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分工及经济提升--—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探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8378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绪论

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具有何种关联关系?这种关联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等。如何看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学术界对此进行了丰富的讨论与研宄,特别是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在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中的运用,更多的研宄成果表明,金融发展通过风险管理功能、信息揭示功能、公司治理功能、动员储蓄功能和便利交换功能,对长期经济增长起到稳定作用,金融发展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原因之一。研究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成果也很多,其核心观点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与动力。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大国而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对分工产生何种影响?是否存在金融通过分工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与分工是否存在着交互作用?金融与分工通过何种传导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等,而对诸如此类问题的研究,现有文献鲜见将三者统一到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理论解释和实证检验。
.............

第二章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研究文献回顾与述评

2.1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综上,新经济增长理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一个公认的分析框架,只是一个松散的联合体,且模型中涉及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教育等问题早在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得到注意,并非一种新的发现。尽管如此,新经济增长理论还是有一定的理论突破。首先,采用的分析方法使理论模型更具解释力,也为后续的实证研宄指明了方向;其次,新经济增长理论兴起的研究热潮,结束了经济增长理论的“沉寂”时代,大量的富有深度和广度的研究成果涌现,推动了当代经济增长的发展,对当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后,新经济增长理论不仅解释了国别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也强调了教育和研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因而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2分工理论述评
肯定了分工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同时还研宄了分工为何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理,认为在分工状态下,每个工人始终从事着单一、重复的工作,从而成为“局部工人”,比完成整个系列操作的工人花的时间少,因而有助于经验的积累、劳动方法的革新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分工还可以使整个生产活动具有不间断性、规划性和标准性。认为分工与合作能够创建出一种统一的生产率。通过合作可以收缩生产活动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得生产过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等聚集,减少了流通与交易费用,获得规模经济。因而比分散的、零星的生产更具效率和生产力。在协作的生产环境中,个人生产能力通过竞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章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増长的理论分析........40
3.1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40
3.2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45
3.3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超边际分析:分工视角.........54
第四章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国家层面...........65
4.1分工与金融发展的量化指标选择..........65
4.2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阶段划分及特征............70
4.3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88
第五章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区域层面..........110
5.1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状况的区域比较............110
5.2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125
5.3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传导效应..............137

第六章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理论阐释与对策构想

6.1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理论阐释
然而,金融发展政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对区域产业分工产生重要影响。如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汇率、准备金率和贴现窗口等的操作,是从整体出发的,显然是针对所有区域的,具有统一性,没有考虑各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实施的效果,因区域拥有的金融资源不同而差异很大。比如面对统一的利率和准备金率,显然,在实践上形成了对东部地区的“优惠”,导致中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流入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可调配的实际金融资产不受影响或者影响不大,而对金融资源很少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言,显然具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其货币信用水平低于东部地区,现金漏损率较高,而且资金大量外泄,导致其可调配的实际金融资源大为减少。

6.2推进区域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对策构想
本章在第四和第五章的实证结果基础上,结合第三章的理论分析,再次从金融发展和分工两方面对金融发展、分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进行了理论阐释,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文认为,第一,金融发展政策、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导致了金融发展出现区域差异,影响了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使得东、中西部分工差异不断扩大,这种差异可通过产业分工结构的差异得以体现。消除因金融发展差异而导致的经济增长差距在于,在尊重金融中心自发集聚演变规律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我国中西部和东北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培育。其次,要给予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平等的金融发展条件,促进区域金融合作和反哺机制,加强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协调。
...........

第七章主要结论与后续研究问题

通过超边际分析法,对金融发展、分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进行数理论证后我们发现,在存在金融因素的经济系统中,商品交易效率与金融系统贷款效率,共同对分工深化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受商品交易效率的影响,金融系统贷款效率对分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二元性,即商品交易效率较高时,金融系统贷款效率提高,能极大地促进分工深化与经济增长,但在商品交易效率较低时,金融系统贷款效率提高,对分工深化与经济增长无显著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受金融系统贷款效率的影响,商品交易效率对分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呈现二元性,即金融系统贷款效率高时,商品交易效率的提高,能极大地促进分工深化与经济增长,但在金融系统贷款效率低时,商品交易效率的提高,对分工深化与经济增长无显著推动作用。因此,金融系统不仅推动了分工的演化进而促进长期经济增长,也从分工中获得了好处。
...........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