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过去三十多年来,全球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发展问题严峻,国际投资贸易格局面临着深刻调整。中国经济也增长放缓,进入“新常态”,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压力,推动中国产业升级转型、提升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创新已经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随着劳动力资源供需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传统产业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依靠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亟待向依靠创新、升级的新产业发展和转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强调实施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凸显了创新在我国的战略地位。因此,探讨如何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改善创新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首要课题。“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也是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和面临的新问题出发,引领中国开放经济升级转型、推动中国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抉择。
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13 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到 2015 年“一带一路”顶层规划设计《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出台,再到将“一带一路”倡议列入“十三五”规划,“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一带一路”的空间格局看,历史上的陆、海丝绸之路从来就不是单线的,而是多线的,贯穿了亚、欧、非。如今的“一带一路”横跨整个欧亚大陆,途经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 6 个“经济走廊1”,具有显著的包容性特征和强大的经济建设辐射作用,同时也打破了中国区域割裂型开放的局面,形成了西北、东北、西南、沿海以及内陆各地同步开放、各有侧重的格局,进一步推动区域一体化、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随着“一带一路”由点及面的稳步推进,相关政策的逐步落实,“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的成果。截止 2018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达到1727.7 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 8.7%2;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2679.7 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 27.43%3;在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量也逐年上升,从 2014 年的 3222 件增长到 2018 年的 6073 件4。截止 2019 年 10月底,中国已经和 137 个国家、30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197 份与“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合作文件5,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围绕长期以来企业关注的创新能力提升这一现实要求,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的影响,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提升中国企业创新水平。结合资源基础等理论进一步梳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检验企业国际化经营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的中介作用,以期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微观经济效应,为企业如何更好地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更好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也为政府“一带一路”倡议的后续政策部署提出政策建议。此外,考虑到融资约束和贸易自由度便利化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还分组检验了融资约束程度和“中欧班列”开通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1)“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主要体现在提高研发投入水平;(2)“一带一路”倡议能够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主要体现在企业海外销售收入的增加;(3)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因素;(4)融资约束的缓解和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规范研究法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结合“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外来者劣势理论,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切入点。梳理和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产生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效应,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的作用路径,并将视角集中于企业国际化进程,建立起企业国际化经营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的中介框架,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
(二)实证研究法
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建立双重差分(DID)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了检验企业国际化的中介作用,又参照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的研究,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中介检验模型。为了获得可靠有效的实证结果,在进行初步统计计算、回归分析的基础,本文还采用安慰剂检验、倾向得分匹配(PSM)等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能够具有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原因是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Wernerfelt,1984)。Barney(1991)指出,企业能够通过有价值、稀缺性、无法仿制和难以代替的资源来获得超常的绩效和价值,如资产、信息、能力和组织属性等。Amit 和 Schoemaker(1993)将企业资源分为资源和能力,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企业特有的,不同企业间能够通过知识分享对不同的能力加以利用。总的来说,资源基础理论是假设企业具有不同形式的资源,通过一定的技术,这些资源会变成企业特有的能力,这些特有的资源和能力将成为企业保持优势的重要源泉。并且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是不能流动或难以复制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可以保有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及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中,知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资源,能让企业保有持久竞争优势。德鲁克指出:“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来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型来源,甚至可能是唯一来源”。这就为解释国际化经营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不同企业的资源具有较大的区别,并且不能在市场上完全流通,也很难复制,因此不同企业的资源会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在企业之间没有直接利益冲突时,国际化企业通过不断整合、利用、吸收全球生产价值链和知识资源,促进母公司创新,从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另外,跨国企业可以利用东道国的人才、技术基础进行研发投入,有助于创新成果更好地与当地市场契合,发挥出更大的竞争优势(Almeida 和 Phene,2004)。“一带一路”沿线途经 60 多个国家,人口总量庞大占世界的 63%,其中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马岩,2015),因此,中国工业产品的质量、服务、价格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上将拥有较大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仅是国有企业大放异彩,我国的民营企业相继在泰国、埃及、巴基斯坦、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工厂,加速了企业国际化的步伐。此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富饶,具有资源优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源,给中国企业开展和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动力。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可以加速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也能让企业获取更多的资源,进而促进企业创新。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一、“一带一路”倡议经济效应研究
(一)宏观经济效应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我国提出的合作发展创新模式,通过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达到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前期,众多学者就各地区如何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展开了理论层面的研究。如就西南五个省份、上海、东北桥头堡群、山东、福建、广东如何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进行了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规划稳步推进,从顶层战略步入务实合作阶段,“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开创了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创新了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方式。同时,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量众多,各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上存在较大差异,地缘政治错综复杂,“一带一路”倡议也成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战略。因此,为了确保中国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利益的实现,学者们开始关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就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展开了研究。学者们分别从“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外交、道德、地缘政治、宗教、法律、投资等风险的防范展开研究。除了考察“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层面的风险,还有学者注意到在响应“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我国不同的行业、企业不同的参与方式可能面临的不同风险。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科技创新和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分析···18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18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20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31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1
一、样本筛选································· 31
二、数据来源······················· 31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55
第一节 研究结论····························· 55
第二节 政策建议····························· 56
第三节 研究不足·························· 57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样本筛选
2015 年国务院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倡议从顶层战略构想步入务实合作阶段,故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前后四年为时间窗口,选取了 2011 年—2018 年沪深两市 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因为金融类企业在主营业务和资本结构等方面与其他行业企业存在差异,因此在对样本进行筛选时首先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2)由于处于连续亏损并面临退市的企业财务状况等方面与正常企业相比更加不稳定,因此本文剔除了 ST、ST*、PT 类上市公司样本;(3)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4)为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文中涉及的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双尾 1%的缩尾处理。经过上述筛选最终得到 12157个观测值,涉及 2271 家上市公司,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支持企业有 203 家。
二、数据来源
本文所涉及的数据均来自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数据,其中研发投入(R&D)数据主要来自 Wind 数据库,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还参考对比了CSMAR 数据库和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浏览器。“一带一路”概念板块的上市公司名录来自 iFinD 金融终端和 Choice 金融终端“一带一路”概念板块企业目录整合。衡量企业国际化的海外销售收入(FS)数据来自 Wind 和 Choice 金融终端数据浏览器。其余控制变量(Control Variable)的数据均来自 CSMAR 数据库。本文采用 Excel 和 Stata14.0 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回归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以 2011 年-2018 年沪深两市 A 股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背景,以 2015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外交部、商务部颁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切入点。将“一带一路”倡议和企业国际化经营纳入到影响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中,深入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中的中介作用,得到的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高了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作为一项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担负着国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中国开放型经济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包容发展的新理念,开展“五通”建设,推进跨国互联互通,改善了国际营商环境,提高了对外贸易和投资合作水平,使中国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同时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资金融通。从而为企业研发创新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企业为了提升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度,促进企业创新。
二、企业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国际化的市场环境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企业能够通过组织学习进行二次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另外在国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在国际市场中保持优势,企业也会加大研发投入;而且国际化经营可以扩大企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反馈,缓解企业内源融资压力,为企业开展研发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促进企业国际化进而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过本文发现,企业国际化经营只是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作为一项宏观政策,“一带一路”倡议还可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等其他机制促进企业创新,其他机制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