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入,世界各国积极响应可持续发展号召,发展可持续旅游逐渐成为旅游界关注的焦点。20 世纪以来,国际上曾多次召开有关可持续旅游议题的国际会议,成为可持续旅游研究与实践的强大助推器,引发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旅游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探索。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将可持续旅游定义为“充分考虑其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满足游客、行业、环境和接待社区的需求的旅游业。”根据对可持续旅游内涵的分析,实现可持续旅游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协调和平衡旅游者对设施和服务的质量要求;(2)协调和平衡旅游参与主体的行为和利益;(3)协调和平衡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长期发展。自然保护区具有“为全社会提供科研、教育、体验、游憩等公共服务”的功能,它需要发展可持续旅游,更需要科学地评价和监测区域内的游憩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游憩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评价体系是指导旅游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佳工具。
2015 年 9 月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和 169 项具体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强调世界各国兼顾“经济发展、社会包容和环境可持续”的整体发展战略,它摆脱了目前将社会、经济和生态发展视为独立部分的观念,由经济和社会被视为生物圈的一部分,开始向经济为社会服务的逻辑过渡。可持续发展目标及其具体指标能够全面衡量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可持续旅游的内涵具有高度匹配性(见图 1-1),对可持续旅游评价具有指导作用,能够使评价指标更具全面性与权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对标国际标准,构建以联合国 SDGs 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针对自然保护区这一地区类型的可持续旅游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很少,其他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虽然数量较多,但种类多样,指标选取类型繁杂,统计利用率低,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对比。本文试图将以往研究成果中的高频指标与国际标准相结合,考虑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构建适应新时代特征、适应自然保护区特点的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以亚丁自然保护区为例,评估其可持续旅游发展情况,为其后续的旅游发展模式的调整提供理论基础。
1.2.2 研究意义
理论层面,本文建立以联合国 SDGs 为基础的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是将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与国际标准融合,整合、简化、更新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用最少的指标反映尽量全面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情况,该评价指标体系不仅针对本文所评价的亚丁自然保护区案例地,更是选取了自然保护区这一类型区域的普遍评价重点指标,具有理论推广价值。
实践层面,从国际标准层面评价亚丁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情况,明晰其当前发展模式的优劣,找出其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为其调整旅游发展策略提供实践依据,使其未来的旅游发展更契合国际上对可持续旅游的要求。未来将该评价体系用于评价其它区域后,能够增强我国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旅游发展情况的可比较性。
...........................
第 2 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被首次提出,它被认为是一种“不损害未来一代人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前一代人的需要”的发展模式。Good land(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资源利用、投资取向、技术发展以及政策变化都协调一致,不断促进满足人类现在和将来需求之潜力的变化过程”,所以应该可持续发展应综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多重因素的考量。在社会发展中,学者们认为可持续发展应是宜居的、负责任的、绿色的发展,应注重环境友好,使不同类型环境适应于多样化的生活需求(Tjallingii,1995)。欧洲可持续城市报告(1996)强调社会可持续性应该提供雇佣和培训机会,减少和防止社会冲突。世界健康组织从经济可续持性角度出发,指出可持续发展应关注改善资源束紧下的经济高效和创新发展。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欧美发达国家公司治理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原斯坦福研究所(SRI,现美国斯坦福国际咨询研究所)认为企业不仅与股东有关,还与除股东之外的与企业具有重要利害关系的个人或团体有关,由此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失去其支持,企业将无法生存的个人或团体”。Freeman(1995)认为“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组织目标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这一认识拓展了利益相关者的内涵,它既包括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个人和团体,也包括企业行为过程中所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利益相关者理论经历了从“利益相关者影响”到“利益相关者参与”再到“利益相关者治理”的过程。从我国境内自然保护地建设经验来看,其利益相关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商业团体、社会公众、自然保护团体。
............................
2.2 文献综述
可持续旅游是对“可持续”概念的领域延伸,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业中的拓展与实践。1972 年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后,开始有学者对可持续旅游进行探索。1990 年,“可持续发展国际大会”明确提出“可持续旅游”的概念(谢彦君,1994),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在 1995 年的“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会议上,通过了《可持旅游续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确立了可持续发展在旅游业中的重要地位,之后的 1997 年联合国第 19 届特别会议首次将可持续旅游业列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唐承财等,2013)。至此,关于可持续旅游的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 2000 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与 2015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相继提出,旅游业作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产业,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成为各国发展准则,学术界对可持续旅游的研究随之进入巩固深化阶段。
2.2.1 可持续旅游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
可持续旅游评价体系为旅游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旅游活动的方式,是一种基于使用定量参数来评价和管理旅游的新方法(Anna&Francesc,2014)。Torres-Delgado & Saarinen(2013)认为一个指标体系应该通过涉及该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或通过专家的多学科调查来验证。虽然对于如何更好地构建一个指标体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学者们普遍认为,评价体系是指导旅游活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佳工具(Blancas, González, Lozano-Oyola & Pérez,2010; Chris & Sirakaya,2006; Schianetz, Kavanagh & Lockington, 2007; Torres-Delgado, 2010)。目前国际上有关可持续旅游评价体系的文献还未达到成熟的水平,各个评价体系之间仍存在争议与显著区别(Ko,2005)。
..............................
第 3 章 基于联合国 SDGs 的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 15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5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15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20
第 4 章 亚丁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评价.............................. 25
4.1 研究区域概况...................................... 25
4.1.1 自然概况.................................... 25
4.1.2 社会经济概况............................... 26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39
5.1 主要结论............................... 39
5.2 研究展望........................ 40
第 4 章 亚丁自然保护区可持续旅游评价
4.1 研究区域概况
亚丁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南部,总面积共有 1457.5平方千米。其西北部接壤云南省迪庆和四川省乡城县,东部相邻凉山州木里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质地貌和自然景观,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区域。
根据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亚丁自然保护区对应的是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资源和冰川,具有我国横断山区最独特的雪山景观和与之相适应的森林生态系统、高山湖泊、冰川宽谷、高原曲流、峡谷、草甸等,被称为“最后的香格里拉”、“蓝色星球最后一片净土”。保护区内的念青贡嘎日松贡布雪山是藏区闻名遐迩的佛教神山,是排名第十一位的世界二十四大佛教神山之一,也是藏传佛教信徒和藏民朝圣行善的神圣之地。
.......................
5.1 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 230 个指标与可持续旅游内涵的匹配性分析,进行指标的初步筛选,然后通过直接选取、改进、替代和舍弃等方法进行二次筛选,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来确定最终的指标权重,最后建立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统筹兼顾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便利抽样的 46 家旅游企业员工调查问卷数据、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提供的统计公报数据以及地理信息数据等进行综合计算和标准化换算,将该评价体系应用于对亚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评价。
研究发现,亚丁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发展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其中,经济可持续性最强,评价分值达 83.12%,得益于旅游发展的显著经济贡献,但不论是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旅游业,其发展后劲有待提高,需要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挖掘旅游业的新增长点;社会可持续性较好,评价分值为 80.99%,指示层中社会环境>社会平等>社会自觉>社会服务,根据其具体指标的差距,提出以下建议:一方面要提升各项设施进行质量,积极推广新能源设备,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升级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功能、设计等,在旅游场所的现有接待基础上更加完善对各种旅游群体的考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宣传,定期为旅游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培训与指导,使当地企业成为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示范群体,同时加强对社保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和了解,鼓励其主动购买社会保障产品;环境可持续性较弱,评价分值为 61.80%,主要在于环境保护措施和力度有待提高,但其抗灾能力突出,生态资源禀赋较高,未来更需要重视对区域内陆地和淡水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地的动态监测,及时进行生态预警,并做好生态补救的准备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资源流失或物种灭绝的可能,并且要继续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提高灾害预警能力和应对能力,保持当地在抗灾能力上的现有优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