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文以穿越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及旅游体验的本质,为这种视角创新或视角转换提供了新的例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按照这个新的视角审视旅游体验,可能获得更为深刻的知识,并将旅游体验研究从原有的仅限于心理学为主体的学科边界拓展至更为宽广的领域。
1选题的缘起:人类的穿越情结
1.1穿越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穿越”只有一种解释一一通过和穿过,这也是“穿越”在汉语语境下的传统用法。但值得注意的是,词典中在穿越词条下也仅仅举了两个例句:穿越沙漠和穿越时空。前者说明作为通过和穿过的意思使用的“穿越”,暗指被穿越的都是“大尺度”空间;后者则说明“穿越”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中,基本上被当作“时空旅行”或“时空穿越”的简明说法。汉语词汇讲究精炼,惜字如金,能用两个字表达的含义绝对不会用四个字。这一点在《在线新华字典》中也有体现,字典中对“穿越”的解释有三种:经过、穿过;一种户外运动的名称;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在这种解释当中,已经涵盖了穿越时空的内涵。
穿越作为时空穿越含义时,主要是强调了在时间维度上的超常规移动。不同的定义在对这种时间上的超常规移动的分类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异。斯蒂芬.霍金认为穿越包括在时间维度上回到过去和星系之间的快速旅行两种情况。莎士比亚将穿越归纳为时间在此刻的缓慢前行、稍微加速、飞速前进和停止等几种情形。尽管莎士比亚列举了四种穿越情形,其中稍微加速和飞速前进在穿越方向上同属奔向未来一种情形,或者说莎士比亚的定义将穿越在时间维度上的超常规移动分为三种情况;回到过去、时间静止和奔向未来。更多的定义还是将这种超常规移动界定为回到过去和奔向未来两种情况。例如,前文中《牛津在线英英词典》明确将穿越界定为到达过去和未来两种情况;《21世纪大英汉词典》中尽管将穿越表述为“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在这里“现在”只是穿越的参照时间基准而已,在方向上依然是回到过去和到达未来两种情况。本文着重捕捉的定义内涵是“穿越”在时间上回到过去或者加速到达未来,这些都是在时间维度上超常规的移动方式。
为了探讨与旅游、旅行密切关联的穿越现象,或者说,为了探寻穿越对于旅游的意义,本文采用相对狭义的穿越定义,即穿越是指人或者物体通过某种方式实现在时间维度上回到过去、到达未来的活动。当然,关于穿越颇具想象力的广义定义在理解旅游活动时也有其解释力,但不作为本文的探讨内容。
............................
1.2人类的穿越心理:从文学和影视作品的角度看
在拥有神话或童话迷思的人类社会,“回到过去”和“奔向未来”这两个目标,不管能不能实现,听起来都是那么令人神往!穿越动机往往处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穿越需求也并不属于人类的基本需求,完全意义上的穿越需求事实上也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但是,人们的穿越动机和需求却总是潜在地存在着,有时会投射到其外部行为上,从而使这种动机得到间接和局部的满足。这是人类的一种穿越情结。这种穿越情结,可以从创作者对穿越题材的钟爱,以及大众对穿越文学影视作品的痴迷上体现出来。
1.2.1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
有关穿越主题的文学作品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可以找到古人穿越幻想的萌芽。
1.2.1.1古典诗词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其创作背景是陈子昂在任随军参谋期间,由于遭到上司的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当他登上幽州台时不禁想战国时期燕国大将乐毅得到燕王重用的故事,触景生情而作。也正因为如此,现在将这首诗的含义解读为“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如果不考虑作者创作的背景和个人遭逋,仅从字面意义上解读这首诗,则完全无法得出所谓“圣贤明君”的含义和“怀才不遇”的情绪。
文学界也普遍认为《登幽州台歌》在用辞造句方面深受《楚辞.远游篇》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其含义大致是:“只有天地是没有穷尽的,悲哀人生是长久的辛劳,逝去的人我不能企及,将来的人我还没有听说。”从这两首名篇的字面意思来看,都表达了作者哀伤自己只能活在现世,无法穿越古今的无奈。亦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哀叹:“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2研究方法
2.1研究总体思路
2.1.1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讨旅游世界中的穿越体验及其对旅游者的意义,目的是推动旅游研究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体验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知识生成与创新的精细化和深入化。根据本文的初步探讨发现,穿越体验可能是旅游体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有大量尚待发掘的问题域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这种研究的多元路径,本研究择取穿越感这冰山一角,进而展开了一些实证性的科学探索。这一分析的目的,既要解决穿越感自身的理论问题,更重要的目的是为分析更为一般的穿越体验现象探索研究的路径,展示研究的方向。
2.1.1穿越现象的知识考古
为了分析旅游穿越现象,首先在知识考古的一般的框架下对穿越现象展开文献学方面的考察,这一过程是在广泛的文献征引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涉及的领域则关涉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科的多方面内容,主题涉及穿越、穿越情结等。这些主题历来或隐或显地内嵌于古今中外的民间传说、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当中,本文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文献工作,逐渐将这些主题予以发掘,从而呈现出一个丰富而详实的有关穿越、穿越情结、穿越体验的文献源流,从文献学的角度,证明了穿越在人类集体心理方面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2.1.1.2旅游穿越的哲学思辨
有关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或旅游穿越的命题,在本项研究选题的确立时的旅游学术界是鲜有其例。在这种情况下,本研究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域、问题和由此需要建立起来的命题,往往需要通过哲学思辨和逻辑推演的形式建立起来。因此,本研究的一大部分内容,是在此类研究路径的基础上展开的,由此构成了本研究内容上的第二个特色,也是较为重要的部分。
......................
2.2定量研究设计
2.2.1定量研究假设
本文是在以往时空研究、旅游体验研宄文献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分析穿越与旅游的关系。在展开定量研究时,本研究根据哲学和逻辑思辨,结合对定量资料的初步探测性研究,拟定了若干待检验的统计假设命题。这些命题的证实与证伪,对最终形成理论结论有很重要的价值。
2.2.1.1旅游伴随的穿越感比其他休闲活动高
其实休闲活动、旅游活动都会一定程度上带来时空穿越的感觉。我们调查了7种活动伴随的穿越感:“旅游”、“观看影视作品”、“阅读文学书籍”、“品尝特色食品”、“聆听音乐”、“醉心冥思遐想”和“沉浸网络游戏”。这些休闲活动伴随的穿越感存在差异,但是由于旅游是异地的、暂时的、全感官体验的休闲活动,所以旅游伴随的穿越感最强。
2.2.1.2各人群的穿越偏好不同
本研究设计了一个穿越偏好量表,测量人们对穿越的喜爱程度。调查也采集了人口统计变量的信息,可以比较不同人群在穿越偏好方面的差异,例如性别、年龄段等等,得到如下6个假设,涉及到性别、居住地、家庭类型、受教育程度、年龄和性格等变量与穿越体验偏好之间的关系。
2.2.1.3各人群的穿越选择不同
本研究也调査了人们对穿越时间的选择:“回返过去”、“沉浸当下”和“体验未来”。同时也通过开放式问题调查了各穿越选择对应的穿越时代、穿越地点、穿越活动。结合调查采集的人口统计变量,可以比较不同人群在穿越选择方面存在的差异。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与上一组分析所用的变量相同。
...........................
3穿越的性质与功能................46
3.1人类的时空观:穿越的集体意识基础.............46
3.1.1中西方的整体时空观..................47
3.1.2时空特性................49
4旅游景观的时空分异与旅游体验的时空转换...........82
4.1旅游定义中的时空维度.............82
4.1.1旅游定义的现状..............82
4.1.2旅游定义的知识考古................83
5穿越体验的动机与行为测量............134
5.1旅游动机中的穿越取向..................134
5.1.1传统的旅游动机研究...............134
5.1.2进化心理学视角下的旅游动机................136
6穿越体验中的穿越感
6.1穿越感
感觉来自人的感官。人的基本官能是获得感觉材料必要途径。通常,人们会相信眼见为实,只有感觉到的,才是真实的,只要被感觉到,也就是真实的。但这种判断并非总是对的。人的温度知觉使人能够区别冰冷和火热,但是,单纯用触觉去摸一块冷冰冰的物体,并不一定是冰,也许是冻铁,也许是玉石。但摸者可能会说摸到的是冰。盲人摸象就是这么来的。这说明,感官认知可以给人以错觉。
通常,错觉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按照错觉行事,人就会铸成大错。但是,有时,错觉也并非完全是坏事。如果人能够把所有悲伤的事情错觉为开心的事情,他就会获得快乐;如果人能够把遥远的事物错觉成触手可及的事物,望梅止渴也许能解决重要的人生问题。在人心这个问题上,如果永远强调物质第一性这一铁律,那么,这种观念本身,也许就不是唯物论的。因为,它没有充分地注意到作为各个感官之首的“心官”对各种感官的统御和再加工能力。没有心官,视觉器官未必管用,因为可以视而不见;没有心官,听觉器官也可能不起作用,因为可以充耳不闻。其他感官出现类似情况的时候,也比比皆是。因此,物理的感官和心理的心官,它们的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才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人心的这一情况,为个人的心理建构功能的发挥创造了巨大的施展空间。人可以不必真的有感官感觉到,便可以借助于想象而体验到;人可以不必真的有正确的感觉,才能赋予人生以意义。有很多错觉具有积极的人生意义。在本文所探讨的发生于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其实是一种感觉,而且还是一种错觉。这种错觉带有总体上的积极意义和个体心理上的机能修复价值。因此,在旅游过程中通过穿越体验所获得的“穿越感”,对于体验者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值得对其展开系统的考察。
........................
7结论与讨论
7.1主要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现象和文献的逻辑思辨,通过针对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和游记文本的定性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7.1.1人类普遍存在穿越情结
本研究从社会一般语境中的“穿越”现象入手,上起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古代“仙乡淹留”式的民间故事、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古典诗词、近现代的穿越小说,下迄当代的穿越题材影视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发现,这些材料无不体现了蕴含在人类内心的一种共同的潜意识一一穿越体验诉求,这种意识是先天与后天、主观与客观因素互动的结果。人类先天具备的某些基因信息以及集体无意识深刻影响了文学创作,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某种基因和心理情结。这一心理情结就是摆脱时空束缚,实现时空穿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凭借文学作品而获得看不见、摸不着,完全凭借精神想象的虚拟的穿越满足。生活于信息爆炸时代的现代社会中人,已经不再沉浸于单一情节、单纯型式的仙乡淹留的“迷思”当中,单纯的听闻享受已经不足以满足其多感官体验的欲望。影视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仅仅依靠阅读和想象的不足,现代影视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更为直观的影像景观、视听一体的精神享受以及更为精彩的故事情节。影视作品的视觉盛宴才是当代社会秉持后现代思维的蜗居者的最爱。不过,这依然不是终点。尽管不能预知人类社会的终点,但已然能够看到,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好莱坞或宝莱坞的大片,还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现实需要。以至于人们开始寻求一些客观形式来获得穿越体验。现实生活中,可以为穿越体验提供凭借的客观形式主要有:建筑、服饰、老照片、美食等,直至整合了这些因素的餐厅、酒店和旅游景区。这些载体都或多或少、有意无意的提供了更具具身性穿越体验的环境和产品。历史地看,穿越需求正在从早期的虚拟或幻想逐渐形化为物质实体或确切的时空存在,从而为人们的具身造访和体验提供了机会。换言之,从文学作品到影视剧再到建筑实体以及主题化的运营空间,穿越的隐性需求逐渐外化为一种显性需要。
参考文献(略)
旅游世界的穿越体验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旅游管理文章
- 乡村避暑旅游者行为管理研究--以锡崖沟村为
- 工业旅游体验管理的具身障碍与场景组织研究
- 湖南省入境旅游流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性
- 平度市旧店镇乡村休闲旅游开发管理研究
- 南宁市兴宁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分
- 跨文化视角下俄罗斯游客三亚旅游形象感知管
- 交通发展对云南省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管理的影
-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旅游社区居民休闲生活质
- 旅游管理视角下民宿原真性对顾客满意度的影
- 旅游管理视角下茶饮体验的感知与游客行为选
- 旅游管理视角下植物景观对游客感知价值的影
- 旅游管理视角下游客森林养生旅游环境要素感
- 旅游管理视角下开发区旅游形象感知实证研究
- 基于网络游记的三清山自助旅游者行为特征管
- 中国游客赴越南旅游消费行为管理研究
- 泰国旅游产业发展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