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变迁论析——兼谈对我国社会保障建设之启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887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提出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和国际地位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与之相配套的社会建设还比较落后。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①
作为社会的“稳定系统”,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建设的基石,搞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于改善基础民生、完善社会建设以及维护改革开放经济成果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现状不容乐观,社会保障覆盖面小、管理体制不健全、基金缺口较大以及城乡二元化等问题广泛存在,诸多问题都在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而且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危机。所以,针对社会保障领域进行积极稳妥的改革,对于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1.2 为何选择第三条道路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中的“第三条道路”是指 20 世纪 90 年代美欧一些西方国家为应对全球化和传统福利危机而实行的一种介于社会民主主义与新保守主义之间的政治变革,它带有浓厚的中立色彩。“第三条道路”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革保守主义政府遗留下来的福利政策。为了改善国家经济状况、缓解社会矛盾,一些西方国家在“第三条道路”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针对国家福利政策和公民民生问题的变革,宣称其政策不带任何政治标签,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在“第三条道路”风靡西方的十余年里,其改革起到了减少国家负担、促进民众就业的积极作用,尽管在新世纪初逐渐陷入困境,但是它的一些理论思想和政策实践都有着自己的创新以及合理之处。
尽管“第三条道路”自我标榜为超越左与右的中立思潮,但是不管从其思想来源还是理论政策来看,都深深的打着 “社会民主主义”烙印。尽管它在意识形态上与我国不尽相同,但是出发点和着眼点却与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不谋而合,都是要对先前过于集中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政策进行多元化、合理化的改革,都以改善基础民生、减轻国家负担为改革目标,都体现着一种以人为本(人文主义)的改革理念。实行“第三条道路”改革的国家大多属于西方发达国家,他们有着比我国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成熟程度,他们所进行的改革对我国来说有着超前的警示和借鉴意义。.........................
.............................

2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的理论观点

2.1 “第三条道路”的来龙去脉
“第三条道路”一说由来已久。从古至今,很多不同时期不同观点的政治集团都曾经使用过含义近似的相关概念,比如“中间立场”、“中间道路”、“世界第三理论”、“第三种力量”等。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将“奥地利马克思主义”称作是布尔什维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之外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新的民族独立国家,希望走一条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第三条道路”。20 世纪 50 年代,社会党国际尝试走传统资本主义和集权共产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本文中的“第三条道路”不同于以上几种概念。本文的“第三条道路”指的是 20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欧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党为了解决全球化带来的众多现实问题,维护资本主义统治,以超越左右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逐渐形成的旨在“复兴社会民主主义”的政治变革思潮。

2.1.1 第三条道路兴起的背景

2.1.1.1 福利国家制度危机
二战后,由于实行了高度的福利制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民主党人把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同福利国家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创立了一种名为“左翼国家干预主义”的社会政治模式。但是 20 世纪 70 年代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全面爆发之时,这种模式的弊端开始出现。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国家不断缩减对福利资金的投入,而社会对福利的需求却没有减少,这就使得福利资金捉襟见肘。后来新右派上台,主张实行新自由主义和全面私有化,削弱对市场的控制,变革国家福利制度。新右派的改革治标不治本,在一段时间的繁荣之后,实际上社会经济问题依然严峻。总之,新右派并没有解决福利国家制度的危机。而同时,社会民主党人也进入了“危机和自我怀疑时期”①。此时的传统左右翼政府面对这一局面都显得焦头烂额,而这也就为社会民主党人寻找超越“左右”的“第三条道路”创造了条件。

2.1.1.2 冷战结束的影响
冷战的终结,客观上结束了以往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局面,也给其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此时,西方中左翼政党不再固守自己的传统理论。他们对“左”和“右”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历史上对两者并没有做出严格的定义,同一个观点在某个历史阶段被称为左翼思想,而换到另一个历史时期则又被归类到右翼。这样,他们毅然在思维上突破了“左”与“右”的限制,产生了“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思想萌芽。同时,对于发达国家的政党而言,他们只关心怎样来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提高政府效率,搞好社会管理,以期获得更多选民支持。而这些正是“第道路”的得以立足的金字招牌,这就为“第三条道路”的产生铺平了道路。.......................
....................................

3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的实践及困境......................13
3.1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的实践主张 .........................13
3.1.1 英国布莱尔政府的社会福利改革措施 ..............................13
3.1.2 美国克林顿政府的社会福利改革措施 ............................15
3.1.3 德国施罗德政府的社会福利改革措施 ............................16
3.1.4 法国若斯潘政府的社会福利改革措施..............................17
3.2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的困境...................................19
3.2.1 盲目扩大选民范围,忽视了传统政治基础......................19
3.2.2 中左政党内部分裂,减弱了总体竞争力............................20
3.2.3 西方政局右转,挤压中左翼政党的生存空间..........................21
4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23
4.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况分析....................................................23
4.1.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23
4.1.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现状...................................................24
4.1.3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的成就 ...................................................25
4.1.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27
4.2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对我国的几点启示..............................29
4.2.1 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原则的启示............................................29
4.2.2 对于我国社会保障改革措施的启示 ........................................33
..........................................

结 论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改革在国际社会上毁誉参半,但是对我国来讲它具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其改革的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惨痛教训也值得我们深省。社会公平公正和人民生活幸福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就要求我们要将社会建设摆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位置。毋庸讳言,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尚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但是,相信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社会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这些难题将会得到逐步、系统、完善的解决。
笔者深知,本文在“第三条道路”福利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上所做的研究是初步的、不完善的,且理论探讨重过实践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国内在此方面的研究尚嫌不多,可利用的资料较少;另一方面则因为笔者才学尚浅,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加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我国关于社会保障改革的理论研究正在蓬勃展开,一些具体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也正在实践当中,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假以时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会合中西两璧,综合中国传统优秀文明以及国外先进社会文化成果,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建设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王振华,陈志瑞主编.挑战与选择:中外学者论“第三条道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苏涛.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 杨雪冬,薛晓源主编.“第三条道路”与新的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 李周.社会扶贫中的政府行为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 程光泉主编.全球化与“第三条道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7] 萨本望,王锁宝.美国新总统克林顿[M].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
[8] 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9] 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走向 21 世纪的社会民主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1] Barber, Robert.L.ed. 1999 The Social Work Iictionary 4th Edition Washington D C [J].NASW Press
[12] Midgley ,James.1997 Social 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J]. London Press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