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管理的影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782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在阐述说明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假设,然后构建理论模型。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发放调查问卷,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构建回归模型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把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三个维度,并聚焦于新产品开发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资源异质性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充分保证了研究的创新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研究背景将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与指引。在本课题研究中,研究背景具体由现实背景、理论背景构成。一是通过资料分析明确知识管理对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必要性;二是在梳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并梳理出更加详细的理论研究框架。
1.1.1 现实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创新也将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与此同时,知识的更迭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度,而企业创新竞争也更加严重。企业想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创新发展,不仅要保证人力、物力、资金等传统资源的发展需求,同时还要确保企业内部良好的知识管理质量,充分保证创新产出能力。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中,大众创新逐渐成为主流,创新也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基于以上背景,企业需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创新发展模式,而知识管理则成为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
企业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都在不断地进行创新,而创新更是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因素。近几年,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科技创新也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不断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也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经营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发挥知识资源的优势,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将至关重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知识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决定企业的创新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重视知识产业的发展,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例如,美国在 2016 年 WIPO 全球创新经济体中排名第 4,在全面展开技术开发及市场开发的创新过程中,十分注重知识保护,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知识;日本是以引进先进知识为主,通过吸收整合和再创造,直接进入研发驱动型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注重知识整合和知识获取,位居 WIPO 全球创新经济体(2016)第 16 位;韩国创新的主要形式是政府主导,构建起相应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与市场的积极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注重学习和寻求知识,获取知识,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知识,在 2016 年 WIPO 全球创新经济体中排名第 11。并且美国、日本、韩国均十分重视创新类、知识管理类等学科的建设工作,为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国家都已将知识管理相关课程列入高等教育范围,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开设知识管理发展的课程。美、日、韩均是全球创新经济体的典范,他们都从知识的管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内在关系,在肯定前者对后者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为企业创新绩效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改进策略。然后以资源异质性为调节变量、新产品开发能力为中介变量,对其具体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本研究,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准确的把握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自身知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从而积极有效的提高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具体以新产品开发能力为切入点,发挥其资源优势从而增加竞争优势,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并且企业也要丰富自身资源,进一步扩大合作网络,合理的构建企业创新生态。
1.2.2 理论意义
本研究构建研究模型,对知识管理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明确知识管理-新产品开发-企业创新绩效的逻辑关联,并对资源异质性所发挥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分析。从资源异质性的角度,丰富了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为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并且在完善相关理论体系的同时,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和借鉴,从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水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知识管理的理论综述
2.1.1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是战略管理的一个新发展的研究领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学科。1997 年,对于知识管理的研究从全球学术界涌现。国内外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于 1986 年正式提出“知识管理”这一概念;直至 1988年,首篇以知识管理为课题的论文出现在《斯隆管理评论》中。Nonaka(1995)在其著名的《知识创造公司》一文中对“知识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和论述,他强调了知识管理是连续的、增量性的创新和成长[25]。此后,在 Nonaka、Wiig、Davenport、Stewart 等人的努力之下,研究知识管理的成果逐渐增加,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得以快速发展。

Peter F. Drucker 从管理学的理论观点出发,将企业定义为知识的集合体。对于企业而言,管理是其最基本的特征,知识管理也因此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步骤。知识管理的以有目的的知识搜集与应用为目标,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实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良好效果[26]。Wiig(1997)认为,知识管理是企业对知识资产全面的、带有目的的发现和应用,从而保障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经营绩效并提高企业效益水平[27]。Beckman(1997)的研究则将知识管理的内涵表述为企业经不同渠道对与自身发展有利的因素进行总结和管理,基于其经验、数据与技能优势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在为客户创造提供更多价值的同时保持自身持续发展优势,从而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28]。Verna Aliee(1997)认为,人们对知识进行思考、沟通的过程中,有知识管理的加入可以拓展知识的来源实现更加全面有效的知识交互,来提高知识的综合利用率并充分挖掘知识的内在价值[29]。David J·Skyrme(2000)基于企业的整体层面特征,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企业寻找、共享、应用及重复利用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知识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活动[30]。虽然知识的直接载体是个人,但是只有将个人知识转换为企业知识时才体现其对公司的价值。美国生产协会认为,知识管理以部门间信息共享为主要目标,充分保证信息传播的效率水平和利用水平,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保障。
.............................

2.2 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综述
2.2.1 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
早在 1934 年,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随后创新的概念开始在学术圈流行起来,并且企业创新及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也开始逐步丰富起来。一般而言,创新绩效指对于企业进行创新性的活动所取得的效率和效果的客观评价。德鲁克认为创新绩效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结果的综合反映,比较难以确定。此后,国内外学者对企业创新绩效也有不同的理解。
在企业创新问题的理论研究中,大多从财务指标出发,通过评估分析新产品数量、专利技术数量、经营绩效等指标结果对其创新绩效进行判断。Desh pande , R、Drew , S.等人将企业创新绩效的有效评估指标确定为业务规模、市场占有率、盈利能力、创新能力等[56,57]; Cooper、Lynn 等人则将新产品开发数量、申请专利数量、工艺改进数量、技术创新数量等指标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基准[58];Cooper、Kleinschmidt 在评估分析企业创新绩效问题时具体以财务绩效、市场份额等为评价指标[59];Calantone et al.等通过对比分析新旧产品之间在销售额、利润率及总利润等方面的差异对创新绩效进行评估[60];John D 以产品销售量的增长、收益和成本分析等财务指标来对企业技术联盟的绩效进行评价[61];单红梅(2008)将创新绩效的评价维度定义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62]。在上述维度划分的基础上,吴亚桃(2008)强调了生态效益的重要性,将企业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具体确定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63]。吴剑(2011)在肯定创新效益对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创新效率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论述。他认为,创新效率可具体以新产品开发速度、专利申请数、新产品数为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能够确保中小企业创新绩效评估分析的科学性与准确性[64]。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 ................................. 19
3.1 知识管理与企业创新绩效 ................................ 19
3.1.1 知识获取与企业创新绩效 ........................ 20
3.1.2 知识整合与企业创新绩效 ......................... 21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29
4.1 问卷设计 ................................ 29
4.2 变量测量 .................................... 29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36
5.1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 36
5.1.1 信度检验 ............................... 36
5.1.2 效度检验 ........................... 36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信度检验与效度检验
5.1.1 信度检验
为了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要对量表进行信度检验。如果一个量表的信度越高,表示量表越稳定。本文利用 SPSS 23.0 对各量表进行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α系数法作为信度检验方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在阐述说明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对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研究假设,然后构建理论模型。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发放调查问卷,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并构建回归模型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把知识管理划分为知识获取、知识整合和知识创造三个维度,并聚焦于新产品开发能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资源异质性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充分保证了研究的创新性,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研究结论如下:

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显著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对后者呈现出十分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此外子维度知识获取、整合、创造等对创新绩效也表现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科学的知识管理流程,企业可把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工艺和服务,从而产出更好的企业创新成果。知识获取可以拓展企业知识面,减少企业的盲区,弥补企业自身的不足,减少企业在做创新决策时的失误,紧跟行业领先态势,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知识整合涵盖知识储存、共享、吸收和利用等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整合活动,可激发企业的创新欲望,增加其创新潜能,而且增加了知识的科学性和可信赖性。知识创造能力将直接决定创新绩效。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将显著提升企业知识资源向创新绩效的转化能力,

从而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总之,知识管理及知识获取、整合和创造的三个维度都将对企业创新绩效发挥积极有效的正向促进作用。知识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有利于企业整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在企业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中,新产品开发能力将表现出十分显著的中介作用,而知识管理的三个子维度也将对新产品开发能力发挥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后者的提升将有利于创新绩效的增加。企业的知识管理本质是对知识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新产品开发能力的本质就是将知识价值向创新产品的层次转化,实现知识的内在价值。随着知识类型的不断丰富与内容的不断充实,企业的知识资源也将日益丰富,能够为产品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从而提高创新水平。此外,随着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企业知识获取效率、利用率也将相对增强,同时相关的技术研发等效率越高,直接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以上充分肯定了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