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视角下上市公司治理对区域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76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以 2007-2015 年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连续 9 年发布的分地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为作为判断省域公司治理水平的依据,以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为被解释变量,研究了公司治理指数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首先,数据分类统计显示,我国 31个省市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还存在一定差距。东部沿海城市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省域竞争力均高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主要瓶颈。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20 年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其主要标志之一是是全国范围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这个目标有两个关键词“全面”和“普遍”,这就要求全国各省市同步协调发展。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1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整理出相关数据显示,全国 31 个省域中广东生产总值最高 107671.01 亿元,西藏生产总值最低 1697.82 亿元,平均值 30519.29 亿元,中位数 23414.76 亿元,生产总值在平均值以下的省市有 18 个,占比 58%,超过全国省市一半以上,区域经济发展态势严重分化。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人才不足、技术支撑跟不上、新动能培育相对较慢、资本投入不足,部分依赖资源维持经济发展的省份产业转型困难等,其中资本投入是最主要的问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借助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推动吸引大规模资本投入。

近年来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重有进,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提升公司质量和企业绩效,激活当地资本市场,也将大大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优质的股东治理,通过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中小股东的保护,能有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到资本市场;高效的董事会治理,推动了公司科学的的投融资决策和生产经营决策,有利于公司紧跟市场导向,有助于区域经济新动能的培育,带动区域经济转型。监事会是提高公司治理质量、降低治理风险的关键,稳健的资本市场更容易赢得投资者的青睐。良好的经理层治理,保证了公司卓越的管理和口碑,在吸引人才、技术创新研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质及时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保障持续资金投入的连续性。积极和谐的利益相关者治理,可以为当地经济创造更好的财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确认识上市公司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上市公司,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Gurley 和 Shaw(1967)通过衡量美国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价值,研究发现该收益超过了美国国民收入的一半以上[1]。Campbell (1987)以 1926-1986 年美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提高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益率,可以促进工业生产增加值和经济区域发展[2]。Gavin(1989)研究表明提高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股票持有者实际财富增加,消费需求受到强烈刺激,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3]。Muldaeijee 和 Naka (1995)研究发现日本证券市场股票价格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正相关[4]。
Levine 和Zervos(1998)研究了 47 国家上市公司股票成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5]。Atje 和 Jovanovic (1993)研究了 40 个国家的经济数据,发现上市公司的成长会明显影响人均实际产出增长率,上市公司的规模与该地区社会总产出正相关,区域经济增长受益于上市公司的发展[6]。Kunt 与 Levine (1996)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成长与人均 GDP 水平密切相关[7]。Kwon 和 Shan(1999)通过对韩国股票市场的研究,得出了上市公司成长性与全国宏观经济增长率密切相关[8]。

Laurenceson(2002)发现上市融资刺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9]。Okuda and Take(2005)研究了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印尼上市公司,并重点研究了经济改革和上市公司,发现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优势能增强区域实力[10]。
Zivengwa 等(2011)从上市公司数量和质量的角度研究了津巴布韦 1980-2008年上市公司和经济发展的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和经济发展正相关[11]。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1.1 公司治理的定义和内涵
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和股东权力等方面的制度安排(Blair,1995)[24]。公司治理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的组织结构(吴敬琏,1994)。狭义的公司治理是以资本为纽带的股东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关系[25];我国学者研究的公司治理多为建立在制度安排基础上的、各个机构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
广义的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文化和制度安排(Blair,1995)。广义的公司治理不仅仅是股东对经营者的制衡,其扩展了广泛利害相关者集团参与公司决策的科学化。其内容涵盖人力资源管理、收益分配激励制度、财务制度、企业战略决策管理系统、企业文化和一切与企业高层管理控制有关的其他制度(Keasey, Thompson&Wright,1997)[26]。
我国著名学者李维安教授认为,公司治理通过制度安排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保障公司科学决策,提升公司竞争力,实现公司各方利益最大化(李维安,2002)[27]。
公司治理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但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公司治理都强调了以下内涵:①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②公司治理是公司中各种关系中的一种制衡,这种关系包括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所有利害相关者;③公司治理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


...........................

2.2 区域竞争力相关理论
2.2.1 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
1980 年美国率先开展了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区域竞争力的研究最初以国家经济竞争力为主。世界经济论坛(WEF)对竞争力的定义是:一个国家获得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能力。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对国家竞争力的定义是:一个国家比其他国家获得更多财富的能力。哈佛大学商学院波特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国家的产业创新升级能力。
我国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王秉安教授(1995)认为,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省、市、县或其他)争夺市场或资源或优化配置能力[37]。国家统计局严于龙认(1998)为地区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国内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包括国内外贸易、金融、投资地位,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38]。陈家辉(2018)融合了前两位学者的观点,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争夺资源和持续发展的内在潜力,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强调合作能力和引领能力[39]。
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负责人李建平指出,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是指一个省(市、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吸引资源、抢占市场和带动周边发展的能力。在经济综合竞争力框架下,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只看GDP 指标,而是要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国家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构建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宏观、产业和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财政金融、知识发展环境、政府作用、发展水平和统筹协调九个维度的指标[40]。王建龙(2018),关玉娟(2019)在区域竞争力的内涵上延伸了县域竞争力的内涵。
王建龙认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济竞争力,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的比较,而是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各方面的内容,是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统筹发展形成的一种相对于其他县域能够对资源优化配置,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40]。关玉娟认为县域竞争力体现在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这种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市场地位上,也体现了该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和体制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是县域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保障[41]。
............................

第 3 章 公司治理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21
3.1 我国省域上市公司治理现状...............................21
3.2 我国省域经济发展现状...............................26
3.3 公司治理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影响理论分析.......................29
第 4 章 公司治理对区域竞争力影响实证分析............................37
4.1 变量界定和研究假设.....................................37
4.1.1 解释变量...............................37
4.1.2 被解释变量.............................37
第 5 章 政策建议.......................................49
5.1 抓好“关键少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49
5.2 以投资者为导向提高信息披露质量.......................................49
5.3 积极协调利益相关者构建共同治理............................50

第 5 章 政策建议

5.1 抓好“关键少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关键少数”,也就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三会一层,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确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首先要求控股股东、董监高管和经理层,提高依法依规意识,自我约束,主动作为,决策运作以公司整体利益为结果导向。
(1)控股股东是公司资源的控制者,应避免“资产模糊”,滥用上市公司资源,违规关联交易,侵害中小股东利益。控股股东应该以公司集团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集团内各公司间有机协调、资源互补,发挥整个集团的“联合经济效应”,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力。在股东大会引入网络投票机制,使中小股东参与公司决策,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2)建立组织完整、责权利分明的董事会结构,设立包括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其他相关必要委员会在内的专业委员。各委员会分工明确,运作高效。董事会还应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确定合理的独立董事比例和薪酬激励,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科学决策。
(3)监事会成员必须是具备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监事不得由董事、经理、财务人员等兼任,在监督过程中,要确实履行责任,监督纠正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违反公司章程或损害公司利益的违规行为。
(4)经理层的应该从社会选聘,避免股东、董事指派或董事长兼任,选聘经理人必须通过专业测试,选出具备专业背景和管理素质的职业经理人。经理在经营管理中,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不得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侵害公司利益。
....................................

结论
本文以 2007-2015 年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连续 9 年发布的分地区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为作为判断省域公司治理水平的依据,以福建师范大学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得分为被解释变量,研究了公司治理指数与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关系。首先,数据分类统计显示,我国 31个省市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还存在一定差距。东部沿海城市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省域竞争力均高于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主要瓶颈。
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利益相关者治理水平都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正相关,能够促进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经理层治理水平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负相关。信息披露治理水平通过实证结果来看和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关联性不大。从理论上讲,经理层治理和信息披露治理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本文从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展开研究,突破了原有研究的范围和领域。首先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讲,原有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的研究多用于提升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力,本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展开上市公司治理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丰富了上市公司治理的应用价值。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讲,原来多从上市公司数量、税收贡献等指标研究上市公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公司治理角度展开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该研究丰富了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