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多元化战略与财务绩效的企业管理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090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股权集中度、已流通股占比等能够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指标对公司盈利性和成长性、多元化经营的影响以及多元化经营在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等相关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公布的《卡特伯里报告》、席卷亚洲的金融危机、21世纪初发生轰动一时的“安然事件 ”以及“次贷危机 ”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公司治理”在国际范围内日益得到关注,关注领域也由法律界覆盖到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界,从政府关注到普通公众关注(李维安,2006)。1932 年,美国学者 Berle和 Means 率先提出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随后众多学者从公司治理的各角度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产权理论、两权分离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
1957 年,美国著名学者 H.I.ANSOFF 首次提出“多元化 ”这一概念。他认为多元化就是一个企业利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一种战略决策,因此多元化经营需要注入新技术、新设备从而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营业结构发生变化。自此,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多元化 ”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研究。其中,我国学者林毅夫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各个行业之间的利润加成是不同的,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会促使企业将投资方向转移到利润加成更高、机会更大的领域中去,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此行为也是市场经济分配闲置资金的结果(林毅夫,2007)。然而,就实施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在理论界形成不同观点。
林毅夫指出公司治理是一种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到权力制衡,故科学决策就显得十分重要(林毅夫,1997)。同时,公司治理的差异性必然会对企业决策层面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关联到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和企业绩效情况。针对实施多元化战略是否会损害企业绩效,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尚未达成统一观点。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虽然国外对市场经济的研究比我国早,拥有比较完善的研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指导我国同类企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固有的特征,政府干预程度比国外高 , 因此不能直接照搬到我国企业上来。同样,我国股票市场也有自身特征,成长性较高 ,对经济发展贡献大,如何实现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当下研究的重心。故本文研究的重点是股权集中度、已流通股占比等能够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指标对公司盈利性和成长性、多元化经营的影响以及多元化经营在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 等相关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就如何提高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1.2.2 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意义可以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和多元化战略虽然是当下研究中比较热门的方向,但是,与国外相关研究理论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理论并没有十分成熟。而且,我国对于三者之间的影响机理研究偏少,相对其他研究而言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现有研究中更多的是研究单一对象 或是两两之间 的影响机理,故本文构建了公司治理、多元化战略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综合模型,探索多元化战略的中介作用,不仅有对前人研究的整理,也有新的研究突破。从实践方面来说,本文不仅讨论了公司治理、财务绩效和多元化战略两两之间的关系,还研究了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时公司治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可以促使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强化对多元化经营的认识,意识到实施多元化战略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同时给未开展多元化经营但是有想法的企业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同时也可以给我国那些希望通过多元化经营战略来进一步提高企业财务绩效的上市公司一定的启示,即那些方面是重要因素 ,同时也可以促使已经开展多元化战略的公司 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来进一步提高财务绩效。
..........................

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委托代理理论
上世纪 30 年代,美国经济学家 Berle 和 Means 率先提出委托代理理论,主张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自此,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研究公司治理情况。“委托代理理论” 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 博弈论基础上的。信息不对称指的是某些参与人获得或者能够获得其他参与人不能获得的信息。该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人是自私和理性的。因此,在委托代理的关系中,股东追求的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而经理追求的是自身利益最大化,由此就引发了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等委托代理问题。对此关系,许多学者都给出了定义:
Jensen 和 Meckling 指出委托代理关系是指一种契约,即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通过有偿支付相应的酬劳购买另一些行为主体所提供的劳务或服务(Jensen和 Meckling,1976)。
Pratt 和 Zeckauser 认为当一个人面对某些事情不能独自采取行动,而需要寻求其他人帮助时便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寻求帮助的人是委托人,相对应的提供帮助的人便扮演了代理人的角色(Pratt 和 Zeckauser,1983)。
Hart 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于人与人之间在外在能力上的差异性,当一个人较其他个人拥有对某事的相对优势时,该人由于自己的专长往往会被选中作为代理人,代表委托人进行自己所擅长的一系列活动(Hart,1995)。
综上,不同学者的定义虽然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指出委托代理理论是基于委托人的授权而产生的一种代理关系。
............................

2.2 公司治理研究现状
2.2.1 关于公司治理动因的研究
国外方面,Hart 指出公司治理的产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代理问题,二是交易费用,他指出仅仅通过契约形式代理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企业中所有人都会尽可能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力图降低企业成本;所有人通过自身努力和缩减成本就能获利,不需要某些激励措施专门去调动企业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更无需通过专门的治理结构去解决代理冲突(Hart,1995)。
国内方面,大批学者认为投资人会因投资收益无法按时收回而丧失再投资的动力。此时,由于“资金链”的断裂,企业即使拥有其他物资资料的优势,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这将促使企业必须采用一些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吸引和留住投资者,为其可持续经营提供强有力的保证(Shleifer 和 Vishny,1997)。
由此可见,现代公司理论主要存在两大分支: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着重关注公司各利益主体与公司内部组织结构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交易成本理论则着重关注公司与市场的关系。
国外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的“双重治理效应”方面。相关研究成果表明,股权集中是大多数公司股权结构的主要形式。Holderness 通过调查的美国的上市公司,发现调查样本中 96%的企业有大股东,其平均持股比例达39%(Holderness,2009);基于 LLSV 的终极控制权理论,大股东不仅对管理层的行为而且对中小股东的权益均会施加阻力。Burns 等指出大股东能阻止操纵盈余的“侵占”论(Burns,2010)。Johnson 提出了隧道行为理论,完善了金字塔式隧道效应理论(Johnson,2000)。Claessens 等的通过研究发现大股东可能会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Claessens,1999)。LLSV 的研究表明有效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能够更好的促使管理层进行科学高效管理,反之,会增加大股东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LLSV,2002)。Jiang、Lee 和 Yue 通过研究指出上市公司大股东往往会采用金字塔式的股权结构获取个人利益(Jiang、Lee和 Yue,2010)。
.........................
3 研究设计............................18
3.1 变量选择及定义.........................18
3.1.1 公司治理的衡量.......................18
3.1.2 多元化的衡量....................19
4 实证研究..........................31
4.1 样本选择......................31
4.2 主成分分析.....................31
5 结果讨论.....................52
5.1 关于公司治理对财务绩效影响结果的讨论.......................52
5.2 公司治理对多元化战略影响结果的讨论.....................54

5 结果讨论

5.1 关于公司治理对财务绩效影响结果的讨论
(1)股权集中度对财务绩效影响结果的讨论。针对1H 的假设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家电行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这与孙永祥和黄祖辉在研究中发现国内企业的大股东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是显著的,这种集中的股权结构使得企业在重大资产重组、高度自由竞争的大背景下更具优势(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以及 Claessens等的通过研究发现大股东可能会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从而不利于财务绩效的提升(Claessens,1999)的研究结果均不相同。分析其原因,其一主要是由于我国家电行业各个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尽相同,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其二,经统计结果发现样本企业中部分企业的股权集中在第一大股东手中,也有部分企业股权集中在前几大股东手中,由于最大股东股权占比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故导致其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其三,国内外学者就各领域有关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财务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这表明各个领域之间虽然存在着共性,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同时也表明如果只是考虑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个单一因素并不能对上市企业的股权集中情况进行充分的解释。
........................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本文选择 37 家家电行业上市公司 2012-2016 年财报数据进行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多元化战略水平和财务绩效高低的统计分析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针对本文所提出的 19 条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论表明有 9 条假设得到了支持,10条假设未通过检验。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