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提供,还是上缴税收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和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目前全国各类中小企业达44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完成了全国50%的税收,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提供了近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因此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该地区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不仅解决了大量的城市人口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推进了西部的城市化进程。虽然该地区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着融资难、市场准入条件背刻、人才引进等诸多不利条件,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工业转型升级的推进,西部地区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快流动和重组,一方面,这有利于中小企业借助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良机,全方位的幵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沿边幵发开放水平。另一方面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态势也从国内企业间的国内市场竞争转变为与国外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展开更直接、更全面、更激烈的竞争。
从国内看,《西部大幵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幵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开展对外经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等。另外还要推动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要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幵放领域,全面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这些政策给该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带来了好的发展机遇,西部欠发达地区有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以及政策倾斜等有利条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把握住机遇来不断成长壮大是摆在该地区中小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和继承国内外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已有成果,结合该地区中小企业成长的现状来探讨有哪些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成长,以及这些企业有哪些成长方式可以选择,通过什么方法来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长方式,期望能够对该地区其它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借鉴。
1.2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研究目标
随着西部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这些企业将不断活跃在国际和国内舞台上,但同时这些企业也面临着一些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在于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成长壮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成长方式,以期能够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有利的借鉴。
1.2.2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
理论意义:目前关于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的研究较少,关于西部地区的研究主要是宏观上对西部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关于中小企业成长的研究主要是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影响因素和企业成长性评价三个方面,而关于成长方式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成长方式的研究较少,本文的研究从理论上完善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实践意义: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西部地区市场的不断开放,更多的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将活跃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将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可以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以后的成长壮大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
2.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从改革幵放至今三十多年的时间,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浪潮,我国的中小企业也在不断充实发展。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它们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从中小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来看,除烟草制品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釆、开采辅助活动三个低于87%以外,其他38个行业均高于90%,其中超过99%的有5个行业,98%-99%的有7个行业,96%-97%的有4个行业,:90%-96%的有11个行业,位于的有个行业。我国近几年中小企业具体数量详见表3-1所示:
从表3-1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6年到2010年无论是工业企业单位总数,还是大中小型企业单位数都是在不断增加的,2011年和2012年较之以前有所减少,是因为2011年国家工信部等联合公布了新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新增了微型企业的划分,所以工业企业单位总数有所减少。但是从2011到2012年工业总数、大中小型企业单位数又出现稳步增长的势头。
2.2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我国中小企业在区域分布上比较不平衡,从东部到西部发达程度依次呈阶梯形分布,通过三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对比分析,可以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有更明确的了解。
第一,从全国范围看,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少,生产率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区域分布比较不平衡,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数量,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比重达59.53%,西部地区只占12.3%。就小企业来说,东部地区则更发达一些,企业数量和总销售产值比重分别为59%和57.2%。而西部地区小企业数量和产值比重分别为12.3%和13%。产值比重比企业数量更低,反映出西部中小企业生产率和企业效益低的事实。
由表3-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个数、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税金、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8个指标来看,东部地区占据绝对优势,尤其在出口交货值方面尤为突出,西部地区各个方面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尤其在出口方面和东部地区相差甚远,一方面和东部地区靠近沿海,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有关,另一方面说明东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程度比较高,西部地区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从西部地区看,中小企业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全国来看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少,效率比较低,但是中小企业在西部地区内部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该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详见表3-4所示:
3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22
3.1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22
3.2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25
4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成长方式选择分析........31
4.1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31
5案例分析........46
5.1公司介绍.......46
5案例分析
5.1公司介绍
(1)公司概况
W公司是成立于1998年,是以有机枸杞种植、开发研究和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注册资金1680万元,资产总额12000万元,现有职工人数120人。该公司是宁夏唯一直销美国的优质枸杞产品生产企业。
该公司是中国有机枸杞的发源地,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有机枸祀种植。现有枸杞基地多亩,严格按照有机种植规范管理,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使用化肥,生产方式生态、天然、安全,产品达到了北美、欧盟、日本等国家对我国枸杞产品中农药残留、化学物质残留、兽药残留的标准。
(2)产品和市场
W公司是以枸杞为生产原料的企业,现有产品枸祀原汁,枸杞浓缩汁,枸杞籽油,枸杞冻干粉,枸杞果脯,枸祀多糖,鲜枸杞果汁饮料,有机枸杞千果等七大类五十多个规格,年生产枸杞深加工产品能力20000吨以上。国内消费者对枸杞的认知度不高,而在国外比较受欢迎,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东南亚及港、澳、台等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兼并了圣杞乐”品牌,组建宁夏圣杞乐生物食品工程有限公司。
6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以理论分析为主,结合实证分析,在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中小企业的成长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并用实证的方法进行验证。本章将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作进一步展望。
6.1主要结论
第一,本文利用中小企业统计年鉴的数据,从数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等几个方面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人才、资金、技术、发展环境等方面对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困境进行了分析。
第二,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成长的研究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中小企业成长的因素,可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从内部影响因素来讲主要有:企业家素质、企业创新能力、组织结构、企业资源、产品和市场五个方面,从外部影响因素来讲主要有:产业环境、政府政策与法规、融资环境、当地劳动力市场和机制。
第三,本文总结了中小企业成长的几种方式:集群化、创新型、国际化、虚拟化、战略联盟和规模化,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的角度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西部欠发达地区传统中小企业成长方式的选择,最后用案例分析来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略)
西部欠发达地区之小企业成长模式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西部,欠,发达地区,之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企业管理文章
- 老年消费者高级养老消费意愿之影响因素研究
- 怀旧广告类型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概述:怀旧倾
- 节能减排下政府规制与企业决策的博弈分析
- 谈谈某市新能源公交车产业竞争力问题
- 专用性投资情境中机会主义行为防御策略的内
- 组织公平感知对员工偏差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 团队弹性与团队缋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互联
- 信息干预影响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用户采纳意
- 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策略研究——基于全球价值
- 基于焦点企业的集群企业创业行为传导研究
- 价值创造视域下商业模式和企业绩效关系概述
- 过程观视角下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路径选择及影
- 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导向之创新团队胜
- 多团队隐性协作与过程绩效的实证研究
- 乘用车分销渠道联盟及利益分配研究
- 食品企业声誉危机影响因素评价及控制策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