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社会主义研究——基于人类发展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视角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93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主义与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中包含着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法可以用来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矛盾,解决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危机。马克思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等诸多现实问题的论述,无疑是生态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

(一)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始终关注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学论述系统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自然,为什么要保护自然这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两个部分。简单地说,自在自然就是人类存在之前的自然,另外也包含人类未认识和实践的自然。相对应的,人化自然则是作为人类认识和实践的自然。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重视和强调人化自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强调:“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①可见,马克思指明了人化自然是自然与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但与此同时,马克思没有否认和忽视自在自然,而是强调自在自然相对于人化自然的优先地位和基础地位,并且指出自在自然在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向人化自然的转化,“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②基于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优先性,涵盖了自在自然的历史优先性,也涵盖了人化自然的物质基础性。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的体现在人化自然中,却又不能脱离和背离自在自然。人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之所以对立,是因为自然是不以人的意识而转移的客观存在物,自然界发生的一切变化,比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等,都属于自然现象,而这些现象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那么,我们就要趋利避害,使自然满足人类的需要。之所以统一,是因为:首先,“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①人类的一切都具有自然属性,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其次,自然又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类依赖自然而存活。“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②因此,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统一的,伤害自然就是伤害人类生存的基础,就是自毁灭亡。就如马克思所倡导的人化自然观不是对自然的征服、控制,也不是对自然的破坏和无限索取,而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是人类与自然的统一性要求人类必须保护自然环境,因为,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无机身体”。........................
..........................

二、当代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不是生态学原则与社会主义理念的简单求和,它是西方绿色生态运动上升到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它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政治理念出发,开辟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绿色发展”的新视角。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论指导,也给全球的环境维护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
1.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
经历了 18 和 19 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享受着工业化给人类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伟大成果,人类的文明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在繁荣的工业文明背后,却也暗藏着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危机。工业化的发展是以人类的各种能源的大量消耗为基础的,蒸汽机和内燃机的相继发明、机器大工业的诞生和延伸、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急剧增长,煤炭和石油等矿物燃料被开采和消耗,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江河湖泊的环境受到了污染。污染不仅由陆地扩及海洋和高空,而且由城市扩及乡村,正如马克思所提及的,“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①地球环境开始受到人类追求利益的冲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不断深入的进程接踵而来。而 20 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后来的冷战期间使用的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造成的污染,其危害更加严重和长期。直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种公害事件轰动了全球,被人们称之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1930 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1931 年日本的富山事件,1936 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事件,1952 年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1950 年日本的水俣事件和 1961 年的四日事件、1968 年的米糠油事件。....................
.........................

二、当代生态社会主义......................................................................................10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10
1.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10
2.实践基础........................................................................................................ 11
3.理论来源........................................................................................................ 11
4.形成和发展过程............................................................................................13
(二)多维视野下的生态社会主义..................................................................14
1.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生态社会主义............................................................14
2.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流派的生态社会主义....................................................14
3.作为一种政治思潮的生态社会主义............................................................15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几个关系.......................................................................15
1.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主义............................................................................15
2.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马克思主义................................................................16
3.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16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人类发展..........................................................................18
(一)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审视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意义.....................................18
(二)从当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审视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意义.....................19
(三)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审视生态社会主义的价值意义..............20
四、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22
(一)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意义................................................22
1.为在新的历史时代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借鉴............................22
2.为在新的历史时代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提供支持....................................23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意义................................................24
(三)生态社会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的模式构建................................................25
五、生态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现实愿景抑或乌托邦..........................................28
(一)生态社会主义能否替代当代资本主义........................................................28
(二)生态社会主义成为可能的条件....................................................................29
结 束 语..............................................................................................................30
参考文献.............................................................................................................32

结束语
作为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展势头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运动的绿色生态社会主义,它的现实意义值得社会主义在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中加以挖掘。生态社会主义对当今生态危机、人类的生存危机、社会的不公与异化、社会民主的缺失、世界的秩序重建等重大问题的关注给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角和途径。尤其是它对公正、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弘扬,对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随着由新的信息产业革命和全球化的演进将引起的西方社会还会持续地发生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这将进一步壮大西方新社会运动的力量和生态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基础。尽管常被斥责为带有无政府主义特点的抗议运动,但这种反抗力量存在一种潜能,社会主义要能够抓住契机将绿色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转化为有组织的、目标明确的运动并导向未来,纳入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革命方案之中。就如高放教授提倡的“今天的科学社会主义要探讨的新问题是如何把新兴的旨在反对资本主义的各种新社会运动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联系起来,把它们纳入到自己总的战略和策略的斗争中去。
最后创建一个保护环境的体制,制定环境标准,并给予法律支持和保障。灵活运用市场机制,在环保投入和环保体制建设中引入市场因素,建立污染者负责制,约束污染制造者。
总之,理论更加科学,组织更加完善、社会基础更加广大,实践更加全面和有力量,是生态社会主义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英]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
2.[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3.[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年版。
4.郇庆治主编:《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5.刘仁胜:《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年版。
6.郇庆治:《欧洲执政绿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7.[法]莫斯科维奇:《还自燃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版。
8.高放:《当代世界社会主义新论》,昆明:云南出版社 2002 年版。
9.崔贵田:《当代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版。
10.[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