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国家级顶层合作倡议
从 2013 年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到 2014 年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1]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建设,再到《愿景与行动》,此倡议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对外合作的重要举措,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四大理念:开放包容、和平合作、互利共赢、互学互鉴;“一带一路”倡议合作重点: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一带一路”倡议是跨地区的重要合作模式,是中国梦与世界发展相结合。“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分为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北京-南疆-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三条线路,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1.1.2 旅游业成为国际合作的最关键产业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是面向世界各国的全球化倡议方针,对我国乃至全球的旅游业将会发挥空前的重大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业将发挥独特的综合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国家发展中,经济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旅游是巧实力。在倡议背景下,旅游业在国际合作中发挥重大作用:旅游超越社会制度,有利于形成合作切入点;旅游促进民间交往,有利于增强人民互信;旅游增进文化交流,有利于发挥潜移默化影响;旅游联动相关产业,有利于创造综合效益;旅游提升国家形象,有利于创立品牌。旅游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最好切入点。“一带一路”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合作历史悠久、是世界重要的目的地和客源地。
................................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安市旅游发展,选题比较新颖,理论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表现:
(1)深化“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发展的理论。自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对“一带一路”的研究比较多,但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旅游发展作为旅游研究中的一项新课题,“一带一路”旅游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研究成果尚不丰富,理论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与充实,实证研究领域相对狭窄。本文从促进旅游目的地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全域旅游发展、旅游目的地品牌化理论,提出旅游目的地提升的策略,从而深化“一带一路”背景下旅游发展的理论。
(2)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模式。首先,区域旅游合作涉及经济学、地理学、旅游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目前区域旅游的研究多是边境旅游合作、相邻国家的旅游合作的研究。本文泰安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发展研究,涉及的区域范围更广,而泰安不在“一带一路”沿线,却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寻求旅游目的地发展,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其次,国际区域旅游起源于欧洲,旅游的合作多是以协议、建立机构为合作基础,本文以山岳旅游为纽带,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模式。
(3)丰富目的地旅游发展理论。从国家层面上,“一带一路”为旅游的发展提供宏观方向,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倡议文深刻解读,明确泰安市在“一带一路”中所处的优势,对如何抓住机遇,将旅游目的地品牌推向世界,为泰安市旅游发展提供策略,丰富目的地旅游的研究成果。
1.2.2 现实意义
在全世界树立“中华泰山 天下泰安”旅游品牌,真正将泰安建设成中外著名旅游目的地。泰安市作为传统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有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泰山,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融入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具有优势。泰安市旅游发展与国内旅游城市相比差距大,位于全国旅游城市排名 50 名之外,入境旅游的发展仅是泰安总体旅游的 1%。泰安旅游的核心是泰山,知名度高,但是高知名度与目前的收入并不成正比,在国家、省、市对接“一带一路”寻求国际合作,沿线国家发展区域旅游时代背景下,泰安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山岳旅游合作,是其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目的地
旅游地是旅游体系的首要组成。狭义上讲旅游目的地,就是旅游者暂时停留、游览的地方,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场所。国内外对旅游目的地的定义,大多都是从地理意义上讲的。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Clare A . Gunn)提出了“目的地地带”的观点[22];英国学者布里斯认定目的地是一个明确的地域,按照地域来分,有国家、城市旅游目的地[23];Leiper 认为目的地是人们观光、游历的场地,是人们在逗留一段时间以体验某些特性或特质而获得感知吸引力[24]。魏小安指出,旅游目的地是吸引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追求实现各种空间元素的总和[25];马勇从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定义,旅游目的地具有独特吸引物、套配旅游设施、实现旅游行程[26];崔凤军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定义,他指出目的地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依托行政,使旅游吸引物体系具有统一、整体的形象[27];杨振之,陈顺明做出更完整定义:旅游目的地对客源市场具有吸引力,形成旅游六大要素综合协调发展的区域[28]。综上所述,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区域,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设有旅游基础设施,满足旅游者旅游中的各种需求。
2.1.2 区域旅游
区域旅游是在空间范围内、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联系等方面拥有相似性和连续性的特定区域内或不同地区之间,以人类旅游活动为主体,打破行政限制,在旅游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旅游经济活动及其关系的总和。从范围上讲,区域旅游空间范围没有统一的定义,可大、可小;从组成要素上讲,区域旅游以旅游产业要素为主体;对区域旅游的研究,主要涉及区域旅游的合作与竞争、协作与发展、空间结构、产业集聚等方面。
...........................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
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旅游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概念。国内学者分别从区域主体、区域空间等不同视角对区域旅游合作进行不同的界定。薛颖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区域旅游经济的主体,根据某些协议、法规或合同,各区域之间应重新分配和组合资源,以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29]。袁宇杰认为:为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最优,采取合作的方式,优化配置资本、物资、信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30]。吴军认为“区域旅游合作是指不同区域主体,在某种利益基础上,约定好原则和目标,将包括旅游资源、线路产品、客源市场、旅游信息等在内的旅游系统各要素重新整合、优化配置,以实现区域共同发展和共赢的旅游活动[31]。
我国旅游发展起步晚,学科体系不够完善,区域旅游合作的理论基础主要借鉴其他较为成熟学科[32],如地理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共生理论[33]和生态位理论[34]、陈淑兰等的增长极理论、圈层结构理论、核心一边缘理论[35]、双核结构理论[36]、波特竞争理论[37]等地理学科理论,管理学方面主要有梁艺桦的系统学自组织理论[38]及博弈论[39][40]。此外,近年来还涉及到社会网络理论[41]、价值链理论[42],嫡理论[43]、声誉理论[44]等。
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方面,理顺合作中各主体的作用,能够推动合作的顺利进行[45]。在研究的初期,企业和政府的作用一直都受到重视[46],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非政府组织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重视[47]。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政府是第一位的主体,其次是企业,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地位不断提升。
根据区域旅游品牌构建的要素,结合实际经验,深入研究品牌树立的理论,最终确定品牌策划的思路,品牌的创立。区域旅游品牌打造的过程,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48]。区域旅游合作中,统一地区的形象、品牌,作为一个整体对外进行联合宣传,树立统一的形象。
..............................
3.1 泰安旅游产业发展规模...........................12
3.1.1 旅游发展统计...................................12
3.1.2 旅游项目建设..............................13
4 “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安市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
4.1 “一带一路”倡议下泰安市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21
4.1.1 国家“丝绸之路旅游年”,深挖沿线旅游市场...........................21
4.1.2 山东入境旅游,对泰安市旅游发展有指导意义...........................22
5 泰安市与沿线国家山岳旅游合作分析...........................28
5.1 山岳旅游是泰安旅游的核心版块...........................28
5.1.1 泰安最核心的旅游资源是泰山...........................28
5.1.2 泰山与泰安旅游依存度分析................................28
6 泰安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发展策略
6.1 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市,提升旅游合作发展的基础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不仅应用于国内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开展与沿线国家的旅游合作,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展旅游业,深化与“一带一路”的旅游合作,发展区域旅游,共同规划、建设,与当地居民共建共享,推动沿线国家旅游企业的合作,共享旅游资源,实现全旅游业界的共同发展。泰安是国家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泰安旅游业发展,为开展旅游合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6.1.1 打造全域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泰山站、泰安高铁站游客集散咨询等服务功能。泰山站和泰安高铁站是泰安市重要的交通枢纽,承担着海量旅游者进出的重要职能。2013 年,泰安高铁站输送客流量 176 万人次。近期应当对其服务功能进行必要的调整补充或详细设计,完善游客抵泰出站后的集散、咨询和吃、住、娱、购等综合功能,使其成为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新的的旅游者便捷集散和综合消费的旅游商务区。
建设便捷的旅游公交系统。在泰安的主要交通枢纽,包括泰山站、泰安高铁站、长途汽车总站及城市主要旅游集散中心,开设快速旅游公交专线,“一站直通”市区主要休闲设施和旅游景区点,缩短游客从主要交通枢纽至城市核心景区的时间距离,延长游客游览时间,并完善机场、高铁、汽车站、火车站四大站点交通摆渡系统,实现“快旅慢游”的模式。
........................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