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薄弱高中管窥
第一节 概念的厘清
一、薄弱高中的概念
解决薄弱高中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下薄弱高中的概念。最初提出薄弱学校的概念的是国外学者,英国把薄弱高中定义为失败学校(failing school)和严重薄弱学校(serious weakness),而美国把薄弱高中定义为低表现学校(low-performing schools)。各国政府所定义的薄弱学校是学生的学业表现差、学校教育水平低、学生管理不力、纪律涣散和投入低的各级各类学校。
国家教委在 1986 年 3 月《关于在普及初中的地方改革初中招生办法的通知》第一次提到了薄弱学校。在 1997 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对于薄弱学校的内涵作出了以下的解释,薄弱学校主要指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校管理、生源质量等方面比较薄弱[14],从而造成教育质量不高,社会声誉较低的学校。
学术界对薄弱学校的定义基本从下列几个角度论述的:
角度一:薄弱学校指的是因生源质量低、办学质量低、师资队伍弱或学校管理差等原因导致教育教学水平比较差的学校。
角度二:薄弱学校指的是学校综合教育教学水平低、设施落后、社会声誉低,学校在所在地区形象差的学校。
角度三:薄弱学校指的是在特定区域内,相对教师学生素质较差、办学质量较低、教育管理不佳、硬件设施较差的学校,是同类学校的落后者。它们中的大多数没有达到相关的办学标准或者没有达到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值。
综上所述,评价一所高中是否薄弱,要素的选定是非常重要的。按照目前的评价标准,评价要素一般为:管理、师资、硬件、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当然,在分区、分级管理的体制下,薄弱学校的概念是动态的、相对的。同时,薄弱高中的薄弱也非单一的,而是综合力量的薄弱。
........................
第二节 薄弱高中产生的原因(以牡丹江为例展开)
一、薄弱高中产生的外因
薄弱高中产生的外因与中国教育的发展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事实上薄弱高中的产生过程既是教育政策、教育规划、教育目标的变迁的一个表征,又是高考方式转变、高校招生政策对高中发展的巨大影响与作用而致。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就我国高中的发展情况,本文把我国的高中教育大体分为下列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高中的发展状况和高考的关系是研究的重要基础和判断标准。
第一阶段:1949 年—1976 年,建国初期,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教育发展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在此条件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需求是首要的任务,也是教育政策的基点[16]。基于此,我们建立以学习苏联教育模式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进基础的初中和小学教育。因教育投入少,高中教育的规模小,各学校软硬件水平差距不大。在此期间举行的 13 次高考中(1952年---1965 年,
1958 年停考),招生只有十几万人,高中毕业生也未受到必要的社会关注和工作上的优势地位。因此,高中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缺乏必要的号召力,尤其是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高中教育几乎停滞,高中教育水平更是无从谈起。在牡丹江地区 70 年代以前,只存在两所正式的市直属普通高中——一中和二中,这也是黑龙江省那个时代教育的缩影。
第二阶段:1977 年-1994 年,1977 年恢复高考,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的人才的高水平教育[17]。中国形成的新的人才观,考大学成为知识分子成了一种价值追求。广大人民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的毕业文凭成了美好未来的敲门石。高中需求量逐步加大,企业和政府为了满足这一教育需求,发展一些初中学校成为完全中学,并新建了一些中学。但由于经济投入仍然有限,高中的招生规模增长有限,彼此差距不大。在这期间,牡丹江市的五中、水泥、橡胶、牡纺、北方中学都由原有的初级中学发展成完全中学,并新建第七中学。由于当时黑龙江省企业形式较好,教育投入和教师待遇较高,其升学成绩与市直属高中相差不大,甚至具有一定优势,各高中呈现百家争鸣的时代。
..........................
第二章 高考新政与薄弱高中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节 高考新政的界定
国家办教育总是随着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而调整人才的选拔政策、出台相应的人才考评制度,我国的高考制度也始终围绕着国家发展和建设的要求而进行着相应的调整。本文所指的高考新政就是指 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它规定 2014 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 年全面推进,到 2020 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本文所探讨的高考新政就是指黑龙江省遵照《实施意见》的精神而确定的黑龙江省的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黑龙江省高考新政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目的
考试招生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育的方式和策略,高考制度实施四十年来,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具有权威性、也得到了社会认可,但是唯分数论的高考制度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指向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区域、城乡入学机会不均衡和择校现象较为突出,初高中升学政策严重倾斜和违规招生现象时有发生。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化改革。这次改革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能够科学选拔各类适于社会发展人才,维护社会公平。
二、改革的具体内容
黑龙江省的高考新政在升学总分上没有变化仍然是满分为 750 分,语、数、外仍然是统考科目、分值不变(各 150 分),但不在区分文理科。另外 3 个科目,学生要在政、史、地、理、化、生 6 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其成绩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 100 分。在招生录取上,将基于统一高考成绩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录取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与定位和国家为其定位后的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至多不超过 3 门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报考的科目要求,并在高考招生 2 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取的 3 门等级性考试的科目中只要有 1 门满足高校报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高校同步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在招生时作为对考生录取的辅助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必须确保程序规范、结果公开,公正。
..........................
第一节 对外努力获得政府保障和协调薄弱高中脱困的第一步.................30
一、财力——努力争取各种投入是薄弱高中脱困的前提.........31
二、人力——努力争取学校领导班子和师资建设的倾斜...........31
第三章 高考新政背景下薄弱高中的发展策略
第一节 对外努力获得政府保障和协调是薄弱高中脱困的第一步
黑龙江省薄弱高中的出现是在大学扩招以后,高考升学率成为评价高中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教育资源迅速向每个地市的一两所高中倾斜,培养出鹤立鸡群的超级高中。而,与之同时,一些企业高中、城乡结合部高中和部分民办高中,因为投入不足,招生政策无优势,导致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在牡丹江市 95 年之前,几乎没有薄弱高中,企业高中有自身初中的优质生源和企业较高工资的支撑,成绩并不输于现今的省级示范高中,15 中学每年都有大批学生升入重本,甚至有考入清华的成绩。中学是兴隆家长的骄傲,保持着很高的教学质量。学院附属高中曾创造过最高的中考平均分和升学率。但是,企业中学回归市职过程中和全市统一中考招生后,优质生源高度集中在省示范高中,优秀教师迅速向示范高中汇集。几所高中经过此过渡期后,完全失去了竞争力,陷入泥沼。因此,解薄弱普通高级中学建设的十项措施(试行)》,其核心就是政府必须是承担解决薄弱高中的问题的主体。
.........................
结论
大量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需要大量的教师。很明显,薄弱高中在职教师无法满足学校课程发展的需要。因此,内部挖掘和外部联系成为发展特色教师团队的必然。在内部,让教师申报特色课程,加以整合。同时,同学科教师可以整合一门或多门特色课程,形成系统。艺体教师和信息通用教师可以做相应学科衍生发展课程。对外,联系各种艺术培训机构、有公共服务义务的国家机构,获得他们对于特色课程的支持,争取合作共赢。力求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构建我们的特色教师团队,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占据有利位置。
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推动一个学校、一个学科的。因此,要想课程的准确有效地实施,必须合理搭建团队,打破常规。人员的配置,时间的交互,优势的互补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新教师的接受和创新能力与老教师的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应该有效地结合,形成齐心协力、共创未来的局面,才能保证新课程和新型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建立任何成功团队的核心是满足成员的需要。当然,首先是物质和经济层面的,薄弱高中应该想办法解决教师基本待遇的问题和缩小与示范高中教师待遇的差距的问题,尽力解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然后,要满足他们精神方面的需求,尊重他们的工作,尊重他们的付出,尊重他们的精神,并全力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无论是业务还是岗位亦或职称都应该为他们想到前、做到前,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团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