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凝视视角下的莲文化景观再生产之旅游管理研究——以石城大畲村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2864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笔者以布厄迪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访谈了解到大畲村白莲由经济作物向景观作物转变的整个过程,以及莲文化内涵所衍生的莲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概况,明确了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旅游表现形式及特征;另外,

介入场域理论厘清了莲文化再生产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了大畲村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模式。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5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要立足当地资源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开发建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个性突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让游客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乡愁”一词,极具诗意和人文情怀的用词考量,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未来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即以文化构筑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激发乡村旅游发展的永续动力;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积极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推动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农业文化的创意、乡村手工艺的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文化韵味的打造。这些信息无不透露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来铸根基、定方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大力发展农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农业的文创培育与乡村文化产业的成长为乡村旅游精品化指明方向和道路。可以发现从过去的农旅结合、文旅结合到现在“农文旅”三位一体,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文化生产力在乡村旅游发展语境中的地位愈发突显。
近年来,各地的乡村旅游热衷以花为媒,唱经济大戏,其中以“莲花”为主题的花海景观,是四季花海景观中夏季最常见品类之一,比如济南大明湖荷花节、微山湖荷花节、广昌莲文化节等拥有高知名度和广泛影响力,其背后有“莲”为主题的文化深入挖掘与景观再生产的文化考量。但是,目前各乡村旅游地在借力乡村政策扶持和旅游大环境农业文化景观再生产的过程中,暴露了诸多现实问题:一方面,很多乡村旅游地的卖点千篇一律,开发模式单一,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且本地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一味模仿和复制使得文化情景“串味”时有发生,“串味”的文化景观尴尬楔入反而破坏了乡村旅游地原生态的文化场,使得游客对返璞、原生的乡村文化追寻无从寻觅,乡愁记忆的寄托也得不到最佳安放,最终这一类的乡村旅游地会因文化的异化、固化而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走向淘汰边缘。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借助网络学术平台和纸质文献工具查找所需资料,全方位的、立体化的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该方法是各学科研究工作的基础,通过查找问题的相关研究历史与发展动态,可获取该研究主题的一般性印象,也可以用来对照现实情况,助力对比研究。本文在研究方向确定之后,依托知网、万方、EBSCO 等学术平台广泛收集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文献梳理了解该主题之下的研究动态与不足。
(2)半结构式访谈法
半结构式的访谈法是介于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之间的一种方法,包含有调查表或访谈问卷,它既有结构性访谈问题设置严谨、标准化的优点,同样也保留给访谈对象自由发表观点和意见的空间。本文在前期的文献整理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拟定了研究主题的访谈提纲,深入案例研究地进行访谈预调查,根据访谈反馈的信息对访谈提纲进行调整和补充,最大程度上保证访谈内容的真实性、贴切性和有效性。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借助第三方介质(如纸质问卷形式、电子问卷形式等)向调查对象征询有关问题的态度与看法或意见与建议,从而间接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与资料的一种方法。本文的问卷调查采用纸质问卷填写的方式,在游客停驻的集中地点向游客集中发放问卷,期间游客对问卷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期间对于有代表性的被调查对象,笔者会对其进行简单的访谈,一方面可以获取更多问卷之外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把控问卷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4)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图文信息符号进行客观、系统、定量化统计描述的研究方法,其本质是探索符号表征下所蕴含的信息的过程,经层层推进、渐进挖掘,直至找出具有规律性、代表性以及有价值的符号内容。本文借助在线旅游社交网络平台的游记信息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来源,通过对网络文本和摄影图片进行分析,提取游客凝视重点与逻辑。
(5)IPA 分析方法
IPA(Importance-performance analysis)即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一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重要性和满意度两方面的李克特量表数值,将其作为测量值放置于二维矢量中,选取重要性和满意度的平均值作为交叉点划分四象限。通过游客对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期望程度与感知实绩两个维度的李克特量表赋值,了解游客的期望与感知的真实情况。
...........................

2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依据
2.1.1 旅游凝视理论
1992 年,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以柯福的“凝视”理论文基础,将凝视引入旅游研究提出“旅游凝视”理论,认为旅游是人们离开贯常环境去到一个陌生地域去凝视自己原本生活获取不到的景观符号和文化符号,以达到愉悦心情、探索求知、冒险刺激等方面的旅游体验,因而决定了旅游凝视具有“反向社会性”;另外,游客在介入到旅游目的地的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程中,游客和目的地居民在角色、文化层次、族群、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游客凝视具有“不平等性”、“支配性”、“变化性”和“社会性”,且游客旅游体验的过程也是符号收集的过程,这也表明了旅游凝视具有“符号性”[1]。
2.1.2文化再生产理论
文化再生产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厄迪(Pierre Bourdieu)于上世纪70 年代提出,该理论最初源于对教育领域的研究探索,后在一系列的著作中不断细化与完善。布厄迪用“再生产”的概念去解读社会文化,他认为社会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且只有通过不断的“再生产”才能维持自身平衡,社会才能承延与发展;他强调文化再生产是当代社会实践和发展运作的基本动力,是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标志性特征[2]。另外,文化再生产的运作过程和策略活动是复杂的,不是简单的文化体系或框架的弃旧换新,而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各方力量相互博弈、相互影响的结果[3]。
2.1.3期望与感知差异理论
顾客的期望与感知作为行为学研究一个重要命题,在上世纪 70 年代的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中就开始涉猎研究。而后奥尔沙夫斯基(Olshavsky)和米勒(Miller)(1972)发表的“顾客期望、产品绩效与感知产品质量”和 安德森(Anderson)(1973)发表的“顾客不满意:期望与感知质量不一致的效应”两篇文章正式架构了期望-感知理论的基本框架,为模型后续成型打下坚实的基础[4-5]。1988 年奥利沃和德萨博(Oliver & Desarbo)提出“期望失验理论”(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Theory),又称“期望不一致理论”或“期望与感知差异理论”。其中期望失验是指顾客消费之前的期望绩效与消费体验后的实际感知绩效存在不一致,当实际感知绩效高于期望绩效产生正面的失验,顾客表现为满意;实际感知绩效低于期望绩效产生负面的失验,顾客表现为不满意;而当实际感知绩效等于期望绩效则无失验产生[6]。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旅游凝视研究
(一)国外研究
凝视,一个富有哲学韵味的词汇,其概念体系经由法国思想家柯福的《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和《规则与惩罚——规则的诞生》三部著作的阐述而完善成型,柯福认为凝视是主体通过目光投射影响受众客体的一种作用力,它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中则是权利阶层对底层民众的软暴力,通过优势的权利关系影响社会民众的行为方式,而压制的反面也催生出了生产、促进与进步[7]。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John Urry)抛弃医学和政治权利沉重话题,将凝视引入旅游研究提出“旅游凝视”理论。早期厄里对“凝视”的研究是基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单向作用力,游客“凝视”的权利主导意味明显,这也引来了其他学者的质疑。以色列学者毛茨(Maoz)提出“当地人凝视”(local gaze),又叫“东道主凝视”(host gaze),探讨了印度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居民凝视下的以色列游客行为对他们日常生活、利益获取带来的影响[8]。随后国外涌现了众多反向凝视的相关研究,比如人类学者吉勒斯皮(Cillespie)从摄影角度的拍与被拍的主体间互动,社区居民的凝视觉醒开始影响游客摄影行为[9]。乔丹和艾奇逊(Jodan & Aitchison)以旅游目的地男性对旅居的单身女性的过分凝视增加她们的忧虑与焦虑,影响旅游体验质量[10]。而厄里也勇于回望与修正,在《游客凝视》的第二版和第三版增加了“全球化凝视”和“消费地方”,认为旅游目的地在全球化的旅游浪潮之下逐渐开启文化自觉,积极利用自身的特有符号、文化来主导游客凝视的视角与方向。这种凝视与被凝视、主体与客体在不断变化的旅游语境之中相互作用、相互交融,旅游场域多元主体也因此而变动,多维力量之间产生相互凝视也成为研究拓展的方向[11-12]。揣博(Tribe)呼吁重视“学者凝视”的作用,认为行业学者、专家以及政府公共部门通过符号运作与形象铸造,不断产生新的凝视符号与体验,从而满足游客凝视的求新、求异[13]。麦克奈尔(Mac Cannell)提出“第二种凝视”(The second gaze)”,认为旅游期望是旅游前的游客心理欲求,连接着旅游目的地符号与实地凝视体验[14]。
...............................

3 案例地莲文化景观再生产实践 ..................... 16
3.1 案例地基本概况 ........................... 16
3.1.1 大畲村简介 ........................ 16
3.1.2 大畲村旅游发展概况 ...................... 17
4 游客凝视记忆视角下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内容分析 ................. 27
4.1 网络文本视角下的游客凝视 ..................... 27
4.1.1 高频特征词汇分析 .......................... 27
4.1.2 语义网络分析图的生成 .................... 30
5 游客对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期望与感知分析 ........................ 38
5.1 问卷测评指标设计 ......................... 38
5.1.1 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测评指标确定 .......................... 38
5.1.2 问卷内容设计 ..................... 39

5 游客对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期望与感知分析

5.1 问卷测评指标设计
5.1.1 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测评指标确定
基于游客凝视记忆的图文信息表征提炼的莲文化景观再生产内容体系框架,结合笔者实地观察以及对关键人物的访谈信息反馈,最终确定了社区景观空间、居民生产生活、舞台演绎、信仰与观念 4 个构面、13 个测量题项的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测评指标,如表 5-1

................................

6 结论与对策

6.1 研究结论
6.1.1 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旅游表现形式、特征及模式
(1)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旅游表现形式以静物展示和动态展演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呈现,其中静物展示主要包括莲田花海、各式莲品种、以南庐屋为代表的民居古建筑、以莲文化馆为代表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而动态展演主要包含社区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农事劳作、特色饮食、工艺品、传统民俗)、舞台演绎(灯彩戏表演、节事活动、民俗表演、莲文化作品创作)以及信仰与观念(宗教信仰、传统礼仪和规范)。
(2)案例研究地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呈现出三个特征:大畲村社区空间内的人、物以及文化延伸等均成为游客凝视的对象,空间要素景观化明显;通天寨景区和景区管委会为代表的政府主推主导大畲村莲文化景观的组织、生产、建设,社区居民作为从属参与其中;而莲文化景观的表达是以静态展示居多,常规的活态演绎不足。
(3)在以莲文化景观再生产内容为核心,政府、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游客四个主体在大畲村场域空间内资本和话语权存在差异;另外,通过莲文化景观的组织生产、活化呈现和凝视聚焦,将莲文化景观再生产各利益主体联系起来,相互作用,相互推动发展。

6.1.2 莲文化景观再生产的内容体系
(1)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样本文字信息,从高频特征词汇表中提炼出游客凝视重点,即莲自然景观、社区空间景观和莲文化景观;基于高频词汇表生成语义网络图,以“莲”、“莲文化”、“大畲村”、“通天寨景区”为主体的凝视逻辑清晰呈现。
(2)在对摄影图片进行内容属性、表现手法分析的基础上,将样本图片内容表征划分为十三种类型,通过分析图片内容的关联性生成聚合形象地图;结果显示:莲自然风光、民居古建筑、旅游基础设施、人物特写是图片的主要内容表征,而人物要素往往借助空间场景进行活化演绎,故而与民俗演绎、居民生产生活、节事活动关联密切(关联系数大于 0.1)。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