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历来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农产品收入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2015 年发布的中央 1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此势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国家对农业问题的逐步重视,各个省市也逐渐开始加强发展当地农业,重视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果蔬农产品作为农产品中流通性较强的产品,不同于玉米等农产品,其流通频率大,不仅满足农村的需求,更主要是满足城镇居民的生活需求,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各地的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多果蔬农产品由于产量过多而滞销,而果蔬农产品不容易长时间保存的特点又导致腐烂问题出现,造成农民亏收等经济问题,2014 年 5 月海南海口的冬瓜滞销、山东安丘的红樱桃、四川泸州的青椒以及安徽黄山歙县三潭枇杷等各地滞销问题被舆论广泛关注,2015 年 4 月黑龙江省勃利县杏树乡 600 吨寒地黑土非转基因大豆受到严重滞销,这些农产品滞销问题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决定果蔬物流乃至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经济水平的关键因素。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作为我省主要的果蔬生产基地,在确保生产高质量果蔬农产品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其流通问题,前期的市场需求情况、流通过程中果蔬农产品的运输仓储保管问题以及在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机制等问题,分析整个供应链运作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才能真正地加快果蔬农产品的流通。近两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这个信息时代提供了强有力的催化剂作用,电商、微商发展更是火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的确掀起了生鲜农产品电商热,如何在这样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有力地发展果蔬物流值得每一位相关学者以及政府人员认真思考。本文在此背景基础上全面分析牡丹江市目前果蔬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
目前很多学者就各地的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其中关于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发展也有一些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但专门针对牡丹江果蔬物流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通过分析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果蔬物流发展经验,提出有利于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针对性建议,增长牡丹江市果蔬农产品销量、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区域间合作,打造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争取将其销售到国内各个城市乃至国外,同时丰富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
........................
1.2 研究意义
现代果蔬物流的发展,可以推动果蔬产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物流配送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果蔬的流通问题也是关系农户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深入推广,果蔬的配送需求逐步转为刚性。因此,相对于传统的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在现代果蔬的发展中更为关键,果蔬物流竞争的核心就是建立科学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发展以农业为主,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运输服务,同时保证快速、高效的物流配送,才能使牡丹江地区的果蔬市场具有高度不可替代性。为提高物流配送发展水平,应该客观的分析牡丹江市果蔬物流配送的实际情况,同时探索发展的外部机遇和面临的挑战,建立一套方案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指导果蔬物流市场的运作,提高果蔬农产品在同行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本文系统地分析牡丹江市目前果蔬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展现状进行 SWOT 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果蔬物流发展成果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提供实践指导,促进牡丹江市果蔬产品高效率流通,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
.....................
第 2 章 果蔬物流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企业核心竞争理论
目前国外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学派:技术学派、资源学派和结构学派,技术学派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体现在产品、独特技术、营销手段上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不容易被竞争对手复制的综合创新能力。J.B .Barney(199 1)是资源学派的典型代表人物,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具备一定的整合资源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占有的核心资源使其在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能力,强调了稀缺资源和整理资源的能力。结构学派认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是通过降低成本和差异化经验策略,企业组织结构层次化,各个层次和机构降低成本,同时差异化营销。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理论的研究多数认为企业通过自身的组织能力协调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实现的独特综合能力。近年来,不断强调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关系,企业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势制定战略,发展战略的过程也是创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后调整相应战略,再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过程。
在供应链的背景下,物流业务外包应运而生,即第三方物流服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不再自营运输车队,而是将产品运输外包给第三方专业化运输企业,有些企业根据市场多样化需求将产品包装外包给专业的包装公司,甚至有企业不再自建仓库,而是租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进行分销配送;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服务于制造业,而在快递等服务业中,很多大型企业在最后一公里也会将配送业务外包给当地的小型配送公司,而不是全面地自建网络,可见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合作企业是一种互补互利而非竞争的友好关系。在进行物流业务外包前,企业首先应该明确自己所需的服务,合理安排外包项目、制定企业内部计划,在此基础上,寻找市场上能够提供此项服务的专业化公司,慎重选择外包供应商进行合作,选择好合作商之后维护好合作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买卖双方对商品的了解程度是存在差异的,这就是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含义,通常情况下,卖方由于占有商品,对商品的信息了解多于买方,处于有利的地位,这也是在商品经济中必然存在的现象,了解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善于利用该理论缩小差距可以为卖方市场的企业带来更好地收益,比较常见的是品牌营销的手段,通过大量投入广告宣传产品,让买方市场更多的消费者了解产品,同时开发了原本并没有购买意愿的潜在消费者市场,获得的收益超过投入资本,既有效地打造品牌,也获得利益。对于果蔬农产品市场,卖方主要是零散的农户或者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买方则是城镇中千万个家庭,必然存在信息不对称,临近卖方市场存在各种规模的果蔬农产品收购商贩、批发商,这些商贩通过多次倒卖,最终果蔬农产品流通到消费者手中,而随着“农超对接”的改革,超市经营果蔬农产品无疑减少流通环节,增加买卖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真实度。此外,近几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很多电商平台出现果蔬农产品的的卖家,这些卖家利用平台展现基地、产品图片,并配有价格、规格等详细商品信息,让顾客一目了然,很直观地了解果蔬农产品的一切信息,很大程度实现信息透明化,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购物担忧。正确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为提高买卖双方的利益,优化产品渠道,提高市场运营效率。
.....................
2.2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粮食作物产量较高,牡丹江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农业发达,尤其果蔬农产品产量居多,其中蔬菜产业的总收入从“十一五”末的 14.7 亿元,增加到 2013 年的 26.5 亿元。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由“十一五”末的 851 元,增加到 2013 年的 1681 元,使牡丹江市百万农民年收入连续11 年领跑全省。同时牡丹江市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运输网络为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保障,但有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如牡丹江市果蔬农产品主要产区在郊区或县镇及以下农村,相比较市区较为发达的运输网络,县域以下区域交通设施较为落后,道路情况一般,多以省级公路为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果蔬农产品的运输。物流技术水平较低,信息化程度不够等因素也制约着牡丹江市的果蔬物流发展,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牡丹江市目前果蔬物流发展现状进行总结。
2.2.1基础设施现状
截至 2014 年 10 月中旬,在国家和黑龙江省交通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公路建设三年决战,牡丹江市公路总里程达到 8004.34 公里,其中高速公路 496.39公里,一级公路达到 190.37 公里,全市六个县(市),都有高速公路通过,全市新增高速 358 公里,一级公路 23.2 公里,农村公路达到 6000 公里,为全市贸易流通和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优良交通环境。此外,截止到 2014 年,全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64.7 万公顷,粮食总产量 272.3 万吨,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产量分别为 29.1 万吨、206.5 万吨和 34.8 万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9.9万公顷;全市拥有 194 个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品牌,较 2013 年增加 14 个;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 450 万亩,食用菌生产规模 40.1 亿袋,同比增加 3 亿袋。牡丹江市把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发展蔬菜基地的动力源头,积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目前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达到 35 个,蔬菜总面积已发展到 39 万亩,面积较 2010 年增加 22.3%;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类加工企业达到15 家,蔬菜种植合作社 131 个,蔬菜(含食用菌)种植大户 800 多个,经营个体多样化,蔬菜产业呈现繁荣发展的局面。
虽然目前牡丹江市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六个县内,仍有一部分农村的公路建设发展缓慢,阻碍了果蔬农产品向城市的输送,需要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蔬菜产业的良好发展,“粮改蔬”面积不断在扩大,而部分土地是否适合种植果蔬农产品有待检验,不能急于扩张改革种植结构,需要认真考察和合理规划。
..........................
第 3 章 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现状及 SWOT 分析 ............. 13
3.1 黑龙江物流发展现状 ................. 13
3.1 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现状 ................. 13
3.1.1 基础设施现状 .................. 14
第 4 章 国内果蔬物流发展经验借鉴 .................. 23
4.1 国内果蔬物流发展经验 .............. 23
4.1.1 山东果蔬物流发展借鉴 ............... 23
4.1.2 广东里水鲜果批发市场发展经验 .................. 24
第 5 章 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 27
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 ......27
5.2 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 .................... 27
5.3 积极发展和打造牡丹江市果蔬品牌 .................... 28
第 5 章 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本章是在第二、三和四章基础上,即通过企业核心竞争理论、业务外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的理论阐述,在分析了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现状以及 SWOT 分析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果蔬物流发展的优秀案例经验,提出了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与技术升级
目前,牡丹江市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未能实现公路通,严重阻碍了当地果蔬农产品的运输,因此完善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通过建设乡村道路,平衡各个地区的运输发展,同时加强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结合,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以确保果蔬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发展。其次,目前果蔬农产品的仓储设施很不完善,大部分产品仍然是存储在简易的空场或采取直接露天苫盖的存放方式,大大地降低了果蔬农产品的新鲜度,通过政府扶持企业间联合建立大型仓储设施,依托城区、宁安、绥芬河大型冷链储运物流设施,打造北菜南运基地,然后以出租形式供中小批发商使用,形成仓储规模,降低产品的损失率。最后,需要加强农村网络建设,很多农村地区由于不在网络通信电缆的铺设延伸范围内,无法实现网络应用,信息严重闭塞,政府应重视农村网络宽带业务的发展,督促相关部门早日完成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果蔬农产品生产农户掌握物流信息提供基础保障。
.....................
结论
本文在互联网大力推动果蔬物流发展以及牡丹江市政府对其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果蔬物流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归纳总结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其所面临的外部机遇挑战以及自身具有的优劣势,制定适合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国内比较成功的果蔬产销基地进行果蔬物流发展经验总结,在这些研究基础上,结合前文企业核心竞争理论、业务外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基础提出了有利于牡丹江市果蔬物流发展的详细对策和建议:(1)注重物流人才的培养(2)促进第三方果蔬物流专业化发展(3)推动果蔬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的合作(4)加强果蔬物流信息化建设(5) 积极发展和打造牡丹江市果蔬品牌 (6)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总的来说,牡丹江果蔬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资源,正视不足之处,科学发展,最终打造出自己的品牌,牡丹江市果蔬物流会有更好地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