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社会学视野下奚琴乐器传播考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474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音乐社会学论文,本文以奚琴的发展与传播为立足点,将奚琴在历史中的发展传播与音乐社会学这一学科融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和归纳,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着重分析奚琴的发展传播与社会的双向运动之间的关系,从奚琴传播的积极主动性行为、奚琴作为音乐商品和音乐职业的兴起、奚琴音乐的“共享”等方面深入挖掘奚琴在传播过程中发展方向和态势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换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中国古代奚琴音乐的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奚琴作为我国古代弓弦乐器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现今仍然活跃在民族器乐舞台上的二胡、板胡等擦奏弦鸣乐器的前身。据历史史料记载,奚琴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所创制的乐器。唐代时期随着奚族不断与契丹、汉民族的交流融合,奚琴传入中国中原地区。两宋时期,随着市民音乐的发展,奚琴以其酷似人声的音响特点和便于携带的形制逐渐兴盛了起来。经过了千年的传播发展与演变,奚琴的民称在中国基本消失(除朝鲜族),但同时也派生并形成了一个形制与演奏技法各异的庞大的胡族家族。
我国古代中外文化的不断沟通交流又为奚琴在异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土壤。宋朝时期(即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由于我国和朝鲜高句丽王朝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强,奚琴便开始进入朝鲜,并且形成了不同于国内的发展趋势。在朝鲜族的文化进程中,奚琴仍然保有其原来的外形和名字,在此基础上将朝鲜的民族音乐不断吸收与之融合,最后成为朝鲜族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
笔者通过收集、翻阅和整理了大量关于奚琴的历史文献,发现绝大多数文献都将研究的立足点放在奚琴乐器本体上,且近些年也没有一些研究的突破。因此,笔者想“跳出”奚琴乐器本身,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归纳奚琴乐器发展的过程,旨在深入挖掘奚琴诞生、发展、传播乃至衰落整个过程的社会动因,为奚琴乐器的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些社会学的理论支撑。
.........................

1.2 研究价值与意义
本文的研究价值,或者说与其他有关奚琴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本文是以奚琴的发展与传播为立足点,将奚琴在历史中的发展传播与音乐社会学这一学科融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和归纳,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着重分析奚琴的发展传播与社会的双向运动之间的关系,从奚琴传播的“传求必通”、奚琴作为音乐商品和音乐职业的兴起、奚琴音乐的“共享”等方面深入挖掘奚琴在传播过程中发展方向和态势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换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中国古代奚琴音乐的发展、变化和衍进的根本原因。
战争因素促使奚琴传入中原,而宋代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革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奚琴在宋代也是飞速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战争因素促使奚琴传入中原,而宋代正是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变革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奚琴在宋代也是飞速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作为音乐商品,更出现了奚琴的音乐职业艺人,也正是在同一时期,宋代与朝鲜自古以来即是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的邻邦,在音乐方面的沟通交流更是由来已久,奚琴便成为当时音乐交流的重要媒介,实现了宋代与朝鲜的音乐“共享”与交流,同时也完成了它巩固两国友好关系的使命。奚琴在历史进程中产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充分说明奚琴的发展演变是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反过来,音乐社会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适用于奚琴在历史中的传播发展。
同时,奚琴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国各民族间文化互动交流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处于一种特定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不管针对哪类人群、哪个民族、哪个地区,奚琴的传播发展也要遵循音乐社会学的客观发展思路。奚琴的传播与发展是中国历史长河中音乐文化互动交融的产物、是中国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处于一种特定政治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作为一种音乐现象,奚琴不管如何演化,必须要遵守“传必求通”这一音乐发展规律,因为它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之外的,而是要依附于现实社会,才能实现自身的传播和不断发展。奚琴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完善自己,在传播过程中顺应音乐社会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进行相互融合,由最初的奚琴发展成为庞大的胡琴类乐器,通过自身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来迎合社会公众的音乐需求,进而也说明了其演化过程中“传必求通”。
需要指出的是,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笔者仅应用了部分相关音乐社会学理论知识。目前从音乐社会学角度来分析研究奚琴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研究方向,笔者只是抛砖引玉,期待在此研究领域内会出现更多更优秀的研究成果。
.........................

2 音乐社会学的历史发展状况

2.1 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知识
音乐社会学根据字面含义可知,音乐社会学是一门研究、认识、了解音乐在社会中全部运动过程和运动规律的学科。从音乐社会学这个名称的词意上理解这一学科与音乐和社会两方面均有密切相关的联系,涵盖了音乐和社会两个领域,继而也体现出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一般来说,音乐和社会二者之间在结构上和层级上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既包括相对静止、又包括绝对运动的关系,也有介于二者间的关系,对于相对静止的音乐观念和运动的音乐现象之间的复杂关系,更需要我们去深刻理解和把握。从根本上来讲,若是从某种关系的角度看,人们洞察事物时将关注点集中在某个点上,那么音乐与社会问题就会在有关的学问和中理论中产生。然而,音乐同社会间的抽象联系并不是音乐社会学主要的研讨对象,社会现实才是音乐社会学对音乐本身的认知,并且,含义、结构和功能是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作为一种研究的逻辑,音乐社会学经常会被推广。因此,从控制论的形式本质,两方面的内容还是需要归于音乐的内在,属于音乐本身的社会实际;而具体的功能层面则应属于外在,将音乐同社会实际相协调。结构、含义和功能上并不是相斥的,但是并不能将特定的音乐事实同非音乐事实相对立,他们都是互相有机融合的:社会的结构性存在于功能性中,要形成社会的结构性还需要转换相关的含义。
它作为一门学科和知识体系,与之有关的层面、考察的事物或子学科有机地构成了其内部结构。有两个层面的解释和运用体现在音乐社会学的学科架构中:一是学科族系结构,经过音乐社会学在社会实际中的不断深入发展,它的广阔社会发展前景逐渐体现了出来。二是内部学科结构,就是我们平时所称呼的音乐社会学学科机构。社会音乐传播论、音乐生产论、音乐职业论和社会音乐听众论是音乐社会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他们之间存在着丰富的层次性,联系结构也颇为复杂。
...................

2.2 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音乐社会学才独立成为了一门专业研究学科,中国更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开始起步,研究和学习音乐社会学这门独立学科,因此,在中国,音乐社会学仍然是作为年轻的学科在不断的发展。不可否认,从研究和探讨的价值上来说,学科越年轻,优势越大。对我国音乐社会学进行纵深的考察,能够把它基本分成三个时期:认识阶段(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内化吸收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多元化发展阶段(二十一世纪初)。
音乐发挥的作用、音乐文化的历史进程和音乐在社会中的活动等都是音乐社会学的具体研究对象,也就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同时又有三个运动角度构成了音乐社会运动,通常我们会形象地把这三个角度的运动称呼成音乐的纵向社会运动、音乐的横向社会运动和音乐的综合社会运动。这里所说的音乐的纵向社会运动,意思就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流动,音乐也在不断发展,是与发生在同一时间区间或同一时刻音乐的横向运动相对的。横向的音乐社会运动就是在时间的任意时段内,音乐在纵向运动中经历的运动过程。音乐在缓慢地进行纵向社会运动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横向运动,这就综合成为了音乐的社会综合运动。这种类似于对角线形态的综合运动还是音乐的一种社会运动。以音乐的横向社会运动为基础,更深层次地认知音乐纵向社会内涵,最后形成了综合的音乐社会运动。音乐参与到运动中需要的一个条件就是音乐处于进入社会的进程中或者已经进入社会,而人们的观念和做法才是音乐参与到社会运动中的主要动力。具体的音乐文化—社会系统,即物质—动态特征,是音乐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笔者所研究的奚琴不只是单纯地研究其在各个时间段的宣传和进步,而是在一种音乐社会关系中看待同奚琴有关的所有内容,具体来说,这也是社会性活动发展的一种。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融入奚琴,分析其在音乐社会学中产生的作用,将其在横向、纵向和多层面的综合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到音乐社会学,就是研究奚琴的发展传播、社会作用、音乐的商品化以及音乐职业化发挥的积极作用等等,这些恰恰是音乐社会学研究内容中的重要部分。


音乐社会学论文参考

.........................

3 奚琴乐器传播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7
3.1 奚琴的起源..............................................7
3.2 唐代奚琴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动因:音乐的“传必求通”.....................................10
3.3 北宋奚琴传播与发展的社会动因:音乐商品与音乐职业的出现.........................14
4 结论........................... 28

3 奚琴乐器传播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3.1 奚琴的起源
奚琴作为我国古代弓弦乐器的典型代表,是目前在民乐领域中二胡等擦奏弦鸣乐器的前身。那么我们要对它进行探索,就肯定要对它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以及演变过程进行追溯。
3.1.1 奚琴起源的文献记载
通过翻阅大量的国内外记载奚琴的相关历史文献、书籍等,我们会发现针对于奚琴的起源说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记载是奚琴来源于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弦鼗,由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奚族创造而来。第二种就是说奚琴由我国的晋代文人嵇康所创。对于这两种说法笔者更加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下面笔者通过对于翻阅收集的史料为大家作说明。
(1)唐代崔令钦著《教坊记》:崔令钦在《教坊记》中所记载的《嵇琴子》成为音乐史中最早对奚琴加以记录的文献,它作为曲牌名被记录下来,缺失文字与图片以及注释,因此无法成为开元年间出现奚琴的证据。
(2)宋代陈旸著《乐书》:最早有文字和图片描述奚琴的史料文献是宋代陈旸《乐书》(北宋),当中有详细的记录到:“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乐书》记载表明北宋奚琴已出现于民间且存在相应的普及程度。以下是《乐书》中记载的奚琴图片
(3)宋代高承著《事物纪原》:宋代高承的《事物纪原·乐舞声歌部》云:“秦末人苦长城之役,弦鼗而鼓之,记以为琵琶之始。按鼗如鼓而小,有柄,长尺余,然则,系弦于鼓首而属之于柄末,与琵琶极不相仿,其状则今嵇琴。也是嵇琴为弦鼗遗象明矣。”《事物绀珠.乐器》当中记载:“嵇琴:如鼗修颈而小加弦竹片轧之又名秦汉名弦鼗。”


音乐社会学论文怎么写

......................

4 结论


人类在开展创造活动和生产活动时,应以社会为前提,脱离了社会,人类活动则无法进行。人类生存于社会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呈现出明确的社会关系和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作为文化生活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自诞生至发展以来,都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
以奚琴的发展与传播为立足点,将奚琴在历史中的发展传播与音乐社会学这一学科融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和归纳,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着重分析奚琴的发展传播与社会的双向运动之间的关系,从奚琴传播的积极主动性行为、奚琴作为音乐商品和音乐职业的兴起、奚琴音乐的“共享”等方面深入挖掘奚琴在传播过程中发展方向和态势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换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中国古代奚琴音乐的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简言之,无论奚琴怎么发展,它始终要遵循的是一种“传必求通”的音乐社会学发展模式。奚琴在传播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完善自己,在传播过程中顺应音乐社会学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各民族、各地区的音乐进行相互融合,由最初的奚琴发展成为庞大的胡琴类乐器,在不断的进步中去满足音乐社会中大众的需求,使得在传播发展中“传必求通”。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