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自然结合、自发凝聚的组织结构,基于大多数成员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心理特征、类似的经历境遇而形成,因而注重情感的沟通、心理需求的满足和非正式的互动交往。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是在学校教育语境中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
现在大多数初中生是 00 后,他们普遍是独生子女,甚至是“二代”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对手机和网络依赖程度高,是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日常生活世界不再单纯局限于课堂、校园或家庭,经常在虚拟和现实中来回切换角色。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更富个性化的自我意识,造成初中学生心理抗挫能力较弱,寻求群体归属感的意识更强。那么,新形势下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群体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何变化?其形成的内在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加以教育引导?这些问题都需要教育界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恰当的回应。
从主观上来说,当代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增强,独立性提高,自我意识强烈,兴趣和爱好也更加丰富1。为了实现自我心理发展,他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获得友谊和认可。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已经难以从班级的正式群体活动中获得实现,他们的某些心理需求也很难从中获得满足,因此,学生通过非正式群体转移自己的情感及注意力,从中获得心理及情感满足。广泛的研究显示,大部分初中学生都有自己所属的非正式群体,这样一种由初中学生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在学校和班级中的普遍存在,对学生的成长及班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相关理论体系。本研究紧密结合信息化时代的背景、结合初中学生的成长背景与年龄特征,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某些领域进行了细分,拓展了研究的视角和研究的领域。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策略的研究。我国在非正式群体相关领域开展研究起步较晚,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才引起重视,对这一群体的相关研究也逐渐增多2。本文综合教育管理学、教育社会学及教育心理学等各门学科展开研究,提出了加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管理的相关对策,可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1.2.2 实践意义
研究非正式群体对中学生教育教学的利弊影响,把握其形成机制、群体特征、发展趋势等,对新时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等自发形成的集合体,其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积极的因素应合理地利用,使其成为正式群体的有效补充,对消极的因素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负面影响。若学校教育者不能够深刻地认识其特性并正确地加以引导,那么班级管理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也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本研究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形成原因、存在的问题、教育对策等进行研究,可为教师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提高班级管理成效和德育育人的实效。
.............................第 2 章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非正式群体与中学生非正式群体
2.1.1 非正式群体
霍桑是美国著名的学者,“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其提出的23。另外,还有一些较为典型的关于非正式群体的定义。陈孝彬从群体形成因素的角度出发,认为非正式群体的维系主要因素是情感,如果成员之间缺乏认同感甚至是情感不再存在,那么群体就会解散。群体规范或者是纪律并不能约束群体成员,也不存在上级领导对其制约,群体成员主要是在道义的力量下相互约束。贺云霞在其著作《组织管理心理学》24中,从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方面进行界定,指出非正式群体是自然形成的,这一过程主要存在于人们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之中,不需要得到官方的认可,也不存在正式的编制,职责和权限没有明确规定,这一群体带有鲜明地情感色彩。《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从群体形成的基础及内部结构的角度对非正式群体进行定义,指出非正式群体的基础是个人好恶和兴趣等,由此自发形成,但其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25,成员之间并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也不存在各种角色关系。于显洋从群体规模及群体形成的机制方面考虑,指出非正式群体是几个个体通过长时间的彼此作用所组成的社会团体。
综合以上从不同的视角对非正式群体所进行的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可知,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源自于人们之间的特定关系及某种需求。群体成员的情感基础十分深厚,内部凝聚力强,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尽管这一群体不存在制度约束,但是群体存在着约定俗成的规范,各个成员会自觉遵守这些规范,并依照这些规范来对他人进行评价。非正式群体极其鲜明的特征是“其存在的基础是成员间深厚的友谊和良好的情感”。
......................
2.2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2.2.1 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所具有的一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弥补班级正式群体的不足,同时使得班级生活能够更加丰富。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使班集体充满了内在的多样性,不但能够将新的活力注入到教学教育活动之中,使学生由于全面发展而产生的各种需求获得满足,还能够使班级活动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奠定班级和谐发展的基础。二是促进班风的建设。一个班风端正的班级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全员参与建设。教育者可以通过对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的教育引导,使其发挥榜样带头作用,进而带动其他非正式群体成员向班集体靠拢,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形成集体向上的班级氛围,实现良好班风的建设。
第二,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积极型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但能够使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使学生的不良情绪找到宣泄的途径,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压力,调节学生的精神生活,以更好地精神面貌进行学习和生活。二是能够使学生的诸多能力获得发展。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交往,能够使群体成员学会相互合作,懂得关心和帮助他人,能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加深对自我的认识,不断地完善自我。
第一,初中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建设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一是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员具有不确定性,若是一个群体解散,那么团体的凝聚力就会丧失,核心人物的导引作用也将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班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另外,如果不同的非正式群体之间产生某些冲突,很可能会形成互相排斥的情形。若不能及时将各非正式群体之间的矛盾顺利化解,班集体之间形成的凝聚力就很容易减弱甚至是丧失,对班级建设极其不利。二是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正面教育被抵消。学生非正式群体对班级舆论的形成会产生影响。若是非正式群体成员某些带有个人情绪色彩的信息在班级中随意和快速传播,很容易使是其他团体成员的人心浮动,进而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舆论导向。同时,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隐蔽性,教育者对非正式群体的言论和信息的不良影响难以进行全面掌握和及时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育管理的难度,对班级的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消极的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是具有破坏性的26。
............................ 第 3 章 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现状调查分析..........................15
3.1 问卷调查...........................15
3.1.1 调查目的.....................15
3.1.2 调查对象........................15
第 4 章 中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对策....................29
4.1 提高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 29
4.1.1 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 29
4.1.2 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正确地加以引导...................... 29
第 4 章 中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对策
4.1 提高对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认识
4.1.1 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客观存在
..............................
结论
非正式群体作为一种自发群体,主要基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或心理需求而自然形成,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并受约定的群体行为规范约束。初中生非正式群体,是在学校教育语境中学生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一种客观存在。在中学班级中,存在着与班委会、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等不同的独立的非正式群体。研究显示,大部分初中学生都参加了自己所属意的独特的非正式群体,这种学生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在学校和班级中普遍存在,对中学生的成长及班级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正视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认识其形成机制、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是教育管理一个的焦点问题,对提高班级管理成效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对引导学生的发展成长,对指导处于教育管理一线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新形势下的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群体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何变化、其形成的内在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加以教育引导,都是本文拟作为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研究通过文献法,研究了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前人研究的不足,即主要从某一个方面或某一角度对该现象进行探讨,而不能给实践者一个全方位、多视域的结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学生、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层面,从非正式群体的分类、特征、教育管理方式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手段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结论更充实。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