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
1.1.1 文化传承的需要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 号),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对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作出较为明确地指导,表明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文件中明确了指导思想,制定了基本原则,规定了主要内容,并从阶段推进、教育融入、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指导,为有效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五次会议中,若干委员均提出了有关国学教育的提案,如“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国学教育的提案”、“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提案”,大家也纷纷认识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势在必行,对中小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与辨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对提升学生道德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务必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当中,不断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被重视是时代发展之所需,人民群众之所盼,他不仅是古人思想和智慧的延续,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根据,是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的骄傲,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1.2 文化自信的需要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今日的辉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家日益发展壮大,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高地,在国际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之中国文化也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受到世界宠爱与瞩目,不断地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并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国民对传统节日的意识淡薄、氛围不浓,对民族艺术的忽视等,国民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纷纷热衷于西方节日、器乐,崇洋媚外,当然这与晚清时期,清政府采用“中体西用”的方式救国及 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对社会的改造有着许多关系。1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回归大众的视野,在国家层面,2016 年 7 月,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纳入原三个自信中,并强调文化自信是基础。在社会层面,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对发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也不断提升。毋庸置疑,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是民族的精神所在,蕴藏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只有每个中国人心底真正接纳、认可本民族的文化,国人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底气和骨气,不断提升民族自信心,才能更长远地立足本国走向世界,真正实现中国梦。
.............................
1.2 概念界定
1.2.1 国学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周礼?春官宗伯?乐师》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2《礼记?学记》中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3在《现代汉语词典》“国学”一词有一层含义,即“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4可见,在早期“国学”指国家层面所办的学校。到了清末,由于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特提出了“国学”的概念。此时的“国学”主要是本国所有的学术文化。如胡适所说的“国学”指“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章太炎认为“国学即国故,就是本国固有学术的意思。”5张岱年认为“国学是中国学术的总称。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6在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版编印本的《辞海》中“国学”这一概念,也表述为“国学,犹言国故,指本国固有的学术文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学”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有学者认为“国学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7“它以经、史、子、集为核心,以‘儒学’为重点,涵盖文学、史学、哲学、文献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学科。”8也有学者认为是指中国的、中华民族的学术,是汉、满、蒙、回、藏等民族所探索、研究、论述的学问,可简称为“中学”,“汉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目前,对“国学”的概念没有明确地界定。通过文献的查阅,笔者将本论文中“国学”概念界定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所有学术的总和,它主要以儒学为核心,包括“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书法、国画、扬琴、戏剧等民族艺术,武术、射箭等传统体育运动,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及民族精神。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研究方法
2.1.1 总体思路
主要的研究思路是“理论研究——提出问题——研究设计——结果分析——对策建议”。首先,确定题目。利用互联网进入国家教育部网站,了解国家在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文件,筛选出几个研究方向,再通过学校 www.cnki.net 网站及手机下载“全球学术快报”APP 搜索这几个研究方向的文献,在大量的文献中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再通过与导师沟通指导,确定论文题目。接着,进行实践调查。使用问卷法、访谈法,利用实习的机会实际观摩教学、参与教研活动、观察走访学校等了解 Y 市小学国学教育开展的现状,深入一线,掌握真实有效的资料。然后,进行结果分析。结合实地调研,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和不足并推测原因。最后,提出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当地发展、地域特点等提出可行的对策,进一步促进 Y 市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
............................
2.2 调查设计
2.2.1 调查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全面掌握 Y 市小学国学教育的开展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及论文写作作好充足的准备。
2.2.2 调查内容
(1)国学教育的开展形式。了解 Y 市小学国学教育的具体开展形式,国学课的教学计划,国学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了解教师认为最好的开展形式,进一步探索以什么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最佳。
(2)国学教育的内容。了解国学教育开展的具体内容,与教育部下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作对比,是否涉及范围全面,每个方面的内容是否丰富多样。了解学校是否进行国学方面的环境创设。了解各所学校是否有专门的国学教材,对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情况,为今后国学教材的编排、选择和使用进行思考、提供思路。
(3)国学教育使用的方法。了解各所学校使用的教学方法,立足实际,尝试提出更适合学生年龄和本地特色的教学方法。
(4)国学教育的考核。了解各学校是如何考核评价国学教育的开展、如何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水平,对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学教育进行反思,试想合理有效的考核和检验形式。
(5)国学教师队伍建设。了解国学教师的来源、配备和教师培训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教师配备和培训方向进行思考和研究。
(6)对开展国学教育各方的态度。从教育管理部门、学生、家长、教师四个方面了解对开展国学教育的认识与态度,了解各所学校开展国学教育是否有资金支持、制度保证等,多种方式反映出对于推行国学教育四方的态度。
............................第三章 Y 市小学国学教育现状调查.................................12 3.1 小学国学教育开展形式................................ 12
3.1.1 国学教育的开展形式........................................12
3.1.2 教师认为开展国学教育最好的形式................................12
第四章 Y 市小学国学教育的优点、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2
4.1 小学国学教育的优点......................................... 22
4.1.1 小学国学教育开展形式方面的优点................................22
4.1.2 小学国学教育内容方面的优点..........................22
第五章 Y 市小学国学教育发展对策及建议...................................31
5.1 尝试多种形式开展国学教育.........................................31
5.2 不断丰富和完善国学教育内容...................................32
5.3 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国学教育...........................................33
第四章 Y 市小学国学教育的优点、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小学国学教育的优点
4.1.1 小学国学教育开展形式方面的优点
第一,社团、融合课程和综合活动三种开展形式在调查的 7 所学校中均涉及到了,并且有固定的时长保证。如:每所学校都能利用周三或周五下午的实践开展社团活动,保证每周有 2 课时的时长。在与其他课程相融合的形式中,每周至少有 4 节课中会涉及到国学教育的内容。在综合活动中,每学期至少组织 4 次有关国学的活动,且有 3 所小学基本能保证每周有一次相关的活动。
第二,A6 小学将国学教育在以上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将国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来开展。各项标准与正式课程一样,国学被排进课程表中,每周有固定的 1 课时。国学教师每学年、每学期需要制定工作计划,填写教学进度表,并按照每学期 17 周、每周一节课的时长,结合国学教材写教案,同时要履行集体备课等制度。
.............................
第五章 Y 市小学国学教育发展对策及建议
5.1 尝试多种形式开展国学教育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国学课纳入小学课程体系。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保证国学课的有序进行。想开展较好的 A6 小学借鉴学习,可每周开设一节正式国学课程,将经典进行合理的编排,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教育。
(2)突出社团活动的特色。目前开设的社团活动虽然种类很多,但不能突出学校特色,教育管理部门可进行一些规划和引导,各所学校在已有社团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打造校园特色国学教育,做到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旗帜,国学教育在现阶段需要探索、尝试和创新。
(3)多种形式加深渗透教育。一种是合理利用早读、课前时间、列队回家途中、家长会等时间,注重知识的积累,文化的浸润。另一种是教育在平时,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教师在每一次对学生的教育中都可以使用历史典故、国学经典故事等,
以史为鉴,即学习了知识又教育了学生。
(3)增设国学专业学科。建议教育管理部门在大中专院校设立国学专业,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国学知识,接受技能训练,为小学开展国学教育储备充足的教师,从根本上解决缺乏专业教师的问题。
(4)在大学阶段开展国学通识课。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学生从教的几率更大一些。通识课的课时量可以少一些,但要覆盖所有的学生,像大学开设的政治课、英语课一般,让所有大学生都学习和接触,接受洗礼和浸润,一方面能够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激发全民学习国学的兴趣,为各所学校储备兼职国学教师,另一方面大学生步入社会工作,组建家庭,成为学生家长,也提升了下一代学生家长对国学教育的思想认识,在重视程度与配合度方面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