的实体经济受挫严重,甚至出现负增长,全球股指于 2008 年 9 月开始迅速下跌,有 20 万亿美元的市值缩水。全球失业人数 2009 年达到 2.1 亿人,贫困劳动者人数增加。亚洲开发银行说,金融大海啸导致全球的金融资产价值在去年缩水超过50万亿美元,其中单单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就蒸发了 9 万 6000 亿美元的资产值。①这次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一整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全球经济陷入低迷。俄罗斯至今虽然不是世贸组织成员,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已经很深,俄市场对外资的依赖程度高达 60%,所以世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外国投资者就会纷纷撤资,抛售俄罗斯银行股票和能源股票,俄罗斯的金融市场必将遭受打击。

二、 金融风暴

使转型国家经济成为经济危机重灾区转型国家在近十几年中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经济得到蓬勃的发展,经济增长率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次金融风暴中转型经济同样遭受到冲击,甚至所受打击广泛而严重。

(一) 金融体系受损严重

银行支付困难,一些中小型银行被迫由大银行收购,原有银行体系被破坏。股指狂跌,中国、俄罗斯、越南、乌克兰、匈牙利等国股指下跌都在 2/3 以上。卢布自 2008 年 7 月以来回落 15%。由于贬值,居民开始提取本币转存美元,中央银行为支持银行系统应对居民大量提取卢布转存美元或欧元,已经支出了数百亿美元。币值普遍贬值,卢布2008 年回落 15%,民众兑换本币转存美元,匈牙利、乌克兰等国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欧洲央行求援,来度过难关。转型国家对外投资,特别是外汇金融企业损失巨大。

(二) 实体经济经营困难

金融危机使转型经济国家外需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进而产品出口急剧下降,吸引外资锐减,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严重危机。俄罗斯 2008 年下半年倒闭的中小型企业多达 65000 家,有上百万人失业,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减缓。俄罗斯的各大中小型企业也同样受到拖累,多家公司宣告减产,裁员,甚至破产,截止到2008 年底俄罗斯有 403 万人失业,失业率达 5.3%。

(三) 外贸收入下降

全球金融危机使转型国家外部需求下降,导致其外贸出口降低,吸引外资停滞。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中国有出口业务的企业仅有 3507 家,出口顺差下降,出口增长已实际下滑到个位数。外资抽逃现象也相继出现在俄罗斯、越南、中东欧等国家,俄罗斯 2008 年外资流入与 2007 年相比下降一半。

第二章 俄罗斯应对经济危机对策

面对来势凶猛经济危机,俄罗斯政府为保持国家经济的稳定,在危机爆发伊始就迅速作出了反应,如股市停盘、向银行提供补贴贷款、配销债券等应急措施,俄政府根据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制定并通过一系列纲要、法案,如 2009 年 6 月 19日,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后,出台了由普京总理签发的《2009 年俄罗斯政府反危机措施纲要》。2009 年 12 月 30 日俄罗斯政府通过的《2010 年政府反危机行动基本方向》,确保反危机对策的有效性和方向性。

第一节 实施反危机措施,积极应对经济危机

面对呼啸而来的金融危机,俄罗斯政府众志成城,积极发挥政权机构的核心作用,使反危机措施既能有效促使经济正常运行,又能使俄经济着眼未来,保持竞争力。

一、 宏观调控、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作为政府职能,俄罗斯当权机构在国家经济出现状况时立即从大局出发,宏观调控,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

(一) 停盘限制股市异常

俄罗斯金融危机首先在股市上显现,2008 年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下跌和俄罗斯卢布的急速贬值导致俄罗斯的股市出现大幅度下跌,9 月 16 日俄罗斯股市的交易指数下跌了 11.47%,9 月 17 日,俄股市下跌加剧,下跌指数在 9%以上。2008年 10 月6日,当全球主要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时,俄罗斯交易系统(RTS)指数也下跌 19.1%,跌至 866.39 点,这是该指数3年来首次收于 900 点心理关口之下。RTS 指数在 2008 年5月曾突破 2 400 点高位,而此时已下跌 60%以上。

第二章 俄罗斯应对经济危机对策................. 17-28

第一节 实施反危机措施................ 17-22

第二节 调整经济结................ 22-25

第三节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25-27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俄罗斯经济前景分析 ................28-36

第一节 2010-2011 年俄罗斯经济状况................ 28-30

第二节 俄罗斯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30-31

第三节 俄罗斯走出危机的有利因素................ 31-33

第四节 俄罗斯实现经济复苏的羁绊 ................33-35

本章小结................ 35-36

结论

2008 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在国际金融风暴中危机重重,2009 年俄罗斯经济在全球经济排名中位居 63,是“金砖四国”和“八国集团”中表现最差的经济体,其金融体系、实体经济以及出口、投资和消费水平都一度沉入谷底,2010 年、2011年在俄政府反危机措施逐渐见效和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好转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虽然逐渐走出谷底,但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今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制约俄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经济经过艰难的转轨时期,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之中,由于自身经济结构特点使其对外部市场高度依赖,俄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金融市场的高度自由化等自身经济模式特点导致俄罗斯在此次危机来临后证券市场崩溃,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实体经济步履维艰,人民生活质量下降,俄罗斯经济走入谷底。

俄罗斯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大国,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浪潮下受到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需要明确危机影响到俄罗斯经济的程度,始发的根源,推动的因素,还要了解俄政府对此救助的措施,并分析它对俄罗斯未来经济的影响,让我们由此得到启示,以客观地面对自己,面对他人,面对未来。这是在后危机时代我们研究俄罗斯经济危机的意义所在。俄罗斯这个世界重量级的大国在遭受金融危机的严重打击后其经济目前正处于十字路口,俄罗斯的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从较长时期来看,俄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创新等目标均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俄罗斯政府需要面对现实,顺应客观规律,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优势,找出经济战略中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良药,将俄罗斯经济快速带出危机,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陆南泉. 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冲击在加剧[J]. 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9,(2).

[2]马蔚云. 世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影响的政治经济学解释[J]. 远东经贸导报,2008, (11).

[3]米军. 2008 年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形势分析及 2009 年预测[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9, (2).

[4]马蔚云. 世界金融危机对俄罗斯远东的影响[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9, (2).

[5]姜振军. 金融危机背景下俄远东地区经济社会形势分析[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9, (11).

[6]刘军梅. 应对金融危机:从比较中看乐山市经济的转型与发展[J]. 东北亚论坛,2010, (5).

[7]陆南泉. 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一年[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0, (2).

[8]李建民. 俄罗斯经济存在的问题及2010年经济政策走向[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 (2).

[9]李润明. 国际金融危机对俄罗斯人物质生活的影响[J].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9, (9).

[10]林治华、赵小姝. 俄罗斯经济安全状况的动态分析——以两次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例[J]. 东北亚论坛, 2010, (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