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研究尝试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来考察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不仅是旅游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新的突破,丰富休闲生活质量研究,也可以更具针对性解决旅游社区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一、全民休闲时代的旅游拥挤问题亟需破解
面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图景,十九大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提升人民福祉和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发展新要求。据中央电视台、国家统计局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8》显示,在“您努力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的回答中,“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成为最主要的目的,而在消费意愿的调查中,旅游和保健养生成为最高的选项,说明我国居民的休闲意愿持续增强。由于我国节假日休闲过于集中,加上带薪年休假落实率偏低,大部分居民只能依靠节假日满足出游需求,休闲空间的拥挤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休闲生活质量。学者们普遍关注知名景区和主题公园的拥挤度,譬如吴义宏以主题公园为例研究游客的拥挤感知;王琬飞和常耀研究不同使用群体如当地居民、城市新移民的拥挤感知水平差异,认为拥挤问题不仅对自然环境的承载力造成冲击,而且影响休闲体验之旅,妨碍其休闲活动的开展。拥挤情景下的旅游地休闲生活质量问题,无论从主客关系协调,还是从地方和谐发展视角,其研究更具典型性。
二、家庭是影响个人休闲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
传统休闲更加关注大样本的休闲行为分析和休闲满意度测度,以其为途径实现对社会休闲问题提出相应措施。基于深度访谈的个人社区休闲行为分析,相较于建立在大样本统计的群体社会休闲行为探讨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心理和生理受其家庭所处阶段的影响颇深。在休闲时代到来和休闲需求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人们的休闲生活质量与其家庭所处阶段的联系也愈加紧密。
...............................
第二节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尝试通过对旅游社区居民进行深度访谈,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切入,分析旅游社区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研究目的主要包含以下方面:(见图1-2)
1.为什么是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为什么是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休闲生活质量?
2.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诊断?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诊断?
3.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提升对策?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提升对策?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旅游社区研究进展
一、旅游社区的概念探索
社区是由居住在某一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结成的多种社会群体和社会关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形成的相对比较完整的社会实体。旅游社区是在社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顺铁认为旅游社区是具有一定范围的社区地域,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具有优美迷人的社区环境,具有合理高效的社区结构。王治认为旅游社区是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的集合体,是一个需要从时间、空间上同时进行研宄的客观存在。孙九霞认为旅游社区包含两部分,一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风景区,二是与旅游区域关系密切的周边社区。旅游社区的概念界定主要从“旅游地的社区化”和“社区的旅游化”两方面界定。“旅游地的社区化”指景区先于社区存在,景区的发展使得当地成为旅游者、常住人口的集聚地,从而形成旅游社区;“社区的旅游化”指社区是旅游吸引物之一,社区内包含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集中。结合以上学者对旅游社区的概念界定,本文将“旅游社区”定义为:社区在旅游介入和发展过程中形态或功能旅游化的产物,包含旅游目的地和与旅游区域关系密切的周边社区,其中,本研究所指的旅游社区居民包含旅游社区原住民和常住人口,不包含外来暂住人口。
二、旅游社区居民的感知研究
旅游社区居民的旅游感知是旅游社区研究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外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旅游社区居民感知研究的起步阶段始于90年代初期,刘振礼对旅游社区的当地居民展开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发展旅游的影响持支持态度。此后,针对当地居民旅游感知的研究呈井喷式增长,研究的内容包含经济感知、社会文化感知、环境感知等。伴随着旅游社区居民感知研究的日渐成熟,其研宄内容逐渐扩展到旅游社区居民的福利感知、关爱感知等方面,更加注重旅游社区居民的精神层面和生活质量,休闲作为生活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也逐渐受到关注。
...........................
第二节休闲生活质量研究进展
一、社会休闲生活质量的分析框架
国内外对休闲生活质量的评判指标类型多样化,主要根据研宄目的采取不同的切入点构建指标体系,董长云提出休闲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包含居民休闲素质、城市休闲功能、休闲保障系统三大方面;苏富高以杭州居民为研究对象,提出休闲主体因素、休闲客体因素、休闲保障因素、休闲环境因素四方面来测量居民的休闲生活质量;李佳在研究高尔夫运动人群的休闲生活质量时选取高尔夫球场的设施与服务、高尔夫球场环境、高尔夫参与状况、高尔夫休闲态度四个指标来衡量;徐芸以常州居民为研究对象,并提出由休闲主体、休闲客体、休闲保障构成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的评价体系。综合来看,对休闲生活质量的评价主要包含居民在开展休闲活动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综合目前社会休闲生活质量的测评体系及指标选择,主要呈现出呈多样化,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标准,从实际运用来看,测量体系所选取的指标代表性不强,实际操作性差,研究者需要验证休闲生活的多个方面才能得出社会休闲生活质量。
在解释消费者行为和市场细分时,家庭生命周期作为一个重要的人口统计变量,不论在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领域,还是在家庭消费的分配领域还是其他的商业领域均是如此。因此,延伸到旅游领域,旅游消费方面也成为一大热点。首先,是旅游消费行为的研究。贾静从FLC角度对家庭不同阶段的旅游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王桂强提出家庭结构周期性变化与旅游支出预期关联,构建FLC模型,并将其应用到苏北地区,以验证家庭结构周期与旅游支出预期之间的关系。刘英杰分析了沈阳城市家庭度假旅游消费行为分异特征。其次,是对旅游消费差异性的研宄。陈伟然指出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消费差异发现,新婚阶段是旅游消费最旺盛的阶段,康宁对家庭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家庭消费状况及其与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
............................
第三章研究设计............................13
第一节分析框架与模型选择............................13
一、休闲生活质量的分析维度............................13
二、家庭生命周期模型的选择............................13
第四章研究结果分析................................24
第一节FLC框架下的社区休闲动机................................24
一、积极扩张的知识-社交-逃避动机................................24
二、积极稳定的社交-刺激动机................................24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展望......................47
第一节主要结论......................47
一、构建MPCS四维休闲生活质量模型......................47
二、FLC框架下MPCS模型应用有限性......................47
第四章研究结果分析
第一节FLC框架下的社区休闲动机
休闲动机借鉴并修正Beard和Ragheb所编制的休闲动机研究框架,根据对劳动路社区居民的实际调研情况,结合修订后的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劳动路社区居民进行分类,分别阐述不同家庭生命阶段劳动路社区居民的休闲动机(见表4-1)。通过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劳动路社区居民的休闲动机进行一级编码,将同一类属的码号进行归纳提炼得出如下结论,无巢期劳动路社区居民的休闲动机主要是扩大视野、结交朋友扩大社交圈、摆脱单调无聊的生活三大方面,无巢期主要以刚进入职场或进入职场不久的年轻人为主,部分处于学生阶段,他们参与休闲活动时的动机倾向对外界的好奇心,扩大社交圈,刺激单调的生活,渴望去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去丰富自己单调的生活。筑巢期劳动路社区居民的休闲动机主要是增加与伴侣之间的感情、维护人际关系网和摆脱单调无聊的生活三方面,他们刚步入婚姻生活,很希望去培养和伴侣之间的感情,一部分原因是为维护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在生活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需要通过休息来转变日常生活节奏,释放压力放松心情。满巢期劳动路社区居民的休闲动机主要是获得尊重的需要、培养与家人之间的感情、回归自然逃离日常环境和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四方面,空余时间的减少使得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更愿意和家人一起度过,增进家人孩子之间的情感以及工作应酬获得尊重的需要;工作压力的増大会使该时期的居民想要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空巢期劳动路社区居民主要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感情,锻炼身体,保持健康,这跟其身体状况有极大关联。与家人可以待在一起也是他们愿意开展休闲活动的动机之一,培养感情,摆脱单调无聊的生活状态。
...........................
第五章研究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主要结论
在生活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旅游社区居民开展休闲活动的主要动因是逃避工作环境、调整自身状态。一方面生活压力增大和工作节奏加快迫使他们需要通过休息来转变日常生活节奏,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另一方面也是为逃避和摆脱单调无聊的生活。
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另一个弊病是社会群体关系弱化,人们希望通过休闲活动来改变这一现状,满足自身情感需要。一方面喜好集体活动,希望找到存共同爱好的社群、结交异性;另一方面空闲时间、经济状况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维系难以保证,希望通过参与休闲活动来满足维系感情,增强社会交往的需要。
休闲是需求层次提升的客观需要,休闲活动层次的提升是休闲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活动参与主要是看电视、散步、看书、逛街、聊天等消遣娱乐类的休闲活动,耗费大量休闲时间,休闲满意度较低;旅游观光类、社会活动类、怡情养身类等高层次的休闲活动会让人们产生较高的满意度。
旅游目的地的休闲空间主要存在内部休闲设施配置不合理和外部休闲空间被侵占两方面问题。第一,内部休闲设施配置不合理。由于研究案例地社区位于西湖边,土地资源紧张,社区内部休闲空间拥挤,小区道路狭窄,小公园设施老旧,维护不当等问题,导致旅游社区居民不具备在社区内部开展休闲活动的条件。第二,外部休闲空间被侵占。随着西湖风景名胜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旅游区内人满为患,社区周边的休闲空间被旅游者侵占,致使旅游社区居民的休闲空间不断压缩。
参考文献(略)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旅游社区居民休闲生活质量管理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旅游管理论文,旅游社区,家庭生命周期,休闲生活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旅游管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