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指出,乡村振兴,要着力整治乡村环境,实现村容村貌“靓变”,乡村要美,环境是首位。然而,当前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模一直依靠政府单方面的治理,这种传统的治理模式要取得效果,就必须掌握完整的信息,拥有强大的监督能力以及较为严厉的处罚和较低的成本(埃莉诺.奥斯特罗姆,2000)①。但是农村上述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完善,甚至欠缺,因此提高农村环境治理中的公民参与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突破口。哪些因素能够影响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呢?学者们对于农村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并不算多,并没有学者深入去研究这些问题。其中,多数研究分析了人力资本(帅传敏、张钰坤,2013②;李鹏,2014③)、物质资本(蒋磊等,2014④;张颖、陈艳,2012⑤)、环境公共政策(鲁先锋,2013⑥;辛方坤、孙荣,2016⑦)等因素对农村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强调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环境公共政策等在促进农村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农村由于正式制度的缺失,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并不强,农村环境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指出,农村社会网络对农村农民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具有重要意义,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关系特征是解释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王海军、李艳军,2012⑧;旷浩源,2014⑨)。农业废弃物是农村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具有多方面的益处,比如环境效益,即对净化环境具有促进作用,经济效益,即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等(何可、张俊飚,2014)⑩。本文认为,农民参与环境治理( 例如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有利于农村环境卫生;同时,农村环境治理是个公共性问题,不是一个人所能治理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理效果,即农村环境的治理具有“集体行动”的属性。已有研究指出,社会网络能够沟通信息、强化认同,降低行动成本并克服“搭便车”的困境促进环境集体行动(童志锋,2012)①;而基于制度信任所形成的“软约束”同样能引导农民正确认识人与地、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驱动农民资源节约行为,进而提高农民环境治理参与的意愿(王建明,2013)②。因此,对农村环境治理的研究,不仅仅要考虑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一些外部的环境公共政策,还需要考虑农民个体的社会网络因素和当地一些相关制度性等因素。
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基于自我中心网络的结构和关系特征,即社会网络密度、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网络强度、网络异质性和制度信任探求社会网络、制度信任与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意愿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相关建议,提高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意愿,改善农村环境。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沿着“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研究建议”脉络展开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推理,建立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研究假设,总结本文的观 点,并结合研究结论,为促进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提供研究建议,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方向。具体来说,首先说明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等;其次界定社会网络、制度信任、参与环境治理的意愿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等主要变量,并提出本文的基本理论基础;再者,紧接着回顾文献,就两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假设,并运用实证分析法验证假设;最后在实证结果的支持下,为改善农村环境提出政策建议。图 1 给出了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 2 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社会网络的概念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 Barnes(1954)最早提出了社会网络的概念,他用社会网络来表个体之间的关系①。此后许多学者把社会网络运用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中。本文经整理,总结得出关于社会网络的的诸多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与观点。Laumann,Galaskiewicz&Marsden(1978)认为社会网络是由个人、群体、组织、国家等通过一定的社交关系(如友谊,交易关系,同事等)形成的网络关系②。之后,Cook(1982)对组织的研究指出,组织间的网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群体组织的联接所形成的复杂的交换关系”③。Hakansson(1987)研究指出,社会网络是由一个个结点和结点之间的联系构成的集合,这种集合包括结点、资源和活动三个基本的要素,同时指出社会网络是由提供各种资源的个体所组成的,是处于群体中各个主体获取各种资源、社会支持以便识别与利用机会的网络结构④。国内学者黄海云、陈莉平(2005)认为社会网络由网络中的个体和个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组成的,也就是说,社会网络是有个体与个体间的关系构成的整体的网络系统⑤。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网络中,这种联系或者关系的表现形式以及意义也不尽相同。
对社会网络较成熟的定义是由 Adler&Kwon(2002)提出的,他认为社会网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由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组成,并将“网络”视为一个行动者,把“网络”看作是行动者(actor)的一系列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s ties),包括血缘及婚姻的亲属关系、层级组织下的职权关系、非正式友谊的社会关系等,这些关系相对稳定的模式就构成了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也即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⑥。本文参考 Adler&Kwon 和国内学者黄海云、陈莉平的定义,认为农民的社会网络是指农民在与他人进行交往,并且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彼此形成信任的关系,然后,通过这些交往的关系可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具体来说,即为农民个体或家庭拥有的亲戚、朋友、熟人等构成的关系网络。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关系社会,这对农民来说也不例外,社会网络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能够对农民产生极大的影响,拥有良好的社会网络能够给其提供各种便利。
2.1.2 制度信任的概念
谈到制度,大家首先想到的必然是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主义首先提出了制度的的基本概念,并将其作为制度主义分析方法的基础。彼得.霍尔和罗斯玛丽.泰勒作为制度主义学者,他们对制度有着全面的理解,在他们所发表的文章中,他们认为制度政治系统中正式的或者不正式的系统程序与某种规范。制度的范围很广。一方面,其可以是某种习惯,也可以是某种习俗,这种习俗或习惯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制度指政府实施的某种规则标准与政策法规等。作为新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道格拉斯 C 斯的观点是:制度就是政府部门人为的制定一些禁止或约束人们的相关规则,通过这些制定的规则,来达到禁止或约束人们的某种行为与活动。当然,制度不光有约束或禁止人们进行某种行为或活动的功能,同时制度也通过制定一些允许条例等,明文规定人们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进行某些行为或者活动。诺斯同时认为,制度由正式的规则或者非正式的规则组成。 非正式的规则一般是指一些习俗,伦理,以及意识形态等,这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形成的,而正式的规则一般是指政府或者权威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等。制度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通常指的是稳定和重复的,有意义的符号或行为准则,通常包括正式的组织,规则和规则,规范,期望,社会结构等,达到并约束人们的交往行为(周雪光,1999)。
..........................
2.2.1 计划行为理论
1988 年 Ajzen 提出计划行为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一个人的时候行为与意愿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一是行为态度,二是主观规范,三是知觉行为控制。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改变着个体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和意愿。具体而言,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态度越积极乐观,并且他所获得周边的帮助与支持越多,那么这个人的行动的意愿就越大。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态度消极,他所能够获得的支持越少,那么他采取某种行为的意愿就越小。那么什么是主观规范呢?主观规范是指的当一个个体在进行某种行为或将进行某种行为时,所受到的一般性的社会规范或社会期望。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为或将进行某种行为时,总会考虑周边环境以及社会普遍规范对他的影响,所以主观规范是通过普遍的社会规范来作用于个体态度与行为。知觉行为控制则是指当一个个体过去的经验越丰富,积累的知识越多,并且其对未来有个很好的预测,那么其就越擅长控制自己的态度与行为。
具体到本文的研究,农民所处社会环境与所拥有的社会网络会影响其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态度,进而影响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同时行为也会刺激感知。农民对制度的感知也是这样,农民对制度越信任,其所表现出的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越强。这一理论为本文研究的主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支撑,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解释基于社会网络与制度信任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机制。
2.2.2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从环境、人的认知及其意向与行为三者的互动关系中来思考人的认知形成与行为表现,并且认为意图和行为是由个人互动的环境和认知因素决定的,这种影响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其影响也不相同。个体所处的环境影响了其对事物的认知,当个体认知发生改变时,其意向也受到影响,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社会认知理论通过对行为、环境和认知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考察,为学者们在探索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中提供了更好的视角,因此正被应用到大量的研究中。具体到本研究中,社会网络作为农民微观环境的典型构成以及农民对农村环境治理相关制度的认知与信任,必然与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有着相关联系。
......................... 第 3 章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 15
3.1 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15
3.2 社会网络特征与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意愿的关系.......... 17
3.2.1 社会网络密度与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参与意愿 ............ 17
3.2.2 社会网络规模与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参与意愿 ............ 18
第 4 章 研究数据、变量与方法 ................ 28
4.1 数据来源 .......................... 28
4.2 变量的测量与预处理......................... 28
4.2.1 变量的测量 .......................... 28
4.2.2 变量预处理 ........................... 31
第 5 章 数据分析 ........................... 33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34
5.2.1 信度检验 .......................... 34
5.2.2 效度检验 ...................... 35
第 5 章 数据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主要从性别,学历水平,收入等方面对本研究所收集样本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统计结果如表 5-1 所示。
表 5-2 和、5-3 是对因变量农民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意愿的具体描述统计分析和汇总,如 5-3 表所示,具有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意愿的村民还是多于不愿意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农民,其中 67.7%的受访农民愿意参与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
.........................
第 6 章 总结与讨论
6.1 结论
6.1.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基于自我中心网络的结构和关系特征,以农村农民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网络密度、网络规模与网络中心度)与关系特征(网络关系强度与网络异质性)和制度信任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个体社会网络特征和制度信任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目的是为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农民社会网络和制度信任是否是影响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的两个重要因素?(2)农民的社会网络和制度信任如何影响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3)社会网络、制度信任与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意愿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是如何的?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本研究厘清了农民的社会网络特征、制度信任与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并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社会网络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有显著影响
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为例,探讨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网络密度、网络规模与网络中心度)与关系特征(网络关系强度与网络异质性),这五个特征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影响作用。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网络特征的五个特征均对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即对农民环境治理参与意愿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因为网络密度较大的农民与周边的人交流更多,也更容易获得周边人的帮助,所以当接触到环境治理相关知识与技术时,例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农业技术,其更有信心参与其中。而拥有较大网络规模的农民,其获得其他人提供支持的数量就越大,这些支持包括有形的资源、资金等,也包括无形的支持,如有关农业废资源化的技术知识。这些支持对农民参与到环境治理的行动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中心性越强的农民因为身处社会网络越中心位置的农民在信息与资源的获取的更为便利,这就越有助于其识别与规避环境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相关的风险;同时在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成员,他们不仅是是信息的汇集地,也是网络中的“关注点”,他们在行动时会受到来自网络中其他成员更多的监督。在网络中表现为一种舆论效应,从而网络中心性越强的农民更愿意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的行动中。社会网络关系强度使农民更愿意在资本,劳动力和物质事物等领域分享信息,知识并提供帮(Dyer&Nobeoka,2000①;Rowleyeta1.,2000②),这样农民网络强度越大获得有关环境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信息与资源也越多,所以农民社会网络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农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参与的意愿,促进其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异质性关系可使农民获得自身所属社会生活圈之外的新的信息内容及信息渠道,提高其环境认知水平,能清楚认识到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在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其更加愿意参与到改善农村环境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环境治理行动中。除此以外,社会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在成员日常的交流过程中有助于环境保护的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能够更好的培养村民的环境意识和亲环境行为。因此作为环境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在本文的实证研究中,受到社会网络的积极作用也得到了很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