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旅游需求转型升级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旅游需求日益旺盛,旅游业保持高速发展。201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 900309 亿元,国内旅游人数达 55.39 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增长 10.8%;入出境旅游总人数 2.91 亿人次,同比增长 7.8%;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 5.9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5%。全年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6.63%,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型产业。据《“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到 2020 年,中国旅游市场总规模将达到 67 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 2 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7 万亿元,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将达到 12%。
2018 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 9750 美元,已经步入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了旅游需求的消费升级,中国已经进入国民休闲度假消费时代,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国经济逐步进入稳定的中速增长阶段。为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国家发布了供给侧改革、投资拉动、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断上升,其在拉动投资、带动就业、促进消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之下,中国旅游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因旅游市场的转型升级和旅游需求的日益多元化,也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从行为视角出发研究个体的行为意向,本文选择的是关于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的研究,亲子旅游的参与主体主要是父母和孩子。鉴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和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等的要求,因此主要选择父母作为调查对象。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借助计划行为理论,探究济南市居民对亲子旅游的感知和认识。通过查阅、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且根据实际研究情况增加外界影响系统变量,建立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各变量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分析各变量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并且根据研究结论,为济南市发展亲子旅游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性建议。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行为意向表明一个人执行某种特定行为的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驱动力。根据以上关于行为意向的说明,将行为意向应用到旅游领域,则旅游行为意向是指旅游者对于旅游产品或服务可能采取特定活动或行为倾向。可以作为旅游市场营销领域作为预测旅游者购买行为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对于亲子旅游相关的研究较少,整体的研究水平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成果还相对缺乏,其学术研究还远远不及其实际的发展速度。首先,从当地居民角度出发探索其亲子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属于亲子旅游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亲子旅游领域的研究视角。其次,将计划行为理论应用到亲子旅游领域中,并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外界影响系统变量,不仅拓宽了计划行为理论的应用领域,而且扩展了计划行为理论模型。最后,通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进行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本研究进行定量分析,使本文的研究更科学合理。由此为旅游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产品设计创新、营销宣传以及管理机制等方面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理论支撑。
......................
第 2 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计划行为理论研究综述
2.1.1 国外计划行为理论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是 Ajzen(1985)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和多维属性态度理论(Theory of MultidimensionalAttribute)提出的,主要通过信息加工的方式分析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的行为态度(Behavioral Attitude)、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和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 Control)三个变量对个体行为意向(Behavioral Intention)的作用机制,根据行为意向的中介作用对个体实际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的一般决策过程的理论。
2.1.1.1 计划行为理论各变量的测量与修正
计划行为理论(TPB)作为心理学范畴中对行为具有较好解释和预测力的重要理论,引起很多的学者的重视。为方便更多的学者运用和推广这一理论,Ajzen(2006)专门设计出一套普适性的计划行为理论调查问卷模式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参考,主要包含对变量以及整体的测量。调查问卷中量表部分的题项测量均选用李克特(Likert)等级评分法。国外学者在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作为项目研究的基础理论时一般多会选择参考借鉴 Ajzen 的调查问卷模式,并且所测量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的各变量遵循项目研究的行为和实际特定行为相一致的原则。即学者所测量变量与其真实条件发生的影响行为的各变量相一致。
.....................
2.2 亲子旅游研究综述
2.2.1 国外亲子旅游研究
国外主要是以家庭旅游的形式对亲子旅游进行研究,研究时间较早,截止到目前为止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国外关于家庭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关于家庭旅游决策、家庭旅游动机和体验价值等方面内容[43]。
2.2.1.1 家庭旅游决策
Davis et al(1974)发表《婚姻角色的决策过程》,文章一经发表关于家庭中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44]。Myers et al(1978)发表《配偶在不同旅游度假决策的制定》,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内容是把家庭中夫妻在决策过程中的角色应用到旅游度假决策中[45]。也有学者在后来的家庭旅游研究中关注对决策过程的研究。如 Hsu et a(l2004)将家庭旅游决策过程分为识别问题(如旅游目的地、出行时间和费用等)、收集信息(如在旅游企业官网查询旅游线路、出游交通方式、休闲活动、基础设施配置等)以及最终决策(如确定好出游行程、出游家庭成员和娱乐活动等)三个阶段[46-47]。María Mercedes et al(2018)认为进行家庭旅游决策一般要经历多个阶段,并且不同的家庭结构,其家庭旅游决策的过程也是存在差别的,主要表现在出游动机、时间、主要决策者、目的地以及交通方式的选择等方面[48]。
部分学者对于家庭旅游决策过程中主要决策者的角色进行了全面研究。Kirchle et al(1995)研究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如果进行家庭旅游,夫妻双方通常都会选择共同做决策,很少会独自进行[49-51]。Wittf et al(1995)认为在家庭旅游决策过程中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夫妻双方共同进行决策,主要是因为进行家庭旅游大多数需要提前预定好线路、形成以及家庭成员人数等,存在一定的风险[52]。Nicolau(2008)和 Samuel et al(2010) 研究发现在一个家庭中,进行家庭旅游决策时夫妻双方之间的角色分配和定位是不同的,妻子重点关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主要承担照顾家人和负责一些细节性决策项目,丈夫则一般主导在时间和金钱的决策上。
..........................
第 3 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0
3.1 相关概念...........................20
3.1.1 亲子旅游......................................20
3.1.2 亲子旅游行为意向..................................20
第 4 章 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研究设计...............................26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立...............................26
4.1.1 研究假设...................................26
4.1.2 模型建立...................................28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37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37
5.1.1 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37
5.1.2 研究变量各题项描述性统计分析............................43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是对调查问卷样本数据最基本的描述。本文主要通过将纸质版和电子版调查问卷编码输入 Excel 表格中,借助SPSS23.0 综合性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学习或生活经历以及月收入等)进行频数、占比、均值、标准差等方面的分析,清晰、直观地反映调查问卷的样本结构和各项指标的分布情况。关于样本数量多少的问题,上文已作简单阐述,有学者认为样本数量应该为研究题项的 8 倍以上。Gorsch(1983)提出问卷的样本量与测量项目的比例应大于 1:5,达到 1:10 更为合适。在本问卷的第二部分,测量项目为 21 项。并且最终获取的调查问卷样本数量为 260 份,调查问卷的样本数量与测量题项的比例高于 1:10。因此,本文调查问卷的样本数量具有代表性。
.........................
第 6 章 研究结论及亲子旅游发展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将计划行为理论与亲子旅游相结合,并在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中加入外界影响系统因素以拓展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亲子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框架并提出相关变量影响假设。主要以济南市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 SPSS23.0 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问卷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及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借助 AMOS23.0 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问卷各潜变量、显变量进行结构方程分析,最终得出各变量之间的路径关系,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修正重新建立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具体得出如下结论:
6.1.1 计划行为理论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中的行为态度(BA)、主观规范(SN)和知觉行为控制(PBC)均会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正向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241、0.277、0.357,各变量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从大到小为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因此,在本文研究中知觉行为控制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最强,可被认为是影响亲子旅游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即个体对促进或阻碍亲子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的主观判断对其进行亲子旅游行为意向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判断或评估是基于个体的时间、经济、体力和精力以及获取相关信息的情况之上,判断的结果会对个体的行为意向产生很大的影响。调查对象大多可能收入相对稳定、可自由支配时间充足或者获取信息方便等,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进行亲子旅游的行为意向很强或者实际进行亲子旅游行为可能性很高。个体的知觉行为控制越强,亲子旅游行为意向越强。其次是主观规范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较强,说明个体的主观规范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即重要他人或群体会对个体进行亲子旅游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家人、朋友或者学校等的积极倡导和组织可能会对个体的亲子旅游行为意向产生较强的影响。最后是行为态度对亲子旅游行为意向的影响程度最低,在本文调查研究中可能不管个体对亲子旅游是喜欢或者厌恶、保持积极或消极的评价都对个体进行亲子旅游的行为意向影响程度较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