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贫困问题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断致力于治理贫困,我国经历了经济体制改革、县域开发式扶贫、村域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等阶段,形成了重点更加突出、层次更加分明的扶贫新格局。“精准扶贫”是扶贫攻坚战略关键期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指导方针,强调了贫困治理当中的因地制宜,根据贫困地区的贫困类型、贫困成因进行分类诊断、精准施策。在此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三农”优先,并且把农村精准扶贫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程度进一步提高。乡村振兴战略统领着脱贫攻坚工作,脱贫攻坚是完成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和基本要求,二者需有机结合、协调推进。
1.1.2 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聚焦,精准聚焦重点扶贫区域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扶贫政策。从我国贫困区域的聚集区域分布来看,民族地区的贫困集中性更加显著。到 2016 为止,我国各民族省区贫困人口数占到了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约三分之一,少数民族地区成为了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1。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文化闭塞、生态条件脆弱等问题,各项发展要素稀缺也导致了民族地区贫困脆弱性高、抗风险能力差、返贫几率高。因此,精准攻坚少数民族地区已成为当前扶贫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对民族地区的发展现状、致贫原因、贫困程度、脱贫路径、政策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形成多措并举、各界参与的精准扶贫体制。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第一,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中,首先通过理论梳理,总结了适合旅游扶贫研究视角的社会资本分类系统。本研究综合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通过对集中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实地调研,将社会资本理论实际运用于实际案例中,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探究社会资本影响旅游扶贫参与程度的作用机制,为社会资本在精准扶贫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实证基础和理论依据。
第二,目前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中,关于社区参与、参与行为的研究较少,鲜有文章通过社会资本的视角来研究旅游扶贫的参与程度。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社区参与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探究贫困地区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冲破旅游扶贫的参与阻碍,获得更大的收益。为民族地区社会资本研究的推进和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在少数民族村寨的圈层结构中,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乡村社会资本的丰度和广度,形成了旅游促进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又推动旅游发展的自循环过程,形成了旅游业影响下,乡村社会发展的“新差序格局”,充分发掘了传统差序格局理论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2.1 社会资本相关研究综述
“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术语,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 Bourdieu 引入社会学研究领域,他将社会、文化、经济这三类资本称之为“符号资本”。世界银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项目实践中发现了社会资本在减贫中的作用[4],由此开始社会资本在学术界的各项议题中受到了重视,它被认为是民主、经济增长、教育、福利和社区适应力等诸多问题的关键变量。
2.1.1 社会资本的概念
学界根据不同的学科视角、分析层次、功能视角,对社会资本的概念进行了阐释[5,6](表 2-1)。早期社会资本的研究代表布迪厄、伯特、科尔曼等人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出要从个人层面出发,关注的是个人利用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一系列有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帕持南(Putnam)将社会资本从个人层面延伸到了集体层面,提出了“公民参与网络”[7],将社会资本理论运用到社区发展的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 LinNan 从资源观的角度解释社会资本,他将社会资本解释为借助于社交网络充分调动、利用资源的能力。包括个人资源(如个人财富、知识、地位)和社会资源(个人嵌入社会网络的资源,如权力、声望),他认为人们需要遵循社会规范才能够获取所需要的社会资本[8]。我国对于社会资本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不少学者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概念界定。较早对社会资本进行研究的是张其仔[9],他指出社会资本是一种关系网络,学术界普遍认可从网络的角度来定义社会资本,尤其是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社会语境之下,社会关系网络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10]。我国学者边燕杰等首次引入了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她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11]。此外,卢燕平等学者倾向于从社会总量的角度来看,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信任、义务和规范[12]。
...........................
2.2 旅游扶贫相关研究综述
2.2.1 旅游的减贫效应
旅游产业因其投入少、进入门槛低、产业联动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减缓贫困的有效手段。国际上相继提出了“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Pro-Poor Tourism,PPT)[43],减缓贫困的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 for Eliminating Poverty,ST-EP)[44]等减贫战略,ST-EP 战略的观点是:旅游扶贫的最终目的不止于帮助贫困人口脱离经济上的贫困,而更应该明确贫困的多维性,关注贫困人口的生态贫困、权利贫困、文化贫困等问题[45]。国际和国内涌现了许多关于旅游扶贫的成果,尤其是对旅游减贫效应议题的讨论最为丰富。从宏观层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业与减缓贫困的关系[45]、旅游对贫困区域经济的作用[50],后来,学界开始意识到贫困的多维性,并逐渐开始兼顾旅游业为贫困地带来的“社会文化效应”[52]和“环境效应”[54]。然而,宏观层面的旅游扶贫研究,容易把“旅游扶贫”和“贫困地区的旅游开发”二者混为一谈[55],忽视了旅游扶贫的最终目标:使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获得净利益[56]。许多研究也发现:旅游扶贫措施在实践中存在的“失灵”和“低效”现象[57],为了克服旅游扶贫的过程中贫困人口被“边缘化”[58]、贫富差距扩大[59]、心理失衡[60]等问题,学界开始转向微观层面进行研究,拓展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由于旅游扶贫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机制都各不相同,学界开始关注小尺度的空间范围,由从国家、省域层面的研究转向对县域、村落、景区的研究。在研究视角方面,从单一的经济学视角,融入了空间视角[61]、心理学视角[62]来研究旅游扶贫的效应。在旅游扶贫效应的评估方法上,国内学者从贫困人口感知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63]、熵值赋权[65]等方法,从经济绩效、生态绩效、社会绩效等方面,对旅游扶贫产生的综合效应进行评价。
总体来看,国内外关于旅游扶贫的效应的研究正朝着学科视角、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对象聚焦化的趋势发展,但是仍然停留在对于扶贫效果的测量层面,对其背后影响机理的探索不足,以至于在旅游扶贫的政策提升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173.1 研究假设 ....................................................... 17
3.1.1 社会资本对旅游扶贫参与程度的影响 .......................................... 17
3.1.2 参与能力的中介作用 .................................... 17
第四章 案例地选择与旅游扶贫参与情况 ...................................... 26
4.1 案例地选取 ......................................... 26
4.2 案例地概况 .................................... 27
第五章 样本调查与假设检验 .............................. 34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4
5.1.1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 34
5.1.2 样本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 35
第五章 样本调查与假设检验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5.1.1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受访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家庭年收入,第二部分包括 28 个问题,基于 likert 式量表设计,采用 7 级量表进行测度。7 级量表能传达更多信息,并有更好的信度和效度。从 1 分至 7 分,说明被访者对相应问题的感知、态度和行为倾向由弱至强。问卷调查在 2018 年 7~8 月之间完成,问卷地点主要集中在滇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区贵州省内的贫困县,共调查了两个贫困县中的 4 个少数民族村寨,从景点核心区到边缘地带的每个区域都进行了抽样调查,保持了样本的均匀。调查共发放问卷 26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45 份,有效回收率为 94.2%。针对被调查人群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为了尽量保证被访者清晰、明确地了解量表问题的意图,大部分受访村民在调查者的帮助下进行现场填写。
........................
第六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
6.1 主要研究结论
本论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扶贫参与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对于旅游资源禀赋高,但是经济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来说,社区旅游参与是扶贫的重要途径,旅游社区参与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有针对性对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并且社区居民的配合与支持,是社区的旅游规划、开发、管理事务等相关集体行动的有效助推器,在促进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充分保障社区居民的经济权益和发展权益。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造血式”扶贫正成为目前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而社会资本是贫困地区居民可用以摆脱贫困的重要潜在资源。因此,本文立足社会资本视角,探索社会资本影响贫困地区居民旅游参与的作用机制,在为提高居民的自主脱贫能力提供可参考的路径的同时,也为政府更好地推进旅游“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提供有效的政策启示。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探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参与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6.1.1 社会资本对旅游扶贫参与的影响机制
本文首先对文献进行梳理,建立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分别与旅游扶贫参与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参与程度之间的关系模型,并提出了 17 个研究假设,有 15 个假设通过模型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社会资本是影响旅游扶贫参与程度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 Putnam 对社会资本经典定义:“社会资本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社会关系网络、互惠规范以及社会信任[150]”,这也是学界最常使用的三个维度。本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可以对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而社区信任和社区规范则需要通过参与能力、参与意识等中介变量对旅游扶贫参与程度产生间接影响。这也从侧面说明,少数民族村寨内部的社会资本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激活,其发挥的作用时有限的。其中的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少数民族村寨的社会资本具有传统性、同质性、封闭性的特点,主要围绕以家庭、宗族为单位的小规模、高同质的网络结构内,因此普遍信任感较强,但是封闭性特点导致居民在接受新事物时信任不足,再加上旅游扶贫制度宣传的不到位、执行的不透明,导致居民建立的制度信任不足。因此社会资本的信任维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②社会流动性增强、外出打工者增多等原因都导致居民的互助、互惠行为减少,且传统的价值观念无法成为促进旅游参与的直接源动力,因此传统规范的亟待被新的社区规范替代。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