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硕士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145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大致包含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商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及领导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阐述和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一:高校女性教工的工作家庭增益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以暨南大学为例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愈来愈重视,特别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给高校职工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使得其在工作上的压力与日俱增。而高校女性教工作为该群体中更为特殊的人群,她们不仅在工作方面期望自己“巾帼不让须眉”,而且更期望在安排好工作的同时兼顾到家庭。然而,由于个体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身兼“职业女性”和“贤妻良母”的双重角色,或多或少会带来压力和角色冲突。无论在家庭和工作任何一个领域的压力和紧张感都会对另一个领域产生影响,进而引发工作家庭冲突。因此,已有的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重点多在工作家庭之间的消极关系上,认为工作、家庭之间“水火不容”,而工作家庭冲突也必然会进一步降低个体的幸福感,影响个体的工作绩效。

近几年来,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逐渐由工作家庭冲突转向工作家庭增益,研究者指出工作和家庭之间并非一定是“敌人”的关系,还可能成为“联盟者”,即相互之间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这种积极的影响能够进一步提升个体的幸福体验。

由此可见,想要更好地管理高校女性群体,使她们在主动和积极的状态下加大工作投入,仅仅研究工作和家庭之间的消极关系、知道如何避免冲突减轻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工作和家庭之间的积极关系,让管理者在避免冲突的同时也清楚应该如何创造更多的条件和资源,提升高校女性的幸福感和工作绩效。

.................

1.2 研究目的

鉴于此,本研究将通过自编的高校女性工作家庭增益量表,对某高校女性教工的工作家庭增益的总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工作家庭增益对高校女性教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与此同时,本研究希望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服务高校女性教工。具体地,本研究拟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 综合运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索高校女性工作家庭增益的具体表现形式,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校女性工作家庭增益量表》;

(2) 探究高校女性教工工作家庭增益对提升其幸福感的内在影响机制,即工作家庭增益除了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否还会通过资源这一中介作用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

(3) 进一步探究核心自我评价在资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中是否存在调节或者交互的作用,从而探讨工作家庭增益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个体差异性;

(4) 借助实证研究的结果,从高校管理者角度,探索在提升女性教工主观幸福感同时也能提升其工作绩效的管理措施;从女性教师角度,挖掘能够帮助她们提升主观幸福感的工作资源和家庭资源,进而改善她们的家庭生活质量和工作绩效。

.................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工作家庭增益研究综述

2.1.1 工作家庭增益的提出及概念界定

早在 1974 年,Sieber 的研究就指出工作家庭双重角色之间是存在角色积累带来的积极收益的,并且这一收益比其带来的压力和紧张感可能要更明显。Sieber 认为角色积累带来的积极收益分为四种类型:角色特权、整体身份安全感、身份地位的提高以及个体的丰富与提升。但是以往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更关注的是两个领域之间的消极作用,认为兼顾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必然导致冲突和矛盾(Greenhaus 等,1985;Frone,1992),带来时间压力、角色冲突、职业倦怠(李超平,时勘等,2003),甚至影响身心健康(Kossek&Ozeki,1998)。

近年来,伴随着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兴起和发展,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焦点逐渐发生转变,关注工作家庭积极作用的研究才日益凸现。研究者陆续提出了工作家庭积极渗益(Work-Family Positive Spillover)(Crouter,1984)、工作家庭促进(Work Family Facilitation)(Grzywacz,2003)、工作家庭增益(Work-Family Enrichment)(Greenhaus&Powell,2006)的概念来表明工作家庭之间的积极关系。然而,这三种对工作家庭积极关系表述的内涵和影响范围却不尽相同。

工作家庭积极渗益(Crouter,1984)是指个体在某一个领域内的积极情绪、行为、技能以及价值观会转移到另一个领域,并且使两个领域产生相似性(Edwards & Rothbard,2000)。

工作家庭增益是建立在工作家庭积极渗益的基础之上的,Greenhaus&Powell(2006)指出增益是个体在一个角色领域内的经验会改善其在另一个角色领域中的生活质量或绩效结果。

工作家庭促进是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来解释工作家庭之间的积极影响的, Grzywacz(2003;2007)将工作家庭促进解释为个体在一个社会系统(工作/家庭)中的投入会带来收益(发展、情绪、资本、效能),从而助长个体在另一个社会系统(家庭/工作)中的功能。

通过对上述三个概念的阐述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积极影响的程度和影响的结果层面,具体如下:

1、在影响程度方面

工作家庭积极渗益仅仅强调个体在某个领域内的积极作用会过渡到另一个领域,但是否会给另一个领域带来绩效或生活质量的提高却未作进一步的探究;而丰富和促进两个概念都不仅包含了这种积极作用的过渡过程,而且还进一步关注到过渡的积极作用会给另一个领域带来绩效或生活质量的提升。

.................

2.2 资源

2.2.1 资源的概念与理论基础

本研究中资源的概念采用 Hobfull(1989,2002)在资源保存理论中对资源的界定,即资源是指那些被个体认为是有价值的物质(Objective Resources)、个性特征(Personal Characteristic)、条件(Conditions)、能源(Energies)等方面的东西,或者是帮助他们获得这些东西的方式或者工具。下文资源分类中的工作资源和家庭资源都是以这一个资源的定义为基础的。

资源保存理论(Conversation of Resource,简称为 COR 理论)是 Hobfull(1989)提出的,该理论分析了当遭遇环境中的压力时人们的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对幸福感的影响,被认为是理解个体压力和幸福感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COR 理论的核心原则是个体会努力获得、留住、保护和发展他们认为与价值的资源(Hobfull,1989)。另外,该理论包括两个核心假设:资源损耗和资源获得。

COR 理论的第一个核心假设是资源损耗,而资源损耗是压力产生的核心。无论是改变、转变或者是挑战,他们本身都不是压力源,而只有当这些事件伴随着资源的损耗时,才会带来压力和紧张感(Hobfull,2002)。具体而言,当个体在面临资源潜在的损耗、现有的资源损耗或在资源投资后没有获得充足的资源回报时,压力就随之产生(Hobfull,1989),并将导致资源的进一步消耗。

COR 理论的第二个假设是资源投资,个体投入资源以保护自身免受资源损耗的影响、从资源损耗中恢复、获取新的资源。换句话说,拥有更多资源的个体更不容易受到资源损耗的不利影响,而且更有利于获得新的资源。这一假设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拥有某一个关键资源会连带获得其他的相关资源。例如,在压力环境下,高自我效能的个体一般都更加乐观,并且能获得其他的社会支持;相反的,低自我效能的个体则缺少必要的社会支持,表现出低自尊(Thoits,1994)。第二,拥有更多资源的个体可以通过资源替代和资源补偿,寻找与损耗资源有相似价值的其他资源,来缓解和抵消资源损耗带来的压力和不利影响。例如,作为积极情绪资源的心理幸福感能够弥补资源损耗,并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在资源补偿的过程中,个体不一定要获得新的资源,而可以通过资源的重组使现有的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而且,补偿和替代的资源可以是外在的,例如寻求社会支持,也可以是自我内在的,例如自尊、能力的提升(Hobfull,2001)。第三,拥有更多资源的个体更愿意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积极应对不完全是指等到已经面临资源损耗或者压力处境时才积极应对,而是在尚未面临压力时的一种提前反应,丰富自身资源以使自己处于一个能够更好抵御损耗、获取资源的状态中。人们的压力反应并非针对特定的环境而言,而是在压力未来临之前思考自身的目标、评估环境中的优势与障碍,充实自身资源,最小化资源损耗及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

3 研究设计 ............... 19

3.1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 19

3.2 研究方法 ....... 20

4 访谈与开放式问卷研究 ............... 24

4.1 研究目的 ...... 24

4.2 研究对象 ............. 24

5 问卷研究与统计分析 .................. 28

5.1 工作家庭增益量表的设计和试测 .......... 28

5 问卷研究与统计分析

5.1 工作家庭增益量表的设计和试测

5.1.1 初始量表的形成

考虑到国外已有的工作家庭增益量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问题,本研究对工作家庭增益的测量将使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对以往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构思了量表的雏形;其次,通过访谈法和开放式调查法的方式,对量表进行补充和修正,从而形成了初步的高校女性工作家庭增益问卷;再次,请有关的教授和博士对初始量表各个项目的内容,删除意义相近或者相同的题项,并对题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此同时,请 2 名高校教师对初始量表每个题项的表达方式进行修正,以符合研究对象的阅读习惯。

通过以上步骤,确定了总共 28 个题项的初始量表(量表结构如下表 5-1)。其中,工作-家庭增益分量表包括 14 个题目,根据文献研究、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初步设想包括四个维度:情感增益、心理资本增益、知识技能增益、特殊福利增益;家庭-工作增益分量表包括 14 个题项,初步构想共有四个维度:情感增益、心理资本增益、时间精力增益、人际能力和知识增益。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工作家庭增益量表的编制是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半结构化深入访谈、开放式问卷调查之后确定了初测的 28 个项目,分别为工作-家庭增益分量表的 14 题目和家庭-工作增益分量表的 14 个题目,这些项目基本反映了高校女性的工作家庭增益两个方向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之后经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结合有关专家(研究生、博士和教授)的意见,剔除了两个题目,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到了工作-家庭增益分量表(13 个题目):包括情感性增益、工具性增益和特殊福利增益三个维度,分别由 4、4、5 个题目组成,分别解释了 45.211%、10.524%、9.056%的总变异量,总共可以解释方差的 64.79%;家庭-工作增益分量表(13 个题目):包括情感性增益和工具性增益两个维度,分别由 6、7 个题目组成,分别解释了 8.13%、53.28%的方差变异量,总方差解释量为 61.41%。为了进一步证实整个量表的结果,我们就两个分量表分别构建了几个备选模型与现有模型比较,从拟合指数结果来看,工作-家庭分量表的三因素模型和家庭-工作增益的两因素模型在总体上由于其他的模型,且拟合度均符合统计指标。由此,可以认为本研究所编制的高校女性工作家庭增益量表可以用来反映高校女性工作家庭增益的具体表现情况,并且问卷的结构较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女性教工的工作家庭增益总体上处于中上水平,并且家庭-工作增益的水平高于工作-家庭增益。这一研究结论和 Greenhaus et al.(2006)、吴梅宝(20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家庭为工作所带来的增益要大于工作为家庭带来的增益。

6.1.1 工作家庭增益的人口统计学差异

本研究选取了年龄、学历、工龄、所在学院或部门、婚育状况、子女年龄、配偶职业、工作性质、级别作为人口统计学信息,我们对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工作性质进行了 T 检验,对其余变量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在所得的数据中,学历、有无子女和子女年龄、不同配偶职业、不同教师职称在工作家庭增益某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二: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研究

1绪论

1.1研究背景

(一)食品安全问题凸显,有机农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产品产量和品种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农产品的质量问题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使得环境破坏和污染在日益加深,种植和蓄养的环境面临恶化;另一方面是在农产品的产业链上的厂商对暴利的追求,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屡见不鲜。据商务部数据信息显示,2006年我国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7%。2011年,质检全系统查处中食品事件就达3万件。据卫生部报告,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3起,中毒566人,其中死亡16人。

面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环保意识日益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的迅速壮大,对健康食品更加关注,这些因素都为国内有机生产企业发展提供契机,也激发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近年来,我国有机农产品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详见本文2.3.2节)。因此,有机农产品作为一种“生态健康食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受到消费者青睐,将成为市场发展“新宠”。

近十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参见表4.1),而电子商务这种被称为“零距离经济”,具有很强的直接性的销售模式应运而生,它很大程度减少了销售环节,降低了成本。把农业与电子商务相综合,利用先进、便捷的网络技术,建立高效、有序的市场流通网络,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施有机农产品的在线交易,把小农户与大市场沟通连接起来,减少信息不对称,推动有机农产品经营市场化(详见本文5.3.1节)。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意义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为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有机农产品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借鉴;

2.发展有机农业,一方面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化发展要求,提高农产品质量,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一方面可规避国际“绿色壁垒”的限制。

3.顺应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借鉴国外成功有机农产品营销模式,透析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瓶颈和存在问题,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明确影响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重点,促进我国有机农产品及其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4.促进有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促进有机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企业发展壮大。

6.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水平。

..................

2有机农产品现状分析

2.1有机农产品特点及其对销售模式的影响

2.1.1有机农产品的独特性

(一)农产品与工业产品区别

1.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明显,虽然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大盆技术种植反季节的蔬菜,但农产品受易气候和温度、湿度、自然灾害等环境条件影响,在种植和生产中存在季节性和周期性等自然属性,产量不稳定。

2.易耗性。生鲜农产品的保质期短、且在生产流通销售过程中易受污染与损坏。

3.需求弹性小,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不受款式、潮流影响。

4.农产品有一定的生长周期,且在采摘和使用时需遵循自然生长规律。如雨后不能采摘桃子,不然容易烂,一定要等出太阳晒一两天后再摘。

2.1.2对销售模式的影响和要求

1.有机农产品生产具有严格的标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且很难做大面积种植和生产,产量较低且品种繁多。生产与销售存在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这对销售与经营模式具有巨大影响。

2.由于有机农产品的地域性、易耗性,对于包装与物流有特殊要求,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营物流、冷链物流,以保证有机农产品完整与新鲜。

3.有机农产品的季节性以及受自然环境、虫害等因素影响巨大,产量不稳定,这将使产品在销售时易出现品种销售断层。

4.由于有机农产品受种植和生产要求、产量、物流配送等多因素影响,价格要比普通农产品高出倍,销售严重受消费群体的购买能力和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识度影响,销售目标群体定位较高。

所以,若是采用传统销售模式销售有机农产品,通过小农户直接面对消费者或是通过批发菜市场这种长渠道的形式进行销售,在产品供应、市场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时间与空间、目标群体、物流损耗等方面都存在很大问题。使用电子商务销售有机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

......................

2.2 相关主体对有机农产品的态度

2.2.1政府与科研机构

国家要求从总体上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质量,突出效益,使农产品向多样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发展有机农业符合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符合国家方针政策。有机食品价格一般比普通食品高,提高有机农产品产量,将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符合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从而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国许多省、市、县政府都从环境、生态、三农问题出发制定了农业的鼓励政策,对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开发加大投资,并实行补贴,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由于有机农业是提高食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有机农业已被列为项多学科行动重点领域之一。不少科研机构都把有机农业和有机产品作为重点研究项目。

2.2.2经济组织与企业

政府对有机农产品扶持和实施补贴,加上有机农产品销售价格比普通农产品高,许多企业趋之若鹜,市场中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这使许多探索和发展有机农产品的企业受到很大的价格和信任威胁。

2.2.3消费者

虽然有机农产品在逐渐发展中,但宣传和推广程度不足,大多数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识不足。加之,大量的打着“有机农产品”旗号的产品充斥消费市场,再者,有机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难以通过肉眼识别,消费者难辨真假,使对有机农产品缺乏信心。

..................

3基于价值链分析第三方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19

3.1基于价值链分析第三方电子商务盈利模式.......19

3.1.1第三方电子商务........19

4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分析.........26

4.1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分析..........26

4.1.1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调查研究..........26

5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42

5.1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42

5 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盈利模式

5.1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本文根据前四章分析,构建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阐述其盈利模式,但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前提之下:一是基于第三电子商务前提下,分析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商的盈利模式。二是对于所构建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是不受资金、现有技术等客观条件影响。

5.1.1主要功能模块

本平台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集企业、环境及产品质量认证、质量控制、物流配送及销售资金管理与一体的的开放式第三方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相结合的交易平台—“合作社联盟配送中心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

本平台该平台为有机农产品生产者、营销者、物流配送者及消费客户提供一个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卖场),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具有一定影响力时向监管与市场信息进行延伸,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提供产品溯源服务。平台将有机农产品的种植(养殖)、加工、质检、配送到户、溯源、质量跟踪整合为一体,确保有机农产品质量,使消费者能够买到真正的有机农产品。保证“环境有监测、生产有规程、产品有检验、包装有标识”,实现上市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系统主要功能关系详见图5.1)

结论

本研究通过梳理有机农产品特点、营销模式及相关主体对有机农产品的态度、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有机农产品及其(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说明了我国有机农产品逐步发展中,但与发达国家的有机农产品消费比率相较,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潜力。我国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在探索与壮大中,但未形成龙头企业,很大的原因之一是没有找到其发展的盈利模式。

再根据盈利模式定义与内涵,通过实证和对比分析具有典型代表性一般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和探索、壮大中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盈利措施与手段,归纳总结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存在问题。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调查对象对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情况的认知及态度,用因子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到质量保证、包装精美、配送快捷、支付快捷、购买便捷、产品溯源、冷链配送个变量组成的第一个主成分变量。

通过实证分析、对比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所得结论与启示,构建了相应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分析其盈利模式,盈利点获得,最后对所构建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SWOT分析。

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在调查研究的对象所在局限性;再者,现有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难以进行有效统计,影响对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分析;还有,对于本文所构建的有机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建立在不考虑资金与技术问题的基础上的。总的来说,因为一些主客观原因,研究还尚不够深入。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三:信息技术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研究——基于虚拟嵌入视角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选题背景与意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加深,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经历了重大变化。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一个最显著特征是组织间关系的深刻变化,超越科层与纯市场机制的“中间化”现象非常明显。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专注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发展,而将内部的不具比较优势的生产过程外包给专业化生产厂商,纵向一体化企业出现了垂直解体的趋势,企业边界呈现缩小的趋势。主要体现为:

跨边界资源协作与战略联盟。当今的企业生存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间竞争円益白热化、日益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高度不确定的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各种企业战略联盟(包括技术研发联盟、产品设计与生产联盟以及市场联盟等)、虚拟企业、模块化组织、知识共同体、网络组织与企业集团 始涌现,这组织形式不仅可以使不同企业进行资源与知识的共享,还可以使企业间联合进行知识创造、分享共同利益和共同承担风险。与此同时,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跨边界资源协同、知识共同创造、开放式技术创新逐渐成为企业从事战略管理的主要形式。

以威廉姆森和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一项经济活动究竟应该交由企业还是市场去组织,取决于两者组织经济活动的成本比较决定,即效率比较:企业边界在利用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利用企业协调的边际成本的那一点上决定。

新世纪以来,国内的有关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纵向边界间关系问题上远没有达成一致,甚至观点完全相左。谢康等通过对企业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信息技术将促使企业生产组织成本有下降的趋势,企业边界呈现扩张的趋势,于是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规模巨大的企业;姚小涛等认为信息技术应用倾向于使企业边界缩小;张宇等发现互联网既可以降低企业内部协调成本也可以降低外部交易成本,所以在信息化条件下企业边界呈现出收缩或扩展两种趋势。

......................

1.2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本文包括七章内容。

第1章:绪论。首先对本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目标,然后对关键概念(信息技术、动态能力和企业边界)进行了界定,最后明确本文的逻辑框架、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第2章: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通过按交品成本、企业能力、知识基础和组织叫关系的逻辑顺序,对企业边界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文献回顾,总体上把握住了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前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理论不足;然后对动态能力理论和网络嵌入理论进行了回顾;最后对信息技术影响企业边界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

第3章:企业纵向边界的决策——交易成本与企业能力相结合的视角。本章分别分析了交易成本和能力理论对企业边界的解释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能力理论的融合视角,构建了一个企业边界动态变化的分析框架。

第4章:虚拟社会网络平台——WEB2.0和社会性软件。本章首先介绍了WEB2.0特征、技术基础和技术架构;其次重点介绍了典型社会性软件;最后分析了虚拟社会网络的复杂性。

第5章:虚拟嵌入、动态能力及企业边界关系的模型构建。本章在分析虚拟嵌入联接基础上,引入了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概念。结合交易治理机制,提出了一个虚拟嵌入、动态能力交易成本及企业边界关系的模型。

第6章:多案例研究。本章首先介绍多案例研究方法,然后进行多案例分析以验证第章所建立的关系假设。

第7章:结论与展望。本章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并对后续的研究做了展望。

...................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企业边界及其治理:文献综述

2.1.1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企业边界研究

主要基于交换、激励和给定资源下配置效率问题,支持交易成本理论的学者对企业边界存在和决策作出了解释,而持能力理论观点的学者对企业边界的研究更加关注企业生产、企业知识创造和企业竞争优势的问题。能力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资源的集合”思想、“技术和组织创新”思想以及“能力活动的有效组合”理论。

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由于个人往往自能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而商品生产或服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的知识涉及许多领域,因此企业在知识需求与知识占有之间必然存在矛盾,这样企业生产实践必须通过某种协调机制将不同个人所拥有的知识进行整合。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正好提供了这一协调机制,即企业通过其等级结构所建立起來的权威体系对生产活动进行协调,从而可以有效地对分散性知识进行整合。

而市场之所以在协调知识整合方面不具优势是因为,一方面,在传播过程中显性知识所产生的收益容易被盗用;另一方面,企业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在所需的知识资源中,隐性知识所占的比重超过了显性知识,又由于隐形知识难以表达和转移,市场交易机制在知识获取上显得无能为力。企业作为整合知识的机构的观点与企业作为交易成本节约的组织的观点是完全不同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其能够节约市场交易的相关成本而知识观理论认为企业是团队生产的组织,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的核心优势不是为了规避交易成本,而是在于组织协调某种特定经济活动具有独特的优势。

.................

2.2动态能力相关理论回顾

2.2.1动态能力理论的起源

组织和管理流程。组织和管理流程主要有三个角色:第一,协调或整合。管理层在企业内组织生产的方式是导致企业在各领域出现能力差异的基木原因;第二,学习。学习是通过重复和试验而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的过程,、还能帮助发现新的生产机会;第三,重构和转变。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发现重构企业资产结构、实现必要的内外部能力的转变具有重要价值;

企业专属资产状况(位势)。企业战略模式是由其特定资产决定的,几种—直观的资产种类有:技术资产、辅助资产技术创新所需的生产、分销新产品和服务的特定资产的使用、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性资产、市场资产等,这些资产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内生的,是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发展路径。包括路径依赖和技术机会企业行为特定领域的执行部分是由其技术机会决定的,其中路径依赖是承认历史的重要性,企业能够向何处去受制于其目前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径,即企业的出路是其目前位置和将来路径的函数,而企业目前的位置一般也是由其经历的路径所形成。

其中,过程和位势两个维度包括了所谓的能力或胜任。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为了对快速变化市场作出响应,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因为技术创新可以改变并巩固了企业资源的位势。

动态能力概念的提出始于1994年,迄今为止有众多学者对其进行过界定或对其进行过描述(表2.2)。由于研究目的的差异,对于动态能力的定义、构成维度、影响因素仍然存在很多争议。从现有的界定出发,对动态能力的定义进行梳理很有必要。

................

3企业边界的动态变化——基于交易成本与企业能力相结合的分析.........52

3.1企业的边界决策:能力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融合的观点.....53

3.1.1能力理论的观点及其局限性........53

4虚拟社会网络平台——社会性软件和web2.0.........63

4.1虚拟社会网络平台.......63

5虚拟嵌入、动态能力及企业边界关系 模型构建........78

5.1虚拟嵌入......78

6.多案例研究

6.1案例研究的方法概述

6.1.1案例研究应该遵循的原则

综合学者们对案例研究的论述,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如表6.1)所示:

.................

7.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研究结论

经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

(1)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与能力理论相融合的观点,构建了一个探讨企业边界演化的动态模型。笔者认为企业(核心)能力和交易费用在企业边界决策中发挥了重要因素。但是,能力因素在企业边界决策中起主导作用,而交易成本起调节作用。在静态环境下,在短期内企业的能力体系不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它对边界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受交易成本调节作用的影响;在动态环境下,由于基于学习机制和以利润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的共同作用,企业能力和交易成本都会发生变化,于是企业(核心)能力、交易成本和企业边界发生了协同演化。随着企业能力的提升和交易成本的下降,企业边界有缩小的趋势。

(2)虚拟嵌入理论的构建。在分析和社会性软件对构建虚拟社会网络的作用基础上,探讨了虚拟嵌入联接的特点、作用机制和与社会嵌入联接的区别。认为虚拟嵌入联接分为两个维度: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结构嵌入包括虚拟网络中心性和异质性;关系嵌入包括信任和虚拟共同问题解决。虚拟嵌入性为解决机会主义威胁、交易不确定性风险和问题复杂性等问题提供了三种机制:虚拟实践社区的共同问题解决、精致信息共享、信息共享能见度。

(3)虚拟嵌入性对于基于知识的动态能力要素有着不同的影响。具体而言,知识搜寻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企业在虚拟网络中的中心性和异质性,而中心性的实现是由企业在虚拟网络的声誉决定的,异质性取决于网络规模。传统的知识搜寻是焦点企业的自主行为,知识搜索的效果完全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搜索能力,尽管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多种搜索手段,但面对巨量的外部知识源,企业显得无能为力。而良好企业声誉却能吸引外部知识主体,自主地与焦点企业取得联系,大大提升了企业搜索外部知识的能力。而中心性对知识获取、创造和整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汇聚更多的外部知识主体参与虚拟社区的共同问题解决实践。中心性、异质性、信任声誉和虚拟社区的共同问题解决共同决定了知识获取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案例研究中,我们发现知识获取和创造能力是紧密不可分的,中心性决定了知识来源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知识来源的多样性,而共同问题解决为知识获取和创造提供了一个知识“”,在此知识贡献者可以互动,实现知识的转移和创造。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四: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

第一章绪论

本章在阐述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并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接着对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图、研究内容与全文章节安排、最后对本文主要创新之处进行了提炼。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企业之间的动态竞争态势,并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公司治理问题也因而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股权激励在促进公司价值创造与公司治理,推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股权激励尤其是股票期权制度被认为是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虽然2001年安然及世通等公司的财务丑闻引起了对股权激励作用的广泛质疑和争论,从而导致了对股权激励的效应、公司治理的关系、契约设计的反思和重新审视。随后更多的公司倾向于实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这种限制同时包括时间上的限制需要到一定的期限后才能行权和一定的业绩表现目标限制,通过设置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结合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

西方发达国家公司早已采取了股权激励方案,随着监管措施的加强和会计准则的改变,近些年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实施,并成为大部分国家高管薪酬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2005年韬睿公司对全球22个主要国家的股权激励调查研究,欧洲大陆的发达国家——股权激励近几年开始大行其道。例如,在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和瑞士的企业中,超过80%的公司都使用股权激励。股票期权在香港和新加坡很普遍,而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股权激励仍只被少数公司使用,不过股权激励的普及度正在增加。在南美洲如阿根廷和巴西,股权激励从2001年开始有一个较快速的应用。许多国家的企业将股权激励的授予范围,扩展到管理层以下的中层管理人员与核心技术员工。但认为股权激励在非管理层的员工中很难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为员工很难通过自己的决定来影响企业的价值。

我国股权激励计划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开始盛行,2006年12月19日宝钢股份公布了“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成为了股改之后及继国资委公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来的第一家正式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央企上市公司之一,此后已有多家大型央企陆续推出了这种限制性股票的激励计划。现在国内许多大型上市公司在完成了股改之后,迎来了全流通时代,纷纷通过实行股权激励计划及规划采用股权激励,有效降低了代理成本、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这些股权激励机制一般都是以企业未来的高盈利性、高成长性为基础,是在次年比前年超过一定比例的净利润增长率为基础进行考核的,或者以净资产增长率为基础进行考核的。如2011年5月,长春欧亚集团公司提出针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二级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的股权激励计划,采取了公司设立激励基金,按照年净利润增长率提取激励基金购买公司股票发放给相关激励对象的方式。2013年,我国即将推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技术路线图

1.2.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进行研究。使用的数据库与网站主要是中国知网、PQDD博硕士论文全文库、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同花顺IFIND数据库、聚源数据库、巨潮资讯网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各上市公司以及证监会网站等。运用EXCEL2010进行数据处理,实证分析工具包括EVIEWS6.0、SPSS17.0、MATLAB7.0等软件。为了实现研究目标,具体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一)相关理论与文献梳理相结合

本文在对国内外股权激励研究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价值创造理论和企业契约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对已有的文献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深入剖析其局限性,从成长能力与盈利能力两个维度出发,基于这两个维度构建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模型,对股票期权激励收入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理论分析,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环境及发展现状和演进历程问题,针对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与全流通背景下股票期权激励的效果,结合已有文献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本文的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的研究框架。

(二)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本文采用了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高管股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影响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主要因素、股权性质对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层层递进的理论分析、模型设计、假设检验,并得出实证的分析结果;结合实证检验的分析结果,进一步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契约设计、公司治理基础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进行理论和比较分析,并提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建议。

..............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2.1.1委托代理理论

中国的股权分置改革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但没有解决问题的全部。管理者薪酬激励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的机制之一,而将管理者与股东利益联系起来最直接方式就是在管理者的报酬中加入公司的股票或股票期权。股权激励作为一种薪酬制度,是通过在投资者或投资者代表、董事会与经理人之间订立的隐形或显性合约,来实现把对经理人努力的补偿年薪、股权或期权等建立在企业业绩等可证实的指标上,从而使经理人在一定程度上,按照投资者的利益行事的一种激励手段。股权激励作为重要的公司治理内控机制之一,与董事会、大股东治理等机制一起发挥作用。认为经理人的股票期权在经理人财富和公司股票价格的绩效之间提供了直接联系,可以缓解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公司治理机制和经营者股权与企业价值之间会相互影的基础上,认为在缓解股东和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时,必须考虑企业契约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不仅冲击经营者股权和企业价值,且其本身也会受到经营者股权和企业价值的作用。因此,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互动内生性。近年来,经营者股权、董事会组成和企业价值的关系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密切关注;国外研究文献中普遍认为,董事会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生因素。国内公司治理研究也是一个热点,但股权激励、公司治理和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研究不多。就我国的企业实际情况来讲,董事长和大多数总经理也是董事会成员,且他们的决策对董事会的决策会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对独立董事的提名也有决定性作用。就我国当前的制度背景,根据相关法规可知,我国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是由董事会或董事会中的薪酬委员会负责的,薪酬委员会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当前的制度背景可知,董事会组成与经营者股权激励是互为影响的内生变量,同时也影响公司价值。

两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所谓两权分离,是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股东是企业的出资者,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但股东并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而是将经营权委托给经理人,让经理人从事经营与管理决策。因此,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股东为委托人,拥有企业经营权的经理人为代理人,股东与经理人之间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鉴于,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问题难免产生,而股权激励制度就是为了解决该委托代理问题而盛行于当前。然而,现实中,在设计股权激励制度时,由于种种因素的干扰及某些环境的制约,所设计股权激励制度难免存在内在缺陷。当股票期权成为经营者报酬的主要来源却被滥用时,这些内在缺陷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财务丑闻的潜在诱因。从而,这些内在缺陷造成股权激励制度扭曲激励,演化成经营者损害所有者利益的“激励机制”,使得所设计的股权激励制度实施效果与设计者的先前目的背道而驰。

..............

2.2股权激励契约设计

2.2.1股权激励契约的由来

股权激励契约观对学术界影响重大。学者们在该观点下,逐渐摒弃了将股权激励作为整体来研究的思路;而是,从影响股权激励契约的种种因素中选择某些要素作为研究对象。这是从微观层面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研究。通常,学者们普遍考虑的要素有:激励模式、激励对象、行权价格或授予价格、激励条件、激励强度、激励期限、行权时间等。其中,激励模式、激励对象、激励有效期等因素是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根据国内学者对于股权激励模式研究内容的差异,可以以2005年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2005年之前,学者们研究股权激励模式时,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激励模式。吴叔平虞俊健以不同经济类型与经营特征对企业进行分类,并在此分类下,对不同类型企业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研究与阐述。进行股权激励时,有赠与股票的增量或者全值和以真实的股票或者现金来实际执行这两个角度,陈清泰和吴敬琏利用这两个角度将股权激励模式分为四大类,并对之进行了研究。徐文新则是从更多的角度展开了对各种股权激励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这些角度包括股权性质、基本权利义务关系、股权价值、责任基础、操作难易程度、激励导向等等。

2005年之后,国内出现了针对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两种激励模式的对比研究。李嗜运用事件研究法剖析了年以来该两种激励信号的证券市场反应,他选用的角度包含财务、会计、税收等等。刘浩和孙铮从激励能力的影响、税收及现金流节约的影响、会计处理的影响三个角度对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进行比较研究。

第三章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价值创造能力理论与实证.........60

3.1全流通时代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意义.......60

3.2股票期权的特点及其激励机理分析.........62

第四章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82

4.1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效果的相关文献述评..........84

4.2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87

第五章分形市场下股票期权激励利益协调机制研究.......102

5.1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的实证检验.........102

第五章分形市场下股票期权激励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股票期权激励契约设计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所有后面几年可能需要调整的内容和范围也在这个博弈过程中以条款的形式加以确定,而激励方案一旦通过股东大会表决,就会成为一个约束性的契约,无论结果如何,大小股东和高管都必须严格遵守。通过前文的一些结论,可以看到股票期权激励顺利实施的难度,而偏离期权激励的目标也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现实问题。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甚至有可能一无所获,所有人都成为输家。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关键在于股票期权激励能否激励高管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的价值创造其实就是管理者的价值创造。

5.1股票市场分形特征的实证检验

5.1.1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股票期权激励的国内外文献,在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基础在中国的适用性和对内外部环境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演化历程、实施状况和实施效果,提出我国A股上市公司高管股票期权激励收入与价值创造关系研究框架。本文以我国2006年后规范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200多家样本实证研究了在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的短期盈利有帮助,但对于长期价值创造能力的提高作用不显著,从而表明在我国现阶段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范围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起到了作用,但激励效果与预期有差距,激励契约有值得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本文得出结论如下:

结论一:现实中,选择4-5年的激励期限过短,不利于股东价值创造。

针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未能达到长期激励目的,激励效果不稳定,即不具有持续性。近几年,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盈利性虽然还可以保持,但相对于早期有所下降,长期业绩改善不显著,甚至下降,说明成长性下降,这与理论假说不符,也与上市公司推出股票期权激励的初衷不符。分析认为与公司普遍选择4-5年的激励期限有很大关系,这种短期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是高管行为造成,还是控股股东与高管合谋所造成的。

结论二:控制权集中度越高对股票期权激励收入影响越显著。

如何从长期绩效上来思考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收入方面,从盈利性与成长性两个维度对股票期权激励收入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控制权集中度越高,激励效果越显著,总体上在股市经历了2006-2011年完整的牛熊转换过程中,控制人持股比例、激励强度两个因素是影响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关键因素。控制人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好,尤其在牛市行情效果表现更显著;对公司成长能力影响也具有正向作用,但在整个行情,即研究时期越长,作用更显著,这也进一步说明公司成长性更关注长期性。控制权集中,说明公司代理成本相对较低,股东在监督经理人方面不需要消耗太多工夫,股票期权激励更多的是起到激励作用而不是公司治理作用。但由于中国存在独特的控股大股东侵害小股东的第二类代理问题,也需要防范控制权集中的公司股东和高管合谋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五:劳务派遣工的组织公平感知对员工建言的影响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劳务派遣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人员外包形式,在劳务派遣中,主要有劳务派遣组织、用人单位和劳务人员三方面参与。目前在我国,劳务派遣组织只负责招聘劳务人员但是不使用劳务人员,用人单位主要是使用劳务人员但是不负责招聘。在具体实行环节中,劳务人员主要通过《劳动合同》与劳务派遣组织进行签约,通过《劳务协议》与用人单位签约,除此之外,劳务派遣组织还要和用人单位签订一份《劳务派遣合同》。由此可见,实际情况是劳务人员只是被用人单位使用,而非聘用。用人单位也不用向劳务人员支付工资、福利等费用,用人单位只需像劳务派遣组织支付用人费用就可以了。而劳务人员的非生产性的大部分报酬都是由劳务派遣组织负责的。从企业的用人角度来看,劳务派遣无疑为企业的用人提供了新的途径,扩展了企业的用人机制,而且能够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费用,降低事务性压力,避免和劳务人员产生直接劳务纠纷等优点。

正是因为以上这些优势,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得以迅速普及,境内外国企业、机构及境外企业中的各层级岗位上都有劳务派遣工来满足其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很多劳务派遣工甚至在用工单位拥有较高的职位。但对于劳务派遣工而言,相比正式员工,劳务派遣工可能由于其受雇于劳务派遣组织,受用于用人单位的二重性,在报酬、晋级等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此外由于其二重性的身份,使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处于模糊状态,缺乏企业归属感,甚至由于工作的时常变化而感到更大的压力。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劳务派遣工的组织不公平感知。而员工组织公平感与员工的工作效率、工作绩效、对组织、领导的信任、组织支持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工作满意度等显著相关。而这些因素又是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重要因素。

劳务派遣工对组织创新活动的参与意愿是值得关注的管理实践问题。劳务派遣工在企业中属于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因为没有和企业直接签订用工合同而往往在个人归属感和安全感上有所欠缺,对企业前途和命运的感知也较为麻木。但他们常常身处一线岗位,直接接触关系企业产品质量或客户满意度的关键环节,有机会为企业提供重要的创新需求信息。如果他们参与积极性高,能够为企业创造宝贵的价值。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组织希望每个员工都能够积极主动地为组织提供持续改进的建议和意见,而不仅仅完成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因此,研究劳务派遣工组织公平感如何通过这些因素影响了建言行为具有现实意义。

.................

1.2研究流程与内容安排

1.2.1 研究流程

本研究从提出的研究问题出发,对相关文献的回顾的基础之上,界定核心变量的概念,结合社会交换理论、组织拟人化思想理论、个体和环境交互影响理论提出初步的概念模型和理论假设。通过对已有的成熟量表的研究和深度访谈的调查,结合本研究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设计最初的问卷。通过与相关学者的交流和对问卷的预测试来不断地修正问卷的各个题项,最终向程成熟的问卷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测量,把收集上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输入,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提出的假设并讨论研究结果,并且针对研究结果对管理者提供实践意义的启示,最后,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努力方向。具体如图 1.1 所示。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劳务派遣

2.1.1 劳务派遣的概念及特征

劳务(Labor)指的是一种社会经营活动,它的商品与别的商品不同,它是一种资源,即劳动力资源。在这种经营活动中实现利益最大化便是使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在资源分配上有一个合理的、有效的配置而形成的一定的经济关系。

在上个世纪的 60、70 年代,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在欧美一些国家和日本很盛行。到了 90 年代,劳务派遣被引入到我国的用工模式当中,最先启用这种模式的是北京。对于劳务派遣,因为在我国流行不久,所以在学术界对此项理论还没有体格统一的定义。

在美国,劳务派遣被定义为:在企业的用工中,那些提供暂时性劳动的工种和工人的劳动形式。(牛新历,2006)在这个概念下包含了“代理劳动”(Agent Work),“非典型劳动”(Atypical Employment),“员工租赁”(Employee Leasing),“及时解雇”(Just-In-Time)等称谓。在日本,对于劳务派遣的称谓为“人才派遣”、“劳动派遣”,在中国国内,劳务派遣一直是“人才派遣”、 “人力派遣”、 “人力资源租赁”、”人才租赁”、”人员租赁”、”劳务租赁”、”劳动派遣”、”员工租赁”、”员工派遣”等用词。1999 年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出合了《北京市劳务派遣组织管理暂行办法》使用了”劳务派遣”一词。此后,官方文件也较多地使用”劳务派遣”。因此,本文后续文章中也采用“劳务派遣”一词。

传统的用工模式是雇佣劳动,而劳务派遣在用工模式上是一种新生事物。对于这种劳动力的经营模式,国内外研究者已经从社会学的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例如,单簧新(2009)认为,劳务派遣指的是需要用工的单位向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岗位,由职业中介机构选拔并派遣合适的员工到用工单位工作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员工与企业之间既是劳务用工关系,又不是直接的雇佣关系,因为员工本身不予企业潜力劳动合同,而是与中介机构潜力合同。狄永华(2007)认为,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用工方式,他丰富了传统的雇用模式,是用工方式中的创新。他认为,这种新型的劳动方式只是在输出和输入劳动力,所以说称为“劳动力派遣”可能更符合这个概念的含义。

.................

2.2 员工建言

2.2.1 员工建言的概念

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管理者在组织当中越来越重视人的管理。从原来的只重视工作效率到现在的人性化管理是管理理念上的进步也是管理理念发展的标志。“员工建言”(employee voice)作为员工自主的行为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了解员工的真实思想动向,集思广益提高员工的管理效能,从而让员工在企业里更有主人翁的感觉从而创造出更大的工作效益是管理者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对于员工建言,有很多企业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这种建言行为的发生。例如,波士顿储蓄银行在员工建言方面采取宽泛的渠道,要求管理者真实的了解员工的思想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并设置了一些列的政策措施使员工明确的了解他们的管理者或者主管领导对于他们的建言或者他们所关心的问题是会热心的倾听和回复的。敦豪快递公司(DHL)也在工作中设立相关的渠道让员工可以随时向上级说明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并且培训他们的管理者去如何很好的积极地回应员工所提出的问题总之。员工建言降低了企业成立工会的成本和动机,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了优势(Lewin & Mitchell, 1992)。

总的来说,”建言”是指,员工如何能够在组织中涉及他们工作的活动和决策制定等问题上发表意见。

2.2.2 员工建言行为的定义

Hirschman(1970)研究并建立了离职、建言、忠诚和忽视与员工建言的模型,此后,建言行为开始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建言行为可以看做是关于以忠诚为自变量的函数,当员工的忠诚度提高的时候,他们的建言行为也会随着增加。忠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员工人格特质上的敏感性从而降低他们的离职倾向指数从而实现有有效化管理。Diebick(1970),Fick(1985)提出了 EVLN 模型。此模型主要针对离职、建言、忠诚和忽视这四种工作不满意的状态研究员工在工作中如果有工作不满意度的话会采取以上四种做法。其中建言是:自己努力的去积极改变这种不满意的状态,例如采取和上级领导去反应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者直接提出问题的提案,亦或者采取外部帮助解决问题改变现状例如“投诉”等等。

....................

第 3 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51

3.1 理论基础 .............. 51

3.2 研究问题的总结 .................... 53

第 4 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68

4.1 变量操作性定义 ................ 68

4.2 调研问卷设计 ................... 70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97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97

5.2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中介变量和结果变量影响的检验.............. 97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就前面的假设和数据的收集进行详细的数据分析。在对数据的分析过程中运用统计学相关的数据软件 SPSS 18.0 和 AMOS 18.0 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的结论。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调研对象均是企业符合”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劳务派遣员工。在问卷发放过程中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进行个别施测(被试者有报酬),为了让研究对象在问卷中回答自己的真实情况,所有的调查问卷都不记姓名,只需填写性别、年龄和学历等信息如表 5.1 所示。本次通过 8 个月的调查,发放了 800 份问卷,收回 763 份,其中 708 份有效,有效回收率为 88.5%。

.................

第 6 章 研究结果讨论

6.1 分析结果讨论

6.1.1 组织公平对员工建言的影响

从数据分析结果可知,假设 H1 得到了支持,即员工的组织公平感知能够对员工建言产生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首先,这一结果在中国组织情境下验证了以往研究的结论(段锦云(2005)。研究证明组织公平是行为建言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程序公平中,建言行为本来就是程序公平的一个环节,员工的建言行为能够反映员工在程序公平的中的地位以及发言权。其次,对组织公平各维度的作用差异的比较说明,程序公平、分配公平、信息公平与人际公平对员工建言各维度的作用各异,即验证了 H1a-H1b。

对于促进性建言,信息公平影响最高,其次依次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人际公平。因为促进性建言是直接的正向的建言行为,它的提出是要求或者倡导企业里面有利的因素继续发展下去,所以信息的公平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企业里面,员工得到的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全面以及他们得到信息的权利是否公平和全面往往直接关系到他们促进性建言行为发生的频率。因为信息公平解释企业当中的组织程序为什么会这样进行以及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分派,因此只有员工掌握了相对正确的信息并且在感知公平的前提下才会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思考,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进而发生促进性建言行为。对于劳务派遣工来讲,他们在企业当中最关心的莫过于分配的公平性,在本研究中发现,在对促进性建言行为的影响当中,分配公平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仅次于信息公平。分配问题无疑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在他们感觉到组织对他们的劳动有所得有所奖的时候会扶持更多用以谋得更多的报酬或者奖励,这也符合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激励理论。对于建言行为,在员工分配公平感知的基础上会想着如何做企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进而自己置身其中也可以获利,企业的兴盛与衰败也就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更愿意让企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进而个人也更上一层楼,纳闷促进性建言行为也就更容易发生,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不遗余力的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出谋划策。那么 在企业里面程序的公平性决定着员工发展道路的公平性和报酬的公平性,无论晋升或者涨薪等等程序都是员工所期待的公平,在这些都满足的情况下,和谐的氛围即人际的公平也就更容易促进建言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六:我国中产阶级奢侈品牌购买动机及其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研究——基于态度功能理论视角

第 1 章 绪论

本章是对研究的整体介绍,将从以下 6 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首先交代一下研究问题的缘起,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选择了这样一个研究主题;第二,对研究对象进行明确的界定,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第三,明确研究目的,指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归纳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四,通过技术流程图描述研究流程,并概述论文的章节结构安排;第五,概括性地介绍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第六,提炼研究的创新点及价值。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奢侈品经济迅猛发展

欧美国家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才达到现在的规模和成熟度,而与奢侈品牌相识不过几十年的我们,显然难以回避财富伦理扭曲的拷问。中国仍处于奢侈品牌消费的适应阶段,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尚未成熟,一些奢侈品牌的消费还属于对物质主义的追求、炫富的心态仍然存在,甚至有一些消费者在享受消费奢侈品牌而换来虚荣满足的同时,往往需要以牺牲其未来生活的质量为代价。因此,对于奢侈品牌消费是不是财富的浪费和传统价值观流失的质问,仍需要我们在奢侈品牌的鼓噪声中进行清醒而独立的思考。奢侈品牌消费这一主题也迅速成为学者们和企业管理者关注的热点。于是,本研究选择奢侈品牌消费作为研究主题,努力去探究奢侈品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深入地剖析消费行为的形成机制,希望可以为科学合理地引导中国消费者进行奢侈品牌消费,促进中国奢侈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以及为中国打造自己的奢侈品牌提供理论上的指引和建议。

1.1.2 中产阶级成为奢侈品牌消费主力军

国内已有较多相关的文献证实当前中国社会中的社会分层仍是处于不稳定的动态过程中,其中新兴阶层尚无统一的界定,尤其是这些迅速积累起大量经济资本,并在职业、收入、教育等层面成长起来的新兴中产阶级。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在我国又称“中间阶层”、“中产阶层”、“中产者”或“中等收入者”等,这一概念已不是马克思主义从所有制关系意义上所说的阶级了,而是指社会上具有相近的自我评价、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心理特征的一个群体或一个社会阶层。张宛丽(2002)提出个人人均年收入及财富拥有量折合人民币在 2.5-3.5 万元,家庭(以核心家庭的三口之家、两位就业者为参照)年均收入在 5 万-7万元为基准,就可以从经济标准上认定为中产阶层了。她给出了一个我国中产阶级的初步描述性界定:“这个群体占有一定的知识资本及职业声望资本,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具有一份较高收入、较好工作环境的职业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对其劳动、工作对象拥有一定支配权;具有公民、公德意识及社会关怀的群体”。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的研究部门将中国的中产阶级定义为:人均年收入 2.5-3 万元、家庭年收入为 7.5-10 万元,受过高等教育,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的,从事脑力劳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白领。然而,我国中产阶级与西方的纯白领阶层不同,其同时包含传统中产阶级和新兴中产阶级两个组成部分。传统的中产阶级包括私营企业家、乡镇企业家及小业主等,他们是改革开放后市场转型的结果;新兴中产阶级是一个以知识和技能谋生的阶层,是在我国体制转轨、高等教育普及和职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下形成的一个社会群体,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经理阶层等,具有现代性、知识性、专门性(高萌萌,2009)。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我国现阶段中产阶级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大多从事脑力劳动,年收入在 6 万元-50 万元(现阶段较为流行的界定中产阶级的硬指标),消费观念前卫并具有相应的消费能力,既看重社会地位和声望,又追求生活品味和格调。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这一小节我们将对整个论文的研究流程和文章结构安排给出一个整体的介绍,并通过技术流程图来更为直观地展示研究思路和对应的章节。

1.2.1 研究思路

本研究首先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和对现实案例的访谈找到所要研究问题,然后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借助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终得到了相应的结论与启示。下面就是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奢侈品的发展轨迹是一部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和营销学于一体的发展史。它的生产和消费不仅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更是人类文化变迁和精神文明的产物,当消费文化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品牌消费则成为符号消费的代名词,奢侈品牌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浓缩了符号产生和消费的全部内涵,成为消费社会普遍认可的身份标签和品位象征。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奢侈品牌市场却有增无减,形势一片向好。为了探究我国中产阶级之所以如此狂热地追捧奢侈品牌的心理动因和行为逻辑,建构中国情境下个体奢侈品牌购买意愿的传导机制模型,本章将对奢侈品牌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和述评,为本研究理论模型的构建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介绍分析奢侈品和奢侈品牌的相关理论,以此来说明研究奢侈品牌的重要意义;然后回顾奢侈品购买动机的相关理论,揭示奢侈品购买动机探究的发展过程和最终的整合模型;接着对本文的关键性切入点——态度功能理论进行评析,在此视角下透析中国消费者奢侈品牌购买行为背后的直接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最后在以上分析和述评的基础上,进行中国消费者奢侈品牌忠诚形成机制的分析。

2.1 奢侈品牌研究的回顾与述评

2.1.1 奢侈品概念的探讨

在国际学术领域内,对于奢侈品概念的界定一直未有一公认的定义(Parkin et al.,1987;Ait‐ Sahalia et al.,2004;Wiedmann,2012)。究其原因,在于对奢侈品的定义需从多重角度界定。如果只是从其品质与功能角度来简单地定义奢侈品,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还应该考虑到其社会经济意义上更加重要的价值(田芯,冯文华,2012;许加彪,梁雪梅,2012;Tynan,et al.,2010)。作为物质和文化的结晶,奢侈品是一种被赋予了许多更为深刻的哲学、历史、艺术、文化及社会内涵的特殊商品,文化属性成为其突出特性之一。“奢”、“侈”和“奢侈”的提法在中国古汉语中早就有记载。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所记的“礼,与其奢也,宁俭。”中的“奢”,胜张也,而在古汉语中“侈”与“奢”同义,皆有夸大之意(孙多山,2008)。因此,“奢侈”作为一个词语的意思为“挥霍浪费钱财,过分追求享受。”若从西方词根体系来解释,一个词的词根将决定这个单词的词义导向。奢侈品在英文中的对应单词为“Luxury”,其词根“Lux-” 在拉丁文中就是“光”的意思,意指一些与闪闪发光且价格不菲的物品(例如:钻石等)。那么,单从字面上来看,奢侈品可以理解为是一些明亮闪光且诱人的物品。《牛津辞典》将奢侈品定义为一种非必需品,虽然价格昂贵却能带给人们以无尽的享受。与该定义相类似的还有《韦伯斯特辞典》对奢侈品的界定,“它是一种能够增加人们的身心愉悦感和舒适感的非必需品”。《新世纪经典美语大辞典》第四版更为深刻地指出“奢侈是一种奢华的生活方式;而奢侈品则是能够带来偷悦感及舒适感的非必需品,而且价格昂贵、难以获得。

如此看来,奢侈一词是不能简单归类为贬义词的。Hume(1752)将奢侈品与道德分离开来,为奢侈品崇拜和奢侈品消费做出了一个哲学上的辩解。他提出奢侈品是相对于必需品来说的,是人们所向往的美好物品,但是“一物难求”。对于奢侈品与道德的问题,Berry(1994)从古典和现代两大范式上进行了更为深刻系统的比较分析(程圆圆,2007)。从古典范式研究的演进过程来看,奢侈这一概念最早被看作是一个绝对的贬义词,多为浪费、挥霍之意,因此为人们所谴责和诅咒,但是,奢侈之风非但没有褪去之趋势反而愈演愈烈,人们在长时间的驯化之下而无奈地接受了这一概念,于是,奢侈这一概念就转变为一个偏中性化概念,既没有极度地谴责也没有更多的称赞。

.................

2.2 奢侈品牌消费动机理论归纳和分析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它是人们在生理或心理上一种相对匮乏状态。通常情况下,处于这种状态的个体会感到缺少些什么而且想要获得它们来改变当下这种不舒适的心理状态。尽管如此,需要并不是一直处于被唤醒的状态,只有当这种匮乏感达到了某种极度迫切的程度,此时,需要才会被唤醒并激发人们的所有行动。需要并不能直接诱发行为,在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动机、驱力、诱因等中间变量。因此,对动机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话题,动机也是行为研究中的核心前因变量之一。最早,将动机(motivation)看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的是由伍德沃斯(R. Woodworth)(1918),他提出动机是促使某项活动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的内在作用力,它可以激发并维系个体的行为活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把动机应用于消费者行为领域始于 19 世纪 50 年代。消费动机的研究其实是西方心理学中动机研究的一个分支,与心理动机不同之处在于二者所涉及范围大小不同。心理动机探究的是一切行为背后的动机,而消费动机则更具体到探究消费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从而为个体的消费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消费动机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可以通过研究结论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帮助其更深刻地把握消费者行为,从而制定出更加切实有效的营销方案。下面就对奢侈品购买动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了解整个研究发展历程的导向,剖析这一主题研究的中外差别,为第 3 章的研究问题:我国中产阶级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模型的构建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

2.2.1 西方学者研究综述

Veblen(1899)在其经典之作《有闲阶级论》中对人们奢侈品消费行为的炫耀性动机进行的犀利批判是西方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研究起点,之后相关的研究才不断充实和丰富起来,很多学者逐渐对奢侈品消费动机的相关研究做出各种的修订和补充,同时不断地将购买动机的研究一步步深化。Leibenstein(1950)指出炫耀性消费动机应包括三种效应,进一步丰富了炫耀性消费理论。这三种效应分别是随着价格的提高其需求反而增加的“凡勃伦效应”(Veblen effect),亦可称为“逆反效应”;随着购买这一商品人数的增加,其需求量反而下降的“势利效应(”Snob effect);由于其他人都在消费某一品牌而导致该品牌的需求量提高的“赶潮流效应”(Bandwagon effect),例如:赶时髦,追求时尚商品。基于此 Leibenstein(1950)提出了奢侈品消费的三个主要动机:炫耀性动机、独特性动机和从众性动机。炫耀性动机(conspicuous)是指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奢侈品牌来彰显自己的财富、地位或权势的动机,从而达到炫耀的目的以获得虚荣心的满足感。

..................

第 3 章 我国中产阶级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模型构建 .......... 44

3.1 问题提出 ............... 44

3.2 理论基础 ............ 45

第 4 章 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态度功能价值与品牌忠诚关系研究.........61

4.1 问题提出 ............... 61

4.2 变量间的逻辑关系与假设 .............. 62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 98

5.1 研究结论 .......... 98

第 4 章 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态度功能价值与品牌忠诚关系研究

任何一个奢侈品牌能够扬名于世都得益于其忠实的消费者,他们对品牌的忠诚意味着其对该品牌文化符号的认同以及自身诉求的实现。本章试图在我国中产阶级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模型的基础上,从态度功能理论的视角出发,进一步对其品牌忠诚形成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通过对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沈阳、长春 6 个城市的访谈案例和 835 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力求打开中产阶级奢侈品品牌忠诚形成机制的黑箱,找到影响品牌忠诚的真正原因。研究结论有助于品牌管理者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针对品牌忠诚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差异化的品牌营销策略;有利于中国奢侈品牌市场的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有益于中国对自己本土奢侈品牌的培育和打造。

4.1 问题提出

位于商品金字塔顶端的奢侈品牌除了价格昂贵的特点外,它同样是精致品质的保证,独特审美设计的代表,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奢侈品牌的消费是一种社会精英人群才能够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根据贝恩咨询公司所发布的《2009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的结论显示,到 2010 年中国的奢侈品牌市场将有 2.5 亿的消费者有能力进行奢侈品牌消费。到 2014 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约占全球总量的 23%,也就是说世界上的有近 1/4 奢侈品牌是中国人消费的,而在这之中,中产阶层正逐渐成为奢侈品牌消费的主流群体。

任何一个奢侈品牌能够百年流芳,都离不开其忠诚顾客的追捧,因此,顾客的品牌忠诚对于奢侈品牌来讲意义非凡(Chevalier&Mazzalovo,2012;Liu et al.,2012;刘国华,苏勇,2006;温韬,朱骥,2006)。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奢侈品牌,其承载的是具有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的社会符号,而不仅仅只是一件商品。顾客的品牌忠诚也就意味着对该品牌文化符号的认同以及自身诉求的实现——炫耀的心理、生活的品味、精神的享受等。通过对以往文献的回顾,目前该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空白。有学者探究了基于不同购买动机的奢侈品牌消费者在品牌忠诚上的差异性(姜凌,2009),但并未进一步解释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为比动机更加稳定和客观的心理动因,态度能够对这一差异给出进一步的解释(Liu et al.,2012;Bian&Forsythe,2011;金晓彤,李茉,崔宏静,2012)。态度因其所要满足的心理需求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Wilcox et al.,2009;Herek,2000;Olson&Zanna,1993;Smith et al.,1956;Katz,1960),基于不同购买动机的奢侈品牌消费者其态度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同,而不同的态度功能价值又会导致个体在品牌忠诚表现上的差异。

................

第 5 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研究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产阶级奢侈品牌消费群体的特征,通过深度访谈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中国消费情景下的中产阶级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模型。同时,研究从态度功能理论的视角出发,建构了购买动机——态度功能价值——品牌忠诚的传导机制,揭示了我国中产阶级奢侈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从而充分地剖析和理解了不同的品牌忠诚顾客在其态度和行为上所存在差异的原因。下面就对整个研究的具体结论、理论启示、研究局限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详细的论述。

5.1 研究结论

作为中国市场奢侈品牌的消费主力军,我国中产阶级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无论是消费心理还是消费行为都与西方发国家的富裕阶层有所不同。虽然他们消费心智不如西方主流的奢侈品牌消费者成熟,但其主观上仍自我定位于理性消费者;他们中多数受过高等教育,文化水平较高,传统文化习俗中的一些观念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他们也积极主动地接受西方价值观的熏陶,信奉新的消费文化,因此其对奢侈品牌的认知和消费行为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西方对于奢侈品牌消费群体的购买动机和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结论并不能直接推广到我国中产阶级这一特殊的奢侈品牌消费群体上。于是,在中国情境下,本研究结合以往理论成果,通过深度访谈和实证检验对这一群体的购买动机模型进行了重新的探讨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对他们的品牌忠诚行为形成机理做了深入地剖析,具体的研究结论如下:

(1)我国中产阶级的奢侈品牌购买动机模型

在对现有理论的系统梳理基础上,通过定性访谈和实证检验,研究最终确定了我国中产阶级够买奢侈品牌的购买动机模型(如图 5.1),它揭示了以自我意识的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为条件,在购买奢侈品牌的过程中,中产阶级的主我与客我影响因素二重性,即其购买动机可分为两类,一种是追求符号价值的社会导向动机,包括:炫耀性动机、从众性动机和独特性,动机;一种是施展低调奢华的个人导向动机,包括品质保证、自我享乐和自我赠礼三种动机。

中产阶级更加向往社会顶层富人的地位,渴望获得名誉和荣耀,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因此,他们需有一种有效的符号来标榜自己的地位和炫耀自己的财富。奢侈品牌的符号价值毫无疑问地成为他们消费的核心诉求点之一。①中产阶级将购买奢侈品牌消费看作是是人们彼此间进行身份表述和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满足其炫耀性的心理诉求,从而缓解其由于各种压力所导致的认同危机和现实的焦虑。②中产阶级习惯于进行“自己”与“其所向往的族群”之间做嫉妒性的比较,只有拥有某种昂贵且华丽的商品或进行某种普通大众难以企及的消费活动,才符合其渴望被赋予的社会形象。于是,渴望群体对品牌的决策是中产阶级进行奢侈品牌消费时主要的参考标准。③ “示差”的需求促使中产阶级为了获得超人一等的感受,并维持与社会模仿者之间的距离而进行奢侈品牌消费的核心需求之一。因此,独特性购买动机是中产阶级购买动机模型中不可缺少的变量,它揭示了中产阶级为了与大众消费拉开一定的距离并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而选择奢侈品牌消费的内在心理动机。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七:产学研合作契约类型、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出现了广东“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计划、武汉光谷产学研协同创新、浙江大学湖州产学研联盟等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据《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2 年我国的产学研合作研发水平在全球 144 个国家之中排名第 35 位,处于上游位置。然而,产学研合作的繁荣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核心技术能力薄弱的局面。在许多技术变革迅速的行业,我国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对国外存在严重的依赖性(何郁冰,2012)。据《中国科技统计 2012 年度报告》显示,2011 年我国内资企业高技术产业产值仅占全国高技术产业产值的 37%。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识高势能并未成为产业技术发展的原动力。

造成上述尴尬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大学、科研机构的知识并未成功地向企业转移,产学研合作没有成为企业获取和掌握外部新知识,进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这种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低效既有企业内在的动机和能力因素,也有外部的合作风险因素。

从企业的内部因素来看,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学习动机普遍较弱。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以获取资源为主,企业大多为了从大学获得技术解决方案,而大学则希望从企业拿到科研经费。合作通常是基于一个项目或者一项技术的开发,随着课题的结束而终结。合作形式松散、行为短期化、形式化,往往以临时组合争取政府项目为目的居多。企业在合作创新过程中缺乏主体意识,对外来技术存在“重引进、轻吸收”的倾向,没有参与知识转移的积极性,通过产学研实现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并未成为企业内在的迫切需求,导致目前产学研活动虽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产业技术竞争力却仍进步缓慢。

此外,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吸收能力总体偏弱。吕海萍等(2004)指出,高校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普遍较低,二次创新能力不够。据我国 2011 年的科技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有 R&D 机构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 9.6%,有 R&D 活动的企业比重仅为 11.5%,R&D 投入强度只有0.71%,而国际上普遍认为只有 R&D 投入强度达到 5%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足够的技术竞争力,更何况国内企业大部分 R&D 投入还是用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检测、维修等活动,真正致力于关键技术开发的比例很小。R&D 投入是决定企业吸收能力的关键要素(Cohen & Levinthal,1990),我国企业的 R&D 投入普遍较低,这使得企业对外部新知识的搜寻能力、识别能力、消化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弱。面对高校的前沿科学知识,企业往往无法判断和识别其潜在价值,对其中所包含的作用机理也感到难以理解,更无从谈将外部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导致产学研合作组织间的知识转移效果不理想。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概念的清晰界定是科学研究的前提,在发展理论模型之前,需要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作科学清晰的界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文献研究结果,相关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六类:(1)产学研合作;(2)知识转移,包括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3)正式契约,包括契约协调和契约控制;(4)信任;(5)吸收能力;(6)学习意愿。

(1) 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重要组织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的传递、共享和创造,最终促进大学(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基于已有的产学研合作文献,从知识转移的特定角度出发,对产学研合作作如下定义:

产学研合作是指在政府的宏观引导下,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从各自的战略目标出发,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赢互利”的原则,联合从事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创新活动,以便实现知识的传递、消化、整合、利用和创造。

由于大学和科研机构在知识内容、知识结构和知识创造机制上无明显区别,本研究对两者不予以区分,统称为“学研机构”。从研究对象来看,本研究主要关注两个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因此这里的产学研合作仅指两个组织之间的合作。从合作形式来看,本研究的研究重点在于合作的契约治理机制,因此仅限于采取契约形式的产学研合作。

(2) 知识转移——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

现有研究对知识转移的理解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从参与主体来看,知识转移涉及知识提供方和知识接收方,知识由知识提供方向知识接收方进行有目的的单向流动。第二,从转移过程来看,知识转移是涵盖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等多个环节,即知识要完全内化至知识接收者的认知体系当中才算完成知识转移。第三,从转移层次来看,知识转移就可能发生在个体与团队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团队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

基于此,本研究将知识转移的概念界定如下:

知识转移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知识源向知识接收方传递知识,并由知识接收方加以吸收、整合和应用的过程。

根据知识的属性,显性知识是可编码的、可明确表达的、能以结构化方式储存和传播的有形知识。隐性知识是难以编码的、不易表达的、模糊的主观知识。基于上述知识转移的概念,本文将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定义为:

显性知识转移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知识源向知识接收方传递显性知识,并由知识接收方加以吸收、整合和应用的过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2.1.1 产学研合作的内涵

从技术交流的角度,连燕华和马晓光(2001)将产学研合作定义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主要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Debackere & Veugelers(2005)指出,产学研合作是企业和大学之间进行的以知识和技术交换为目的的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知识的需求和供给是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必要前提。这些定义将产学研合作的范围限于参与各方之间的技术交换,在参与主体和合作内容上都未免过于狭窄。

朱桂龙和彭有福(2003)将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延伸,认为它是联合体各方为市场需求和共同整体利益联合起来,按照市场经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所进行的科研开发、生产营销、咨询服务等经济合作活动[50]。产学研合作的基础是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产学研合作体的这种互为需求,显示出合作对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指出,“产学研结合”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合作与交流”,也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此外,杨东升和张永安(2007)将产学研合作定义为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之间基于共同目标完成、密切配合、完成技术选题、技术成果化、产品化与市场化的过程,主要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赢互利”的原则,共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这些定义将产学研合作的范畴从技术交流拓展到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众多环节,大大地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合作内容,但仍忽视了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刘力(2002)在界定产学研合作的概念时,着重考虑了政府的角色。他提出,产学研合作是指学术界与产业界为了共同实现创新目标而形成的合作交流关系。它是由产业界所启动,以学术界的研究与开发为起点,再经过产业界成功的市场实践,从而在高科技层次上实现的创新活动。这一活动涉及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两大领域三个不同部门,三者之间不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同时也与政府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产学研合作有三个本质特征:(1)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R&D)是产学研合作的学术基础和前提,起到技术推动的作用,以导向创新。(2)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起到市场拉动的作用,以实现创新。(3)政府政策的引导和中介机构的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实施保证和桥梁,起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作用,以促进创新。

....................

2.2 正式契约

2.2.1 正式契约的内涵

正式契约源于交易成本理论对人性的两个基本假设: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Williamson, 1996b)。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企业不可能在交易前对形势作出清晰的预测,因此在缺乏有效治理的情况下,交易过程中容易滋生机会主义行为。为了使具有潜在风险的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双方需要在交易前确立可置信的承诺,正式契约控制正是这样一种可置信承诺(Williamson, 1996a)。

Macneil(1978)将正式契约定义为一种表示未来将采取特定行为的义务或承诺,它能够被法庭等第三方所观测和实施。正式契约主要包含 4 个特征:(l)契约在事前是明确制定的;(2)契约在事后可以获得验证;(3)契约的验证标准具有客观性;(4)契约可由第三方机构来证实和强制执行(转引自:李双燕,2008)。Lyons & Mehta(1997)认为正式契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签订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协议。Masten & Saussier(2000)将正式契约定义为当事主体明确表示认可和同意的法律承诺。焦俊和李垣(2007)对契约控制的理解是,合作双方根据所达成的协议,对合作过程和绩效进行监控,通过相应的制度设计,激励合作者怀以良好的合作动机和标准,并按协议规定对机会主义行为及其它不合作行为进行惩罚。

在战略联盟研究中,基于正式契约的联盟管理被称为契约治理,它是指“采用正式化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或契约来治理组织间的关系”(Lee & Cavusgil,2006)。通过正式契约的形式,合作各方规定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合作的投入、交易过程、争端解决方案和预期产出,并确立合作的范围以及合作成员的责任和角色分工。此外,契约也包含对合作成员与第三方交易的约束功能,如限制合作成员向第三方披露合作信息,以及合同的终止条件等(Reuer & Ari?o,2007)。对于契约所涵盖的内容,较为经典的是 Parkhe(1993)提出的契约条款模型。他采用计算机工具对法律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搜索,开发出一份较完整的契约条款列表,共包括八种类型:(1)对所有相关业务的定期书面报告;(2)任何偏离契约行为的即时书面通知;(3)通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和审计所有相关记录的权利;(4)规定某些信息的所有权和保密协议;(5)禁止使用私有信息,即使在合作结束之后;(6)协议的终止条件;(7)仲裁条款;(8)法律诉讼条款。

.....................

第三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 58

3.1 案例研究方法 ................ 58

3.1.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58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99

4.1 理论基础 ........... 99

4.1.1 交易成本理论 ............... 99

第五章 问卷设计和预测试 .......... 122

5.1 问卷设计 .............. 122

5.1.1 问卷设计的原则和可靠性 ............ 122

第六章 假设检验与结果讨论

6.1 数据收集与描述

6.1.1 数据收集和样本描述

样本的科学选取是理论研究的重要环节,样本质量决定了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李怀祖,2004,P.118)。根据本文的研究目标,我们将调研对象界定为产学研合作组织。为了提高样本的质量,本文对问卷的发放区域、发放渠道和填答对象进行了谨慎地控制。

(1) 问卷发放区域。为了消除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系统性偏差,本研究面向全国的产学研合作组织进行问卷发放,主要包括山东省、广东省、湖北省和云南省。

(2) 问卷发放渠道。为了提高样本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本文采取了多种问卷发放渠道,包括:①现场走访填答。通过笔者的社会关系联系具有代表性的产学研合作企业进行现场走访和考察,当面向企业技术负责人阐述本次调研的学术研究目的和保密事项,征得其同意后,通过笔者提问,对方回答的形式,请企业人士逐条回答问卷中的各个题项,并对其不理解的地方作及时的解释。②通过省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的官方渠道发放。借助笔者的社会关系请各省市主管产学研合作事务的政府机构以官方形式向相关企业发放问卷,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仔细检查,如发现填答不清楚或前后矛盾的地方,及时致电相关企业人士,对问卷作进一步的完善。③利用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估的机会发放。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建有企业技术中心,经常承担政府委托的企业技术中心评估工作,因此笔者常利用这些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向相关人员阐明此次调研的目的,并进一步对问卷题项作必要的说明,请企业人士填完问卷后以邮件方式寄回。④委托亲友发放。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前面各章围绕产学研合作中两类契约和信任对知识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文献回顾、探索性多案例研究、理论分析以及问卷调查。本章将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次研究的主要结论、研究创新点和管理启示进行全面的总结,并对存在的研究局限进行客观地总结,同时指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7.1 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探索性多案例分析,提出了产学研合作的两类契约和信任与知识转移关系的初始命题。在此基础上,探讨初始命题赖以成立的理论基础,包括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并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对命题作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形成本文的理论假设和概念模型。在上述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对国内 213 家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分析软件和AMOS结构方程模型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检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主要的结论:

(1)契约协调机制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显性知识转移,但对隐性知识转移没有显著影响。通过契约协调机制,产学研合作成员能够建立正式的知识共享和交流平台,从而为企业学习和吸收学研机构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这种基于书面形式的契约机制只适用于可编码化的显性知识的转移,对隐性知识转移则难以发挥作用。在现有文献中,尚未见到专门针对契约协调与知识转移关系的研究,比较相近的是 Li,Poppo & Zhou(2010)关于正式契约和知识转移关系的一项研究。虽然他们并未将正式契约区分为两个类型,但从其对契约的概念描述和变量测量来看,更多考虑的是契约协调机制。该研究发现,正式契约对显性知识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研究,而对隐性知识没有显著影响。这个结论与本研究的观点基本一致。

(2)契约控制机制能够加速产学研合作的显性知识转移,但却会阻碍隐性知识的转移。作为一种外部的权威力量,契约控制的程度越高,对产学研合作成员的威慑力就越强,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风险也就越低。在契约控制的保障下,出于对知识产权安全的信心,合作一方会更加愿意与另一方分享自身的知识和成果。但由于契约控制机制仅限于对显性知识发挥保护作用,因此只能促进显性知识的转移,而无法增加隐性知识的转移。相反,严厉的契约控制会导致合作各方的猜忌和不信任,从而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虽然目前并未有文献专门研究契约控制与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关系,但本文的结论可以被视作是一些相近研究的拓展。例如,江旭(2008)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契约控制与组织间知识获取之间存在倒 U 型关系,这里的知识获取未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获取加以区分。以本文的观点解释,上述研究结论很可能是由于契约控制对显性知识转移和隐性知识转移的不同效应综合产生的结果。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八:中国城市老龄消费者品牌重购行为的形成机理——产品涉入度与反向代际影响的调节

第 1 章 绪论

本章介绍本次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并呈现出全文的研究流程和技术路线,最后对论文的总体结构和章节安排进行总结。

1.1 研究背景

1.1.1 老龄消费行为的现实研究背景

人口老龄化是个世界性的课题,伴随着全球的经济、医疗、卫生环境等生活条件的改善,老龄化也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1865年法国率先成为第一个老年型国家。随后,挪威、瑞典和英国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加入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到1991年全球共有48个老年型的国家,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加入其中(应斌,2003)。至此,人口老龄化也逐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联合国于2002年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到了2050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20亿。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到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与1990年同比增长1.6个百分点,标志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开始步入老龄型社会。根据预测,2000到2030年是我国人口高速老龄化时期,到2050年,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将为3.3亿至4.7亿人之间,将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23%到27%,四个中国人中就会有一位老年人(顾大男,1999)。

从老龄化进程特点出发,虽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时间上要晚于西方发达国家,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时间短、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庞大等特点”,而且西方国家完成老龄化转变均用了五十到一百年的时间,而我国从年轻型社会到老龄型社会的进程仅仅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如此快的转型速度是世界罕见的。因此,我国老龄化还存在着发展阶段不均衡、区域不平衡、超前性、国际性与特殊性等特点(张再生,2000)。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首先,本文将构建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关系质量与品牌重购行为的传导机制模型。在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中,目前与本研究具有紧密联系的最新研究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维度测量。二是探讨基于消费者心理特点相关的消费者者行为的研究。三是有关消费者自我认知的理解及其对顾客购买行为的影响。但是,这些大多数是基于年轻消费群体展开的研究,而对老龄消费特征进行的本土化定量研究尚不多见。从客观因素看,真正探讨老龄消费者内在情感诉求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的还比较少见。所以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老龄消费的新特征,构建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关系质量与品牌重购行为的传导机制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及实证研究,从而为引导我国城市老年品牌消费市场及老年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本文将深入探讨反向代际影响、产品涉入度对于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关系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一方面,从产品角度出发,涉入程度代表着老龄消费者个人心理对产品的认知状态。受到产品涉入度的影响,老龄消费者对产品及品牌形象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会在同类产品的品牌情感强度上存在差异性。涉入程度是品牌体验经历中的先决条件,而本研究选择老龄消费者涉入程度来探讨,即是为了了解涉入程度将如何影响老年人的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感知,并进而影响自我一致性与品牌关系质量的关系。另一方面,本研究充分考虑我国老龄人受到家族与关系双重取向影响的行为特点,他们血缘亲情与家族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子女的需求与意见通常对老龄人来说是最无从选择和最难以割舍的(杨国枢,1988)”。因此,子女凭借在老年人生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其产生的反向代际影响对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及行为意识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而,本文认为子女的消费观念和品牌认知会显著影响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品牌重购行为之间的关系。

第三,本文将验证老龄消费者-品牌关系质量在其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品牌重购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从品牌关系的形成角度分析,当品牌形象很好的表达了消费者对该品牌的情感,消费者就会透过认知、体验、信任过程与该品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连结,因此品牌形象与消费者情感的契合性会影响两者之间心理连结的强度(品牌关系质量)(Keegan,1995)。同时,诸多学者认为品牌关系质量会预测到与消费者未来持续互动关系,可靠的品牌关系是决定顾客行为忠诚的重要因素(Dick&Basu,1994;Baldinger&Rubinson,1996;Oliver,1997;Fournier,1998)。中国老龄人的购买决策服从其内心对自我的认知(金晓彤,2012)。而品牌关系作为消费者与品牌情感的维系,在自我概念与重购行为中间也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老年人与品牌之间不同的关系型态,也会进一步影响顾客重购行为的发生。因此,本文将实证检验品牌关系质量在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品牌重购行为之间所起到的中介作用。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文献的研究是所有科学研究的起始点。本章围绕本次研究主题,通过对相关领域文献资料和理论贡献进行系统的收集、识别、梳理与归纳分析,为进一步构建本研究的整体理论框架奠定理论要素与逻辑分析的文献基础。

2.1 自我概念一致性

2.1.1 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William James(1890)是最先通过“映像”进行自我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之一。他认为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很像关注镜子中自己的影像(映像一词的由来),即人们将自身看作所观察的对象。同时他建议将自我区分为主我(I)与宾我(ME)两个方面,其中主我包括想象、选择、记忆和思维等,而宾我是一个非常主观的心理现象,它指的是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William James 进一步指出,宾我由物质自我(The Material Me)、社会自我(The Social Me)和精神自我(The Spiritual Me)三部分组成。

从 William 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自我”不仅限于人的身体和心理力量,还包括妻子(丈夫)和儿女,亲戚和朋友,以及名称和成就等,所有这些因素都赋予人情感价值。因此,对于个体来说这些所有物具有象征价值,人们通过它们来确定自我的定位。我们所穿的衣服、驾驶的汽车以及我们房间的装修风格都在提醒我们(和其他人)我们是谁,以及我们想要享受怎样的待遇。当人们感到他们的身份不明确或受到威胁时,他们就会强调这样的信号或符号(Wicklund&Gollwitzer,1982)。Unruh(1983)认为与“自我”相关的所有人与物都具有符号功能,而人们对于这些符号意义的情绪反映也证明了相关事物对自我的重要价值。Beggan(1992)在其初始研究中展示给被试大量日常用品(如钥匙环、梳子、纸牌等),从中选取一样,要求他们保管。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于属于他们的物品的评价要高于其他更昂贵的东西。因此 Beggan 认为当人们会赋予所有物特殊价值,并希望通过它们来实现“积极的自尊感”。

心理学家 Rogers 于 1951 年在其研究中提出自我概念理论。他认为自我概念是“我们对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看起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Epstein(1973)认为:自我概念是心理学中最核心的概念。“因为我们的自我概念让我们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他将“自我概念”定义为:“‘自我特质的感知’加上‘对自身和外界关系的感知’再加上‘对自身价值感的感知’,一起合成的有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概念性组合(Conceptual Gestalt)”。可以说,自我概念是心理学研究领域最核心的概念。此外,不同时期的心理学家从各个角度对“自我概念”进行了定义,本文整理如表 2.1 所示。

....................

2.2 品牌关系质量

近年来,“关系”法则已经取代营销理论与实际业务中的短期交易(Short-term Exchange)的概念,逐渐形成一个典范(Deighton,1996)。与消费者维持良好的关系会给企业带来持续性的销售增长、较低的价格敏感性及高利润(Franzen,1999)。因此,如何借由品牌营销操作,建立与发展和消费者之间的亲密关系,成为现代企业经营品牌的关键课题。

2.2.1 品牌关系理论的形成

品牌关系理论的研究最初起源于人际关系研究领域,Blackson(1992)运用人际关系的沟通模式类比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关系的互动过程。研究结果发现,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在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单一整合的关系,这种关系会深入影响着消费者与品牌接触的每个关键点。由此,Blackson提出了品牌关系的构念,他认为“品牌关系是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复杂过程,是品牌个性的逻辑性延伸”。Berry(1995)认为品牌关系是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双向关系”。Mundkur(1997)则进一步说明了Berry的观点,他认为品牌一旦被拟人化,它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完整的双向关系,如同人际关系一样,如下图2.2所示。其中包括五个层面:(1)使用者A与品牌A的相互态度;(2)使用者A与品牌B的相互态度;(3)使用者B与品牌A的相互态度;(4)使用者B与品牌B的相互态度;(5)使用者A与使用者B的相互态度。

对于品牌关系连结的来源与形成,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Berscheid(1994)认为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基于经济利益的交换与平衡,它的存在为消费者与品牌双方提供合理公平的价值。Fournier(1998)认为品牌关系的来自于三个方面:心理、社会文化及参与者利益,其中每个概念都会影响关系的强度。消费者心理与其生活目标及事件高度相关;社会文化包括实际年龄、生命周期、性别、亲情社会及文化等五个因素,这些因素也决定了消费者所希望拥有的关系类型、表达方式及关系强度;同时,关系可以根据参与者的利益本质加以区分,参与者利益可以分为工具性利益与情感性利益,工具性利益是促使目标形成的所有功能的集合,情感性利益包括心理的本质期望及社会群体的利益倾向。Duncan&Moriarty(1999)从品牌关系形成的动机角度,将其链接方式分为:(1)社会连结:交往沟通是建立一切关系的基础。(2)心理连结: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结合的重要因素。(3)财务连结:关系互动中有关财务方面的期望和奖励。(4)结构连结:可见的互动方式。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消费者与品牌关系的形成因素大致可分为功能性利益驱动与非功能性利益驱动两个方面,其中功能性利益驱动包括参与者利益、财务连结及结构连结等基于经济成本的动机类型,而非功能性利益驱动包括情感利益、心理及社会文化利益等。

................

第 3 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69

3.1 理论模型 ......... 69

3.2 研究假设 .............. 70

第 4 章 研究方法与变量测量 .............. 93

4.1 调查问卷的拟定过程 .............. 93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105

5.1 研究数据的收集 ................ 105

第 5 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本章首先介绍研究对象的界定、数据收集程序及样本容量的确定,同时,对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正式测量量表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并得出最终的研究结论。

5.1 研究数据的收集

5.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老龄人口,因此对老年人的界定方法,是本研究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老龄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阶段,一般是运用年龄加以衡量,而年龄是多维概念,而年龄的多维性也决定着界定方式的多维性(顾大男,2000)。最早从年龄结构角度对老龄人口进行界定是在上个世纪初期,当时学者们从人的生育机能所保有的年龄考虑,将老年人口标准定为 50 岁(王洵,刘毅强,2001)。20 世纪中叶,联合国出版的第一本有关老龄人口调查报告,将老年人界定在 65 岁以上的人群(邬沧萍,1999)。在近些年针对老年市场的研究中,国外学者对老年人的划分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将研究对象的年龄限定在 5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Beck,1996;Chevalier,2003);二是将研究者对象的年龄限定在 5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Moschis,1993,1996;Johnson,1995;Bryck&Drinkwater,2002);三是将研究对象的年龄限定在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Gilly&Zeithaml,1985;Buenett,1992)。应斌(2003)则认为从中国人的社会与心理年龄角度来看,大部分 50 岁以上的人已经自认为是老年人了,而且 50 岁之后的老龄人也进入了退休阶段。本文综合考虑目前国内外的学者的观点,并最终将研究对象的年龄定在 5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一方面,目前针对老龄消费者自我感知的相关研究大多选取这 55 岁做为老年人的起点(Stephens,1991;Wilkes,1992;Gwinner&Stephens,2001;Wei,2005),美国退休者联合会(The Amen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AARP)将 55 岁定为迈入老年的“门槛年龄”;另一方面,从本研究主题出发,考虑到购买品牌的老龄群体的品牌消费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和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等方面,作者认为将老龄人的年龄起点界定在 55 岁既有利于实现本研究与西方老龄消费行为研究的流行范式的有效衔接,也符合本次研究的主题要求,有利于研究结果准确性与有效性的实现。

.................

第 6 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结论及理论贡献

本研究围绕三项内容展开相关研究:第一,从自我概念一致性角度研究城市老龄消费者的品牌重购行为;第二,构建了自我概念一致性,品牌关系质量与品牌重购行为的传导机制模型,并研究品牌关系质量在城市老龄消费者品牌重购行为形成机制中的中介作用;第三,分别深入探讨反向代际影响与产品涉入度对自我概念一致性与品牌关系质量之间关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板结构深入访谈、预测试及正式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城市老龄消费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 AMOS、SPSS 等统计软件进行假设检验和数据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从自我概念一致性角度研究城市老龄消费者的品牌重购行为。

目前营销学界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多集中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对自我一致性倾向的形成与维度的阐述。如Sirgy(1986)在其著作中认为自我概念一致性理论是表示自我概念和事件、人或商品的概念认知、评价或咨询之间符合程度的理论。Dlich(1969)在进行品牌偏好的研究时发现,消费者对自我概念一致性较高的品牌的偏好最为明显,而且男性在品牌的选择中,理想自我会比真实自我更有影响力。Gentry等(1978)的研究表明消费者自我概念显著影响品牌偏爱,但不同性别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偏爱的影响不同;其次,是探讨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之间的关系。如Plummer等(1984)研究指出,一旦品牌具备了鲜明的形象,消费者就容易将自身的个性与品牌的特征相比较。从这一点出发,企业可以通过品牌营销手段,为企业发展出有高度品牌忠诚的稳定顾客群;三是集中在自我-品牌自我一致性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当品牌具备高品质的功能性或情感性、象征性形象,使消费者能够顺利的选择心中满意的产品,消费者必然对该品牌建立信任,促使其增加满意度,并将该品牌作为购买时的第一选择(Oliver,1996)。Gerpott等人(2001)指出品牌形象与顾客自身形象的一致性会影响顾客关系的维持及顾客的满意度。而以上多是根据年轻消费群体(大学生等)进行的研究,根据老年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进行自我概念理论本土化的定量研究并不多见。此外,我们过去关于老年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多数认同中国老年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上更加理性与保守,其购物决策具有功能倾向(刘超等,2007;韩利群,2009)。而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消费者心理需求也开始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转变。无论是现在的老龄消费群体还是未来的老龄消费群体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品牌意识和品牌消费习惯,这些都与传统的中国老年人守旧古板的消费形象相去甚远。因此,本研究从老龄消费者自我概念一致性角度出发,探讨其品牌重购行为的形成机理,丰富了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九:基于市场动态性的企业边界重构研究

1引言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选题意义

为了对企业和市场的互动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企业边界重构”的概念,并将其与市场动态性之间的关联作为研究的重点。作为一个新的命题,企业边界重构与以往的企业重组等的概念不同,它主要分析企业的联盟、并购和拆分等促使企业边界重构的行为。这是因为,联盟行为会使企业的边界在近乎虚拟的层面上实现外延,并购行为能够扩展企业的边界范围,被并购企业的边界会出现收缩甚至消失,而拆分则是企业边界“整化零”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企业边界重构与企业重组等现有的概念相比,研究的范围更加宽泛,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而在动态的市场上,企业之间的联盟、并购和拆分行为是时有发生的,尤其在经济危机(以及其他类型的危机)的影响下,是构建联盟以共度时艰,破产出售以主动出局,还是剥离资产以断尾求生都是对管理当局严峻的拷问,这些问号都涉及到企业选择何种方式改变企业边界这个谁也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能够从较长的时间跨度进行观察,三者其实是循环交替、环环相扣的,都是企业寻求发展或寻求庇护的历史延承,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长久全释。同时,对这类问题的探讨一直是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实际上,任何企业都有边界,并且都是所处的更大的市场边界的构成要素。根据科斯和彭罗斯的相关研究,企业边界会随着企业的内生性成长或衰退发生扩充或收缩的变化趋势这是一种自然的状态——植物体的生长通过根莲叶的大小粗细表现出来,动物体的生长通过肢体的高矮胖瘦表现出来,如此等等。当然,企业边界也能够经过外生性的力量实施重构,这在自然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对植物体的修剪嫁接,对动物体的移植离断。而随着企业边界重构的不断演化,不但需要对企业边界重构的动因进行分析,还需要以市场数据为依据,对企业边界重构进行经验分析,寻找企业的活跃度与市场的动态性之间的临界点,确定市场的动态性与企业边界重构之间的关联。

..............

1.2文献述评

有关“企业边界”和企业成长”方面的研究,科斯和彭罗斯的贡献是 创性的,,本研究已经完成的和将要进行的工作,都与此有关。

1.2.1有关企业边界的研究

在有关“企业边界相关理论的研究方面,通过网络知识媒介,按照“`企业边界'`重构'”进行高级检索,共检索到相关学术文献篇;按照企业边界”进行“标题”“模糊”检索,共检索到篇核心期刊学术文献,未发现与本文研究相同的报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以下成果。

(1)企业边界界定

在企业边界的界定研究方面,李维安,武立东对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扩展,从仅局限于单个企业的治理结构发展到了复杂的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首先,对子公司化的规模起点进行了确定、对公司治理的边界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基础,对子公司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起了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的基本框架。吴炯,胡培,舒建平等人在放弃了“科斯企业边界理论”中的两个并未言明的假设之后发现,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存在着两个层面上的清晰的边界,一个是法定边界,一个是契约边界。同时,他们应用合作博弈的核心解理论,对企业参与者的资产专用性问题、它们之间的交易比率对确定“两重边界”的作用进行了讨论。程承坪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缺陷之一是不能整合传统的厂商理论。他认为,这种缺陷来源于理论自身的矛盾:一方面,厂商理论确实认识到了“合约”的不完全性,找到了企业存在理由的效率基础;另一方面,该理论在对企业的边界和规模问题进行分析时,又无意间将产品市场看做是完全竞争性的,这便否定了合约的不完全性——这是一对明显的矛盾,所以作者认为,只有将现代企业理论的悼论打破,才能在对传统的厂商理论进行有机的整合后,解释企业行为的多样性。

在企业边界的演化与存在性研究方面,吴广谋,盛昭激从对企业边界特征的研究入手,从企业边界演化的角度,对企业边界的模糊动态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用模糊逻辑表示的企业集团的定义,并且得出了如下结论:企业边界的模糊性与动态性是企业集团化行为的主要动因。姚小涛,席酉民,张静首先讨论了企业契约理论在分析企业边界和规模时的约束和局限,从企业的边界和规模变动的特征与趋势出发,结合企业经营策略与重心的变化与调整,以企业生产性知识积累为视角,重新界定了企业的边界和规模。蒋恋,蓝海林,谢卫红在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边界理论进行回顾和评述之后,得出了下述结论:企业边界理论的发展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注重企业的外部边界到转向了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的并重,由静态的企业边界发展到了动态的边界,此外,他们还对企业外部边界和内部边界的渗透和模糊趋势问题进行了探讨。吴俊梅以交易费用学说和资源基础观为基础,对企业边界的存在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企业边界的存在性是以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为前提的,企业边界的扩张源于企业规模和能力边界的延伸,二者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而随着市场竞争的益加剧,企业的组织结构也逐渐的从纵向一体化”向“网络化”转变,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逐渐融合和模糊,其中的目的是十分明显的——节约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

............

2企业边界的相关理论

2.1企业边界理论观点评述

2.1.1马歇尔的观点

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性人物,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理论出发,以定量化的方式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描述为一个特定的生产函数关系,在这一函数关系式中,企业是作为一个专业化的单位存在的,来自于企业外部的资源被看做是企业的这一函数的“投入”,而经过其组织和生产之后,将得到以产品或服务为主要结果的“产出”。该理论以企业各项生产功能为基础,其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服务效率的提升方面。由此能够得出该理论的一个基本结论:企业存在的理由是为他人生产是更有效率的。而企业在规模经济、专业化活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使企业具备了这种效率。可见,马歇尔关于企业边界的讨论主要立足于规模经济即企业的横向边界方面。

2.1.2钱德勒的观点

与马歇尔极具代表性的研究不同,钱德勒对“企业边界”问题的研究似乎“并不清晰”,因为他并未真正提出过“企业边界”的概念。但是,在对历史资料进行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这样一条信息:钱德勒认为,“效率”是决定企业规模的最主要的因素,该“效率”与“企业的信息容量及其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密切相关。当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能够持续产生效率时,扩张活动应该继续;而当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张对效率”滞后时,扩张活动应该停止。

2.1.3科斯的观点

在解释企业存在问题时,科斯创造性的使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运用到企业和市场如何“分工”的分析中。市场协调成本可以通过管理协调来减低,是科斯对企业存在的理论解释的概括:资源的配置是要产生一定的费用的,企业需要在市场和自身配置之间进行权衡和判断,如果资源的市场配置的费用超过了企业配置的费用,那么,就应有企业对资源进行配置,并且这种配置也往往被认为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企业内部管理的资源配置就是合理的和必要的。在企业边界变动方面,科斯则认为,企业规模的扩张与其组织成本的上升是同一的过程,两者具有相同的趋势。同时,企业家这种新古典经济学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也被认为其管理才能会随着组织收益的提高出现递减的可能,因为惯常的理解是,企业家也许很难成功地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它们的价值也就很难体现出“最大化”的状态。因此,在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组织成本的双重作用下,企业扩张的步伐会在一个“均衡点”处停止(图2.1)。即从边际分析的角度讲,如果企业内部交易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相等时,两者之间就实现了均衡,这个“均衡点”给科斯称作“企业的边界”。可见,对于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在企业和市场的选择上,边际分析起到了重要作用。从科斯关于企业边界的研究来讲,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换的制度安排,因为它们能够实现近乎一致的功能。

...................

2.2企业边界的属性

2.2.1企业边界的两重性

作为一个能够将资源投入转化为产品产出的复杂系统,企业要想完成既定的生产活动,仅有基本的生产资料(资源投入)是不够的。从系统论的角度讲,此时的企业还需要同时具有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必须成为资源和能力的复合体。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有形资源与知识、技术、商誉、社会资本等无形资源共同组成了企业的资源结构。区别在于,有形资源如果具有同质性,将极易得到交易与模仿,并且,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该类资源满足边际成本递增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相反,无形资源往往具有异质性,被交易与模仿的可能性将大大的降低,该类资源则满足边际收益递增与边际成本递减规律。而更有力的说明是,在竞争强度愈演愈烈、稀缺资源的获取越来越难的情况下,任何企业要想构建核心竞争能力,打造和维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都需要对无形资源进行重点考虑,这些无形资源包括知识与能力、技术与创新、商誉与信誉、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等,而不是只关注于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尤其是有形资源)。而在当前情况下,无形资源的队列也发生了“等级危机”,企业能够掌握更多更有力的“隐性知识”经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学者认为,企业能否对隐性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吸收与转化,是否具备此类能力,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化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把企业定义为“生产和运用知识的仓库”也似乎显得证据充分。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企业的边界属性确实另有证据,即企业边界在“集合体”的前提下是同时具有规模边界与能力边界的两重属性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有形资源要素决定着企业的规模边界,无形资源则决定着企业的能力边界。从辩证的角度讲,企业的能力边界决定着企业规模边界的界限,而企业的规模边界又能够外化为企业能力边界的范畴。虽然两种边界形式对企业而言相互支撑,互为补充,但一般认为,企业的能力边界似乎更为重要。在伊迪斯彭罗斯的著作《企业成长理论》中,作者曾经坚定的认为,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这些制约或者瓶颈往往与劳动力资源、资金能力或者设备性能有关,但是更为关键的确实企业家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企业家精神,它能够对企业的发展规模与前进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企业的无形资源具有特殊的性质,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面上实现共享,并且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得到重复使用,价值其具备“新经济规律”所要求的属性,从这个角度讲,企业能力边界的变动趋势与规模边界并不一致。因此,在对待企业边界这一问题时,应扩大观察的范围,即在考查企业外在外化的规模边界性质的同时,对企业的能力边界性质要进行详细分析,这是重新认识企业边界多样化变动的新的要求。

...................

3企业边界重构的动因分析.........33

3.1企业联盟的动因分析.........33

4企业边界重构的效应分析.....47

4.1企业联盟的边界重构效应.......47

5企业边界重构的历史与趋势——来自市场的证据......63

7动态市场上企业边界重构的优化

7.1较低市场动态性下企业边界重构的优化

7.1.1企业行为趋于“内敛”

在较低的市场动态性下,企业的成长如同人的成长样,表现为从量变化到质变的过程,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推动着企业系统内部的组织与功能不断地分化。因此,此时的企业应注重自身机体的扩张、调整“新陈代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与环境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同时,由于在这种环境中,企业实际上获得了一个完善自身的机会。所以,企业应该注重内部结构的完善和成熟,在注重企业规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企业功能,促进企业的“质”变。这是因为,企业的规模是企业结构和功能的载体,如果企业规模太小,它就不可能有人们想象的完善的结构和功能。但是,另一方面,企业规模和企业的结构与功能只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不是一种线性关系,不可能绝对地进行对应;再者,企业的结构和功能是相对于企业一定的规模而存在,它不存在绝对的好与不好,主要在于它是否适应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要求和变化。因此,根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调整企业的结构和功能,是企业获得战略生存的关键所在。通过,要将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框架、企业文化有机的融为一体,根据企业的规模选择与其相适应的结构和功能(该观点在钱德勒的相关著作中曾被反复提及,才能为较大的市场波动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在动态的市场中表现出顽强的生存能力、积极的适应能力以及对风险的预见和抵御能力。

............

88研究结论与展望

8.1研究结论

本文应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对“基于市场动态性的企业边界重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初步建立起了基于市场动态性的“企业边界重构”的理论框架,为企业联盟、并购、拆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的评估与优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得出的结论如下:

企业边界重构是一个迸行尝试性探讨的新的话题,它较之于传统的企业重组等概念显得更加宽泛,并且直接、全面的指向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与控制以及企业战略的转型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基于市场动态性的企业边界重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上述的一些结论,但是其中的不足之处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主要考虑了市场状态对企业行为的反应,未能对企业行为对市场的反作用做出必要的分析和讨论,再比如,企业边界重构效率的综合评价只是通过仿真数据进行了应用分析,虽然数据的采集过程是严肃的,数据本身是真实的,但是还是无法与实证分析相比,等等。

可见,对企业边界重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管理工程的一项具体和繁重的任务,该任务包含的内容涉及到企业和市场的方方面面,涉及到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的核心部分,同时也与企业战略管理、系统工程、统计学等息息相关。如果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的思考和缜密的研究,必将得到一定的更加有价值的信息。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年)精选范文十:中小企业BtoB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宏观经济逐渐复苏以及我国政府部门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可行支持政策,2012 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根据艾瑞咨询提供的数据,2012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接为 8.1 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整个 GDP 的 15.6%。BtoB 交易占整个电子商务交易额八成以上,其中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占比 53.3%,规模以上 BtoB 占 28.3%。截止到 2012 年 6 月,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已经突破 1650 万。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 BtoB 电子商务市场虽然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但总体仍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由于受经济危机及国际经济疲软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将 BtoB 电子商务作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要渠道和工具之一,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并开始采纳和接受这一新兴商业模式。但是,国内 BtoB 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并且逐步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为提升 BtoB 平台服务质量和声誉,平台服务商开始推行实名认证。2011年 9 月 19 日,阿里巴巴率先宣布正式对会员实行实名认证制度。随后,慧聪网表示会很快跟进实名认证制度,以此提高行业门槛和欺诈成本,并且国内其他 BtoB服务商都表示将对会员开展实名认证,这表明在 BtoB 全行业推行实名认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第二,网络融资已经成为 BtoB 行业新型业务增长点。中小企业虽然作为 BtoB电子商务应用的核心群体,但是其融资难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之一。为此,各 BtoB 服务商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会员提供融资服务,这无疑表露出一些 BtoB 业务领军企业继信息流、物流之后,正向电子商务产业链下游扩张,开始涉足资金流。

第三,BtoB 电子商务服务商纷纷拓展新领域。2011 年阿里巴巴在推出阿里云手机之后表示将继续推出拥有自己特色和专用操作系统的平板电脑。网盛生意宝正式推出“生意社”(100ppi.com),专门定位于大宗商品数据服务,并且于 2012 年初推出了中国首个大宗商品指数——“大宗商品需求指数”(BCI),旨在打造制造业重要评价指标和宏观经济变化的“晴雨表”。

根据中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提供的数据,截止 2011 年底我国已有超过 4800 万家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具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同时我国 BtoB 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从2008 年的 5080 家,增长到 2011 年的 10500 家,初步估算 2012 年底我国已有 BtoB电子商务企业 11800 家左右,具体如图 1-1 所示。

...................

1.2 研究对象界定

1.2.1 中小企业

近些年来,中小企业在世界各国发展迅速,对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也日益凸显,表现出惊人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因此与中小企业相关的课题也越来越多,其重要性也备受关注。从理论上讲,中小型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关于企业规模的确定都存在大中小三种规模,但是在划分中小企业标准上,应当使用一个相对性原则,即企业所处的地域、行业和时间的不同,划分的标准就不同。美国和英国在定义小企业时,同时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标准;日本、德国及意大利等国则直接采用定量标准来确定中小企业;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引导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中小企业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关于中小企业的定义有很多种,本研究采用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于 2011 年? 6 月 18 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所规定的中小企业标准。该标准将我国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和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同时要结合行业特点以及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具体如表 1-2 所示。

..............

第 2 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内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研究综述

2.1.1.1 我国学者关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总体研究

从 1998 年 2012 年 11 月底,我国学者在电子商务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以 CNKI 收集的文献为基础对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首先以文献题目中包含“电子商务”为条件进行第一次文献搜索,共得到文献 52689 篇;然后再以题目同时包含“电子商务”和“中小企业”为条件得到文献 1312 篇;以文献题目同时包含“电子商务”和“采纳”为条件进行检索,共得文献 32 篇;以下是对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相关研究的 1312 篇文献的统计分析,具体如表 2-1 所示。

通过表 2-1,可以发现从 2005 年开始,我国学者关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研究方兴未艾。这种学术繁荣现象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导向有一定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国家特别关注中小企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不仅是社会经济的生力军,而且是推动电子商务应用和发展的主力军。

为了更好地梳理这些文献,本研究采用多维相关性分析矩阵(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MCA)。MCA 与主成分分析方法一样,是一种给多维数据变量进行图表分类的探索性工具。采用 MCA 来分析这些文献的优势在于它将多维变量数量分析与归类分析有效整合,在强调各变量之间关系的同时,还能尽量避免信息丢失,具体如图 2-1 所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个人层面信息技术接受理论

信息技术接受和采纳分个人和企业两个层面。关于个人层面信息技术接受或拒绝的研究主要源于 Davis 的技术接受模型(TAM),该模型由 Davis(1985)在其博士论文《基于实证研究视角的信息技术新使用者技术接受模型:理论和检验》中首次提出,并藉此形成了个人信息技术接受层面的研究流派,共包括创新扩散理论(DOI)、理性行为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TAM)、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TAM2)、动机模型(MM)、个人电脑应用模型(MPCU)、社会认知理论(SCT)、技术接受和计划行为整合理论(C-TAM-TPB)以及技术接受行为整合理论(UTUAT)和 TAM3 等 10 多个模型和理论模式。关于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和个人层面的比起来就显得捉襟见肘,非常单薄。目前来讲比较成熟的关于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的模型是技术——组织——环境(TOE)模型和罗杰斯在创新扩散模型中所提及的关于组织信息技术采纳行为。这两个流派都对信息技术采纳理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研究将对这些理论模型的参数、目标及适用范围等进行比较,图 2-2 列出了个人技术接受层面的概念模型和理论逻辑。

2.2.1.1 创新扩散理论(DOI)

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创新扩散理论就被用来描述创新决策过程。罗杰斯(Rogers)分别于 1962 年、1983 年和 1995 年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并提出了广为采纳的创新决策模式。该模型提出的个人层面创新决策具体步骤包括:(a)首次了解创新知识,(b)形成关于创新的态度,(c)做出接受或拒绝创新的决策,(d)执行新想法,以及(e)决策核实。这五个步骤具体如下:

(1)当个人遇到创新的相关知识并且知道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时候,关于创新的知识便产生了。

(2)当个人形成关于创新的喜好或者是厌恶的态度时,创新过程中的说服便产生了。

(3)当个人热衷于接受或拒绝创新的活动时,创新过程中的决策便产生了。

(4)当个人实际使用创新的时候,创新决策便开始执行了。

(5)当个人寻求信息强化已做决策或者在面临同样问题时继续保持以前的决策时,创新决策的核实活动便产生了。

...............

第 3 章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3.1 中小企业决策模式 .................. 51

3.1.1 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 ........... 51

第 4 章 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82

4.1 调研设计 ............... 82

第 5 章 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模型与验证 .............. 97

第 6 章 促进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的对策分析

6.1 中小企业未持续采纳BtoB电子商务的原因分析

6.1.1 决策主体原因分析

6.1.1.1 中小企业领导 BtoB 电子商务认知行为缺失

第 5 章的路径系数分析表示企业决策主体三因素对中小企业持续采纳 BtoB 电子商务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涉及企业领导个人行为层面的有专业知识和风险倾向这两个因素,它们的总效果值分别为 0.531 和 0.419,其中间接效果值分别为 0.420 和 0.325。它们对采纳行为产生间接效果主要是通过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相对优势体现出来的。这就说明领导个人知识背景和电子商务从业经验会影响他们关于BtoB 电子商务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相对优势。从调研和实际访谈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最初开展 BtoB 电子商务大部分都是迫于环境的竞争、政府或贸易伙伴的强制要求,属于被动适从,只有一小部分是因为领导或者是公司决策层认识到了 BtoB电子商务的战略重要性主动采纳的。这种由于“潮流压力”而被动的 BtoB 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会导致企业领导对电子商务不够重视及投资不持续等现象。调研发现很多企业在初期采纳 BtoB 电子商务或者是采纳后不见效果的时候,就会采取一种消极的态度,例如不再委托专人对平台进行维护和管理、对平台采取自生自灭的态度、认为初次投资平台就是亏损等,持有这些态度当然不利于平台的健康发展。这些行为的产生主要与企业领导的见识、知识背景和电子商务从业背景相关。

风险倾向和专业知识也是影响中小企业采纳和持续使用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领导风险承担能力和对公司采纳 BtoB 电子商务的支持程度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和企业性质特征,很多时候企业老板的意见就是公司的意见,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风险倾向以及个人对 BtoB电子商务战略价值认识对公司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家由于自身原因而不能正确认识到 BtoB 电子商务的战略价值,认为电子商务对本企业的价值和作用不大,所以根本不愿意承担这方面的风险。认为网络交易存在缺乏诚信、客户信息不够真实、支付方式缺乏保障、产品质量存在隐患以及出现问题后索赔得不到保证等弊端,因此他们不愿意承担这些风险,希望等相关机制和法律健全后才涉入该领域。

.................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本论文旨在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找到我国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的影响因素和具体决策过程。论文对国内外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采纳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借用作者给企业现场和网络培训的机会,采用实地调研、电话调研、网络调研以及案例跟踪等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运用技术接受模型、社会认知理论、创新扩散理论、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等个人层面的技术接受和采纳理论,以及企业层面信息技术采纳的 TOE 框架,详细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概念、业务发展过程及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等。论文还以现有相关研究的成熟量表为基础,结合前几章的研究成果,开发了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影响因素调研量表,共发放660 份调研问卷,收回有效样本 300 份。运用计算机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经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本文共形成以下结论:

(1)根据中小企业本身特征,结合电子商务技术的特点,本论文分别构建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业务发展阶段模型、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概念模型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影响因素模型,这些模型是论文的理论核心。根据模型,本研究认为中小企业的 BtoB 电子商务采纳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随着认识不断深化,中小企业对于电子商务的投资也不断延续。同时,中小企业 BtoB电子商务业务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由最开始的企业信息展示到交易整合、企业 5P4F 整合直至达到理想的 EtoE 状态。

(2)从对调研样本企业的自然情况分析来看,企业采纳 BtoB 电子商务与其本身所属行业、所经营产品、所在地区及所处产业集群相关。同时企业 BtoB 电子商务绩效与公司的重视程度相关。调研结果表示企业投入大并且操作频繁的企业电子商务绩效优于投入小并且没专人操作的企业。

(3)利用 SPSS 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调研样本进行因子提取,共得出专业知识、企业资源、风险倾向、感知易用性、感知相对优势、感知竞争压力和国家政策支持等七个影响中小企业 BtoB 电子商务持续采纳的因素,其中感知相对优势影响作用最大。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