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地理空间上,贫困地区由于没有进行过度开发或者因特殊的地形地貌等原因,往往有较高的旅游资源丰裕度,产生了旅游资源与旅游经济空间错位现象,这一现象在我国各省份、各地区也普遍存在[1-3]。旅游业发展具有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优势,扶贫效果显著,具有“造血式”扶贫,“扶智式”扶贫以及“大众式”扶贫等特点,不仅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优势更加突出。因此,旅游产业逐渐成为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旅游扶贫也上升为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 年,我国登记在册的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历史性胜利。在此背景下,我们更应对过去的扶贫工作及时回头看,总结经验,以期旅游业的发展能进一步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发挥作用。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年)》提出将十一个连片特困地区和三个地州藏区(共计 689 个县)作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区内聚集着大量的贫困人口,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薄弱,各种不利因素加大了贫困的可能性,片区整体脱贫任务量十分巨大。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区域脱贫的重要方式,各省市积极将旅游发展和贫困地区扶贫紧密结合,成效显著:自“十三五”以来,安徽省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近四十万人脱离贫困,甘肃省不仅扶贫更注重扶智,开设培训班加强贫困人口相关技能培训,云南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因旅游业脱贫人数约占贫困人口总人数的八分之一。
六盘山片区涉及陕、甘、青、宁四大省区,共计 61 个县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其中甘肃省内共计 40 个县(市、区),多年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设施不甚便利,导致社会各项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然而该片区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文化底蕴等使得其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现已形成多处高级别、高质量旅游景区。甘肃省政府高度重视片区内的贫困问题,制定了专门的实施规划,将旅游扶贫作为重要方式[4]。2014年,国务院首提“旅游精准扶贫”,对旅游业在改善贫困的过程中的配置效率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要求[5],旅游扶贫效率也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旅游扶贫研究现状
1.2.1.1 旅游扶贫概念
上世纪 90 年代末,Pro-poor Tourism(PPT)这一新概念被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意为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11],此后 PPT 被世界许多重要组织与机构采用,“旅游扶贫”进入了业界和学界的视线之中。Ashley C(2001)认为 PPT 是从旅游开发中增加穷人利益策略[12];Schilcher D(2007)提到旅游扶贫将利益转移给贫困人口缺乏了战略的公平性,不太可能在实践中实现,要通过行业自律或者政府激励才有可能大规模实施[13]。基于此,2002 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提出“消除贫困的可持续旅游”的概念(Sustainable Tourism for Eliminating Poverty),ST-EP 强调要侧重政治、生态、文化方面的发展短板,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除此之外,有学者结合中国的旅游扶贫具体实践提出了 TAP ( Tourism-Assisting thePoor) ,Zeng B(2012)认为 TAP 倾向于鼓励贫困人口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积极参与旅游并从旅游中受益,在中国,政府的作用被高度强调[14]。
中国旅游扶贫的发展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不断深化,旅游扶贫的定义也一直伴随旅游扶贫实践处于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中。吴忠军(1996)将旅游扶贫理解为在贫困落后地区挖掘旅游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使区域人民摆脱贫困[15]。蔡雄等(1999)认为旅游扶贫是在贫困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使当地与发达地区产生物质交换,推进消费,从而脱贫致富[16]。刘向明等(2002)更加注重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观念上的贫困问题[17]。郭清霞(2003)认为旅游扶贫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让农民登台唱戏,才能够实现科学扶贫,互利共赢[18]。徐平(2009)[19]和邢慧斌(2017)[20]认为在旅游资源禀赋丰富但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发展旅游业能够改善当地人民生活水平,徐平更强调政府和社会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发展旅游产业使贫困人口受益,脱离贫困是国内外旅游扶贫的最终目标。在中国,2020 年要消灭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旅游扶贫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在完成脱贫攻坚的主要任务后,旅游扶贫在社会、教育、医疗、生态等多元维度上的扶贫效益将更受关注。
..........................
第 2 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扶贫
在我国,旅游扶贫兴起于上世纪 80 年代,一些老、少、边地区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很快实现了脱贫致富。但此时,旅游扶贫更多体现为一种政治性概念,在知网中,以“旅游扶贫”为主题进行检索,直至 1995 年,王芳礼等发表了《略伦布依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问题》开启了学术界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与关注。学术界对旅游扶贫的概念界定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由最初的关注经济效益,实现贫困地区居民和地方财政双脱贫致富[75-76],到关注贫困人口观念上的贫富,既要扶贫也要扶智[17],再到将旅游扶贫视作系统性工程,达到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贫困人口脱贫、推动地区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多维度共同发展。旅游这一产业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旅游能在更多方面发挥其积极意义。在脱贫攻坚完成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通过不断完善旅游业的发展,有效防止贫困人口再度返贫,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主要目标,不断提高旅游发展的积极效应,实现永续发展。
2.1.2 旅游扶贫效率
“效率”最初为物理学中的专业名词,后逐渐引入到管理学、经济学中,表示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等条件下对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方式。自 2013 年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后,旅游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旅游扶贫研究的焦点,学术界也逐渐关注该问题,旅游扶贫效率是衡量旅游减贫效果的重要工具。旅游扶贫效率多是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展开的,通过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旅游在减缓贫困方面的效率进行测度。2015 年龙祖坤等学者在《经济地理》上发表的武陵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研究开启了先河,他认为旅游扶贫效率是指评价旅游业发展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60];邓爱民认为旅游扶贫效率是指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77];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与美丽中国建设需求,旅游扶贫的的生态效率也受到关注,杨德进认为旅游扶贫生态效率由旅游扶贫效率延伸而来[78],提高生态效率有助于实现贫困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旅游扶贫效率的概念不断丰富,广义上包含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
.................................
2.2 理论基础
2.2.1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理论由俄罗斯裔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创立,由于在投入产出方面贡献卓越,列昂惕夫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该理论是研究经济活动相互关系的具体方法,可用于政策模拟、经济分析、计划制定等方面。生产过程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就是生产率,其中,投入主要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对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和使用,既包括有形产品也包括无形产品;产出主要指生产活动的成功及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使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投入产出技术不断成熟,由早期的静态模型逐步扩展至动态模型,单素生产率逐步扩展至全要素生产率,且与数量经济模型等方法日益融合,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更准确的反映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目前常用来计算生产率的方法为数据包络分析法,除常见的传统 DEA 法外,还有三阶段 DEA 法,DEA 视窗分析法等,从研究视角又可分为 BBR、CCR、SBM等模型。
2.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一直是区域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与此相关的理论体系主要有两大类,包括区域均衡理论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区域均衡理论从理想观念出发,不符合现实世界的发展状况,是一种较为理想化的模型;而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主张发展带动性区域,以此推动其他区域的发展,就此而言,该理论的现实解释意义和操作性更强。学术界关于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也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派别。
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The Accumulative-cycle Causation)认为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在空间维度上并不是平衡发展的,而是在一些资源本底较为丰厚、软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的地区优先开始的,这些地区因为自身所具有的先天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形成了好上加好、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反观其他地区,由于自身条件不够完善,在发展过程中更易丧失机会,无法推动区域有序前进。这样一来,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其统筹全局的作用,通过政策倾斜助推落后地区发展,进一步缩小与优势地区的发展差异。
图 3.1 甘肃省六盘山区 2009 年-2018 年旅游收入
第 3 章 甘肃省六盘山区贫困特征及旅游扶贫状况.......................................16
3.1 甘肃省六盘山区贫困特征................................... 16
3.1.1 贫困发生率高...................................16
3.1.2 经济发展水平低........................................... 16
第 4 章 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测度....................................20
4.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0
4.1.1 研究区概况...................................................20
4.1.2 数据来源.....................................21
第 5 章 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时空演进分析......................................28
5.1 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规律............................................... 28
5.1.1 旅游扶贫效率差异程度分析........................................ 28
5.1.2 MI 指数及其动态分析........................................ 30
第 6 章 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问题及对策
6.1 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
6.1.1 旅游扶贫效率整体不高
由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值可知,2009-2018 年,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具有较高起点,呈现稳中有升态势,但整体来看,多数县域的大多年份旅游扶贫效率值小于 1,未达到有效状态,且不同地区旅游扶贫效率差异较大。区域旅游扶贫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MI 指数)始终小于 1,整体均值为 0.849,说明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持续下降,Malmquist 指数变化不稳定,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旅游扶贫效率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亟需探索一种内在的资源整合机制来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更好地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在脱贫攻坚,防止返贫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6.1.2 技术投入不足,缺乏内生动力
通过前文对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时间演进路径的分析可以看出,经过近年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规模效率大于 1,但是技术进步变化指数绝大多数小于 1,表明影响甘肃省旅游扶贫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表现为社会整体层面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变革使全要素生产率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一是当地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造成的,长期以来,片区人民养成了粗放发展的模式,不注重发展的过程只注重结果,不关注技术水平的革新,导致了大量的投入,结果却收效甚微。在旅游发展中表现为罔顾市场需求,盲目跟风式开发。二是片区居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对于贫困现状不想方设法去改变它,而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导致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表 4.1 甘肃省六盘山区贫困区县名单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文以甘肃省六盘山区 40 个贫困区县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多维贫困的区域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以 Super-SBM 模型计算各区县旅游扶贫效率值,并以变异系数、Malmquist 指数及其分解效率分析区域旅游扶贫效率时间演进规律,以 ArcG IS 将旅游扶贫效率值空间可视化,利用空间趋势分析工具探索旅游扶贫效率值空间分布趋势,利用自相关分探索空间分布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甘肃省六盘山区贫困区县的旅游扶贫效率整体而言起点较高,且不断上升,均值由 2009 年的 0.76 上升至 2018 年的 0.85,但多数区县尚未达到最优效率值,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第二,甘肃省六盘山区各区县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演进具有一定规律:变异系数在时间上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表明旅游扶贫效率差异趋向减小,不同区域旅游扶贫效率相对差异呈现出“片区北部>片区南部>片区东部”的态势;MI 指数小于 1,说明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水平持续下降,MI 指数的分解效率分析表明制约旅游扶贫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为技术进步动力不足,缺乏创新。
第三,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效率空间分布规律表明:2009—2018 年旅游扶贫效率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呈现“片区东部>片区西部”空间态势,且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和空间惯性;趋势分析表明贫困区县旅游扶贫效率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趋势格局,研究区内东部和北部为旅游扶贫效率优势区;整体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局部出现“H-H、L-L、H-L、L-H”集聚的异质性。
第四,引入旅游地发展阶段理论,将甘肃省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旅游扶贫效率分为探索、参与、发展和巩固四种类型,整体处于巩固型与探索型阶段的区县数量较多,可分类型探索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旅游扶贫效率。
第五,通过上述分析发现甘肃省六盘山区旅游扶贫还存在效率不高、技术投入不足、缺乏增长极、群众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培育旅游产业业态、加强技术创新、培新核心增长极、发挥辐射效应、强化人才培养等提升甘肃省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旅游扶贫效率,从而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减小返贫率,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