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篇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814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企业管理大致包含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商战管理、物资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及领导力提升等多个方面,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阐述和总结。今天该网为大家推荐一篇企业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一:组织惯性、环境动态性与企业绩效 的关系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经济市场开始出现更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现象变得越来越激烈,这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任何企业都无法避免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管理、决策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开始在组织与战略管理领域中引入惯性的概念,组织惯性已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组织惯性是企业在外部环境之中长期磨合中产生的,这里面沉淀了一个企业的思考模式以及对某些问题的决策策略。在资源基础角度的看法是,当一个企业的惯性越来越强的时候,企业将会具有很多非常宝贵的无法被其他公司所抄袭的惯例以及管理方面的方法,这将让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变得强大,同时组织惯性是一种企业长期成功沉淀出来的可以使企业工作效率更高的一种属性。

然而企业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同外部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动态性已经成为了环境的最主要的特征。企业为了能够持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采取主动而非被动的方式,通过创新或变革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组织惯性能够促进企业的运行发展。而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过去积累的经验和获得的竞争优势,却会成为了企业创新和变革的障碍。许多曾经相当成功的大公司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因组织惯性的存在,企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被牢牢锁定,难以调整和改变,因而无法对市场的改变迅速作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使得出现一些诸如工作效率不高和公司整体投资方向错误等等问题。

.........................

1.2 文献综述

1.2.1 组织惯性的研究

1、组织惯性的内涵

惯性(Inertia)概念来自于物理学,它在物理上的概念指的是当物体没有外力施加的时候,可以保持匀速直线的运动或者是处于静止的固有属性。随着对企业发展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开始意识到内稳定性要求与抵制变革的特性(即惯性)的存在。组织中的惯性现象,较早是由组织内部适应学派提出的,Cyert 和 March(1963)指出组织生活中充满惯性,是指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保持一致的一种趋势。Hannan and Freeman(1984)认为组织的核心特征包括其既定目标,权威,技术和市场战略的形式。组织的所有这些特征迫使它保持现状,并继续目前的策略 (Nelson and Sidney,1982 )。这种强烈的市场策略和公司的相互关系被定义成为组织惯性(Organization Inertia)。

而组织惯性内涵的进一步研究则是由组织生态学派的学者来完成的。组织生态学主要从组织行为与环境变化的视角来界定组织惯性的内涵。组织生态学主要从组织行为与环境变化的视角来界定组织惯性的内涵。Amburgey & Miner(1992)认为组织惯性是不管环境的变化程度如何,企业仍保持静止、稳定,或维持一致的方向、速度的行动状态,即企业常常依据过去的习性、以往的管理方式行事。Haveman(1993)则认为组织环境是非常复杂的群体生态系统,组织在面对环境改变时不易发生变动的现象就是组织惯性,它会对组织的运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简兆权等人(2001)对组织惯性的观点是公司在目前已经存在的企业模式下,同时对外界市场动荡做出相应调整的趋势。陈扬等人(2011)对它的观点则是这种组织惯性是一种企业行为,它的来源是公司的历史积累,而这种积累会导致公司跟不上市场的变化,会使企业响应环境变化变得缓慢。

2、组织惯性的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从组织生态理论、组织行为理论、权变理论、新制度理论等角度探讨了组织惯性产生的根源。其中,在组织行为的观点中,一个公司对于形势的认识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所以公司的决策者不能对公司的政策改变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在公司的业绩急剧下降的时候,他们才会做出对组织结构的调整。而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结构要与环境相匹配才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否则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并且表现出组织惯性。在新制度理论的观点下,组织惯性的主要来源是由于政治上的冲突、某些不确定性以及沉没成本。在这些理论探讨组织惯性成因的基础上,学者们开始探讨什么因素会影响组织惯性的形成。

...................

第二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从资源基础观的视角来看,随着企业逐渐变得具有惯性时,企业将积累大量有价值、难以模仿的惯例,这些将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绩效。而且当企业的组织惯性较强时,企业内部所形成的大量的管理经验和技巧,能使企业的运营更有效率,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由此看来,组织惯性与企业绩效显著相关,本文尝试进一步探讨企业的组织惯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厘清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2.1 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作为企业内部固有的属性,组织惯性对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的组织惯性逐渐增强的同时,企业在业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惯例、管理经验与技巧,这些都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将成为企业未来竞争优势的来源(Barney, 1991 ;Perteraf , 1993),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基于企业演化的视角,Tushman & Romanelli(1985)认为,企业之所以维持现状、保持稳定的状态,在于企业固有战略的需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企业在固有战略的指引下,更倾向于从成功的战略积累与总结的经验,并从中寻找与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这样的惯性将能使企业节约经营成本、锁定目标客户以及避免激烈的竞争。而从企业与环境相适应的角度来看,组织惯性在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匹配的情况下具有正向的作用(Zajic et al.,2000)。此外,在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下,组织惯性能为企业提供可靠性和可解释性,进一步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角度出发,组织惯性的存在,企业过去的努力都能够成为促进企业成长的关键因素。

随着组织惯性研究的深入,Hannan & Freeman (1984)、Amburgey&Miner(1992)等学者也逐渐关注到组织惯性的潜在收益:组织惯性能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同时也能使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更具有质量保障,为企业创造可信任性等潜在价值。张江峰(2010)也认为,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制度、规则以及流程规范,有利于企业运作的连续性,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这些都将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因此,企业的组织惯性对于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

另一方面,企业的组织惯性有助于维持资源的稳定性和持续性(Hannan和Freeman,1984),企业可以在秩序与规范的要求下,通过提升原有的技术开发新产品来取得竞争优势,因而组织惯性能促进创新。而从企业的内部运作来看,企业的组织惯性能使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促进知识的传递,巩固创新的成果,从而保留和延续成功的创新(Weick,1982)。廖冰等(2013)也认为在制造企业中,组织惯性对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的策略来降低成本,并且规避新技术所带来的投资风险,从而提高创新绩效。

...................

2.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随着组织惯性相关研究的发展,开始有学者发现组织惯性在不同情景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是不同的,因而从权变的视角下探讨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很有必要。而环境动态性是研究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匹配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权变变量。环境动态性是指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变化速度,表现为企业无法准确地感知环境变化的方向与程度,会潜在地影响企业的各种行为。环境动态性高表现为行业中的技术更新、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竞争对手的策略等发生频繁变化。环境动态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机会,也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威胁。

已有研究表明,环境动态性在企业的内部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Priem(1990)、Homburg et al.(1999)等认为,在环境动态性较高时,中高层管理团队获得共识的程度会降低,而高度共识的团队在稳定的环境中能得到更好的执行。Judge et al.(1991)、Glick et al.(1993)等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会在决策行为与企业绩效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环境动态性较高时,决策者只能做出有限,并且要以更大成本为代价。Covins(2001)认为环境动态性在组织结构、战略意图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中起着调节的作用。陈国权等(2012)的实证研究发现,环境动态性对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作用。陈力田(2012)通过实证证明,环境动态性在战略协调柔性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的作用。郭爱芳等(2013)的实证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能够对创新绩效、经验学习与科学的关系存在着负向调节的表现。

企业是否适应环境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环境动态性在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匹配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权变变量。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影响企业行为的改变,最终影响企业绩效。在较高的环境动态性下,组织惯性会使企业陷入固化,即使意识到外部环境的威胁,也无法迅速地做出响应(Hedberg et al.,1976)。同时,当环境动态性较高时,环境的迅速变化会降低甚至完全抵消企业现有管理经验技巧、知识体系、价值观等的价值,使现存的知识、资源、能力迅速贬值或失去失效。另外,在动态环境下,创新周期的缩短要求企业获取大量的外部环境和市场的知识、信息(朱秀梅等,2011),以跟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并保证创新活动的有效性;但企业在组织惯性的束缚下固守过去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无法及时地吸收创新所需的大量信息,从而降低企业创新绩效。因而环境动态性会负向调节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效果。

......................

第三章 研究方案与问卷设计 .......... 23

3.1 变量定义与测量 ............... 23

3.1.1 变量的操作定义 ................ 23

3.1.2 变量量表说明 ........ 24

3.2 问卷预测试与确定 .............. 26

3.2.1 问卷预测试 ........... 26

3.2.2 问卷量表的确定 .............. 28

3.2.3 正式量表的形成 ......... 30

第四章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4.1 正式调研与研究样本 ............... 32

4.2 效度分析 .............................. 33

4.3 信度分析 ............ 35

4.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6

4.5 相关分析 ................. 37

4.6 回归分析 .................. 38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2

5.1 研究结果 ................. 42

5.2 研究结果讨论 ................... 43

5.2.1 组织惯性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43

5.2.2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 45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章主要是总结数据统计分析中的结果,并结论相关文献理论对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对于管理实践的启示。

5.1 研究结果

组织惯性会对企业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组织惯性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研究,提出了组织惯性会影响企业绩效的假设,以及环境动态性作为调节变量的假设,并以国内企业为样本,对本文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参考已有文献,编制了组织惯性、企业绩效和环境动态性的量表,从结构惯性、知识惯性、文化惯性这三个维度考察组织惯性,从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两个维度考察企业绩效,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接着对收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效度分析、信度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

在描述性统计分析中,组织惯性的结构惯性、知识惯性、文化惯性这三个维度的平均值分别为 3.43,3.40,3.45,总体来看,样本企业的组织惯性的程度处于中上水平,企业均存在这三种惯性,说明组织惯性是企业中一个普遍的现象。环境动态性的平均值为 3.10,环境动态性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企业面对的环境变化较为迅速。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平均值分别为 3.27 和 3.10,说明样本企业的财务绩效与创新绩效均取得较满意的水平,在平均分以上。但创新绩效比财务绩效要低,说明样本企业在实践中给予了财务绩效更多的重视。

.....................

结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其不确定性也显著的增加,这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组织惯性能够促进企业的运行发展。而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过去积累的经验和获得的竞争优势,却会成为了企业创新和变革的障碍。本文尝试对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环境动态性在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到的调节作用。得出以下的结论:

1.基本结论

第一,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惯性的三个维度中,结构惯性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文化惯性对财务绩效与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由于存在结构惯性,组织结构逐渐变得制度化,企业就能高效地利用企业内部的一切信息与资源,提升原有的技术开发新产品,从而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文化惯性的企业,不断向组织成员传递有价值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加强企业的内部整合和外部协调,进而提高企业绩效;文化惯性在战略意图上表现的一致性,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技术创新和知识创造的活动,将有助于创新效率的提高。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关于组织惯性对企业绩效影响的认识,且对企业实践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在环境相对稳定下,企业需要合理地利用组织惯性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二,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惯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会受到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环境动态性会削弱知识惯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在相对动态的环境下,企业过去积累的知识经验会因环境频繁变化而失去原有的价值,企业因知识惯性的存在还会局限于现有的知识体系,知识惯性对于企业绩效的功效将会被削弱。因此,在环境动态性较高时,企业需要保持更新知识体系的敏感度,避免知识惯性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力量,积极地响应环境的变迁,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二: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科技研发,它都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更是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随着移动计算、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型技术的兴起,基于信息和网络的生产创新模式将带我们进入“工业 4.0”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性的数据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据国际数据公司的一项数据显示,在 2011 年,全球被创建和被复制的数据总量超过 1.8ZB,预计到 2020 年,这一数值将超过 35ZB。并且数据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低价值密度、实时性等特征,所以“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数据”一定会对现代企业的管理、组织、营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大数据已经应用在医疗服务、零售业、金融业、制造业、物流、电信等,并为这些行业已经带来了价值和发展空间。

“大数据”也可应用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本质就是为客户服务,客户的满意程度也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指标,所以必须以客户服务为企业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这就要对客户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有价值的信息,指导企业改进和实施。我国物流行业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多数物流企业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能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管理。那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正好可以弥补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所以如何在大数据总体环境下保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如何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调整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及调整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这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面临的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物流行业本身就是一个产生大量数据的行业,而大数据的价值就是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之中发掘新的知识,创造新的价值,所以就要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物流行业的每个节点进行管理,对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和整合,这样就能够让物流企业掌握有用的信息,及时做出调整,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服务。还可以为企业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日常运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

1.2.1 大数据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

从大数据这个关键词的出现角度梳理,可以知道大数据作为一个关键词经历了一系列过程。在 2010 年 2 月出版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杂志中一篇题为“The data deluge”的文章中,出现了 Deluge 这个词。Deluge 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大泛滥、大洪水”的意思,因此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直译就是“数据洪流”或“海量数据”的意思,但是文章并没有直接出现Big Data 一词。2010年4月,维基百科首次将大数据列入“维基百科”条目,确立了大数据的研究地位。2011 年 2 月,《Science》杂志推出专刊“Dealing with Data”,主要讨论了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大数据问题,强调其重要性。接着,美国为代表的数据管理研究者和学者们站在数据管理的角度,联合发布了一份白皮书《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ith big data》,第一次从学术角度全面的解释了大数据的具体来源、处理流程及面临的相关问题。到了 2011 年 5 月,big data,大数据作为一个关键词,由美国著名的权威研究机构麦肯锡发表的一篇名为“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ro innovation,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大数据:未来创新、竞争、生产力的指向标)的研究报告中第一次出现。这篇著名的报告,详尽的分析了大数据的影响、关键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并且指出大数据是继传统IT之后下一个提高生产率的技术前沿,推动了工业界和学术界对大数据的关注。同时,大数据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兴趣。2008 年和 2011 年《Nature》与《Science》杂志分别出版专刊《Big Data: Science in the Petahyte Era》和《Dealing with Data》,从互联网技术与经济学、超级计算和生物医药等不同的角度深入讨论大数据处理和应用专题。

从企业角度分析大数据的研究进展。2011 年 12 月,出现关于大数据的一系列报告,包括《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商业模式》等,引起产业界的高度关注。随后,以 EMC,IBM、惠普、微软在内的知名企业纷纷通过采取措施进军大数据。通过收购研究大数据的专业公司来实现技术的对接与整合,实施大数据战略。2011 年 5 月,EMC 公司在主题为“云计算相遇大数据”的 EMC World 2011 大会中阐述了云计算与大数据的理念和技术趋势。2012 年 7 月,信息技术研究和分析公司 Gartner 发布了大数据技术生命周期调查报告《Hype cycel for big data,2012》,列出了多达47个大数据技术和专业术语,记录了大数据从炒作到成熟并进入主流的过程。Gartner 认为,大数据带来的优势将会加快大数据技术的生命周期,在未来两到五年内该技术将会从幻灭低谷期发展到主流部署。通过 MapReduce 和 Apache Hadoop 等技术,大数据分析工具将在市场上蔓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大数据来超越其竞争对手。

......................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大数据相关理论概述

2.1.1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正如其他新兴的学术术语一样,大数据作为一个曝光率极高的关键词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大数据的准确概念现今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并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学者和实践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大数据进行定义。根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 10 种以上大数据的定义,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人们对大数据的研究和探讨。下面列举几个代表性的定义和观点。

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从技术角度给出定义。其中维基百科指出大数据是指在信息技术中,一些使用目前现有数据库管理工具或传统数据处理应用很难处理的大型而复杂的数据集。其挑战包括采集、管理、存储、搜素、共享、分析和可视化。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与维基百科给出的相似,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攫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咨询。

咨询机构从研究角度给出定义。Lucila 认为大数据是高容量、速度和成本效益的要求,创新形式增强洞察力和决策信息处理的各种信息资产的数量、速度和品种特性只是 Gartner 大数据定义中 3 个部分之一,另两个部分是:信息处理的成本效益和创新形式和增强的洞察力和决策。目前得到重视的多为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麦肯锡给出的大数据的定义是大数据指的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

.....................

2.2 客户关系管理基础理论

2.2.1 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

客户关系管理(CRM)源自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接触管理”,是指专门收集和整理客户与公司联系的所有信息。到了 90 年代初,演变为对于资源资料的分析,以及电话服务中心的“客户关怀”。最后经过不断发展和更新,客户关系管理日趋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体系。不同的组织和企业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是不同的。典型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一种管理理念。Gartner 小组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管理视角,以此来提升企业与客户的交流能力,目的是将客户的收益达到最大,所以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管理理念。

(2)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一种营销策略。其代表人物 DonPeppers,Martha Rogers和 Bob Dorf,他们认为客户关系管理就是一对一营销。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认为 CRM 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并且将一对一营销和数据库营销都归到 CRM 营销的范畴。还有人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营销管理思想,同时他们还认为 CRM 是市场营销理论的一个分支,源于市场营销学。

(3)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一套先进的技术。Reinhold Rapp 认为 CRM 就是管理软件和技术:Hurwitz 小组则认为,CRM 的核心就是自动化。国内有部分人也认为 CRM是一套先进的技术工具,它能整合人力资源、简化业务流程。这些观点都将 CRM 看成是一种应用在实践的技术。

(4)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一个商业过程。IBM 就认为 CRM 包括企业对于客户的识别、挑选、获取、发展和维持的整个过程。而著名的 Particia Seybold 集团的 Marshak则从使命、战略、目标及策略分别描述了 CRM 在战略上重视客户,规划客户关系的建立方法,提出评估客户关系的指标,用客户关系管理技术支持客户关系的策略。

........................

第 3 章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 CRM 现状分析 ............ 19

3.1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 CRM 现状分析................. 19

3.1.1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 CRM 管理现状................... 19

3.1.2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 CRM 实施现状................. 20

3.2 第三方物流企业 CRM 在大数据下面临的挑战 .................... 21

3.2.1 数据不足与客户流失控制与预测不足之间的矛盾.................. 21

3.2.2 数据更新不足与客户聚类与个性化服务不足的矛盾............ 22

4.1 框架设计指导思想 .............. 26

4.1.1 突出大数据下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新特点............... 26

4.1.2 突出大数据下新的数据处理工具的作用........... 26

4.2 实施框架内容 ................ 26

第 5 章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 CRM 分析 ...................... 32

5.1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信息收集 ........... 32

5.1.1 传感器技术.......... 33

5.1.2 条形码技术.............. 33

5.1.3RFID 技术................... 34

第 6 章 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 CRM 的保障

通过前文论述,可以看到在现阶段将大数据应用到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中仍然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面对与迎接这些挑战,将是在大数据时代,国家政府与第三方物流企业都需要深思的问题。有了国家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与保障,或者技术投资上、法律相关规定上,那么这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就等于有了外界环境的支持。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也要注重自身对大数据的重视,加深对大数据的了解,通过分析大数据的利弊与各种衡量,来为企业更好的进行大数据化的客户关系管理做出最有利的决策。因此,本文将从政府角度与企业自身角度两个层面来阐述针对上一节面临的挑战,以期在政府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同的努力下,能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早日享受到大数据分析对其客户关系管理带来的切实利益,同时也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6.1 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是将大数据应用到实践当中的最基础的一步,只有有了相关完善的基础设施,才可以保证大数据技术的顺利实现,这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说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势在必行。那么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应该在原有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和配送系统的基础上,多多重视与包括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仓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专家系统、呼叫中心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综合,同时必须认识到网络是把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理念贯彻实施到组织中、实现企业目标的高效平台。

..................

第 7 章 结论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处在蓬勃发展中,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下,面临着大环境的海量数据的挑战,及国内物流行业越来越认识到将大数据应用到物流行业的趋势,总体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够在大数据环境下,在新的环境下,能够做到与客户良好顺利的沟通,进行有效客户关系管理是摆在每个物流企业当前最需要思考与解决的问题。经过前面所述,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了各行各业,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各行各业都已经开始认识了解并且努力去抓住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从思想方面认识到大数据时代所来给自身的机遇与挑战,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开始慢慢去调整与变革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但是,总体来说,只有行业内的个别领先企业真正的去实施、去投入、去应用数据时代里最有价值的信息,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大数据依旧停留在思想认识阶段。

(2)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在整体上取得了很多成果,不同的学者站在管理信息软件角度、站在以客户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角度、站在整体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实施着客户关系管理,积累了很多实用的经验与理论。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略显滞后,在数据获取与应用上,严重存在着数据应用不足与客户关系管理之间的矛盾。

(3)在分析第三方物流企业现有 CRM 结构的基础上,在突出与重视大数据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下,建立了大数据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整体上对照于大数据的三部处理流程,也是由三部分构成,将这个 CRM 过程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输出这三方面功能来实现,同时强调在功能实现中强大的大数据技术和其他有关技术支持。

(4)将大数据真正的应用到第三方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当中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的一个现状是在现阶段,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因此需要政府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身共同努力去迎接与克服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三:基于战略视角的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与技术不断创新的催促下,创业活动已在全球席卷开来。大量的从业者投入到各行各业的创业之中。这种创业活动不止在发达国家大面积催生,在发展中国家里也不断涌现出来。创业能够带动就业,缓解庞大的就业压力,而且能够帮助培养企业从业者的企业家精神,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组织、地区乃至国家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创业活动已经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和基本动力之一。美国作为创业活动的受益者之一,自从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创业经济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美国,创业活动有着很好的社会基础,美国的经济制度为创业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资源,再加上在美国企业者们的创业意识很强烈,这些都使得美国的创业活动始终非常活跃(P.F.Drucker, 1985)。相比较而言,创业活动在发展中国家只属于初步发展时期,在这些国家创业要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多更复杂的情况。众所周知,创业活动要想成功运行要受制于很多内外部因素,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竞争逐渐白炽化的今天,对这些条件的要求将更加苛刻,企业将面临更大的创业风险,要掌握更多的创业资源。比如正在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环境变动频繁,市场瞬息万变,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等都给我国创业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企业的创业活动必须要针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灵活有效地整合利用自己能够获取的创业资源,选择适合外部环境和创业资源的企业战略,以期能在创业市场上获得更为突出的绩效并获得竞争优势。基于此,本文将在一定范围内选取企业,对其创业活动的创业资源,企业战略和创业绩效进行深入研究,来探讨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创业资源、企业战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以此来帮助我国企业创业活动能够顺利展开并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更快速发展。

......................

1.2 研究意义

在之前 30 多年的研究中,很多国外学者对创业的研究多集中创业理论、创新战略、创业者能力及企业能力等少数几个领域,而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是实证性研究比较少,多为政策性或者描述性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就是对于创业绩效的研究也多为基础性研究,相对缺少一些微观研究,比如创业资源内部各个维度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两者既有直接的影响关系,同时创业资源又经过其他的中介因素间接地影响创业绩效,而企业战略作为两者之间的中介变量在过去的研究中一般较少提及,但是创业企业采用何种战略,往往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源,而它拥有的资源及所采用的战略又影响着它能取得何种创业绩效,之前的研究对三者之间关系谈及较少,或者把三者割裂研究,而本文中将会在之前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讨创业资源、企业战略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在环境动态性和环境敌对性情况下三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同时在研究基础之上构建较为系统的理论模型,以进一步拓展我国创业理论的研究。

....................

第 2 章 文献综述

2.1 创业资源

2.1.1 概念的界定

(1)创业

① 创业的含义

早在 18 世纪中期,经济学家坎蒂隆就把创业这个词引入经济学,当时用Start-up、Venturing 或者 Entrepreneurship 表示创业或者创业活动,最终在研究创业的专业领域中普遍采用 Entrepretureship 来表示“创业”。

创业的含义有很多,至今没有一个被一致认可并接受的定义,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创业这一词的含义。

熊彼特(1934) 认为创业是实现创新的属性。

Cole(1968)认为创业是正确预测下一个市场不完全和不均衡现象在何处发生的套利行为和能力。

Leibenstein(1968)认为创业是能让企业更加智慧,更加努力并能够战胜竞争者的一种能力。

Stevenson(1985)认为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侧重于从行为的角度研究追求机会的过程。

Gartner(l985) 认为创业是创建新企业的过程。

LowacMillan(1988)认为创业就是新事业的创建,创业研究就是试图解释和促进新事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Gartner(1990)认为创业就是新组织的创建活动,回答的是类似“组织是如何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都做了什么”。

Timmons(1999)认为机会驱动创业,创业是是一种思考、推理和行动的方法,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

2.2 企业战略

在研究创业理论的研究中,企业战略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被提及的越来越多, Dollinger Marc J(2002)就曾在自己的研究中验证了虽然创业环境会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但是面临相同的创业环境,为什么创业企业的创业绩效却有很大差别,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会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来选择不同的企业战略,他在研究中发现,企业会创业过程中,根据自身能够支配的资源及资源组合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企业战略来开展自身的创业活动。本文也将企业战略囊括到创业绩效模型当中,作为创业资源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来讨论创业资源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制约与影响并最终实现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作用。

2.2.1 企业战略概念

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之前,我们先对创业企业战略的概念进行一下梳理,很多学者都对企业战略的概念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因为创业过程不同于以往企业管理过程,所以亦不能用普通的战略理论来简单定义企业战略,创业过程很多情况都是无法预测与控制的,所以企业战略也无法在一种理性的、既定的、可掌控的范围内执行。所以很多学者在研究企业战略的时候多是以过程导向的,下面就对创业企业战略的定义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Murry(1984)认为创业企业策略是组织建立或者重新建立与周围环境的一系列基本关系的手段,以组织采用的普遍的或多或少同时发生变化的决策类型为特征的策略。

Lumpkin & Dess (1996) 创业策略是指将组织引向新的领域的过程、实践和决策行为。

Frese(2000)指出企业战略是公司战略的第三维。

徐二明(2004)指出创业企业战略突出企业的创业精神,着重突出了创业活动创新精神、自我革新和行为领先等特性,是创业企业为了实现创业目标所指定的一些列计划、方案与对策。

何斌(2004)认为创业活动是创业企业在一定的环境中开展的,创业企业会自然的去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不仅仅是创业者个人行为更多得是一个团队的集体努力,创业企业为了获得企业的利润,实现新创企业的需要,往往以建立创造性的模式来实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制定的战略凸显了风险性特征,是一个有关创新的、组织支持的持续不断的行为活动与资源配置计划。

....................

第 3 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假设.............. 70

3.1 理论框架 ............... 70

3.2 研究假设 .............. 73

3.3 基于研究假设的理论模型 .............. 85

3.4 本章小结 ............... 85

第 4 章 研究方法............ 89

4.1 研究对象 ............... 89

4.2 问卷设计 .................. 89

4.3 数据收集 ................ 99

4.4 数据分析方法 ......... 100

4.5 本章小结 ..............104

第 5 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108

5.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108

5.2 创业资源、企业战略与创业绩效数据分析与讨论.................111

5.3 环境敌对性与动态性调节作用的数据分析与讨论................ 138

5.4 本章小结 ............. 158

第 5 章 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

通过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根据之前选用的统计分析软件与研究方法,对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讨论。本章的数据分析与讨论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整体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第二部分则是分析与讨论创业资源、企业战略以及创业绩效相互关系的相关数据;第三部分则是对环境敌对性及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相关数据的讨论,在以上三部分的数据分析与讨论来验证之前的研究假设。

5.1 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1.1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本文研究调查问卷的收集始于 2013 年 7 月,与 2013 年 11 月回收完毕。本次研究发放问卷 420 份,回收的问卷数量为 356 份,其中有效问卷为 312 份。其中实地访问 65 份,回收数量 64 份,有效问卷 64 份,邮寄访问 36 份,回收数量 30 份,有效问卷 21 份,电话访问 18 份,回收数量 18 份,有效问卷 17 份,传真访问 56 份,回收数量 50 份,有效问卷 45 份,电子邮件访问 245 份,回收数量 194,有效问卷 165 份。(见表 5.1)

.....................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章将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在本文绪论里面提到的问题进行了解析,深刻解读了创业资源、企业战略与创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添加进环境敌对性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以此来揭开影响创业绩效的原因。在本文的第 5章已经对之前预设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在这一章将会得出最终的结论,并且还要指出本文的不足与局限,作为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6.1 研究结论

在之前的文献搜索中,本文围绕几个关心的问题进行总结,主要是针对创业资源、创业绩效、企业战略以及创业环境展开,经过了前几章的文献总结、假设的提出、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及数据多元统计的分析,通过对创业资源、企业战略和创业绩效的结构方程建模,来揭示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通过加入创业环境对创业资源和创业绩效调节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来分别解释环境敌对性与环境动态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不同调节作用,得到之前预设假设的最终验证结果,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6.1.1 创业资源、企业战略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不能否认的是,创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企业拥有的创业资源的支持,是创业活动开展与创业绩效实现的必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证实这一理论,所以这里首先验证的是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相互关系。值得肯定的是,通过对创业资源进行的维度划分,我们发现管理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政策资源、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都对企业的创业绩效有着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当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创业资源时,会促进创业企业创业绩效的提升。在创业资源中,人力资源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其后是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也是影响创业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然后是管理资源、科技资源及政策资源,虽然这三者作用没有比前三者更为显著,一样是不容忽视的刺激创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所以企业不应该忽视对于任何一项创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以期最大限度的刺激创业绩效的提升。

创业资源除了直接影响创业绩效以外,还会通过其他变量来间接的影响创业绩效,这就是企业战略。从文献中看到很多学者研究创业资源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文献的总结以及本文的实证研究,验证了创业资源对于企业战略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创业企业会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取决于企业拥有什么样的创业资源,在我们的验证中证明了管理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政策资源、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均会正向的影响创新导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而管理资源、人力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还会正向影响市场导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虽然本文未能验证政策资源和科技资源对于市场导向战略制定与实施的正向影响作用,但是创业资源仍然对于企业战略总体有正向影响作用。另外我们在文中还验证了企业战略对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数据结果显示有效制定与实施创新导向战略或者市场导向战略都会促进创业绩效的提升,而在创业市场上要求企业必须要求新求变,所以相较于市场导向战略来说,实施创新导向战略更能够帮助创业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获得更加优异的创业绩效。由于创业资源会影响企业战略,而企业战略又会正向影响创业绩效,所以创业资源会通过对于企业战略的影响作用进而进一步间接地影响到创业绩效,加大了创业资源对于创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甚至于通过市场导向战略或者创新导向战略对于创业绩效的影响大过于创业资源对于创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充分表明了企业战略在两者影响关系中起到积极的正向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四: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一、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及其管理背景

企业社会责任长期以来在经济学、法学、公司治理、财政金融和公共政策等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术语中的“企业”一词,实则是落在微观组织层面,因此从管理学视角来探讨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从鲍文1953年提出并界定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以来,经过近60年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组织层面探讨企业如何履行对利益相关方社会责任,处理好组织和利益相关方关系,实现组织目标和提升组织竞争优势,从战略视角视企业社会责任为提升组织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今天,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行为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层面非常重要,特别是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主体一公司、企业或组织,从制度、资源、竞争优势等视角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必要,而且对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优势都是有潜在价值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长期以来的争论和研究,至今仍然在继续,随着利益相关方理论的提出,更倾向于用企业利益相关方责任这个构念,而企业员工是企业关键利益相关方之一,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企业目标或绩效很显然会影响到员工目标并且被员工目标所影响,企业必须对当今人力资源的一些议题主动回应,以获得企业运营合法性,协调企业和员工关系,走和谐员工与组织关系之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就这些人力资源社会议题进行管理,融入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运营中,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满足人力资源工作需要,进而获取竞争优势和组织绩效。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组织行为理论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进而有将企业社会责任从组织行为层面研究对战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趋势。而人力资源管理从组织行为层面研究本身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大量的文献积淀,这意味着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行为层面走向融合有重要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从战略观、资源观、知识管理、组织学习等视角在组织层面的研究成果积极吸收到组织各项职能管理活动中,成为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的理论来源。

.....................

第二节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章节安排

论文研究的逻辑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框架,总共分为八个章节来介绍。如图1所示:

第一章:其重点逻辑在于研究背景的描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雇佣关系、组织变革、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创新背景下,提出研究的问题,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或内部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也是在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背景借鉴下,建立起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但是这种影响关系的表现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中介作用来实现的。同时也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过政策和实践活动履行对员工社会责任,对员工社会责任作为员工需要的满足和激励价值,改变员工行为和态度,从而实现组织绩效。

第二章:重点对要研究的概念、构念和理论进行文献梳理工作。主要的概念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织绩效等。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其理论演化,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及其理论演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及其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现组织绩效的逻辑机理等。

第三章:主要研究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或内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人本理论一直是研究以人为本的管理本质,在所有的人、事和物的管理活动中,强调以“人性作为管理逻辑,尊重人、实现人的需要为中心,以协调人、事和物的协同作用。从梅奥“霍桑试验”以来,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获彳艮大的发展。巴纳德、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利兰、德鲁克等的管理思想都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逻辑。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满足人的需要为准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组织发展相结合,共同追求人类福利的实现。人力资源责任领导力理论,强调人力资源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的领导力作用,由于企业员工是企业内部运营重要的决策者之一,他们处于组织内部,主要通过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满足外部利益相关方需求和社会需求,增进社会福利,他们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主体,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领导力中心,对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社会绩效非常关键。资源基础理论,被誉为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资源具有宽泛的内涵,不仅指人力资源本身的资源属性,还包括各种资本,如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组织资本等,资本来自人力资源本身,但也来自人力资源所连接的外部性资源,传统人力资源只强调本身的资源”属性,忽略了资源的外部性和网络性,企业社会责任是连接外部资源的重要桥梁。同时,外部资源是维持人力资源本身作为“资源”属性的重要保证。我们将把其他的一些理论如工作需要与需求层次理论、组织公平理论、利益相关方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理论、企业伦理理论、权利义务理论等理论体系作为我们构建研究模型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第一节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回溯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缘起

企业社会责任哲学思想和概念发端于西方,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古希腊时期。作为爱琴海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时期商业比较发达,但是从事商业活动的人其社会和法律地位却十分卑微。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里表达过对工商业的蔑视,他们认为只有农牧业才是崇高的职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应该从事工商业活动。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在一个治理很好的社会,公民不能过着匠人或商人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毫无高尚可言,并且也有损于人格的完善”。可以看到,在当时商业成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期待,但对于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被社会所蔑视,一些非道德的商业行为还会遭来社会和政府的严厉制裁,甚至会通过公民投票遭到驱逐。即便商人从事商业活动,也不能过于追逐暴利,商人的经营思想强调的是社区精神、社会至上和社会情怀。商人的活动被界定为提供社区服务,以增进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己任,把企业活动与社会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企业战略和使命的主题。

重商主义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工业化时代,工业化时代企业或组织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单元。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后来法国以及英美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人类从此进入空前的经济活动繁荣时期,现代意义的企业或组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经济学家开始注意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即创造各种人们需要的经济财富,但是经济财富以外的社会责任并未加以深入研究,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持消极态度,企业不计后果地攫取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创造最大的物质财富,忽视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弱势群体等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不满和指责。企业或组织开始思考,创造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其实是对社会某些利益相关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是否应该将赚取的财富用来弥补某些利益相关方的损失,用以平衡各方怨言,以便博得他们的支持,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这一时期企业慈善活动比较盛行,如兴建学校、教堂、救助穷人。但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表现的是企业的企业家个体行为或商人的社会责任行为,不是企业行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并未出现。

.................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文献的综述,涉及的领域比较多,本研究对该领域的文献综述主要按照相关概念、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内容进行文献梳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界定

关于国内外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定义的综述,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一是不同视角的定义都是在组织范围内进行的,组织或企业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托和载体;二是视人力资源管理为组织活动的一项重要职能,即对人的管理;三是管理的对象是人或员工;四是以员工和组织关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情境要素受到各种界定的重要关注;五是制度、政策和实践是界定人与组织关系的依据;六是通过管理人的要素来实现组织目标,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兼顾;七是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激励,通过激励来改变人的行为和态度,行为和态度都是以达到组织目标和组织战略为根本指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满足个体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在采用激励方式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其所使用的激励方式和行为(企业行为或人力资源管理行为)要对员工负责任和相应行为承担诸如经济、法律、伦理和自行裁量等责任,这些责任都在积极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以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保证组织目标(组织绩效)和个人目标(个人绩效)达到双赢。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关注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企业的战略、使命及愿景相结合的一系列的基于完成组织赋予的与对人有关的管理活动而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职能活动总称(彭剑锋,赵曙明)。主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职能活动如招聘与鄄:选、工作分析、薪酬、绩效、职业生涯规划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有单个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招聘实践、人员规划实践、薪酬管理实践、绩效考评与开发实践等,其次是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高绩效工作系统、高绩效工作实践等。

....................

第三章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基础...........64

第一节社会交换理论.......64

一、交换规则.........64

二、交换的资源.........66

三、交换关系形态.........67

第二节企业社会责任理论.........68

一、契约理论..........75

二、资源基础理论.........79

三、工作需要工作资源理论...........80

第四章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90

第一节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91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92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93

一、人力资源捆绑和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概念...........93

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的构成..........94

第五章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117

第一节中国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117

一、中国背景下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117

二、中国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118

第六章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一、问卷生成

问卷的设计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沿用在实证研究中广泛借鉴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问卷;二是自己设计问卷,根据构念、概念及理论研究和实践观察,或通过对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最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变量的测量有效题项,并最终形成问卷量表;三是前面两种方法的结合,即借鉴成熟的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特别是嵌入不同的情境后,需要对原来成熟的量表或问卷进行部分修改以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修改主要是对题项进行调整或增删工作。我们的研究所开发问卷的方法主要是第三种,主要根据以往釆用这些量表做实证研究所选取的样本相似性、跨文化情境性以及理论内核的一致性,用三个标准选取一些实证研究成果中所釆用的测量变量的量表,根据标准选择成熟量表中的大部分题项,然后按照我们研究的理论内核适当增加相应题项,根据研究的需要对变量测量题项进行了修订,修订的标准是建立在构念、概念及理论工作的基础上的。

在问卷发放之前,我们选择了近家企业进行相关人员的访谈和问卷试答工作,主要是检验我们的问卷设计是否与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绩效管理工作方面是否吻合。我们在进行预调研的时候,主要针对问卷中的题项和相关学者理论研究内核一致性及与企业管理实践反复进行对比、比较和语境的修改、措辞及歧义表达等内容进行全面完善和修订工作,使得问卷设计更加科学,得到的数据更加可靠,信度和效度得到一致性提高,更加能够精确测量有关变量。结果表明,我们预调研的10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反馈回来的结果说明我们问卷题项设计和企业管理实践完全相符合,只有2家企业略有一些差异,说明我们的问卷设计及变量测量的有关指标和题项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问卷设计是科学的、合理的。以下是关于问卷调查样本基本信息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主要有关于企业规模、行业分布、企业年限以及企业性质等。

.................

第八章研究结论的讨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的基本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从利益相关方视角,即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的普适性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必然会影响财务绩效的观点从宏观上无法揭示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机理,我们的研究正是从微观层面(组织层面的管理视角)来来研究基于利益相关方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中介作用来揭示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和机理。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尤其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的中介模型,我们还得出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一甄选配置、绩效评估、公正报酬体系、组织文化、培训开发、职业规划与发展、员工参与和组织沟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另外,我们的研究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共同对组织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也即企业社会责任和人力资源管理都可以促进组织绩效的提升。对企业社会责任和组织绩效的中介机制的研究,我们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缺和不足。

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我们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得到验证,提出的假设得到了检验,得到了如下研究结论:

1.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行裁量责任构成。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四个组成部分都对组织绩效有正向显著影响,这些都表明企业对员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组织绩效。

2.企业社会责任对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验证结果显示,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组成部分都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的甄选配置、绩效评估、公正报酬体系、组织文化、培训开发、职业规划与发展、员工参与和组织沟通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表明企业对员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显著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同时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合法性得到员工的认同。

3.在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过程中,特别是企业履行对员工的社会责任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履行对员工社会责任的合作伙伴,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中起到明显的中介作用。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提升和其合法性得到员工的认同,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提升也能显著影响组织绩效,当置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系统后,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影响显著减弱,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社会责任与组织绩效关系中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五: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据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 2013 年 9 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 12 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20亿,智能手机上网用户达到7.88亿,占移动互联网用户的96.2%;其中,3G 用户总数达 3.68 亿,占手机用户总数的 30.5%;3G 上网用户达 2.75 亿,渗透率达 74.8%;另外,4G-TD 对新增 3G 用户的贡献率为 60%。而在全球用户中,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增长迅猛,已占到整个互联网流量的 15%。中国的计算设备市场已经进入到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在用户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国内智能手机制造商也增加至 110 家以上,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市场份额排名前 15 的品牌占据总市场的 92%(见图 1-1)。

此外,据信息技术行业权威咨询公司 Gartner 调研报告显示,截止至 2012 年, 全球 50 亿移动手机用户中只有 15 亿的智能手机用户,智能手机制造的市场潜力非常巨大。而 Gartner 针对中国中产阶级用户的调研后发现,最重要的两个采购因素是品牌和客户关怀。低端设备中,质量与设计同等重要;高端设备中,满足消费者需求能带动品牌份额的增长。而消费者口碑传播的重要原因包括产品质量(34%)、产品设计(29%)和品牌美誉度(18%)。

当前,我国正处于 3G 网络的建设初期,智能终端以及网络提速为移动电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然而,4G-LTE 网络的紧密筹建中,新一代的 4G 移动智能终端已在市场之下悄然开展更新换代的前奏,抢占 4G 品牌成了移动智能终端品牌企业及制造企业抢占市场蛋糕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品牌的抽象性质,导致企业对品牌的作用难以有直观的认知,因此,本文以顾客感知价值为中间变量通过分析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试图验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根据对企业的品牌管理提出较为合理的营销建议。

.......................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方法

本文针对通信行业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移动智能终端消费群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品牌形象对顾客感知价值及其行为倾向的关系,从消费者的角度探寻针对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品牌企业切实科学的营销建议。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有如下三点:

(1)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适用于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形象的测量量表,用以测量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形象。

(2)以顾客感知价值为中介作用,揭示品牌形象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3)为现有移动智能终端企业提出合理的营销建议。 对应预期目标,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研读国内外品牌形象、顾客感知价值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相关的文献资料,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学术界现今对三者概念的界定及对三者之间两两关系的分析,借鉴以往研究的利弊并在理论与实证的指导下选择此次研究的理论模型及测量量表,保证此次研究建立在可行的学术基础上。文献资料主要来自国内外期刊网、数据库及实体著作。

二、实证分析法

以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为例,主要通过使用问卷调查法探究品牌形象、顾客感知价值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对象为持有移动智能终端的个人。实证分析法能为最终的研究模型提供有力的数据证明,使模型被客观事实所验证检测,提高模型的可信度。

文献资料法与实证分析法的同时使用是一手资料与二手资料的相互补充,能够使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既有前人经验作为依据又能以事实分析经验,能使研究获得更好的效果。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本文将分别从品牌形象、顾客忠诚度及顾客感知价值三方面进行国内外文献回顾及整理,内容涵盖三者各自的概念辨析、现有相关模型及量表,以及三者之间已有的两两关系及模型。

2.1 品牌形象研究综述

2.1.1 品牌形象概念辨析

品牌形象概念从 1955 年提出至今,其内涵的发展也只有短短的 60 年,而学者对品牌形象的界定视角也多从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与营销学出发,不过一直以心理学视角为主流,并主要呈现出强调心理要素、强调意义、强调自我概念及强调个性四个方面的趋向。由于其发展时间短、提出的分角度多,品牌形象概念现今还没有相对统一的定义,且在各提出视角学科领域内亦存在较大分歧。以下将从研究时期为主线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品牌形象概念的界定。

一、研究萌芽期: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

国外现有研究中,Gardner 与 Levy(1955)首先提出了品牌形象的概念,认为其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情绪、态度和看法的综合体”。随后,Levy(1959)对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消费者除购买商品的功能外、还购买了个人及社会意义”。之后,Levy(1978)又进行了新的补充,认为“品牌形象是人们主观上对品牌各要素图像与概念的集合体,即是品牌知识与人们对品牌的态度”。

与 Levy 的观点类似,其他学者中,Martineau(1957)认为品牌形象就是“消费者的个性象征”。Herzog(1963)认为品牌形象就是消费者“对于品牌全部印象的总和”。Bird 等(1970)认为品牌形象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联想、知觉或态度”。Owenfeldt(1974 )认为品牌形象就是“品牌特质与消费者感觉情绪之串联”。Jain 与 Etgar(1976)对其定义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印象和感觉。

这一时期对品牌形象概念的研究主要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大多直接使用心理学术语并强调心理要素的重要性。

.......................

2.2 顾客感知价值研究综述

2.2.1 顾客感知价值概念辨析

顾客感知价值概念出现较晚,且由于学术界对“价值”的界定模糊不清及主观色彩偏重,导致以“价值”为基础的顾客感知价值也没有相对统一的概念。但作为营销中的一个新兴热点,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概念内涵作出了解释,目前主要从消费者、企业及关系三种视角进行发展。

Thaler于 1985 年首先提出了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即“知觉价值是由利益与成本之间的相对差值”,并指出感知价值兼具层次性、动态性和主观性的特征。

随后,Zeithaml在 1988 年提出了一个相对系统的定义:顾客对所得与所失的感知形成的对产品或服务效用的整体评估。此定义以对价值的内涵分类为基础:1、即视价值如同低价的消费者,最为看重感知价值中的货币支出;2、视价值如同产品或服务收益的消费者,顾客需求的重要性远胜于货币支出;3、综合考虑支出后可获取的品质为多得价值的消费,强调性价比也即价格优先于质量;4、综合衡量价值即所有付出要素与所有获取收益之差值。

后来学者对顾客感知价值的概念界定主要以 Thaler(1985)与 Zeithaml(1988)的观点为基础,并逐渐丰富及明确感知利得与感知利失的内涵。

如 Monroe(1991)把利益分类为“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技术、服务和社会利益,并且是消费者在货比三家后的感知溢价;Anderson(1993)等对消费者加入了“期望感知”,认为感知价值就是消费者期望属性与利失属性间的权衡;Woodruff 与Gardial(1996)表示感知价值是“有助于”或“有碍于”消费者达成其目标的感知偏好与评价;而 Ulaga 与 Chacour(2001)则说是参照竞争产品及供应商后的多重权衡。

此外,国内学者白长虹(2001)进一步解释感知利得是包含物态因素、服务因素、产品支持以及购买价格等感知质量要素;感知利失是顾客所付出的包含价格、交通、获取成本、订单处理、安装和维修等风险的总成本。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17

3.1 研究模型及假设 ............... 17

3.1.1 模型构建........................ 17

3.1.2 提出假设............. 19

3.2 问卷设计 ........... 22

3.2.1 问卷结构....................... 22

3.2.2 品牌形象问卷设计 ................ 23

第四章 数据分析............. 32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

4.1.1 样本统计特征描述 .............. 32

4.1.2 变量均值及标准差分析............... 34

4.2 信度与效度分析................. 35

4.2.1 信度分析............... 36

4.2.2 效度分析............... 36

第五章 结果讨论............... 59

5.1 研究结果及解释 ............. 59

5.2 营销启示 ................. 60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61

5.4 本章小结 ................. 62

第五章 结果讨论

本章将针对上一章的数据分析及假设检验进行结果讨论,并适合结合当前我国智能移动终端行业的发展情况,提出合理的营销启示,给我国智能移动终端制造厂商及通信运营商等涉及智能移动终端营销的企业提供一点在品牌形象建设方面的借鉴和思考。

5.1 研究结果及解释

通过定性实证研究,本文验证了移动智能终端品牌形象、顾客感知价值、消费者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标准路径化系数处于 0-0.1 为低度因果关系,0.1-0.5为中度因果关系以及 0.5-1 是高度因果关系的评价标准,得到如下结果:

一、品牌形象对顾客感知价值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品牌形象对感知价值的影响中,企业维度、产品维度、人性化维度与符号维度对功能价值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 0.69、0.80、0.66 和 0.61,对体验价值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 0.61、0.77、0.81 和 0.69,对象征价值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 0.45、0.51、0.74 和 0.51。

由此可知,在功能价值感知中,品牌形象是高度因果关系,其中,产品维度的感知最为重要;在体验价值感知中,品牌形象是高度因果关系,其中,人性化维度和产品维度的感知最为重要;在象征价值感知中,品牌形象是中高度因果关系,人性化维度感知最为重要。

....................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钱包支付、移动网络溢价等新兴的移动电商方式潜藏着巨大的商机。而移动智能终端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体,支持通讯以及网络流量的核心功能,随着用户的高速增长,中国的计算设备市场已经进入到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然后在我国移动终端市场内,6 大国内品牌才约占市场份额的 20%,可见品牌之争成了市场份额悬殊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本文以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为例,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及问卷调查法进行定性实证研究,验证品牌形象、顾客感知价值以及消费者购买意愿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品牌形象包括企业维度、产品维度、人性化维度及符号维度四个维度,顾客感知价值包括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象征价值三个维度,而消费者购买意愿则为单维度。通过使用 SPSS 17.0 以及 Amos 17.0 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一、品牌形象对顾客感知价值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品牌形象中的四个维度对顾客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均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标准化路径系数范围介于 0.45 至 0.81之间,二者存在中高度的因果关系。

二、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品牌形象中的四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标准化路径系数范围介于 0.55 至 0.62 之间,即二者存在高度的因果关系。

三、顾客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三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均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同时标准化路径系数范围介于 0.64 至 0.84之间,即二者存在高度的因果关系。

四、在部分维度间,顾客感知价值在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其中,功能价值在企业维度与购买意愿之间完全中介,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分别在产品维度与购买意愿之间完全中介,为中高度中介;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象征价值分别在人性化维度与购买意愿之间部分中介,为中低度中介;功能价值、体验价值和象征价值在符号维度与购买意愿之间均不起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六:多渠道整合质量对顾客跨渠道保留行为影响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从互联网出现到普及再到今天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仅用了短短的 10 多年。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6.5 亿,普及率为 47.9%,几乎每两个人中国人就有一个是网民。从图 1-1 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经过 10 年来的扩增,已进入稳步上升阶段。

2015 年,中国移动计划建成 4G 基站 100 万个,我国正式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截止至 2014 年 12 月,全国利用手机畅游网络的用户规模增加 5672 万人,达 5.57 亿,每 10 个网民中就有 8 个有利用手机上网的习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加速,让很多人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也让购物更容易更方便。只需要一台手机,即可随时随地享受购物的乐趣。

互联网领域的版图不断扩张,在线交易不仅越发普及还开始向线下渗透。根据中国零售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中国网络交易总额在 13 年以来一共翻了 2154 倍,在 2014年达到了 2.8 万亿元人民币,而在 2001 年这个数据仅为 13 亿元。中国网络销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例已超过 10%,在线购物的冲击使得实体店渐渐向体验店发展,为了适应环境转变,众多传统实体品牌商开始向线上进行渠道拓展。为了避免被网上品牌的冲击,传统企业开始将零售业务往多个渠道进行延伸,为顾客提供实体店和虚拟线上购物等多种购物渠道。不仅是国美、苏宁、沃尔玛等大型零售企业,还有雅思兰黛、欧莱雅、格力等品牌企业也开始发展多渠道策略。在美国,每 10 家网络商店,就有 7 家源自于传统企业,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正在不断上升中。可见,多渠道战略是传统线下品牌企业必须重视的转型之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在网络购物的冲击下,传统企业不得不通过渠道延伸来留住顾客维持经营收益。然而,过往学者的研究指出较差的多渠道整合质量会削弱多渠战略带来的综合效益,同时无缝衔接的多渠道环境使顾客在不同渠道中的穿梭变得容易,顾客很可能在穿梭的过程中被其他企业所吸引带走,令企业无法实现收益。如何通过提高不同渠道间的整合水平来留住顾客成为多渠道企业的必修课。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理清多渠道整合质量对顾客跨渠道保留行为的影响,更好地认识消费者的多渠道购买行为,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高水平渠道整合的含义。作者在研读国内外关于消费者多渠道购买行为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顾客信任、感知控制、多渠道整合理论构建起本文的理论模型。本文所研究的顾客跨渠道保留行为,主要是针对从线下到线上转移时发生的跨渠道购买行为。所针对的企业,是传统企业并在近年开始进行线上扩展的企业,亦即是说,其线下实体店的开张时间早于其网上渠道的开展时间。

研究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企业的多渠道整合质量对顾客的线上信任水平和感知控制的作用效应。一般认为,高质量的渠道整合等于实体与虚拟渠道的高一致性。当顾客从实体渠道转移到线上渠道实施购买行为时,这种高水平的一致性能让顾客把对实体渠道的信任转移到线上,提高顾客对虚拟渠道的信任水平。提高渠道间的交互水平还能够增强顾客对线上渠道的熟悉感和操作自如感,从而提高顾客对线上渠道的感知控制水平。然而,进行多渠道整合是需要大量经营成本的投入,而多渠道整合策略中由多个不同的组成维度,是否各整合维度都有利于增强顾客对企业虚拟渠道的信任和感知控制呢?不同内容和渠道整合对顾客线上信任感知与感知控制的作用效应有什么区别?

其次,本研究还探讨了多渠道整合质量对顾客跨渠道保留行为的作用效应。一方面,验证多渠道整合水平通过线上信任和感知控制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验证不同方面的渠道整合策略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的直接影响作用。

最后,本文对过往关于顾客信任水平和感知控制对顾客保留的作用假设进行验证。

本文希望通过实证研究,理清多渠道整合质量在顾客信任和跨渠道保留中的作用机理,加深对多渠道消费者行为的认识。为企业更好地开展多渠道经营策略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多渠道管理相关研究

2.1.1 渠道的定义和演化

渠道,意为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互联通道。过往学者对于“渠道”的定义解释可分为组织结构说以及过程路径说两个派别。组织结构说代表 Philip Kotler 和 Louis W.Stern 将渠道解释为商品自生产商到顾客手上整个转移过程中途径的所有曾取得或协助取得所有权的组织以及团体。过程路径说的代表 Edward W. Cundiff、Richard R.. Still 则将渠道解释为自商品生产商到最终消费者转移时,所有权所经的各个路径。除此之外,日本学者江口弘一将渠道解释为“现象”以及“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顾客购买行为的不断改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渠道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在互联网时代以前,顾客购买商品的渠道主要分为线下实体渠道、产品目录渠道两种。在互联网时代,现今主流的购买渠道蛀牙分为实体渠道、PC 端网络渠道以及新兴的移动端三种渠道。

学者都热衷于将新旧渠道进行对比,以求发现新旧渠道之间的区别之处,找到新渠道兴起的理由和依据。对于上述三类主流渠道,过往学者也开展了较多的对比研究。过往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线下实体渠道、线上渠道以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渠道进行了详细的对比。针对国内情况开展的渠道对比分析研究整理见表 2-1。

综合学者对不同渠道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与线上和移动渠道相比,线下渠道的一个这主要特点是可体验性,即能够亲身体验产品的质量并能够与企业进行面对面的额交流,购买与商品获得基本能同步。而线上渠道以及移动渠道能够突破时间与地点的限制,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更多商品的信息和购买更多的产品,随时随地的方便性成为线上渠道以及移动渠道的主要特征。不同类型的渠道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多渠道的发展让顾客有更多机会进行选择,从而得到适合自身需要的购买渠道。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不得不开展起多渠道经营策略,但在多渠道经营的过程中,如何利用不同多渠道的优点,又如何克服不同渠道的缺点,成为了困扰企业的主要烦恼。

...........................

2.2 多渠道环境的顾客行为研究

2.2.1 顾客多渠道购买行为的动因

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购物的普及让多渠道顾客变得常见。Doubleclick(2004)指出,每10个消费者当中就有7个属于多渠道顾客,多渠道顾客是整个消费市场的主流。而 Chatham 等(2004)针对美国多渠道购物用户的一项研究亦指出,65%的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商品前曾的在互联网上进行过产品信息搜索。综合各方面的文献可可以发现,相对于单一的渠道购物体验,消费者更加喜欢使用多渠道进行购物。

过往关于顾客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指出,顾客在的渠道选择行为是十分复杂的,他们将利用该渠道至少满足其 5 方面不同的需要:金钱需要(以更低的价格完成购买)、自我肯定需要(彰显自身对各渠道的深刻理解)、象征性需要(购买过程经过深刻的思考)、和会交际需要(对购买环境的要求)、日常购买(满足平常需要)。因此,不管是企业的策略、顾客自身特点、不同渠道懂得特性还是社会环境等都会对顾客的渠道选择产生影响。Deleersnyder 等(2002)指出,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不同需求以获得更好地竞争力,企业不仅致力于开发出多样化的商品去满足顾客的需要,还尝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渠道服务来应对顾客日益多样化的要求。同时,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企业也乐于开展多渠道策略。在此环境下,消费者开始了解不同渠道之间的特性,并懂得利用不同渠道来满足自身在不同阶段的购物需要。基于经济人理论,美国北卡罗来纳教授中指出,消费者在购物时会通综合考虑不同渠道在其购物不同阶段搜索产生的成本和收益,从而制定出一个产出/投入最大化的渠道使用组合用于购物行为中,因而产生了多渠道购物行为。总的来说,顾客能够通过不同渠道的综合运用获取混合效用(Huang,2009),消费者为了在购物全过程中获得综合效益最大化会利用多个渠道来共同完成一次购买行为。

2.2.2 顾客多渠道购买行为的特征

近年来关于多渠道环境的研究,提及到的多渠道指企业不仅在线下开设实体商店、提供目录销售途径并提供线上购物途径、以及近年来关注度日益提高的移动互联网新渠道。随着购物了途径的演变,顾客在购买中表现出行为也产生了显著的区别。过往研究指出,顾客在多渠道环境下所表现的购物行为比单一渠道下的更加复杂。关于多渠道下的顾客购物行为特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渠道迁移理论,站在单一企业的视角,探讨如何引导顾客从企业的旧渠道往新渠道迁移;另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基于整体市场的视角下,探讨顾客在多渠道购物环境下的购买行为路径,研究顾客在购物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渠道选择中的动态变化。

......................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 22

3.1 模型的理论推导过程与实践基础 .................. 22

3.2 研究假设 ........... 23

3.3 问卷设计 ............ 26

3.3.1 问卷设计的原则 .......... 26

3.3.2 问卷结构 ...................... 26

3.4 变量测量 ...........27

3.5 预测试 .......... 28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 34

4.1 样本的基本特征 .............. 34

4.2 信度分析 ...................... 34

4.3 效度分析 .................. 36

4.3.1 服务构造透明度量表效度 .................. 37

4.3.2 信息一致性的效度 ............... 38

4.3.3 业务关联性的效度 ............ 38

4.3.4 过程一致性的效度 ...... 39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解释

本章将使用 SPSS19.0 与 AMOS7.0 统计软体对所得样本展开信度、效度分析,并通过结果方程模型分析验证研究模型的各项假设关系,并对模型予以优化与修正。

4.1 样本的基本特征

本调查持续时间为两个月,从 2015 年 2 月开始至 3 月结束,共回收 358 份样本,剔除答题不完整和识别问题未通过的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 244 份,有效率达 68%。受访者中男女比例均衡,为 47.8%和 52.2%。年龄以 18-40 岁为主(累积百分比为 91.2%),整体样本结构符合网购人群体征,对测量题目表现的行为态度具有代表性。受访者学历均在高中或以上,且大专/本科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占总体的 90%以上,表示受访者对自身行为能有基本的判断与衡量。收入水平方面,月收入 5000 元以下的百分比为 55.2%,5000 元以上的百分比为 44.8%,整体收入分布呈正态分布,符合经济特质。

.......................

结论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多渠道环境下企业的渠道整合质量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的影响作用。立足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前人对顾客跨渠道购买行为的研究,以多渠道顾客自线下往线上迁移时的跨渠道购买行为为研究背景,探讨企业的多渠道整合质量、顾客线上信任与感知控制对其跨渠道保留意愿的影响。经过模型构建、问卷开发、数据分析等步骤,最终收获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一、研究结果

(1)服务构造透明度在顾客跨渠道保留行为中的作用

服务构造透明度意为买家对企业不同渠道专属特性的认识,过往文献研究指出消费者对服务构造透明度的认知会左右其接受某些渠道的意愿。本文分别研究了服务构造透明度对企业网店的信任、服务构造透明度对顾客感知控制以及服务透明度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的影响。通过修正模型以及效应指数可知,服务构造透明度对顾客的线上信任感知能产生正向的影响(路径系数为 0.302),但对感知控制和跨渠道保留意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亦即是说,服务构造透明度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能够以线上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对顾客的跨渠道保留意愿产生正向的影响,间接效应为 0.110。

服务构造透明度主要是指顾客对企业不同渠道属性的认知,当顾客对服务构造透明度的感知水平较高时说明顾客能够较为清楚明白自己能够利用企业的不同渠道去实现自己的不同需要,这样的认识能够有效提升顾客对陌生渠道的信任水平。当顾客自线下实体商店转移到线上实现购买时,这种认识能够提高顾客对企业线上渠道的信任。

(2)信息一致性在顾客跨渠道保留行为中的作用

本文分别研究了信息一致性对线上信任、信息一致性对顾客感知控制以及信息一致性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的影响。通过修正模型以及效应指数可知,信息一致性对顾客的线上信任感知能产生正向的影响(路径系数为 0.190),但对感知控制和跨渠道保留意愿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亦即是说,信息一致性对顾客跨渠道保留意愿并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但能够以线上信任作为中介变量,对顾客的跨渠道保留意愿产生正向的影响,间接作用效应 0.069。

信息一致性是指顾客在企业线上和线下不同渠道所得信息的一致程度,当顾客自线下往线上渠道转移时,若两个渠道间的信息一致性水平较高,则顾客会认为线上渠道时可信的。但这种信息一致性的感知并未能对顾客的感知控制和跨渠道保留意愿产生直接影响,可能是因为企业为了推广其网上渠道,在线上渠道开展了较线下渠道力度更大的促销活动,同时线上渠道的成本优势,也让企业得以在网上渠道中提供更多的让利政策,使得顾客存有网上购物更优惠这种印象,所以信息一致性水平并不能对顾客的跨渠道保留意愿产生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七: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引言

本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简要说明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概括本文的结构以及各章节安排。

1.1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选题背景

从社会背景方面来说,以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为首的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再一次推动了第三产业的结构转型和行业发展。与传统零售业相比,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一方面降低了商家的销售成本和宣传费用,另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使消费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获得较大的信息量,快速作出购买决策。极度活跃的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不光为零售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其灵活安全的资金交易系统也为经营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在电商业诱人的前景下,不断有线下零售企业进行线上业务的转换,如罗莱家纺、森马服饰、美邦服饰、七匹狼、九牧王等。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制造业以及其他各行各业。如比亚迪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蓝星清洗的模块化模式等。中国蓝星主要从事锅炉清洗业务,通过卖产品、卖专利、买品牌三步成为了世界清洗界巨人。蓝星通过对自身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不但形成了新的化材,而且使公司的业务能够上下衔接和配套,较大的提升了产业链运营效率。由此看来,商业模式创新行为已经从单个企业传递到各行各业。但并不是每个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都取得了理想的成果,也有很多企业因为商业模式创新的失败而迅速从商业市场上消失。因此,从对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方面来说,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进行研究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问题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动力机制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学者认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成败与否与企业的企业家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商业模式创新动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是从决策者和推动者的角度来说最关键的还是企业家。那么企业家如何在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产生过程中发挥影响,这是本文需要探索的问题。结合以上的社会经济现状分析,本文认为商业模式创新绩效还是需要从企业家人口背景层面进行分析研究。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文章以商业模式创新在各行各业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为背景,分析了目前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的运行现状,根据以前学者的研究,我们也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问题,即企业家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本文分析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和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相关理论和文献,提出了相关假设,以此验证企业家的认知结构以及价值观如何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并从企业家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企业家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决策提供可操作化的建议支持。

1.2.2研究意义

商业模式创新有多种形式:价值定位的变动、运营模式的变革、关键资源的更新等。任何一次变动对企业来说都是一场挑战,企业都希望在商业模式创新中获利,都希望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能获取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实践意义方面。企业家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决策者,根据高阶理论,同样情境下,不同的企业家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会提出不同的决策意见,因此我们考虑是企业家个人特征的哪些因素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行为产生了影响,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为其他企业家提高商业模式创新效率提供帮助。

其次,理论意义方面。主要关注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和多元化(陈传明、孙俊华等)、与企业成长(王洪生、刘德胜、周成姣、柴斌锋、贺小刚等)、与企业绩效(吴寒梅等)等方面的研究,对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缺乏。本文将研究视角集中于企业家和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指标衡量,这给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两个问题研究方面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

第二章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本章节主要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概念的界定如: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并总结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相关文献、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相关文献以及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相关文献。

2.1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概念界定

2.1.1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概念界定

企业家到底是谁Gartner(1988)认为对企业家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企业家特质和行为两个学派。我们将从特质和行为两个方面对企业家的概念进行界定。

从行为方面来说,我们认为企业家应具备三方面的行为表现:使命感、创新性和决策主导。首先,企业家是带有使命感的。如果经营者只关注利益是做不了企业家的,当他考虑的问题是社会价值时才被称为企业家(马云,2005)。因此企业家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企业家必须能够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陈阳,2010)。其次,企业家是创新的。熊彼特(1934)认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如果市场原本是稳定的,企业家不连续地破坏市场稳定并发生创新行为,创新的企业家将从中获利。利益驱使其他企业主模仿创新行为,此时创新利益慢慢减弱甚至为零,市场再次稳定。企业家的创新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创新而是形成创新的经济能力,并且接二连三的打破市场稳定获取创新利益。企业家一旦稳定下来循规蹈矩的经营企业,他就不再是企业家。最后,企业家做出决策的。美国经济学家Carson(1982)认为企业家是就稀缺资源的配置做出决策的人,所以企业家作为经营者也就是企业的决策者(张维迎,1995)。现实中,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一般是同一人,因此董事长是企业战略的决策者和推动者(陈传明,孙俊华,2008)。美国学者Knight认为未来的一切经济事项都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家也必须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是不确定理论。企业家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作出决策,并且承担这一行为的结果。企业家是企业的决策者,对商业模式创新决策负有完全责任,两者属统一层次的问题研究。所以,在企业中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是具有决策和控制权的,具有创新性和使命感的,我们可以据此认为该管理者就是企业家。

企业家特质能让我们更加清楚谁是企业家。我们从企业家任职背景方面来分析。根据贺小刚,李新春(2005)关于企业家能力收集到的数据显示,企业家的职位以总经理为主(64%),其次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21%),最后是董事长(15%),因此在贺小刚和李新春(2005)的研究中对企业家的职位界定是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陈传明,孙俊华(2008)也认为中国企业法人代表一般是董事长,董事长拥有决策权,他们才是企业家。郑德芳(2010)在《企业家特征与企业持续成长的关系研究》一文中将企业家定义为企业的董事长、CEO和总经理。张腾(2012)也选取董事长作为企业家,企业家背景即董事长背景。2013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报告也将企业法人代表认定为企业家。

.......................

2.2企业家人口背景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相关文献综述

2.2.1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旳相关文献综述

Hambrick,Mason(1984)在研究高阶理论时认为必须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的角度来研究企业家的认知基础和价值观。Hambrick(1987),Zahra,Pearce(1989)将年龄、学历、任职情况和行业经验作为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以上是国外早期对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概念方面的界定,后来学者开始研究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其他变量的相关关系。PfefferJ(1993)研究高管团队的稳定性问题时用到了人口背景特征的相关理论;Knight,1999年就通过研究人口背景特征来观察高管团队今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Jeiisen&Zajac(2004)研究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战略多元化时将企业家的人口背景特征界定为企业家年龄、学历和任期3个方面。

国内对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证方面。张建君、李宏伟(2007)分析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和多元化战略以及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其研究中他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界定为年龄、学历和管理经验。上述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创业前曾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年轻高学历企业家更倾向于多元化的战略选择;创业前曾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年轻高学历企业家与企业的销售额和净资产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陈传明、孙俊华(2008)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和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在其研究中他将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界定为企业家年龄、学历、性别和工作经验。文章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家年龄与企业的多元化呈倒U型相关;企业家学历越高时,企业存在更高程度的多元化;如果企业的企业家为男性,那么企业存在更高程度的多元化。陈守明,简涛(2010)研究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的关系时,将企业家的人口背景特征界定为企业家年龄、学历、任期等。文章研究结论显示,企业家年龄和对外直接投资呈倒U型相关;企业家学历和对外直接投资呈正相关关系;企业家任期与对外直接投资也呈正相关关系。

2.2.2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相关文献综述

Zott,Amit(2007)研究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时,将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中需要测量的项目设计成问卷,釆用专家打分法打分,将打分结果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替代变量进行研究。项国鹏,周鹏杰(2011)运用平衡计分卡将商业模式创新分为运营效率、客户价值和财务价值三个维度进行测量。肖挺(2013)借鉴这种商业模式创新的维度划分,也从这三个维度出发测量企业的商业模式运营效率、产品服务的客户价值和商业模式的财务价值,以此作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测量标准。由此,我们发现,目前学术界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测量标准设定并不统一。另外,目前的研究中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测量主要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进行维度划分,根据维度设计问卷题项,收集问卷数据进行测量,或者运用专家打分法对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相关数据进行收集。

...................

第三章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18

3.1企业家年龄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8

3.1.1企业家年龄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18

3.1.2企业家年龄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19

3.2企业家性别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20

第四章实证设计..........24

4.1样本选择............24

4.2变量说明.............25

4.2.1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的变量说明...........25

4.2.2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变量说明.............25

4.2.3控制变量的变量说明..............30

第五章对策建议与研究不足..........41

5.1对策建议............41

5.1.1培养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思维............41

5.1.2丰富企业家认知结构.........42

5.1.3构建企业家社会网络...............42

5.2研究不足..............43

第四章实证设计

本章节首先阐述了101家样本企业的蹄选过程;然后进行了自变量的说明、因变量的计算以及控制变量的设定和模型的构建过程;根据前文的四个假设,本文共建立了6组实证模型;接着本文釆用Eviews6和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来验证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结论进行了分析,并用稳健性检验验证了文章结论的可靠性。

4.1样本选择

我们为什么选择服务业作为研究样本的行业根据表3和图2,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自1990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而第二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第三产业增速高于第二产业很多。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第三产业必将成为三大产业的支柱产业,因此研究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对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

对比深圳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我们发现创业板企业多是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经营能力有限,成长潜力较大,同时伴随着较大风险。主板上市企业大多拥有较大的资本规模,较成熟的业务模式和稳定持续的利润流。中小板企业则是创业板向主板过渡的阶段,其经营风险较创业板更加稳定,企业的盈利模式也更得到市场认可,而且与主板相比,中小板企业更加具有活力和创新性。考虑到本文研究的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因此我们将研究对象界定为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服务业。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以下原则对数据进行筛选:(1)经过比较我们发现2010年的数据最完整也比较容易获取,因此我们选取2010年的企业数据作为研究对象;(2)目前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企业总共739家,剔除ST企业13家;(3)我们选取其中的批发与零售、餐饮与住宿、仓储与物流、文娱、服饰、房地产、卫生、公共设施管理、生态治理以及服务这10个行业作为服务业范畴。据此我们找到120家服务业企业样本;(4)为了提高数据的可获得性,剔除样本企业中2012年1月1日之后上市的企业,以及不具有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企业,这样我们最终确定的样本企业是101家。101家企业名单详见附录。

.....................

结论

本文选取在我国深圳交易所中小板上市的101家服务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首先经过理论分析选择企业家年龄、性别、学历和任期4个自变量,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因变量,以及企业所处行业、企业存续年限以及企业规模3个控制变量,并设定6组模型;接着又通过统计检验,对模型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确定因变量的综合得分模型,相关性分析已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6个模型的回归分析以验证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企业家年龄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相关。企业家年龄所显示出的企业家经历以及风险倾向。拐点69岁之前,企业家年龄越大,企业家的社会经历越丰富,越能够积累丰富的人脉资源和管理经验,对风险的把控能力也越来越游刃有余,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增加。当企业家年龄超过拐点,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下降导致知识结构无法适应市场变化,对商业模式创新缺乏信心和精力,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下降。

其次,与男性企业家相比,女性企业家对应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更高。虽然男性较之女性更倾向于热爱风险,但是当今社会女性企业家在企业中的表现,并不输于男性企业家。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束缚,女性企业家想要在企业获得高度的认可必须付出比男性企业家更多的努力。因此女性企业家一定是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和敏锐的市场眼光,并对企业当前业务经营和商业模式创新具有较成熟的认识。另外,女性通常善于外交,在人际沟通和社会公关方面,女性企业家也更有优势。因此,女性企业家,比男性企业家能够获取更高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接着,企业家学历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正相关。企业家的认知结构的复杂程度与企业家学历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企业家学历越高,代表企业家的认知结构越复杂。企业家的认知结构越复杂,说明企业家能从复杂的信息处理中,快速准确的找出关键问题,这有利于提高企业家的决策效率和决策准确度。另外,高学历的企业家所具有的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处于同一层次,这样企业家就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资源。因此,在认知结构和社会网络资源方面的优势,使得高学历的企业家能够获得更优的商业模式创新绩效。

最后,企业家任期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U型相关。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并不是短期行为,因此任期较短的企业家,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提高。较短的任职期内,企业家首先要经历任职适应期,了解企业的整体运行状况,和行业发展规律,并发现适合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模式。另外企业家的任职期长短也决定了企业家在行业内人脉资源的积累和交往程度。因此短期内企业家难以把握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程度和节奏,商业模式创新绩效下降,随着任期的增加,企业家能够逐渐积累较丰富的企业运营经验、行业规律以及社会网络资本。随着企业家任职期的延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绩效增加。样本中任期的最大值为13,因此任期并不是无限延长。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八:中国生物产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受 08 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种,自然也受到了全世界各国的重视。如美国有 83%的单位早将生物技术作为其地区工业发展的前两项方向之一;日本当局早在 1986 年就增进生物科研技术交流出台了法令;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生物产业并将其确定为国家支柱性产业,虽然中国生物产业出现的比较晚,但增长速度却是惊人的。以生物制药而言,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1》数据,中国生物制造业产值基本上维持在 20%的增长速度,即使是在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 2008 年,生物制造业产值依然是 13%高增长率,至此可以看出,生物产业迅猛的发展势头依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生物产业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共性,即周期长、收益高的特征,因此大量的资本注入和资金支持便成为其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从而研究生物产业融资的现状、存在问题、融资困境的解决之道成为如今生物产业研究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生物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1.1.2 研究意义

尽管我国目前有不少政策性融资方式,如:国家开发银行专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然而,现有的这些融资领域远远比不上技术创新对资本的需求,因为融资范围比较狭窄,并且还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所以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如何制订并实践增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成长的融资政策,创新为产业提供资金的有效市场体系,扩大资金供应量,完善有关的配套条件,这是为了满足在生物技术产业的各阶段资金需求。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生物产业融资的相关文献

(1)对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研究

生物产业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即高技术要求、高投资回报、高经营风险和长经营周期,因而生物产业的融资特征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特点有类似之处。故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理论可以为生物产业融资机制提供参考。

上述高新技术产业基本特征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其不适宜于向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方式,反而是直接融资方式才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因而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必定是多层次的,以此来适应各个市场主体在各个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

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其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法规的引导、风险投资的发展与壮大、研发投资的扩大以及创新信用担保体制。吴翌琳(2013)等利用一种研究生产率与创新投入之间关系的模型(简称 CDM 模型),以中关村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有关支持创新的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问题中扮演的角色,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有关支持创新的相关政策仅仅是对技术创新产生重要影响,而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难的真正原因是来自于非技术创新的缺乏和不足。刘良(2013)对自 2009 年开始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高科技企业进行了研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结合 Eviews 软件得出:技术创新的力度会随着风险投资的变化而变化。顾群等(2011)也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解决了研发投资、企业成长性和融资约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在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中体现出来的这一问题。戴淑庚和张玉明(2005)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解决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缺口的关键所在。许小松(1998)将证券市场和政府政策法规完善与否界定为对风险资本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因素,并借鉴国外经验说明风险资本对高科技产业培育产生的推动力作用。

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的大部分文献中,有一种观点居多,即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应该是层次结构多且分明的市场架构,只有这样才能使多样化的资本需要得到满足。祁斌(2006)通过对全球主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理论总结和数据分析,指出中国产业之所以裹足不前归咎于低效率的金融体系,因而创建一个高效率的金融体系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出路所在。文培东(2003)在《高科技产业的市场开拓》一文中特别强调了风险投资在高科技企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而资本市场为风险投资的安全退出提供了通道,并且指出资本市场还促进了高科技企业内部治理机构和产权结构的合理化。吴悫华(2001)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基本特征和必须建立中国资本市场架构原因的基础上,构想了中国资本市场架构的组成和中国第三板市场的运作流程。

......................

第 2 章 生物产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生物产业是各种涉及生物技术行业的产业集群,目前生物产业处在其高速增长阶段,与大多数高科技产业一样,具备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2.1 生物产业分析

2.1.1 生物产业的定义及行业分析

如今,对于生物产业的定义和范畴国内外理论界还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各国都是站在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定义生物产业或者是依据其所包含的行业来定义生物产业。

从生物产业的社会效果出发,我们可将生物产业定义为:它是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利用生物细胞学和生物分子学以生产出生物技术产品的产业,而这种生物技术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和健康状态。

采用国 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生 物产业“十一五”发 展规划》中的定义,生物产业包括生 物医药、生物农 业、生 物制造、生物能 源、生 物环保、生物服 务等六大行业。

(1)生物农业

生物农业是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传统农业,是将生物学和农业学结合在一起,并利用生物学的方法管理农业环境,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业生态平衡的体制。生物农业包括生物饲料、生物农药、生物育种、生物化肥等方面。在这四个方面中,生物育种中的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有潜力也最快的一个方面,而生物农药则是与我们消费者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方面,它对我们的健康生活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2)生物医药

生物医药是将生物学与医药学结合在一起运用,从而生产出用于防治病和保健医药产品的一套体系。生物医药包括生物医药品的生产、医疗器械的制造和其他有关生物医药制品的生产和制造。

我国生物医药企业有多种融资方式:以 IPO 形式上市、兼并、外包、合资等。目前,提高企业的自主核心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构建完备的高科技资本市场、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生物医药企业的高速发展都是分不开的。

....................

2.2 生物产业融资的相关理论

自融资活动出现以来,企业中资本的构成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本 结构 理论 是 财务 理论 中 重要 组成 部分,其 研究 起源于 美国,其一是 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右半部分资金来源中长期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所占的比例,其二是研究这种比例的安排与企业的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即如何安排资本构成,使得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系统研究开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资本结构理论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已成为现代财务的主流理论之一。在企业的财务战略管理中,资本结构决策是一个涉及因素多,影响时间长的重大决策。从技术上讲,资本结构 与取得各部分资金的代价 有很紧密的联系,可以说使得各部分资金总代价最小的那个方案是最优方案,此时企业的价值达到峰值,因而是 最合理的资本 结构。并且 优化资本 结构决策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决策,需要在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从资本 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来看,可分为朴素资本结构 理论,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 MM 资金结构理论。

2.2.1 朴素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的朴素资本结构理论指出在负债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将趋于下降。它的假设条件是在增加债务的情形下,权益资金的成本和举借债务的成本都不会发生变化。

当然,朴素结构理论的成立是在以下的假设下进行的:①负债比率与财务风险不相关。实际上,较高的负债比率表示 较高的 财务风险,因此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会相应 的提出提高负债利率的要求,此时负债的资金成本会逐步的上升。②负债比例的变化不会体现在权益资金成本的变化上。实际上,高资产负债率会增加股东的风险。即由于财务杠杆的存在,高资产负债率意味着更高的财务杠杆,企业的每股收益因此会起伏不定,随之会导致债务到期不能偿还的可能性增大,这两者相互作用都会使得企业普通股的价值呈下降趋势。

......................

第 3 章 中国生物产业融资现状分析 .......... 17

3.1 中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 ....... 17

3.2 中国生物产业的融资现状 ........... 17

3.3 中国生物产业的融资特点 ............ 20

3.3.1 生物产业融资渠道的狭窄性 ...... 20

3.3.2 生物产业不同发展时期的融资特点 ........ 21

第 4 章 生物产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和研究模型 ....... 23

4.1 生物产业外源性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4.1.1 生物企业的规模 .......... 23

4.1.2 生物企业的偿债能力 ............. 23

4.1.3 生物企业的抵押能力 ............ 23

4.1.4 生物企业的经营风险 .............. 24

第 5 章 生物产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28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8

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8

5.3 实证结论 ....................... 31

第 6 章 国外生物产业融资案例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国生物产业发展迅速。从生物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北美最强、欧洲次之,亚太较弱但潜力巨大。本章拟从发达国家生物产业发展最好的美国和发展中国家生物产业发展最快的印度融资经验着手,对以上国家在生物产业发展融资进行分析,从而为我国生物产业融资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6.1 国外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Beyond Borders: Unlocking Value Global Biotechnology Report 2014》,世界各国生物科技产业迅猛发展,从公开资本市场上获取的数据可以得知,上市公司收入增长率基本在 10%以上,不仅如此,他们的筹资规模大,总市值也相当高。从下图可知,美国的生物技术企业引领者在 2013年总市值为 2937 亿元,与 2012 年相比增长了 74.46%。正是由于生物技术产品的畅销热卖,使得公司的收益提升,同时,公司的研发支出也随之增加。但是生物产业的增长大部分来源于一些小规模的公司,这无疑促使其他公司研制更为有效的药物。

...................

第 7 章 提高中国生物产业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本章在对中国生物产业融资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对美国和印度生物产业融资案例分析,根据我国生物产业的实际情况得出促进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7.1 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7.1.1 提高企业信用水平

企业的信用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生物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风险高的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提高企业的信用水平增强了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间接提高了生物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信用水平的提高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立专职管理各企业信用的机构并完善信用水平标准建设和相关政策法规。

7.1.2 加强企业内源融资能力

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所导致的内部积累能力降低,因而会引起到期债务无法偿还,此时的生产经营资金唯有再另行举债进行筹集,债务过多又会导致盈利能力的降低,因而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要想解决我国生物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首先得考虑内部原因,对于发展稳健的企业来说,外源融资肯定不是它长远发展的资金来源,内源融资能力的高低才是它能够发展壮大的关键。而要想解决内源融资问题就得从规范企业制度着手,强化企业的财务约束,加强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形成明晰的产权关系。在企业的现金管理方面,应及时地编制现金流量表以随时掌握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建立客户管理档案、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等方式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合理利用采购资金、充分利用 ERP 管理模式等方法规范企业的存货管理制度,使商品的成本降到最低。上述方法都有利于企业内部融资能力的提升,在应用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最适合企业的一种或者多种相结合的方式来使企业的内部融资能力达到最大化。

7.1.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提升整个生物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所在,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企业能够生产出更智能化、更有效、更安全的生物技术产品,在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生物产业自身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更易获得战略性投资者的赏识,从而被定义为“蓝筹股”,因而其在市场中筹资也会显得相对容易,为了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的生物技术人才队伍、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 R&D 的投入,通过制定科技创新战略,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本。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九: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现实背景与意义

(1)现实背景

组织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革的过程。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那些善于改变自己并推进战略变革的组织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组织越来越多地改变具体程序和流程、组织结构、合作伙伴、地理范围,甚至改变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流程再造、组织重组、兼并和收购等变革方式也屡见不鲜。尽管,许多组织对战略变革怀有极大的热情并积极地进行尝试,但大多数的战略变革不仅没有使组织获得期望的改善和发展,反而使组织陷入困境。因此,常常有管理者感叹战略变革举步维艰。

究其原因,战略变革是一个涉及了多种具体因素和抽象因素的复杂过程。然而,战略变革实践中,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执行层往往过于关注切实可见的具体因素,如产品/服务、组织结构、高层管理团队结构等;却忽略在变革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抽象元素,如集体意识、价值观、管理传统、惯例以及组织认定。事实上,组织的日常经营正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它们经常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或者阻力来源,而这其中最根深蒂固且最不为人所知的就是组织认定。组织认定是组织成员对组织核心、独特和相对持久的特征的共同理解,对组织成员的认知和行动、战略决策的制定和战略变革的实施都具有重要影响。战略变革意味着组织成员不仅需要履行日常任务,还需要进行许多因变革增加的工作,如适应新流程和新政策、与跨职能团队或者变革实施团队合作,这常常使组织成员产生变革负载感;更重要的是无论组织采用哪种变革方式,都意味着组织需要部分调整或者全盘改变组织的原有定义,这常常使组织成员过去所感知的 “作为一个组织,我们是谁”失去本来的意义。因此,组织实施战略变革需要调整或者重塑组织认定。

.....................

1.2研究内容和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研究综合了战略变革和组织认定等相关领域的内容,从组织认定的角度探讨了组织如何进行战略变革的问题。旨在通过对战略变革过程中的组织认定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组织战略变革的实践者提供一个理解组织战略变革问题的新视角,从而为组织的战略变革实践提供相应的指导,提升高层管理者管理战略变革的能力,使组织在越来越不确定的环境中仍能获得竞争优势。

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明确提出了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归纳了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相应的研究框架,最后说明论文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本章梳理和分析近年来战略变革的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纳和总结战略变革的内涵、类型和影响因素。其次,本章梳理和分析国内外组织认定的相关文献,归纳和总结了组织认定的内涵、类型和特征。最后,本章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组织认定和战略变革之间的关联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回顾章节,本章旨在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本章重点分析了将组织认定纳入战略变革研究后,战略变革的特殊之处。从战略变革内容和战略变革过程两方面,分析了纳入组织认定概念后战略变革的内涵;从战略变革是否改变组织认定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的特点;从组织内外因素与组织认定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了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最后,由于高层管理者在战略变革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高层管理团队如何通过意义构建和意义给赋影响组织的战略变革。

第四章渐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管理。渐进式变革是一种较少改变或者不改变组织认定的渐进式的变革方式,即在稳定或者连续的组织认定下进行战略变革。本章从组织认定视角分析了渐进式变革的内涵,重点论述了在单一组织认定情境下,高层管理者通过维持组织认定的连续性管理组织认定,详细分析了多重认定组织情境下,高层管理者可以采取哪些方式管理组织内部不同的认定。

第五章激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重塑。激进式变革是一种彻底改变组织认定核心特性的激烈的变革方式。组织实施激进式变革伴随着组织认定的重塑。本章从组织认定视角出发分析了激进式变革的内涵,详细分析了激进式变革的组织情境。本章的分析重点在于组织认定重塑的过程以及战略变革中高层管理者重塑组织认定的具体过程。

第六章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的实施。本章根据前文的分析,提出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的实施建议,主要包括培养组织认定意识、选择合适的变革方式、构建理想的组织认定与积极的组织形象管理。

本论文的框架主要如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以及获取信息的便利,战略变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战略变革也成为管理学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章首先综述了战略变革的内涵、类型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其次综述了组织认定的内涵、类型和特征,最后回顾了组织认定与战略变革的相关研究,为后文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1 战略变革

战略变革的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以 Ansoff(1965)、Anderews(1971)、Rumelt(1974)等为代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Porter(1980)、Borker(1989)和 Mintzberg(1998)等学者也提出了战略变革理论。国内的战略变革研究起步较晚,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管理学界才开始研究战略变革。尽管战略变革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战略变革涉及了组织内外部各种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学者们对于究竟什么是战略变革这一基本问题都未取得一致性的结论。目前,国内外的战略变革研究正处于不断的深化研究中。

2.1.1 战略变革的内涵

战略变革内涵的研究主要分为战略内容学派和战略过程学派。

战略内容学派认为战略的内容发生改变就是战略变革,这些学者更加关注战略变革的前因后果。Ansoff(1965)认为战略变革是组织对产品、市场的再选择和对产品/市场组合的重新安排,涉及组织正式管理系统、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企业文化的转型。Ginsberg(1988)认为战略变革是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变化,战略变革既改变了组织边界,也改变了组织的资源配置方式。他基于战略概念与变革程度两个维度将战略变革分成了四种类型。Mintzberg 和 Westley(1992)认为战略变革是组织变革的一种特殊情况,战略变革中发生改变的因素与组织方向有关,这些因素包括愿景、定位、设施和程序等。李志强(2004)认为战略变革包含五方面的内容,即勾画组织的愿景、制定发展规划的、重新设计业务流程、改变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

关注战略变革过程的学者则认为,只有当组织本身的结构与文化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才能称之为战略变革。战略变革是组织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其形式、质量和状态(Van de Ven 和 Poole,1995)。战略变革也是组织通过再造、重组和创新,促使组织从现在的稳定状态转变到未来的理想状态,进而增加竞争优势的过程(Hill 和Jones,1998)。

.................

2.2 组织认定

随着战略管理研究的深入以及认知理论在战略管理领域的应用,学者们将关注点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战略变革的非理性因素,他们认为相对于具体、定量的目标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更应该重视组织的战略意图与宗旨陈述的选择与保持(蓝海林,2007)。组织认定作为组织重要的非理性因素,与组织愿景、宗旨陈述等战略因素密切相关(罗芳、叶广宇和蓝海林,2013),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组织认定的概念最早由 Albert 和 Whetten(1985)提出,描述了组织的实质,具有很强的认知因素,确保组织成员或者利益相关者能够通过共享的图式感知和理解组织。

2.2.1 组织认定的内涵

Albetr 和 Whetten 首先提出组织认定的概念,他们将其定义为组织成员对于“作为一个组织,我是谁?”这一问题的共识,是组织成员共享的组织核心的、持久的、独特的特征(1985)。

这之后,许多学者也对组织认定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有些学者从个体层面分析了组织认定。例如,Dutton 和 Dukerich(1991)认为组织认定是个体成员对组织的感知;Corley(2004)通过研究某个组织从母公司业务中剥离的过程,发现组织成员的个人因素对新的组织认定的形成至关重要。有些学者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组织认定的形成。例如,Ashforth 和 Mael(1989)从社会认定的角度出发,提出组织认定是组织成员基于组织过去所获得的荣誉和传统而形成的对于组织本质的共同看法;这种共同的看法使组织成员具有一致的意见,而一致性又会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看法[51]。再如,Scott(2000)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组织认定,认为组织认定的形成是由管理者、组织成员以及组织其他关键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决定的。Brickson(2005)综合了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关系主义的观点,提出组织认定既来源于组织的集体主义,也与个人主义和关系主义密切关联。Reger 等人(1998)等人指出组织认定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和路径依赖;Miller(2002)通过对组织知识的分析,提出了与 Reger 等人(1998)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路径依赖和组织刚性对组织认定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与上述学者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组织认定与组织合法性类似,是与组织成员无关的客观存在的组织现象(Weick,1995)。

.......................

第三章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 ......... 23

3.1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的内涵 ....... 23

3.2 组织认定视角下的战略变革的类型 ........ 25

3.3 组织认定视角下战略变革的影响因素 ........ 26

3.3.1 外部影响因素 ........... 26

3.3.2 内部影响因素 ............... 27

第四章 渐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管理 ....... 34

4.1 渐进式变革的内涵 ............ 34

4.2 渐进式变革的组织情境 ................ 34

4.2.1 单一组织认定 .............. 35

4.2.1 多重组织认定 ............. 35

第五章 激进式变革与组织认定重塑 ............ 44

5.1 激进式变革的内涵 ........ 44

5.2 激进式变革的组织情境 ............ 45

5.1.1 认定模糊 ............. 45

5.1.2 变革负载 .............. 46

第六章 基于组织认定的战略变革实施

战略变革实践中,高层管理者常常关注战略变革的实质性因素和经济性结果,而忽视和低估战略变革的抽象因素和非经济性结果。对战略变革而言,通过改变实质性因素使组织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当然非常重要。然而,通过改变抽象因素转变组织认定使组织获得非经济性的成果也同样重要。以组织认定为基础实施战略变革,重点在于调整和转变非经济性因素——组织认定,意味着战略变革既需要实质性的变革活动,也需要象征性的变革活动,高层管理者既需要关注战略变革的经济结果,也需要关注非经济结果。

6.1 评估组织认定

组织并不总是在稳定有序的环境中运行,组织也不可能依靠常规的、程序性决策处理组织面临的所有问题。当组织创立者退休、领导人更替、组织精心制定的行动方案不被组织成员所接受或者其他的决策基础(如价格比较、顾客偏好、维护和支持)不足时,决策者更需要依靠组织认定做决策。因此,高层管理者需要培养对组织认定的重视,在组织管理中使用组织认定作为决策工具。具体说来,高层管理者需要阶段性地评估组织认定,从而做出组织是否要进行战略变革、采用何种类型的战略变革以及如何进行战略变革等相关的战略性决策。将组织认定评估纳入战略变革工作,对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激进式变革中,组织认定评估使高层管理者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是否要进行激进的变革,因为激进式变革很难获得心理协同;在渐进式变革中,组织认定评估使高层管理者能够识别实施变革的关键议题和可能的障碍。关于如何评估组织认定,学者们已经给出了相关建议。

..................

结论

战略变革的理论兴起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众多学者都提出了战略变革理论,但由于战略变革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动态的过程,至今仍存在许多未研究透彻的问题。来源于社会学的组织认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表明组织认定对于战略变革、企业核心能力、动态竞争能力、战略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一,战略变革与组织认定密切相关,组织的战略变革往往伴随着组织认定的改变。根据组织认定改变程度的不同,战略变革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渐进式变革造成的认定差异较少,只改变了具体的组织认定元素;激进式变革往往带来极大的认定差异,组织需要改变抽象且核心的组织认定元素。组织内外部环境存在着许多因素会对战略变革产生影响,这些因素通过与组织认定的互动来影响战略变革。

第二,组织认定的重要性凸显了高层管理者的意义行为在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高层管理者通过自身的意义构建行为形成战略变革的基本思想,并影响组织成员的意义构建,使组织成员在认定混乱和意义缺失的情况下,重塑对组织的认识,明确战略变革带领组织走向何方。渐进式变革对高层管理者的意义构建和意义给赋水平要求都相对较低;而激进式变革由于变革程度较大,需要高层管理者主动地进行多种意义构建和意义给赋活动。

第三,渐进式变革假设组织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变革以一种缓慢的、连续的、渐进的方式进行,因此,渐进式变革对组织认定的影响也较小。实施渐进式变革,重要的是不断地调整具体的组织认定元素,同时保持组织认定的核心元素的稳定性。根据组织的不同情况,组织内部可能只有一个单一的认定,也可能具有多重认定。因此,高层管理者的管理重点在于保持组织认定的连续性,同时还要注意管理多重认定之间的关系。

第四,环境的动态性和竞争的激烈性使组织需要以激进式的变革改变组织的定位、愿景,甚至是组织的价值观和使命。由于激进式变革打破组织的基本假设,使组织面临严重的认定模糊和变革负载,导致组织成员陷入“意义缺失”的状态中。高层管理者需要赋予组织以新的含义,才能使组织组织成员重新理解“作为一个组织,我们是谁”以及战略变革将使“组织成为什么”,从而使组织成员为战略变革付出一致性努力。因此,激进式变革中,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是重塑组织认定,这个过程涉及众多复杂的抽象因素,难度非常大。

参考文献(略)

企业管理论文(2018)精选范文十: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 世纪是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世纪,竞争存在于商业组织之间,大学之间,大学与商业组织之间,政府之间,还有政府和商业组织之间。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速,企业内外部的经济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使得企业经营环境达到空前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节奏越来越快,形式越来越复杂。这也就是现今企业必须面对的动态竞争环境。

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或者说在动态竞争的条件下,运用企业战略管理方法,保证企业获得的收益率长期、稳定地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是全世界的企业家们,在战略制定和选择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考虑后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这个问题就更是备受关注。

目前,纵向整合成了许多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纵向整合是指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一条产业链上,企业通过资产的运作来获得其上游或下游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控制权。企业的纵向整合是为了应对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有效地控制企业战略性资源和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周勤,吴丽华,杨家兵,2007)。然而,在动态竞争下,尽管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取得了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改变,企业取得的竞争优势无法长期维持。面对着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变化,企业应当采取的什么样的竞争策略来应对?

..................

1.2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理论探索和案例研究。首先通过理论文献的阅读,深入研究、消化和吸收以往学者在企业纵向整合及动态竞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动态竞争下纵向整合企业的战略研究框架,然后对纵向整合企业的动态竞争策略进行分析。最后以百丽集团为例子,对上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炼出百丽集团案例的启示,以及对百丽集团竞争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本文的论文结构如下:

第 1 章绪论。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研究思路和逻辑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 2 章文献综述。主要对动态竞争下纵向整合战略进行文献回顾。首先,对动态竞争和静态竞争进行研究,探讨二者的差异。然后,对纵向整合战略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探讨纵向整合战略的内涵、动因、实现方式。最后讨论,竞争策略的内涵、要素和转变。

第 3 章动态竞争下的纵向整合战略研究。重点分析在动态竞争下企业通过纵向整合获得的快速互动和多点竞争优势。

第 4 章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选择分析。引用在位企业的概念,针对不同的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行为对纵向整合在位企业的竞争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并探讨企业通过纵向整合获得的竞争优势如何有助于竞争策略的实施。

第 5 章动态竞争下百丽纵向整合战略。首先,分析百丽集团在动态竞争下实施纵向整合的动因,纵向整合的实施方式以及取得的成效。然后,分析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下和面临竞争对手的竞争,百丽集团竞争优势受到了威胁,百丽集团选择快速互动与多点竞争相结合的竞争策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并从中启示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 1-1 所示: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动态竞争相关研究

2.1.1 动态竞争与静态竞争的内涵

(1)静态竞争的内涵 人类的竞争行为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其存在的时间甚至比人类经济行为还要久远。而解释经济主体的竞争行为及其规律则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因此不同时代的学者们不断的推进竞争理论对竞争实践解释的力度。在解释企业竞争现象方面,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静态竞争理论。古诺(1838)提出了寡头竞争均衡模型,该模型使用是最早的静态竞争理论模型下。古诺模型的前提假设是市场上只有两个竞争对手,并且两个竞争对手只是在一个共同的市场进行竞争,彼此之间的竞争方式是通过价格。静态理论的特点是企业可以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并长期保持下去,在制定竞争战略的时候很少考虑和预测竞争对手的行为。

(2)动态竞争的演变与内涵

学者们对古诺模型的前提假设进行拓宽,Edwards(1955)对企业的竞争市场进行拓宽,建立了多点竞争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在多个区域市场之间进行竞争,彼此之间采取“相互忍让”的态度。另外一些学者在时间维度上对假设进行放开,形成了竞争互动理论。Chen(1996)认为竞争互动理论研究的是当企业在进行竞争性进攻或反击经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分析方法。此后,学者又对竞争对手的数量进行拓宽,D'Aveni(1998)打破了企业仅面对一个竞争对手的前提假设,提出一对多的前提假设,形成了超级竞争理论。此后,学者们认为企业在一对多的竞争环境下,采用的不是单独的竞争策略,而是同时计划、连续实施多个竞争行为。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在一对多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竞争往往并不是某一个竞争行为或策略单独开展,而是同时计划、连续实施多个竞争行为,有人将这种竞争行为的组合称为竞争策略组合(Competitive Repertoire)。因此竞争策略组合特征的研究开始逐渐替代竞争互动等理论下单纯竞争行为特征的研究。竞争策略组合的研究主要关注分析策略组合中不同竞争行为的结构性特征,包括竞争行为种类的个数,策略组合对某类特定竞争行为的依赖程度,以及企业在不同竞争行为之间转换变动的能力等。除了假设竞争对手一对多的竞争环境以外,有的中外学者也进一步探讨了多对多的、网络状的竞争关联(谢洪明,2005)。竞争网络的研究主要关注企业处在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网络中,其网络结构特征(如网络的中心性等)与企业竞争行为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然而,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程度变得越来越激烈,企业可以维持核心竞争能力的假设被打破,学者们又提出了动态竞争理论。经济的全球化、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偏好的复杂性促使了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George S.Day and David J.Reibstein(1996)提出了动态竞争的概念。在动态竞争中,企业的竞争优势都暂时的,建立的竞争优势很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通过模仿或创新所取代。企业需要追求一系列竞争优势保持主动的地位。在制定企业战略的时候,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情况之外,还需要预测竞争对手的可能采取的反应。企业战略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间的互动性。广义的动态竞争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是竞争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动态,第二是企业之间多点和快速互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三是企业的规模已经不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是被企业的创新和速度所取代(皮圣雷,2013; 蓝海林,2011)。

...................

2.2 纵向整合相关研究

2.2.1 纵向整合的内涵

国内外的学者主要从“纵向一体化”的概念来理解“纵向整合”,并基于不同的视角对纵向整合进行定义,有基于经济学视角、供应链视角、所有权视角等。

基于经济学视角,科斯最先对纵向一体化进行定义,认为厂商为了取代的购买投入和销售产出而完成的内部投入产出行为是纵向一体化(科斯,1937)。Porter(1980)认为企业将技术上不同的生产、配送、销售等经济活动环节在同一个厂商内部进行,通过内部的管理实现经济目标。郑方(2010)认为把供应链条中的业务活动从市场转为企业内部进行。

基于供应链视角,Waterson(1984)认为纵向整合指的是厂商内部进行两个或者多于两个的连续生产阶段,将上游、中游或下游的环节进行联合统筹管理。AvenelBarlet(2000)认为参与多于一个的连续生产环节,或参与分配环节的厂商进行了纵向一体化。田青(2005)认为纵向一体化指的是为了建立产业链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联合的方式在产业链全流程进行生产和销售。陈立文(2009)认为在生产工序上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两个企业进行合并是纵向一体化。

基于所有权视角,Grant(2002)认为企业在垂直活动中拥有所有权即是企业的纵向一体化。邱少春、崔兵(2006)对纵向一体化的定义是,在共同的所有权下,企业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生产过程、或者企业把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相结合。此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纵向整合的范围比纵向一体化要广泛。芮明杰、刘明宇(2006)认为企业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方式,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的协作行为即是纵向整合,企业间的合并是产业链纵向整合最极端的形式。周勤等(2007)认为纵向整合是一种战略行为,目的是基于产业链上下游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整合。吴利华,周勤,杨家兵(2008)纵向整合战略的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运用介于组织和市场的中间组织形态,例如:合资、企业联盟等。

通过回顾已有关于纵向整合内涵的文献,纵向整合的特点是将企业外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化。狭义的纵向整合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内部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资产的所有权。而广义的纵向整合包括了获得所有权和通过间接方式的整合。本文采用广义的纵向整合内涵,纵向整合指的是通过获得所有权和间接的方式将企业外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内部化。

....................

第三章 动态竞争下企业纵向整合战略 .................... 19

3.1 动态竞争优势 ............. 19

3.1.1 动态竞争优势含义 ........... 19

3.1.2 动态竞争优势的获得 ................. 19

3.2 基于快速互动的纵向整合 .............. 22

3.2.1 动态竞争中的快速互动 ................... 22

3.2.2 纵向整合与快速互动的能力 .................. 23

第四章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选择 ................... 26

4.1 纵向整合企业面对潜在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分析 ............... 26

4.1.1 价格或产量阻止进入策略 ................. 26

4.1.2 生产能力扩张阻止进入策略 .............. 27

4.2 纵向整合企业面对正面攻击竞争对手竞争策略分析 ................. 28

第五章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以百丽集团为例 ..................... 33

5.1 百丽集团概述 .............. 33

5.2 百丽纵向整合快速互动战略 ...................... 33

5.2.1 百丽集团纵向整合的动因 ............ 33

5.2.2 百丽纵向整合战略 ........ 34

第五章 纵向整合企业动态竞争策略——以百丽集团为例

5.1 百丽集团概述

始创于 1991 年 10 月的百丽集团,主要业务是鞋类产品的订单加工及制造业务,与大部分的订单生产企业相同。百丽集团前期的发展大约经历几个阶段:1992 一 1993 年的加工贸易阶段;1993 一 1995 年的单一鞋类生产批发阶段;1995 一 2001年逐步对品牌零售网络进行构建,高效率地抢占商业通道,采取生产、供应、销售一条龙式的直线连锁经营模式,2001 年,其女鞋的销售量和销售额排名全国第一;2002 一 2005 年对零售网络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采取相关多元化和多品牌战略,并且进行公司重组,为上市做准备。2005年,得到了“摩根士丹利”的注资后,规模迅速扩张,成为国内最大的女鞋零售商,旗下的自有品牌有“百丽”“思加图”“天美意”等;2007 月 23 日,百丽集团成功地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百丽集团从上市到 2011 年保持着良好的业绩增长情况。

..................

结论

本文采用文献理论探索法和案例研究法的方法,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动态竞争下采取纵向整合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分析框架。在动态竞争下,企业通过纵向整合可以实现快速互动或多点竞争。然而,由于环境以及竞争对手的攻击,企业纵向整合的竞争优势受到影响。此时,企业需要根据竞争对手不同的竞争行为以及自身情况进行纵向整合后竞争策略的选择。主要研究的结论:

第一,纵向整合优势的暂时性,即使企业通过纵向整合战略获得了快速互动和多点竞争的优势,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的变化,企业取得的优势无法长期的保持。对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及竞争对手的竞争行为进行分析,选择合适自身情况的竞争策略。

第二,本文根据在位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行为,对纵向整合后在位企业的竞争策略进行探讨。当面临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时,纵向整合在位企业具有产业链上资源和成本上的优势,在价格、产量和生产能力上采取“恐吓”的竞争策略。当面对竞争对手直接竞争的时候,当竞争对手经济实力较弱时,采取残酷的价格战策略。当竞争对手经济实力较强,价格战无法开展的时候,在位企业可以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而当市场竞争激烈,并且差异化策略效果不明显的时候,在位企业可以利用纵向整合获得的竞争优势进行相关多元化策略。对于竞争对手的非直接对抗,在位企业可以采取迂回对抗策略。在多点、多市场进行竞争。

第三,当面临竞争对手正面竞争时,在位企业选择相关多元化策略时,在位企业可以在销售渠道、市场、产品类型进行多元化的发展。随着电子商务渠道的兴起,在进行渠道多元化拓展的时候,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渠道整合的时候需要注意电子商务渠道与传统销售渠道的差异。从百丽集团的案例可知,百丽集团采取传统渠道的管理模式对电子商务进行整合,因此导致了具有商务运营管理经验的人才流失。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对已有的关于动态竞争纵向整合分析更深入地探讨,讨论了当企业受到竞争对手竞争威胁,企业需要如何进行策略的调整。根据在位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的竞争行为讨论企业应当选择的竞争策略。在动态竞争下,为进行纵向整合后企业提供竞争策略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