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785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微观金融学是金融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仿照微观经济学建立起来的一套研究如何在不确定的环境下,通过资本市场,对资源进行跨期最优配置的理论体系。(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一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从 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加入世贸组织后,更是进入了全面开放的时期。目前,中国政府的入世承诺正在逐步实现,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在逐步扩大,也为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金融开放进程将加快。这会降低新兴市场获得资金的成本,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扩大市场规模,延展市场空间,并增加衍生金融产品的种类,完善清算结算系统等。其次,有利于现代化金融体系的建立。国外的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对国内市场交易的参与,打破了国内一些行业的垄断经营,引进了竞争机制。最后,为国内金融机构在国外开展业务提供了机会。加入世贸组织为国内金融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加入世贸组织在给我国金融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构成了相当严峻的挑战。首先,市场份额将重新划分,国内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会减少。外资金融机构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优良的资产质量、先进的管理经验等优势,与中资金融机构争夺市场和客户,在一定时期内获取垄断利润。其次,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的竞争。外资金融机构深入国际市场多年,不仅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他们的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产品都相对健全。最后,对金融监管的挑战。从我国的金融监管的角度来看,监管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会因为加入世贸组织而随之增加,这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机构而言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不管是机遇还是挑战,金融开放是我们目前必须的发展阶段,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开放,和开放的步骤。

1.1.2 研究意义

金融开放是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环节,使金融资源可以摆脱金融管制而在国际市场上自由流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领域交往的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与此同时这种金融联系上的加强和管制上的放松,也会增大金融动荡出现的可能性,提高了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一国经济金融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加大金融风险,诱发金融危机,对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金融危机可以说是金融开放引起的风险损失的极端形式,而 20 世纪的拉美债务危机、欧洲货币机制危机、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都是金融开放的伴随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开放会给经济金融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因此, 应当把握好金融开放的发展趋势, 密切的关注金融稳定问题。我们应该对金融开放的时机和次序进行研究,即何时开放,按什么顺序开放等。金融开放时机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在实施金融开放政策之前,必须确保能将开放后引起的金融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并且一旦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政府应当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将金融不稳定遏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从金融开放的具体内容开看,它涵盖了很多内容:如金融机构的准入准出机制与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等,而这些内容显然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实行次序。总之实行金融开放仍然是有必要的,只有加入了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才能更好的促进本国金融的发展。本文以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为基础,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实例进行分析,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的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我国金融开放的历程和现状进行考察,对我国的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此达到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目前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金融开放理论,人们对金融开放的研究与其他理论相比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从金融开放的次序、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金融开放与金融危机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金融开放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

1.2.1 国外文献

金融开放散见于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金融自由化包括对内的自由化和对外的自由化,而金融开放就由对外的金融自由化发展而来。国外关于金融开放次序研究的代表是Mckinnon和Fry,他们都认为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开放前应当具备一定的宏观经济条件,开放也应遵循先开放经常账户,再开放资本账户的顺序。对于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金融开放对经济确实具有促进作用,而在看到金融开放正面效应的同时,很多人也逐渐意识到了金融开放带来的金融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

一、 金融开放的次序

Mckinnon(1993)通过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情况进行总结,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最优次序应当是:政府的财政调整应当早于金融部门的自由化,而对资本账户的开放则应晚于国内金融体系的自由化。在他看来,宏观经济的稳定和财政的平衡不仅是进行金融改革的前提,也是实行金融开放的前提。他认为,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应按以下顺序进行:首先,政府要控制财政赤字,扩大税收来源,增加税收收入;其次,在宏观经济稳定以后,再开放国内的金融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和银行体系的私有化;再次,放开对经常帐户的管制;最后,开放资本帐户,实现货币的自由兑换。

第 2 章 金融开放的相关理论阐述

20世纪7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被发展中国家广泛接受以后,很多国家以此为理论依据纷纷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希望以金融的对内和对外自由化来促进金融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增长。金融开放作为金融自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可以说金融开放理论是萌芽于金融发展理论之中的,1973年麦金农和肖关于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理论的提出,使金融开放理论继续向前发展。而之后的新结构主义理论、金融约束论、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也是对金融开放理论的一种补充。

2.1 金融发展与金融开放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可以说是金融开放理论的发端,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正是由于金融发展理论的广泛影响,带来了发展中国家自由化的浪潮。

2.1.1Goldsmith 的金融结构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出版了他的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在这本书中他首先提出了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确定了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对世界各国的金融结构进行分类,并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总和,而金融发展则指的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他认为各国金融结构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各国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在规模、种类、性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提出了一系列存量和流量指标用来衡量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是金融相关比率FIR。在实际运用中为了使用上的简化,FIR通常是用金融资产总值除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的。当金融发展程度提高时,相应的金融相关比率也会有所增加,因此可以用金融相关比率来表示一个国家某一时期金融发展的大致状况。并且他还发现各国的金融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金融发展的趋势大体一致,但这种趋势是有限度的,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比率要比发展中国家高的多。在他看来,发达的金融结构可以改善经济的运行,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越是发达的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大,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就越大。

第3章 不同国家金融开放历程.................. 26-42

3.1 不同国家的金融开放历程.................. 26-33

3.1.1 发达国家的金融开放.................. 26-30

3.1.2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 30-33

3.2 金融开放的国际比较 ..................33-39

3.2.1 金融开放的时机和次序.................. 34-36

3.2.2 金融开放的效果分析.................. 36-39

3.3 金融开放的经验借鉴.................. 39-40

3.4 小结 ..................40-42

第4章 中国的金融开放及其存在问题.................. 42-54

4.1 中国金融开放历程 ..................42-44

4.2 中国金融开放的实证分析.................. 44-50

4.2.1 金融开放的度量标准和指标选择.................. 44-47

4.2.2 中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47-50

4.3 中国金融开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50-53

4.3.1 金融法律制度不健全 ..................50-51

4.3.2 金融监管尚不完善................... 51

4.3.3 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51-52

4.3.4 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52

4.3.5 金融风险不断扩大.................. 52-53

4.4 小结.................. 53-54

第5章 深化中国金融开放的政策建议.................. 54-58

5.1 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54

5.2 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制度.................. 54-55

5.3 完善金融监管制度.................. 55

5.4 深化金融体系内部改革..................55-56

5.5 逐步谨慎的开放资本账户.................. 56-57

5.6 深入开展区域性和国际性金融合作.................. 57

5.7 小结.................. 57-58

结论

本文通过对以美国、日本为例的发达国家和以韩国、阿根廷为例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开放历程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金融开放的时机、次序比较和开放效果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金融开放的几点启示,解决了应该怎么开放的问题:首先,金融开放要以国内的经济发展与稳定为基础。其次,金融开放的实行必须有成熟的金融体系作保证。再次,金融开放必须遵循一定的次序。最后,金融开放要有完善的金融监管通过对中国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首先,我国的金融开放度在整体上是上升的。

我国金融开放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是一个长期的、渐进式的开放过程。包括在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 5 年过渡期间,虽然我国的金融开放度上升速度加快,但仍属平稳上升。这种渐进式的金融开放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过于激进的开放会加大金融风险。其次,金融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不仅经济增长会加快金融开放,金融开放也会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开放总的来讲是有利于经济金融发展的。提高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中去是发展中国家的必然选择。最后,应当继续保持金融开放的稳定进行,同时还要注意实行金融开放还要有“度”。过快的、盲目的金融开放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金融开放进程要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应正确使用这把“双刃剑”,努力发挥其优势,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肖帆.开放的世界:世界各类国家的对外开放[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2]陈炳才,中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条件、次序、重点与时机[J].金融研究,1999(5)

[3]姜波电,博浩.金融开放与经济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2.

[4]梁勇,开放的难题: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5]李杨,殷剑峰.开放经济的稳定性和经济自由化的次序[J].经济研究,2000(11).

[6]Obstfeld:“The logiC of currency cri ses”,NBER Working Paper,1994(7).

[7]Mohsin S Khan and Carmen M.Reinhart:“Capital Flo in the APEC Region”,IMF Occasional Paper,No.122,IMF.1995.

[8]Maxwell J.FrY:“In Favor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EconomicJournal,May,1997.

[9]F.Han Kim,and Vijay Singal:“Stock Market Openings:Experience of EmergingEconomies”.The Journal of Busi ness,V01.73(January),1997.

[10]Asli Demirguc Kunt and Enrica Detragiache:“The Determinants of Banki ngCriSOS:Evidence from industrial and Developi ng Countries”,IMF Staff Papers,Vol 45,No.1,March 1998.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二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

伴随着资本的全球流动,金融产品组合的日益丰富,金融制度、金融监管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整个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持续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己成为我国金融体系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软肋。相对于在交易所内进行的交易工具,场外金融衍生工具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各自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和承受能力来对金融产品进行选择和量身定做。在现代金融市场的创新浪潮中,对风险的管理特别是对一些独特风险结构的控制促使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一国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通过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的对冲活动大大增强了市场拓展、市场深化以及流动性。此外,它还有利于提高市场主体面临风险时的定价能力和承受能力,从而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在当今世界主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运行中,场外金融衍生品具有的交易结构的日趋复杂化特征和独特的风险管理定制功能,使它能够满足不同交易者的不同交易需求,场外交易己经逐渐占据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主要份额。总而言之,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对提高国际金融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作出了显著的贡献。

从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经验来看,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日益成为金融市场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它所具备的与场内金融衍生品相比独特的风险管理特性,更是吸引国际大型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另外,场外金融衍生品所具备的灵活性,也使得该市场规模迅速膨胀、交易工具种类不断增加,以及各类交易者不断云集。从中国的金融结构来看,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将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有利于提高金融效率,加强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因此其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过,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我们在市场发展的同时需要加深对其的认识。

第二节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借鉴国外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研究己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也提出一些有益的发展思路。但是,对于如何发展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并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结合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并概括总结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路径的研究尚不多见,没有为如何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理论支持。在我国,理论界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通常局限在技术操作层面,而对其运行的微观结构机理研究非常少。以往的研究对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研究不够深入,把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的尚不多见。本文在借鉴己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进行理论研究,同时在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大力发展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己是当务之急的观点,并提出发展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的步骤和建议对策,试图深化我国有关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发展的研究。

第三节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的内容

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思路;然后进行文献回顾,找到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再对我国金融结构和市场环境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要性;最后本文研究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尝试提出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步骤和建议对策。

二、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文献调研贯穿论文研究的始终,主要目的在于找到本文的研究基础和出发点,用理论指导实践。

(二)统计分析:通过对近年来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找出业务发展规律,对市场发展变化情况进行研究。

(三)案例分析:对己发生的场外金融衍生品案例进行部析,分析其历史教训,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尝试提出建议。

第二章场外金融衍生品概述

第一节金融衍生品的内涵

金融衍生品(FinancialDerivatives)的诞生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金融市场体系完善至一定程度的内在产物。由于金融衍生品种类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增加,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理论界也难以对其概念进行精确的描述,迄今,其定义也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衍生交易是一份双边合约或支付交换协议,它们的价值是从基本的资产或某种基础性的利率或指数上衍生出来的。衍生交易所依赖的基础包括利率、汇率、商品、股票及其他指数。”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互换和衍生协会(IntemationalSWaPSandDerivatiVeSASsociation,ISDA)将金融衍生工具描述为:“旨在为交易者转移风险的双边合约。合约到期时,交易者所欠缺对方的金额由基础商品、证券或指数的价格决定”。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定义金融衍生品为价值由名义上规定的衍生于所依附的资产或指数的业务或合约。

金融衍生品的产生的本质原因是源于交易者对金融衍生品的基本需求动机。价格的波动是金融衍生品产生的前提。以外汇类衍生品的产生为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各国实施固定汇率制度,整个国际外汇市场实际己累积了极大的风险。一旦固定汇率制度解体以后,国际金融市场立刻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因此,基于防范由价格波动引起的汇率风险,并在金融市场新的体系中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和有效控制,外汇类衍生产品应运而生。“价格水平的波动以及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决定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交易者的风险偏好形成了金融衍生品规避风险和投机获利的两种基本动机。风险是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是无法进行消除但可以部分或全部转移的。风险厌恶的投资者选择金融衍生品将影响其经营效益的风险转移给风险投机商,而偏好风险的投机者则使用金融衍生品风险盈利的特点进行获利,以上两种动机的存在大大地加速了金融衍生品发展和扩散的速度。

第3章 中国金融衍生市场面临的发展困境..................... 35-44

3.1 基于产品视角的中国金融衍生.................... 35-39

3.2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现状 ....................39-42

3.3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及监管.................... 42-44

第4章 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 44-49

4.1 海外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时序.................... 44-46

4.2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路径选择.................... 46

4.3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模式选择 ....................46-49

第5章 完善中国金融衍生市场发展.................... 49-54

5.1 有序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的建议.................... 49-52

5.2 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52-54

结论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是近2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的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场外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领域中的新兴工具,所具有的对风险管理的合约定制和复杂化特点,使它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日益增多并带来市场剧烈波动的今天,在避险保值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加深,我国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实质性地融入世界经济,社会经济要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国际惯例接轨,金融也实现全面对外开放。在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进程中,银行商业化、资金商业化、利率汇率市场化、货币国际化、资产证券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日益突出,这必然要求金融市场提供价格发现与风险转移机制。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是金融深化改革、金融结构调整和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入世后经济的不确定性、市场价格风险加大的需要。因此,培育和发展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是我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其成熟、完善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进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应首先发展市场条件基本成熟的汇率利率衍生品,在累积了监管、市场交易等方面的经验后,逐步推出信用衍生品。同时,在发展场外金融衍生的道路上,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同时汲取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教训,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和金融结构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监管体系和配套的法律法规,完善交易环境,增强金融机构创新和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培育出成熟的交易主体。这样,才能为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推动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国际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巴曙松.2010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2周荣芳.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国际监管及启示[J].中国金融,2007(22)

3郑红梅.美国OTC多层次市场的发展和借鉴[J].特区经济,2007(08)

4王肠.场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监管法律制度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2008(02)

5胡俞越.场外衍生品市场交易机制弊端引发美国金融危机[J].投资北京,2008(11)

6杜玉鹏.我国OTC市场的功能设计和市场定位[J].投资研究,2009(03)

7宋连.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与监管的探讨[J].南方金融,2009(05)

8周晴.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应走强制性机构监管的道路[J].浙江金融,2009(06)

9景翠莲.国际上场外衍生品结算安排及其启示[J].金融电子化,2009(07)

10过文俊.构建武汉城市圈区域性场外交易市场研究[J].武汉金融,2009(08)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三

一、金融商品销售适当性原则概述

(一)适当性原则的定义

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6的 2310 规则中首先给出了适当性原则的定义。NASDrule 2310(a)规定:“会员证券商推介客户进行有价证券的买卖或其他交易行为时,应有合理的基础相信其依客户披露的财务信息、其他证券持有状况及实际需求等信息而为的推介,系适合于该客户”。此项规定影响较为广泛,后来为诸多自律规范所借鉴。英国目前关于适当性原则的规定集中体现在 2007 年新颁布的业务进行规则(COBS)的第九部分中。其中 COBS 9.2.2 规定了适当性原则的定义,即金融机构提供投资顾问或账户管理服务时,金融机构应取得客户对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知识与经验、财务状况及投资目标等相关必要信息,基于其适当判断将要提供的商品与服务的性质,并根据其进行商品与服务的推介。

而日本学界对于适当性原则的定义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适当性原则是要求证券公司等金融商品销售者进行投资推介时不得违反投资者的意向与实情的原则”。 该观点不强调金融商品销售者的推介以对投资者信息的收集和调查义务为前提,而金融商品销售者的推介只要最终符合投资者的意向与实情,其推介行为就是适当的。第二种观点则认为“适当性原则是金融商品销售者对投资者的投资目的、财产状况、必要性等进行适当调查后,基于投资者提供的资讯,推介该投资者适合的商品”。该观点强调金融商品销售者的推介必须以对投资者信息的收集与调查义务为基础,如果金融商品销售者未调查与收集投资者相关信息而进行推介,那么其推介行为当然是违反适当性原则的。而日本关于适当性原则的立法,大多都采用了第二种观点。如日本《金融商品贩卖法》第七、八条关于适合性原则的定义,其要求金融商品销售者事先对投资者的知识、经验、财产状况等资讯进行收集与调查(又称为熟知投资者原则),在此之后,金融商品销售者方能有依据地为适当的推介。

2.适当性原则的定义

从以上各国法律或学界关于适当性原则的定义来看,虽然适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存在一些差异,但适当性原则的内涵大体上是相同的,即适当性是指金融商品销售者拟推介的金融商品的属性与风险等级与投资者的属性、教育程度、投资知识、投资经验、投资目标及财务状况等相匹配。基于此,笔者认为适当性原则(suitability rule),是指金融商品销售者向投资者推介金融商品时,应在掌握投资者的属性、教育程度、投资知识、投资经验、投资目标及财务状况等基本资料及其他个人情况,取得合理性依据并判断该金融商品适合投资者的基础上向投资者推介适当的金融商品,不得向投资者推介不适当的金融商品。本质上而言,适当性原则是对金融机构向投资者推介金融商品行为的一种约束与管制。其目的在于防止金融商品销售者为自己利益而推介“有毒金融商品”,损害投资者权益。

(二)适当性原则的内涵

根据以上适当性原则的定义,适当性原则应该具有如下两层内涵:

1. 了解金融商品

首先,在适当性原则下,金融商品销售者负有不论投资者的年龄、教育程度财务状况、风险承担能力或其他个人情况,决定某一金融商品是否适合于任何投资者的义务。其是指金融商品销售者在向投资者推介金融商品之前已经对金融商品有相当的认识,且已经作过详细调查。即金融商品销售者对其所推介的金融商品有研究与了解的义务,其包含对该金融商品的属性、潜在风险与可产生的收益的认识。此外该义务内容还包括避免利益冲突,金融商品销售者的推介必须是独立的,不受任何机构或其他人的影响。亦即,金融商品销售者如果不能或未对其所推介的商品所产生的结果或风险与收益有准确的认识,便轻率地向投资者推介金融商品,则属于违反适当性原则。

2. 投资者个别适当性

其次,金融商品销售者负有收集投资者的各种信息并针对各个投资者的实际情况推介适当的金融商品的义务。简言之,金融商品适当与否,最终决定于各个投资者的自身情况。这些用以衡量适当性的标准包括投资者的属性、教育程度、投资知识、投资经验、投资目标及财务状况等。另外,金融商品销售者在进行每一项金融商品推介时,应针对其投资者当时的状況与需要,为投资者的最大利益进行现实的评估。金融商品销售者的适当性义务,不应因为投资者对特定种类金融商品的投资意愿而免除;亦即,当投资者欲进行与其财务状况及投资目标不相符的金融商品交易时,金融商品销售者有对其进行警告并建议其进行适当性投资的义务。投资者对高风险但高回报的金融商品的投资意愿,除投资者对风险状况足够了解并愿意承担风险的情形外,单纯的投资意愿不得作为判断适当性的理由。另外,金融商品销售者就金融商品交易的风险对投资者负注意及通知义务。

二、金融商品销售适当性原则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

(一) 适当性原则的必要性

在金融商品销售过程中,金融商品销售者因掌握了金融商品的重要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而与投资者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为了矫正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保护投资者,法律上一般通过强制金融商品销售者披露相关信息,以改变投资者的信息弱势地位。但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商品结构与内容日趋复杂难懂,在多数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商品信息的筛选、甄别以及根据金融商品信息作出适当性判断的能力仍明显弱于金融商品销售者,虽然金融商品销售者对投资者已尽说明义务与风险揭露义务,向投资者提供了充分的信息,但投资者仍不能完全理解金融商品的结构与风险。即在金融交易中,金融商品销售者与投资者在判断能力上仍存在不对称。其使得投资者在金融交易中仍居于弱势地位。并且由于二者在投资知识与经验上的差异,判断能力完全对等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由于判断能力的限制,投资者往往较大程度上依赖于金融商品销售者或理财顾问的推介做出投资判断或决定。投资者对金融商品销售者的推介的依赖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的弱势地位。而在实务中,金融商品销售者为获取高额佣金或达成业绩利用其判断能力优势地位进行不适当推介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件屡屡发生。因此有必要引入适当性原则对金融商品推介行为进行管制与约束,要求金融商品销售者为投资者理解金融商品的相关信息提供合理的机会或可能性,以纠正双方判断能力不对称,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投资者。当然判断能力不对称的纠正,也是有限度的:即“在判断能力不对称情形并不显著的情形下,交易双方不得仅仅以自己处于判断能力的劣势地位为由而对金融交易本身的有效性提出任何疑问”。

三、境外金融商品销售适当性原则................... 26-34

(一) 适当性原则的规范方式 ...................26-27

(二) 适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 27

(三) 适当性原则的适用对象................... 27-29

(四) 适当性义务的内容................... 29-32

(五) 无推介行为的特殊规则................... 32

(六) 适当性义务履行的监督检查................... 32-33

(七) 违反适当性义务的处罚................... 33

(八) 投资者的救济措施................... 33-34

四、我国金融商品销售适当性原则现状................... 34-40

(一) 我国适当性原则的现状................... 34-37

(二) 我国适当性原则的不足 ...................37-40

五、我国金融商品销售适当性原则的完善建议................... 40-47

(一) 我国适当性原则规范体系的完善建议 ...................40-41

(二) 我国适当性原则主要内容的完善建议 ...................41-47

结论

就适当性原则规定的主要内容来看,我国现行关于适当性原则的规定,除了证券业专门的适当性原则规定外,其余的大多数仅抽象地规定金融机构在向客户销售产品前,应充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投资目的、投资经验、风险偏好、投资预期等情况,并无其他具体的义务内容规定,更不用说违反适当性的责任。并且即使是证券业专门的适当性原则规定,适当性原则的内容本身也不够完善,大多数也仅是监管方面的规定。而内容的不完善将影响适当性原则实施的的实际效果。因此针对适当性原则内容的完善,笔者提出一个完备的适当性原则架构的建议。

金融机构取得关于投资目标的信息应包含投资者希望持有投资标的的期间长短、对风险的态度、目前持有投资标的的风险组合及投资目的等相关信息。关于投资者的财务信息则应包括投资者的固定收入、现有资产(流动资产、现有投资及不动产)及与拟投资金额的相关信息。投资者关于投资标的的知识与经验,则应包括投资者对商品或交易的本质、复杂性与风险的认识程度、投资者对特定商品与交易的熟悉程度、投资者对特定商品过去的交易量与频率、投资者的教育程度及专业等事项。金融商品销售者不得鼓励投资者对达成适当性判断所需要的信息不进行揭露且金融商品销售者在未获得达成适当性判断的必要信息之前,不得进行金融商品的推介。同时金融商品销售者应维持投资者信息的及时性,建立定期以电话或回访投资者制度,以了解投资者财务、投资变动的状况,及时更新客户资料。另外内部稽核人员应定期核查投资者的档案信息,以确保其一致性与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侯幼萍,程红星:“境外金融产品投资中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比较”,《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 2 期。

[2] 鲁东升,杜惟毅,张永开:“股指期货创新中的投资者保护探讨”,《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 11 期。

[3] 汤娉:“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与投资者权益保护”,《大众商务》,2010 年第 8 期。

[4] 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 年第 2 期。

[5]吴竞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功能型监管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4月。

[6] 校坚,任祎,申屹 :“境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比较与案例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 9 期。

[7] 范永龙:“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 5 期。

[8] 安一飞:“我国投资产品与服务销售适合性监管制度完善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年 3 月。

[9] 王旸:“英美法系的衍生工具交易商法律制度”,《金融研究》2008 年第 7 期

[10] 李天明:“正确认识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 年第 3 期。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四

第一章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理论依据和国外借鉴

一、 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John loeke,Adam Smith,Joseph Sehumpeter等从不同角度涉及或探讨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但这些研究还非常零散,只能算作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渊源。直到20世纪50一60年代,John.GGurley和Edward5.Shaw01955)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以及其后在1960年出版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为标志,金融刁‘被提到了“经济发展的核心”这一重要位置。1960年,John.G.G盯ley和Edward5.shaw提出货币金融理论,他们的研究认为:包括货币在内的多样化的金融资产,各个经济单位或部门之间的储蓄和投资的差额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金融制度是整个储蓄一投资过程中把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投资者的必要条件,充分发展的金融制度由多种金融机构、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组成,货币和银行只是众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机构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在一定程度上,一国经济能否最有效地运用其资源取决于其金融制度的效率。

1966年1月,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T.PatriCk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一文中指出,在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需求追随”Cdemand-following)和“供给领先”Csupply-following)两种研究方法。前者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需求方而,即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导致了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产生。后者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即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总是先于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PatriCk认为,理论界对后一种研究方法相对忽视,应该把这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他指出,在实践中“需求追随”现象和“供给领先”现象往往交织在一起,二者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往往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金融逐渐居于主导地位;而且‘最优顺序问题也可能在部门内和部门间存在。金融体系对资本存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提高既定数量的有形则一富或资本的配置效率,二是可以提高新资本的配置效率,三是可以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因为金融中介促使人们更加愿意储蓄和投资。HughT.PatrickC1966在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国民则一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落后国家应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

(二)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1973年,Ronald2.Mekinnon和Edward5.Shaw在《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论著中提出了“金融抑制”CFinancialRepression)与“金融深化”CFinanCialDeePening)理论,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真正产生。Ronald工.Mckinnon和Edward5.Shaw认为,传统货币理论的假定基础(主要有:金融市场极为发达和健全,信用工具非常丰富: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具有“无限可分割性”,即各生产单位都能使用相同的技术:货币与实际资本可以相互替代等)只能适用于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不能成立。在发展中国家,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货币化、商业化程度都很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欠缺,信用工具很少。金融市场处于割裂状态,金融领域实际上是“二元结构”;现代化管理的国外大银行的分支行和一些国有银行与传统金融市场中规模小且‘落后的钱庄、当铺和高利贷组织等相互依存。因为小规模的生产和投资有规模经济的问题,与一些存在于城市中的相对发达的现代化部门形成很大反差。

尽管Ronald工.MCkinnon和Edward5.Shaw各自创立了不同的货币需求函数,存在着一定的叙述分歧,但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健全的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动员社会储蓄,使其迅速转化为投资;投入到生产中,因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反之,人们的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会增长,从而对金融业的发展起着刺激作用。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却非常不同:金融业的落后很难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发展的停滞又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这就造成了金融欠发展与经济待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抑制。由于存在制度缺陷以及政府政策上的失误,发展中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诸多的金融管制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了反方向的抑制作用。在金融领域表现为强制规定和控制利率和利率,使其低于市场均衡水平。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使政府则政赤字增加,加剧了通货膨胀,这又促使政府进一步采取政府通过对银行系统规定法定持有政府债券比率,对公营部门低息贷款等,使国内资源大量流向公营部门:而对政府较难行使行政命令的私营机构和市场,则通过交易税、印花税、专项资本收益税和各种法律条文及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等,制止来自私营部门的竞争。金融抑制形成的利率上限,在通货膨胀加剧时会导致大量资金投向实际资本和有形资产储备,这必然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而政府迫于通货膨胀的压力,通常采取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人为压低利率的方法,这就使货币大量流出银行体系,引发严重“脱媒”问题,造成依赖于银行体系的企业投资减少,进而引发经济衰退;伴随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减少和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金融业也出现衰退。要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必须摒弃“金融抑制”,推行“金融深化”政策。

第二章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

(1)农村信用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将逐步走向商业化道路。尽管农村信用社一直被官方认为是合作社,按规定,农村信用社是由社员入股组成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然而实际上,农村信用社官办色彩浓厚。在1980年到1996年间农村信用社受到农业银行的控制,其后由人民银行管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没有决定权,因而农村信用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现在,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己经逐步转向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筹集资金主要来自公众存款,而且资金较多的投向非农业领域。

(2)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不高,财务亏损和挂账负担沉重,资不抵债和经营亏损情况不断增加。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和资金使用的控制、高额的运营成本以及缺乏赢利的激励等,农村信用社长期陷入困境。1987年我国农村信用社有6870个亏损,占信用社总数的n.23%,1996年这一比例上升为52.91%,1997年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高达38%,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全国5万多个信用社有2.6万个亏损,金融风险加大。

(3)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收缩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战线,再加上政府对非正规金融的打压,这客观上确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近乎垄断的地位。农村信用社在农业贷款和乡镇企业贷款中占的份额均较大。

第二章 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27-39

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 27-31

(一)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现状分析................... 27-30

(二) 民间金融 ...................30-31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1-35

(一) 农村居民金融资产状况 ...................31-34

(二) 农业保险现状 ...................34-35

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供给的困境分析................... 35-39

(一) 金融支持结构不合理................... 35-36

(二)、金融支持总量不足................... 36

(三)、金融支持方式和手段落后 ...................36-37

(四)、金融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37-39

第三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 39-45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39-40

(一)、大力发展中小银行体系 ...................39

(二) 建立中国特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39-40

二、创新农村金融主体、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40-42

(一) 推广小额信贷,树立农信品牌 ...................40-41

(二) 遏制邮政储蓄的农村资金外................... 41-42

三、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42-45

(一) 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42-43

(二) 尽快建立有效................... 43-44

(三) 积极探索并构建农地金融制度................... 44-45

结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必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从某个角度来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是改变中国农村现状的必然选择之一。改革农村金融体系旨在农村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注入必要的金融资金和全面现代化的金融服务。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改革,就应该把它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真正建立起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等多种形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具体思路应当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加强农村信贷政策服务引导和金融监管,规范发展适应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强化政策性农村金融,引导商业性农村金融,创建农村小额信贷组织,促进农村金融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产权方式的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中小银行体系,以此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除此之外,我国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必须注意一些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必须以服务“三农”为目的,同时要兼顾农村金融机构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就是要使农村金融机构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导向,采取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格局。

三、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它的改革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引导。农村金融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和长期改革的思想准备。

由于自身研究能力和资料有限,本论文研究的仅仅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初步工作,某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理论的正确性与否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证明。本论文研究的特点是从实用性入手,理论性偏弱,要作为理论研究成果,全面准确地指导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还需要大批理论工作者积极参与这一课题的研究,以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建立起扎实深厚的正确的理论,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景乃权,陈妹,李绍杰.论商业银行的发展新趋势[J].国际金融,2003(7).

2张兴锁.论信贷风险的成因及其控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10).

3陈福明.略论转换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J].金融参考,2005(11).

4倪建辉.农信社金融服务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金融世界,2006(6)

5李青.谈改革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风险管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02).

6李姗.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金融,2007(5)

7刘文丽,张绮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现代商业,2007(20)

8郭晋明.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8(03).

9李华明,龚钮涵.健全与完善我国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3)

10王行干.对金融支持“二农”发展情况的的调查与思考[J].盐城金融调研,2009(11)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五

1.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对于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机构来说,在利率管制、成本高昂的限制下,不少机构处在亏损的边缘,使得国家的需要成为它们投入的动力和来源。对于农村信贷互助合作社来说,其合法地位存在一系列争议而引发不少问题,使得其小额信贷更是寸步难行,可持续发展更是遥不可及。为了持续对贫困群体服务,从扶贫的角度出发,要求小额信贷必须能够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在这要求下,对农村金融结构的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就具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1.2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 课题研究的意义

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已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小康社会建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整体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研究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可持续性是判断小额信贷项目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一方面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是小额信贷自身发展的要求。从经营的角度来讲,保证小额信贷机构的盈亏平衡是其生存地底线,也是其能够持续提供面向特定人群提供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另一方面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事实表明,小额信贷在帮助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发展非农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最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保证小额信贷的可持续性,及时向目标群体提供资金,给予资金方面支持,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本论文的理论意义:首先对于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蹼阳市为例)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农村小额信贷方面的理论文献。其次,本研究中所提出的小额信贷可持续定义、衡量标准以及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构建,为今后农村小额贷款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再次,本研究从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模式及可持续进行研究,有利于为今后的研究者拓宽思路。

(2) 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中国现实发展环境之中,为尚处于较低农业发展水平的农民群体,尤其是低端收入群体提供具有长期性、高效性、稳定性的融资途径,从而调动农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吸纳更多的资金,使新农村建设具有制度性的金融支持平台。本文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条件进行理论探讨,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比较,揭示河南省蹼阳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1.2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研究内容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借贷资本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或国内外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通过对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测算,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比较分析并由此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以及文献回顾。

第二部分:主要是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第三部分:建立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衡量指标体系。确定衡量指标的设计原则与衡量指标体系的构成,确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衡量步骤。

第四部分: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测算。本部分分别对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以及农村信贷互助合作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测算。

第五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比较分析。本部分主要对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排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条件。

第六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货币信用活动的中介组织;农村金融机构是以经营农业与农业有关的信贷业务,贯彻政府支持农业发展政策的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农村金融机构是支持三农的组织载体,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的的实现。本文农村金融机构侧重指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以及农村信贷互助合作社。

2.1.2小额信贷

2.1.2.1小额信贷的含义

关于小额信贷的概念,国际国内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乔安娜•雷格伍德(2000)认为,小额信贷是一种经济发展途径,意在使低收入的妇女和男人受益,它包括向低收入客户或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国务院扶贫办小额信贷研究小组(1998)认为小额信贷是通过特定的小额信贷机构为具有一定潜在负债能力的穷人提供信贷服务以帮助他们摆脱贫困的特殊信贷方式。孙若梅(2000)认为,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的持续的信贷服务,不管小额信贷具体的执行模式如何,均包含两个层次含义:一是保证机构自身的生存发展,即机构持续性的含义;二为大量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服务,即一定规模的展开和服务于目标群体层的含义[0]。小额信贷最初大多从非政府组织(NGO)基于农村经济增长和削减贫困的社会试验开始,通过向贫困社区提供小额金融服务,以及其他非金融服务如教育、医疗等,来努力实现减贫目标,这一类小额信贷被称为福利主义小额信贷。另一类小额信贷组织则是首先关注财务可持续性,并在财务可持续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业务覆盖率,来为更多低收入人口提供金融的服务,这一类小额信贷机构称为“制度主义小额信贷”通过对国际小额信贷的考察和国内小额信贷的实践的介绍与分析,笔者认为小额信贷应是向具有良好的信用一记录,有发展生产愿望和能力的特殊群体提供在其还款能力范围内的无需担保的小额的持续的信贷服务。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为具有良好信用一记录。小额信贷项目一定规模的展开和服务于特定的目标群,即向有发展生产愿望和能力的特殊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第二,保证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前者体现小额信贷的本质特征,后者是保证第一目标的物质保证。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了小额信贷的组成要素。

第三章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21-32

3.1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 21

3.2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 21-25

3.2.1 地区经济水平..................... 22

3.2.2 农村市场化程度 .....................22

3.2.3 政策可持续水平..................... 22-24

3.2.4 小额信贷机构成熟程度..................... 24

3.2.5 社会信用水平 .....................24-25

3.3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续..................... 25-32

3.3.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5-27

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27-30

3.3.3 可持续发展程度综合评价..................... 30-32

第四章 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可持..................... 32-42

4.1 对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测算..................... 33-35

4.1.1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测评 .....................33-34

4.1.2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34-35

4.2 对邮政储蓄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测算..................... 35-37

4.2.1 邮政储蓄小额信贷可持续..................... 35-36

4.2.2 邮政储蓄小额..................... 36-37

4.3 对农村信贷互助合作社小额信贷可..................... 37-40

4.4 2009年农村金融机构小..................... 40-42

第五章 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比较分析..................... 42-46

5.1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排序分析 .....................42-43

5.2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影响因素 .....................43-45

5.3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条件..................... 45-46

结论

减少政府干预,建立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建全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培训农户适应市场。首先,引导农户获得从金融机构获得小额信贷的经验,使农户对小额信贷形成预期。其次,对农户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农户掌握具体市场的变化以及必要的种植、养殖等技术。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做好信用户评定、信用村建设、信用乡镇以及信用市场建设的工作。对于信用户的评定,程序应该包括现场调查、提出初步评审意见、张榜公布、评定委员会审定、签订合同以及发放贷款五个步骤,做好信用户的管理工作,实行月月见面、年检、复评、建立健全的农户档案。信用村建设以及信用乡镇建设主要包括申报、验收鉴定、授牌三个步骤。对信用村、信用乡镇进行年检、年检不合格的,取消资格。对于在创建中弄虚作假的,取消资格,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张保民。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7-121.

2曹子娟.2006.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3陈天阁,邓学衷,方兆本.2005.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调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l):36-38

4成思危.2005.改革与发展一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5丁洲锋,孙习祥,聂鸣.2006.小额信贷支农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1):23-26.

6杜晓山.2000.中国小额信贷十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杜晓山,孙若梅2000.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7):56-58.

8杜晓山,刘文璞,孙若梅等.2001.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第1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3):330-345.

9杜晓山.2004.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现代经济探讨,(2):98-103.

10杜晓山.2005.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借鉴[J],现代经济探讨,(5):43-60.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六

第一章 引言

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建立,揭开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序幕。短短十几年间,我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证券市场建立之初,人们强调的是它的筹资功能。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我们在强调证券市场为企业筹资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广大投资者的回报。投资者不是资金的无偿供给者,他们冒着一定的风险去投资是希望获得较高的回报。这种回报有两种,一是稳定的现金股利,二是企业的利润增长潜力从而对股票价格升值的预期。现金股利作为公司股利政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就是公司用以吸引投资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的“一鸟在手”理论就认为,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由留存受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又由于投资者一般均为风险厌恶型,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到将来收到更多金额的股利,故投资者将偏好现金股利而非资本利得。

公司也倾向于将现金股利水平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问题重视不够,导致我国上市公司在分配现金股利问题上存在种种不规范的现象,使得广大投资者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鉴于此,本文以2007年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时代背景,以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股票市场股利分配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地考查和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剖析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找出金融危机前后现金股利分配的延续和变化,使得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1.1研究背景

2007年2月美国新世纪金融经营业绩的陡然下滑,使得美国次贷危机由理论变为现实。接下来,次贷危机在全世界的主要国家崭露头角,为住房提供抵押担保的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国内各大银行相继亏损,部分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损失惨重,全球股市暴跌,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信用风险最终演变成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目前,以我国股票市场为典型代表的金融市场己经成为我国深层次融入世界资本市场、促进良好的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最有效的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重要基础。随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正逐步融入世界一体化及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当中,我国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因此,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显著。

据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跌幅累计达到70%以上。如何正确认识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国外资本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及风险的存在成为目前金融市场稳定的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全球性及区域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将如何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成为当前形势下必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必须引起国内各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本文以2007年底全球性金融危机,即美国次贷危机为时代背景,金融危机后会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有什么规律和特点?与金融危机前相比,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会有什么不同?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切入点,选择深圳A股主板数据,将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倾向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得到研究结果。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从股份公司诞生之日起,股利分配便己成为公司管理者与投资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股利分配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公司经营活动的必然结果。本文基于金融危机下的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进行研究,对投资者有的放矢的进行投资具有参考意义,对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和保护投资者利益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3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述西方股利理论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通过理论框架提出假设进而建立实证模型。采用Excel和SPSS16.0软件来分析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对股利分配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结果以检验我们提出的研究假设,通过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股利政策理论

1956年,哈佛大学教授林特勒(Lintner)首次提出了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理论模型,得出的结论是股利政策体现了管理层对于未来前景的看法,最佳股利政策为平稳化股利政策。米勒和莫迪格利安尼(Miller&Modigliani,1961)在《股利政策、增长和股票股价模型》一文中提出了“股利无关假说”,该理论认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的价值或股票价格产生任何影响。这一理论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重视,也成为了股利政策理论的基石。此后的40多年,学者们逐渐提出了观点迥异的理论。股利分配政策逐渐成为了公司理财的重要内容。西方股利政策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学者们研究股利政策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公司利润、股利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宣告是否会影响股价。“一鸟在手”理论和税差理论认为股利政策的变化可导致股价变化,而MM无关论则认为股价与股利政策无关。这三种理论被学者们看作是传统股利理论。但是经过实证研究,发现股利政策与股价确实有关系,MM无关论的假设条件太多,不能解释实际情况。所以从20世纪80年代起,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不再是股利政策与股价变动是否有关,而是两者为什么相关,前者如何影响后者,并开始逐步放宽MM理论的假设前提,开始解释为什么股价政策的变动会影响股价。这些理论被称作现代股利理论。

“一鸟在手”理论源于谚语“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该理论认为: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较大,在投资者眼里股利收益要比由留存收益再投资带来的资本利得更为可靠,又由于投资者一般均厌恶风险,宁可现在收到较少的股利,也不想冒较大的风险在将来收到金额较多的股利,故投资者会偏好股利而非资本利得。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当公司提高其股利支付率时,就会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和投资者可要求的较低必要报酬率,公司股票价格上升,如果公司降低其股利支付率或者延付股利,则会增加投资者的风险,从而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假设................... 22-34

3.1 样本选取................... 22-26

3.2 变量设置及衡量 ...................26-29

3.3 模型设计 ...................29

3.4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29-34

第4章 金融危机下的现金股利分配政策................... 34-51

4.1 描述性统计 ...................34-37

4.2 相关性分析................... 37-39

4.3 因子分析................... 39-40

4.4 聚类分析 ...................40-42

4.5 LOGISTIC回归:现金股利分配倾向................... 42-47

4.6 多元回归:现金股利派息水平................... 47-51

第5章 结论................... 51-54

5.1 结论 ...................51-52

5.2 建议 ...................52-53

5.3 本文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53-5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深圳A股主板市场在2006年-2009年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l)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可以分为股权集中度、盈利能力与公司规模、负债水平、成长能力四个因子。对这四个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适合分成高股权集中度、高盈利能力与公司规模、高负债水平、高成长能力四种类型。在这四种类型中,高盈利能力与公司规模的公司更倾向于发放现金股利,同时发放的现金股利也更多。

(2)通过Log1stic和多元回归,本文建立了相关模型检验上述的因素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

(3)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有正向的影响,假设Hla通过统计检验。在发放现金股利时,股权集中的公司会发放更多的股利,假设Hlb通过统计检验。因此,假设H1通过统计检验。这可能是由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会通过资金占用、发放现金股利等方式从上市公司获取利益。以其他方式从上市公司转移上市公司资产受到越来越多的监管和法律限制,机会成本越来越高,所以控股股东还是倾向于通过发放现金股利这一合法形式从其控股的上市公司转移资金。如果股权相对分散,由于股利的发放会使股票的价格下降,所以流通股股东不愿意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

(4)盈利能力对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有正向的影响,假设HZa通过统计检验。在发放现金股利时,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会发放更多的股利,假设HZb通过统计检验。因此假设H2通过统计检验。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具有更高的收益,更有能力将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收益回报给股东,因此股利分配倾向与现金发放水平都较高。

(5)负债水平对公司是否发放现金股利有负向的相关,假设H4a通过统计检验。负债水平越高的公司为了避免公司财务状况的进一步恶化,财务风险暴露更多,因此倾向于不分配现金股利。同时,在公司发放股利时,如果公司负债水平较高,为了避免现金短缺的风险,公司发放派息水平也较低,假设H4b通过统计检验。因此假设H4通过统计检验。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8th edition, Macmillan, London,1920.

[2] Gehrig.Tan Information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3] Davis E.P.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s-an Industrial Analysis. Bank of England DiscussionPaper,1988:50-57.

[4] Moran, P. P. A. Notes on Continuous Stichastrc Phenomona Biometrika, 1950,37, 17 - 23.

[5] Zhao XB.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Financial Centers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kong:A Geographyof Finance Perspective.Urban Affairs Review,2003,38(4):535-571 .

[6] Bossone B.,Sandeep MahajanFarah Zahir.Financial Infrastructure,Group Interests and CapitalAccumulation.IMF Working Paper,January,2003.

[7] Based Explanation of the Domestic Bias Gehrig.Tan Information in International Equity Investment.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97-101.

[8] Martin R., Sunley P. Deconstructing clusters: chaotic concept or policy panaceal, Journal of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5 -35.

[9] Malmbeg A., Maskell P., 2002.The elusiv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economies: towards a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spatial clustering, Environment Planning. 34: 429-449.

[10] Barro,R.,Lee,J.W.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Economics,1993,32(3),363-394.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七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服务报告2010年第一期的统计:“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总共组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09家,已经开业的有395家,其中分别包括村镇银行349家、贷款公司9家、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正在筹建准备的有114家。全国新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2451家。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我国西部地区设立了152家、中部地区设立了153家、东部地区设立了204家,中西部地区的设立数量已经占到了百分之六十的比例。截至2010年年末,己经开业的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资金是用于‘三农’和小企业方面的。”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出现,为我国新农村金融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填补空白和金融创新的作用,同时银监会又下发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等政策和规章文件,在很多方面放宽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但是毕竟我国开展试点的时间很短也才几年,又由于这些暂行规定或者意见制定的仓促性,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研究就显得比较重要。

1.2研究意义

由于目前适用的这些暂行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因此我们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缺陷和完善研究就有很强的必要性。首先,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在:针对当前适用的暂行规定进行具体归类总结,重点分析了有关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规定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缺陷,因而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思路或者解决办法,这将对日后的立法完善和现实操作做出一点参考。其次,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则体现在:具体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立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并且协调统一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立法的目标问题。这将对我国以后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立法在理论上做了一些铺垫。

1.3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的学者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

第一,我国放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利弊分析。许多学者都认为目前的放宽政策有利于我国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降低了准入的门槛可以引导更多的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从而实现支持三农建设的目标。但是,学者们也认识到放宽的另一面影响就是风险监管的难度将会增大许多,对于新设立的众多金融机构由于它们的规模比较小、风险又比较大,目前的监管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相关的配套措施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二,目前的暂行规定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很多学者对于现行规定的缺陷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观点有:暂行规定的法律效力不高,不能有力的体现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巫需尽快完善;注册资本降低容易导致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下降;对于非银行机构投资人的一些限制会打击他们的投资积极性,不利于资本平等进入的问题;贷款公司的“只贷不存”现状不利于这些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总之目前针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尤其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研究还是相对的比较少,毕竟我国开展相关试点工作的时间很短也才几年,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对这个新的问题做出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从而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从法律的角度保证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健全有序的发展和壮大,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1.4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第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这里具体包括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涵、特点与设立原则;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制度的内涵与特殊性;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立法的经济法理论基础;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立法的目标等问题。

第二,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与主要缺陷。这里主要涉及以下六个方面:发起人和出资人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注册资本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业务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机构人员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和缺陷,并且针对这些方面找出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第三,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完善。这一部分则是针对上述发现的不足提出一些完善的思路,希望可以作为以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立法的一点参考。

第二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

2.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及设立原则

由于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一些基本问题,首先主要涉及以下方面: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涵和种类;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原则。只有把上述基本问题搞清楚了,才能真正的研究好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2.1.1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内涵和种类

当前,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其他农村金融组织。本文所研究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正属于这几年大力试点发展的其他农村金融组织的范畴,它是相对于传统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而言的。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年底发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规定,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了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这三类金融机构。还有2008年5月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终于促使了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地位的合法化,小额贷款公司取得了银监会的认可,从而也成为了我国正规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之一。因此,我国目前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包括: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也正是这四种金融组织形式。

第三章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 25-39

3.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 25-30

3.1.1 发起人和出资人准入制度................ 25-26

3.1.2 注册资本准入制度 ................26-27

3.1.3 业务准入制度................ 27-28

3.1.4 机构人员准入制度............... 28

3.1.5 治理结构准入制度 ................28-29

3.1.6 内部控制准入制度 ................29-30

3.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30-39

第四章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 39-51

4.1 发起人和出资人准入制度的完善................ 39-42

4.2 注册资本准入制度的完善................ 42-44

4.3 业务准入制度的完善................ 44-45

4.4 机构人员准入制度的完善................ 45-47

4.4.1 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 46

4.4.2 完善思路................ 46-47

4.5 治理结构准入制度的完善................ 47-49

4.6 内部控制准入制度的完善................ 49-51

4.6.1 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 49

4.6.2 完善思路................ 49-51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国现在正在处于“三农”建设的关键时期,十二五的规划也将农村金融的改革与探索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本文所阐述的现阶段暂行规定存在的这种问题应当尽快得到重视和解决。

一个国家的金融业向来都是高风险的行业,市场准入制度正是应对这种高风险的第一道防范制度,因此我们的市场准入制度到底有多完善,到底可以防范多少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健康发展。由于我们现在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很多问题还在探索,出台的一些规章制度时间上又较为仓促,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上述的各种问题,那么接下来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这些暂行规定,通过实际总结教训也可以借鉴国际经验来弥补现在的不足。首先应该提高立法的层级,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对法律的实施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现在着手从制定我国市场准入法律的角度出发,特殊的银行业也包括在内,或者将现有的暂行规定上升成为村镇银行法等,或者将现有的暂行规定整合在之前的法律中等方法,这样都会长远的角度来解决立法体系的问题对于以后的金融市场将会产生很有利的影响和作用。

除了本文探讨的几个有关准入制度的具体问题之外,我国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要想健康良好的发展,还需要有与之配套的外部环境来做支持。比如我国的信用体系的完善,这对于金融机构的发展尤为关键:还有信息披露制度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还应当注意到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的建立,这是与市场准入制度相辅相成的另一方面问题,同样对于我国金融市场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最后,我们还应当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因此,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杜金向.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

3陈颖.商业银行市场准入与退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李金泽.跨国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张守文.经济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刘玲玲,杨思群,赵冬青等著.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2007汇丰—清华经管学院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8巩云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9王曙光,乔郁.农村金融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提云涛,杨兰.信息不对称约束下商业银行机构准入监管方式探析[J].复旦学报,2003,(2)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八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对于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与绩效应该谨慎看待,力避坠入“政府干预论”甚至“政府失败论”的陷阱之中,特别是像中国这样长期由政府主导的国家,并未完全消除传统体制禁锢,经济中仍然面临预算软约束现象。由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得出:并非完全不需要政府干预,而是采取什么方式使得民间金融市场得以发展,如何向民间人口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解决中国民间经济发展中资金约束的“瓶颈”问题。

目前,中国民间金融市场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从宏观方面来说主要是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广大民间地区尤其是偏远基层地区居民的有效需求,而民间金融的外部监管未能到位,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过程中;从微观方面来说,主要是金融机构自身经营步履维艰,居民长期受贷款难而困扰其发展。所有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民间金融中供需失衡。事实上在民间金融领域,民间信用社本身的发展存在许多问题,而间接导致农户的金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特别是民间金融供给总量十分有限,且资金外流现象十分严重。由此,产生了面向中低收入群体信誉的小额信贷,为解决民间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作为一种有效的资金借贷工具,民间小额信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和小生产者解决借贷难的问题,发挥一种新型的补充性的支农功能。

但是,民间小额信贷,相对正规金融机构的传统借贷,毕竟是属于新兴事物,其正常运作和发展甚至全面推行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国际上也暂无完善的可资借鉴与参考的先进制度;即使有,也不能照抄照搬,而应充分结合我国民间金融的实际。再者,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快速转型时期,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法律环境等与成功开展小额信贷的国家存在着较大差异性,小额信贷的引进与大规模推广需要不断摸索,以期日臻完善,以适应我国的实际特点。此外,小额信贷在我国的推行与发展还有许多不可预见性和函待解决的难题需要认真探讨。因此,在当前形势下,以提高农户资金供给和解决“三农”发展的资金问题为目的的民间小额信贷合法化及其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研究的思路与构架

本文以民间小额信贷为基本研究对象,具体分析民间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与发展现状,并以温州小额信贷为案例对民间小额信贷的合法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民间小额信贷使银行利率的法律约束力下降、银行储蓄相对减少、国家宏观调控相对减弱等结论,并依此提出了促进我国小额信贷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全文共分五章。

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构架以及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2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主要对民间小额信贷及其发展历程、民间小额信贷的阶段形式、民间小额信贷合法化、中国民间金融市场与小额信贷理论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小额信贷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第3章为民间小额信贷合法化的机制与标准,对民间小额信贷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并简要介绍了中国民间小额信贷运行机制的现状;对从立法、金融准入等方面对民间信贷合法化的标准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民间小额信贷合法化的意义及可能带来的问题。

第4章为中国民间小额信贷合法化对银行信贷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实证分析的方法,以温州民间小额信贷和银行信贷为研究对象,在对温州民间小额信贷现状和温州银行信贷资金新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民间小额信贷和银行信贷资金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

第5章为结论及建议,在注重理论演变的延续性的思路下,对前文所论述的重要理论进行了回顾;同时强调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实用性,充分结合我国民间金融创新的实际展开理论阐述。在已有的理论支撑下,针对上述分析,分别从政府定位逐步开放小额信贷市场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建议。其中包括对小额信贷自身组织机制和资金动作和管理机制的改良险建议,以及对培育适宜小额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政策与建议等。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民间小额信贷及其发展历程

民间小额信贷,又称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个人之间、公民与独立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信用借贷。我国法律规定,借贷双方当事人只要意见表示真实即可认定借贷行为有效,由借贷产生的抵押亦相应有效。民间小额信贷是一种直接融资渠道,是针对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渠道而言的。它是民间资本的一种运作途径和民间金融创新的一种形式。关于民间小额信贷的利率问题,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有更具体的规定:“民间小额信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小额信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民间小额信贷是指公民个人之间或曰社会成员之间按照约定进行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借贷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而广义的小额信贷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公民与独立法人以及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的借贷。现实生活中所说的民间小额信贷通常是指狭义范畴的民间小额信贷。

非政府组织是中国小额信贷的推动者,是小额信贷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切入点。非政府组织利用自身从事公益事业的特点比较容易地得到小额信贷的种子资金,进而成为从事信贷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严格地说,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以项目而不是机构的形式存在的,这些项目利用国际援助资金从事小额信贷活动,因此,真正具有机构性质的小额信贷并不多。尽管有的项目也通过民政部门把项目办公室注册成了社团法人,但实际操作中其项目性质并没有得到改变。有的项目注册成社团法人后,原来政府派来的项目工作人员仍然保留了下来。

第3章 民间小额信贷法制化的机制.................... 33-42

3.1 小额信贷运行机制................ 33-36

3.1.1 小额信贷的小组贷款................ 33

3.1.2 还款机制和社会担保................ 33-35

3.1.3 社会惩罚 ................35-36

3.2 小额信贷法制化的标准................ 36-37

3.2.1 立法标准................ 36

3.2.2 金融准入标准................ 36

3.2.3 其他标准 ................36-37

3.3 民间小额信贷法制化的意义................ 37-38

3.4 民间小额信贷可能带来的问题................ 38-42

第4章 中国民间小额信贷法制化................ 42-47

4.1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

4.2 研究方法与设计 ................42-43

4.2.1 研究对象................ 42

4.2.2 研究方法 ................42-43

4.2.3 资料处理及统计方法................ 43

4.3 实证分析及解析................ 43-47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47-51

5.1 研究结论................ 47-48

5.2 促进我国小额信贷健康发展................ 48-51

结论

民间小额信贷采取了创新的组织形式,与扶贫项目有机地结合,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创新,在特定的背景下它被非政府组织引入我国,并被正规金融机构模仿从而得到生存和发展。在当前条件下,政府推动型和政府主导型小额信贷的运营管理体制也需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比较优势,在完善专业性小额信贷管理体系的同时,把非专业性的小额信贷从其若干功能中分离出来,使之走向独立运作,建立健全民间小额信贷的专职操作管理机构和机制,将会一定程度地促进我国民间金融创新的发展。因此,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持发展经济学观点的人大都认为,消除贫该是政府组织的职责,政府应该是消除贫困的主力军。而民间小额信贷在消除贫困上的成功探索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非政府组织(包括第三方组织和企业组织)也是反贫困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间小额信贷引入我国的背景包括:民间金融机构供给总量有限,且资金外流现象加剧;民间金融组织的供给方式无法适应民间金融发展的充分需求;民间金融市场发育比较迟缓,结构不尽合理,机制不够完善,机构单一,业务种类单调;等等。这些都决定了现有民间金融的体制和机制必须改革和创新。

(3)就我国当前形势而言,民间金融改革和创新在现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其一,大力培植民间金融市场竞争主体,促进竞争有序的民间金融市场的形成;其二,深化民间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民间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对民间经济的强力支撑作用。毋庸置疑,民间小额信贷对我国民间金融创新的意义自不待言。民间小额信贷组织的产生,不仅对民间金融市场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组织机构的规范化和合作性创建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对包括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正规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甚至机构改革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1998

[2]陈浪南,谢清河.中国小额信贷研究[M].民间经济问题,2002(3)

[3]陈华,李启航.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一个国际比较的视角[M].经济与管理,2007,(04)

[4]陈天阁,邓学衷,方兆本.农户融资与信贷供给—来自安徽的调查分析[J].民间金融研究,2005,(l):36

[5]杜晓山.印度小额信贷的发展及借鉴[M].现代经济探讨,2005,(5):43-46

[6]杜晓山,刘文璞等.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39-27

[7]杜晓山,孙若梅.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J].财贸经济,2000,(7):34-35

[8]杜晓山,张保民等.中国小额信贷十年[C]刀杜晓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68-70

[9]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何广文.以金融创新促进民间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健康发展[M].中国民间信用合作,2002(2).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九

第 1 章 绪论

频域分析是研究经济周期的非常有用的工具,有着时间序列分析所不具有的优势。但是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往往因为研究的对象和目的太过复杂而不能深入全面的分析问题,有时候也不能和时间序列分析有效的结合起来。本文对单独使用频域数据进行经济周期协动性和影响因素分析进行了尝试,所以可能会有一些缺陷和不足。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方法和行文的结构,并对本文实证部分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过去的 20 年中,中国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经济地位,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份子,对全球经济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越来越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世界经济繁荣的时候,中国经济会因此而受益;当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特别的,在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也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2008 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全球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影响。虽然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应对这次危机,但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非常的明显,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出口锐减,城市用工大量减少,还有许多中小企业纷纷破产。

人们普遍认为这都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很大的关系。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的邻国,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贸易伙伴,三个国家在东北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 OECD 国家当中,日本和韩国与中国的经济周期有着相对更加紧密的联系。日本和韩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比中国的情况更加糟糕,这两个国家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本文以这三个国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金融危机前后它们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频域特征以及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考察金融危机在频域特征上对中日,中韩之间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方向,以及找出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对该协动性的确定性影响。以期达到这样的目的:找到金融危机前后中日,中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变化以及相关宏观经济变量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确定性关系。在世界经济繁荣的时候,充分发挥这些经济变量对这种协动性的正面影响,增加繁荣;在世界经济衰退的时候,尽量减少这些经济变量的负面影响,以使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损害速度和程度尽可能的减小。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本文以相关的经济理论为基础,主要使用数学模型对中日,中韩经济周期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中日,中韩经济周期的特征和协动性的研究中使用了谱分析的方法,在确定性分析中使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Extreme BoundsAnalysis)来检验不同变量对中日韩三国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的确定性。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IMF 数据库,联合国公共数据库和日本统计年鉴等,其中的年度数据都使用 Eviews 转换为季度数据。对季度数据的处理采取了差分,X12 季节调整和 HP 滤波等处理,得到平稳的循环序列。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部分分两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给出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方法,内容和意义;第二章为相关经济理论和文献综述部分,分别介绍了关于经济周期协动性和影响因素相关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结论和共识。

第二部分为第三章,阐述和推导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谱分析和确定性分析的方法模型。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主体部分,即实证部分。共两章:第四章用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中日韩三国经济周期的频域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协动性,以及经济危机发生后这种协动性的变化情况;第五章分析了各变量对这种协动性影响的确定性。

第 2 章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由于其重要性,人们对经济周期协动性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很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测度方法,也得到了一些共识。世界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研究主要有两个部分: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特征和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因素。

2.1 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本节简单介绍了经济周期和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理论,给出了本文实证部分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假设,并给出了与经济周期协动性和确定性检验等实证相关的判定标准。

2.1.1 西方经济周期成因理论

严格来说,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协动性和相关性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是指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相同频率的波动,具有同期性质。这种同步性的出现可能只是一种巧合,也可能与它们的经济联系有关。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的概念强于同步性,强调国家之间经济联系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一种同步性。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是对上述两种关系的一种度量,大多以相关系数来表示。在本文中,我们同样淡化这三者之间的差别,认为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协动性和同步性是一样的,并且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协动性(同步性)发生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文中我们使用协动性这一概念,并且用相关性系数来表示协动性的大小。

在有关周期协动性的文章中,数据一般选用各国的 GDP 或者 GDP 的增长率。但是由于最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 GDP 一般都是持续增长的,所以用 GDP 数据来研究周期效果并不理想。而 GDP 增长率表现出上下波动的趋势,在表现经济波动上比 GDP 数据序列的效果要好。所以本文用 GDP 增长率序列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特性等。另外,为了进行谱分析,得到平稳序列,需要对增长率序列进行 HP 滤波处理,以去掉可能存在的趋势成分。

第3章 经济模型的建立和理论基础.................. 23-27

3.1 谱分析理论和模型建立 ..................23-26

3.2 确定性理论和模型建立.................. 26-27

第4章 金融危机后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 27-32

4.1 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周期特征分析.................. 28-29

4.2 中日和中韩经济周期的协动性.................. 29-30

4.3 金融危机后中日和中韩经济周期协.................. 30

4.4 小结.................. 30-32

第5章 中日韩经济周期协动性.................. 32-45

5.1 模型介绍和数据来源.................. 32

5.2 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2-34

5.3 确定性检验模型的建立.................. 34-36

5.4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性检验.................. 36-44

5.5 小结.................. 44-45

结论

本文通过频域分析,系统的研究了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周期频域特征和中国与日韩两国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特征,经济危机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经济周期协动性影响的确定性,得到了如下结论:

第一,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周期特征比较相似,但是也有稍微的不同。在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上,中日韩三国基本都维持在6-8个季度,日本持续时间较之中国和韩国要长;在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上,韩国的波动性最大,日本次之,而中国的波动性最小。

第二,中日和中韩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较高,在长期和中期频率上要高于短期频率上的协动性。中日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在几乎所有的频率范围内都要高于中韩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

第三,经济危机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中日和中韩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但是在长期频率上,这种影响的改变有限,甚至有的频率上是减小的。

第四,双边经济贸易是影响中日和中韩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确定性变量。其对中日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是正方向的,而对中韩的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是反方向的。通过以往的经济理论和实证结果可以解释为:中日之间的双边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中韩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第五,中日之间的财政政策相似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有确定正的相关关系,中韩之间的财政政策相似性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没有确定的相关关系。这与中日韩的主流经济政策思想有关系,日本一直以来都实行相机决策的宏观调控政策,中国也一直在追随日本的脚步,二者的相似性较高;而韩国则在很长时间以来实行顺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在最近的经济危机发生后也开始采取政策积极应对危机。这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所有的频率上,中日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要高于中韩之间的经济周期协动性。

参考文献

[1] 陈磊.我国宏观经济指标周期波动相关性的互谱分析 [J].统计研究,09/2001:38-41.

[2] 程传海.东亚经济周期协动的研究 [J].亚太经济,03/2007:10-15.

[3] 程惠芳,岑丽君.FDI、产业结构与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研究 [J] .经济研究,09/2010:17-28

[4] 戴维.罗默(美)著.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5] 董文泉,高铁梅,姜诗章,陈磊.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 [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05/1998.

[6] 杜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对我国 FDI 的影响 [D].长春:吉林大学,2010.

[7] 方建春,杜群阳. 中国与东亚经济周期的协动性研究 [J].北方经济,2010 年第 14 期.

[8]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3/2007.

[9] 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05/2009.

[10] 黄红梅,石柱鲜,李玉梅,邓创.中日经济政策协调性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 [J].现代日本经济, 02/2009:1-6.

优秀金融论文范文精选篇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世界资本市场的舞台上,并购的热浪早已席卷全球。自19世纪至今,发达国家经历了5次大规模的并购,每次并购浪潮都是发生在特定的技术进步,制度改革等经济环境下,并购方式和规模都有自己的特征。这些都为并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这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提供了表演的平台。上市公司的并购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成为证券市场关注的热点。1993年以前中国证券市场处于试点阶段,上市公司数量少,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大量非流通股的存在使得二级市场收购模式主要集中在“三无”板块。1994年以后出现了新的并购形式,但法律不健全,争议较多。1997年以后,中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但多为表报重组,暗箱操作和关联交易频繁发生,二级市场对重组概念股的反应也过度。2002年以后,中国并购重组达到规范发展阶段,但并购的定价基础还不完善。

2005年以后,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试图改变长期制约我国资本市场的问题。尤其是2006年以来,证券市场全流通市场环境逐步形成和发行、并购规则体系进一步健全。2006年9月1日《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又标志着全流通状态下的市场化并购行为即将登陆A股市场,以产业整合为主的市场化实质性并购,成为市场主流。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部分资产大幅贬值,在这种大背景下,一股空前的兼并大潮也正在席卷中国企业界。据统计,2008年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量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596亿美元,同比增长44%,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涉及到20几个省市的近万家企业。并购活动呈现出纵向并购增加、大量中小企业加入并购大军、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动并购频繁等趋势。

过去的几十年里,经济学家对并购重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并购的动机和并购的绩效,并购动机是企业并购的原因,动机能否得以实现,就在于企业并购的实际结果如何,并购的绩效是经济活动后果的集中体现,理所当然成为并购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并购市场发展的时间短,但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立法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动机、融资、支付方式和并购目标的选择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购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风险的领域,成功的并购能够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契机,但由于并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购未必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许多学者在研究我国公司并购是否有规模效应、生产协同效应时莫衷一是。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并购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使得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深入研究成为必要,本文的着眼点在于金融危机下企业并购能否为上市公司创造价值,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企业并购绩效的变化主要从两方面得到反映,分别是并购企业的股价和财务指标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两种研究企业绩效变化的实证方法,一是通过考察参与并购公司的股票价格的变化,来衡量并购的短期效应,这种方法称为事件研究法,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公司并购的绩效,就是指通过计算公告发布前后某段时间(事件期)内样本公司实际收益与公司股票的预计收益之间的差额,来反映并购活动在短期内对投资者财富的影响。另外就是基于财务指标的变化,这种方法被称为会计研究法,运用会计研究法是通过选取合适的财务指标和较长时间跨度数据,构造一定的计量模型或评价体系,对比考察并购前后或与同行相比的经营业绩变化,来评估企业并购的业绩。

1.2.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文献综述

西方学者普遍使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考察公司并购的市场反应来研究公司价值创造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公司并购的价值源泉。Jensen 和 Ruback(1983)从 20 世界 80 年代就开始了对公司接管和兼并的研究,他们归纳探讨了收购公告带来超常收益的 13 项研究,研究表明:成功的接管给目标公司带来平均 30%的超常收益,收购公司的超常收益为 4%,在兼并中,目标公司股东的超常收益为 20%,而收购公司却没有任何超常收益。公司并购并没有降低资源的利用率,并购双方合并价值增长了 8.4%,可见并购提高了收益。Eckbo(1983)提出了纳税协同效应的观点,从纳税的角度研究了并购支付方式的选取,其主要考虑的税务因素有递延税、资本利得税等。研究表明,采用有价证券作为支付方式时,可以使目标企业股东延迟纳税,这对目标企业有利。而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目标企业要立即缴纳资本利得税,并购企业则因为资产的增加,扩大了折旧额,从而可以实现避税,所以并购企业乐于采用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并购。Gordon Yagil(1981)从不同支付方式的角度,对1948-1976年间完成的混合兼并进行研究,发现现金支付比股票支付获得更多超常收益。Travlos(1987)的研究也得到形似结论。Louis(2002)发现,在采用现金并购时,并购企业的长期超常收益为零,无显著差异,而股票并购收益则显著为负。Linn 和 Rozeff(1984)经过分析 77 家公司的资产剥离公告,认为在有效市场中,公司通过并购是可以提高公司价值的,因而并购是有效率的。Shelton(1988)把收购双方的价值累加起来,以并购前后 3 天为时间窗口,发现相关性在企业并购中有积极影响。

第 2 章 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

2.1 并购的定义

在实务中,并购的概念不只一个,所以在进行深入研究之前,需要就并购的概念进行界定并达成共识。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统称,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为“Mergers& Acquisitions”,简称“M&A”。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来讲,兼并收购是有区别的,兼并被译作Merger,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公司合并成一家公司,通常由一家占优势公司吸收一家或多家较弱公司,前者保留其名称及独立性,并获得后者的财产、责任及其他权利,前者丧失独立的法人地位的公司行为;收购通常译作Acquisition,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以控制该公司的经济行为,原意为法律上获取特定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在实际的并购活动中,兼并和收购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目前,广义的并购包括公司重组、公司所有权变更等问题,并购已成为公司所有并购活动的总称,本文在研究中,也不严格区分兼并和收购的概念,而统称为并购。

2.2 公司并购的类型

企业并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做出不同的分类。

2.2.1 按照并购公司所属行业

根据企业并购所处的行业,可以把并购活动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2.2.1.1 横向并购

横向并购也称水平兼并,是指并购双方处于相同或相关行业、销售相同或相似产品。西方的第一次并购浪潮便以此为特征。横向并购可以消除竞争、形成规模效应或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企业的垄断实力。同一行业的公司并购,有利于公司内部重新安排产品销售和材料采购,减少成本,提高盈利。横向并购可以使资本在同一生产、销售领域或部门集中,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并组成横向托拉斯达到最优规模经济。横向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迅速优化资本,扩大规模,采用先进设备,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3章 金融危机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21-29

3.1 金融危机的历史回顾 ..................21-22

3.1.1 拉美金融危机.................. 21

3.1.2 东南亚金融危机 ..................21-22

3.1.3 08 年美国金融危机.................. 22

3.2 金融危机的影响 ..................22-26

3.3 金融危机下企业并购的特点.................. 26-29

第4章 金融危机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29-32

4.1 实证方法的介绍—事件研究法 ..................29-30

4.2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30-32

4.2.1 样本的选择.................. 30-31

4.2.2 数据来源 ..................31-32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32-42

5.1 全部样本的并购绩效分析.................. 32-33

5.2 基于不同市场的并购绩效分析.................. 33-35

5.3 基于不同时间的并购绩效分析 ..................35-38

5.4 基于不同行业的并购绩效研究.................. 38-42

结论

本文围绕金融危机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这一主题,选取了 2008 年在沪深两市发生并购重组的 67 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市场、时间、行业分成不同的类别进行研究,从实证的结果上得到如下结论:总体来说,金融危机下的并购并未取得明显的绩效,在事件宣布日的前后几天,总体而言效果是正面的。从市场分类来看,发生在沪市的并购事件在事件公布日后的 20 天里,并购绩效显著为负,在窗口期的 40 天里,检验结果虽然不显著,但均值为负,说明并购事件并不成功;发生在深市的并购事件在事件公布日前后两天里,取得了显著为正的并购绩效,在整个窗口期均值为正,但结果检验并不显著。从时间分类上来看,发生在上半年的并购事件均值多为负,检验结果都不显著,这说明在上半年发生的并购事件,并购结果不理想;发生在下半年的并购事件在事件公布日前后两天里取得了显著为正的并购绩效,整个窗口期的 CAR 均值为正,检验结果不显著,这说明并购事件有可能增加了股东财富,但是并不明显。从行业分类上来看,制造业的并购事件在事件公布日前后两天里取得了显著为正的并购绩效,整个窗口期并不明显,这说明并购事件有可能取得了正的并购绩效;非制造业的并购事件所有期间的检验结果都不显著,整个窗口期的 CAR 均值为负,这说明并购事件有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了负的并购绩效。从真个窗口期 CAR 的均值来看,取得并购绩效的排序如下:深市发生的并购事件大于沪市发生的并购事件;下半年发生的并购事件大于上半年发生的并购事件;制造业发生的并购事件大于非制造业发生的并购事件。值得一提的是,从 CAR 的走势上来看,在事件公布日前两星期左右,CAR 就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在公布日前两天左右,这种走势更为明显,这表明并购事件可能存在提前泄露的可能,可能存在内幕交易。

参 考 文 献

[1]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重组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9):48-55.

[2]余光,杨荣.企业购并股价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 2000.

[3]洪锡熙,沈艺峰.公司收购与目标公司股东收益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1,(3).

[4]朱红军,汪辉.并购的长期财富效应—经验分析结果与协同效应解释[J].财经研究,2005,(9):104-l-5

[5]刘军,余鹏翼.国内上市公司并购效应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8,(12):56-58

[6]原红旗,吴星宇.资产重组对财务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N].上海证券报,1998(8)

[7]檀向球.沪市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中国证券,1998,(9)

[8]陈海燕,李炎华.中外公司购并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9]李善民,朱滔,陈玉罡,王彩萍.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配对组合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4(6).

[10]周文泳,尤建新,武小军.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实证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6,(l):143-14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