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如今,我们更紧迫地需要发展出一个思考的框架,使移民在历史进程中成为核心,而不总是附属品。我们要让谱系学关于血缘、财产和边界的花言巧语缴械投降,并代之以一系列横向的社会关系……一个可靠的迁徙观点将可能基于一个直觉,即这里与那里的对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建构,是一个根据固定实体来思考并对它们进行相对立的定义的结果。它可能一开始并不把迁移看作是在固定的起点和终点之间一段棘手的间隔,而是存在于世上的方式。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霍布斯式的社会秩序问题,是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认为,社会存在于人与人的互动之中。在齐美尔看来,社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交往互动并由此形成各种社会关系。齐美尔倡导建立一门形式社会学,以专门研究社会互动的结构形式。
与齐美尔同时代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社会学应该以“社会事实”作为研究对象,涂尔千所说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体并对个体具有约束力的事物,比如法律、集体意识等。涂尔干开创了社会学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为社会学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涂尔干所主张的方法论是客观主义的也是整体主义的方法论,过于强调社会结构对行动者的制约,却忽视了行动者在社会结构中的能动性。作为对涂尔干所主张的方法论的修正,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试图解决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主观性的回避,形成了社会学研究的解释传统。
长期以来,结构与行动的二元对立己经成为社会学家争论并致力于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观点,指出结构具有制约性,同时强调结构也是能动的,它不仅是行动的基础,也是行动的结果。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则通过场域、惯习以及资本等概念来阐释实践逻辑。长期以来,各种形式的唯智主义理论都是“用逻辑的事物代替事物的逻辑”。实践逻辑的模糊性,只有使用场域、惯习这样的关系性概念才能表述。从二元对立到二重性,标示着一种关系主义方法论的确立。
齐美尔提出了社会存在于互动中的观点,但是他强调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构形式,对社会互动的过程本身没有关注。基于齐美尔的结构性思想发展起来的社会网络分析,也很明显地偏重于静态的结构分析,缺乏动态的过程分析。而从实体论转向关系论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对过程的重视。.........................
.........................
第2章 浙北P镇的三峡移民
三峡百万大移民,堪称中国水利史上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浙江是安置外迁三峡移民的11个省份之一,移民都被安置在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浙北平原地区。P镇是浙北的中心城镇之一,安置在P镇的三峡移民是笔者此次田野调查的对象。本章将介绍三峡工程与百万三峡移民的概况,P镇三峡移民的总体情况及其迁出迁入地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三峡外迁农村移民
2.1.1 三峡工程与三峡移民
我国是农业大国,向来重视与农业生产休戚相关的水利建设。修建长江三峡工程,是几代中国人的水利梦想,其长远规划可以追溯到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关于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24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作《民生主义》讲演时再次提到:“像扬子江上游變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至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像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2。” 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横渡长江,写下“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诗词,展现了一幅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
三峡工程本质上是一项巨大的生态工程,其主要目的是解决防洪问题。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历来频繁而严重。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公元前185年(西汉初年)到公元1911年(清朝末年)的2096年间,长江共发生较大的洪水灾害214次,平均不到10年就会发生一次。从明朝中期的1499年到1949年的450年中,长江中游堤防渍口达186次,平均两到三年就有一次4。1931年、1935年、1954年,长江发生的三次特大洪水致使32万人丧生,仅1954年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5。兴建三峡工程是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一项关键性综合治理措施,同时,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高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6。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从此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
第2章浙北P镇的三峡移民..............................13
2.1 三峡外迁农村移民..........................................13
2.2浙北P镇移民概况...............................................16
2.3移民迁出地与迁入地的社会文化.........................22
2.3.1 迁出地社会文化..............................................22
2.3. 2 迁入地社会文化...............................................23
2.4移民迁出地关系网的断裂..........................................24
2.4.1移民迁出地关系网的特征...................................24
2.4.2移民迁出地关系网的断裂:社会性脱臼............26
第3章移民迁入地关系网的重构.....................................31
3.1原生关系的修复与维系.....................................31
3.1.1原生关系的选择性修复.............................31
3.1. 2 原生关系的维系模式.........................32
3. 1. 3 原生关系的象征意义............................32
3.2移民群体内部关系的嬗变....................................33
3.3邻里关系的夹生状态............................................34
3.3.1 邻里关系:亦生亦熟............................................34
3. 3. 2影响邻里交往的可能因素................................36
3.4私人关系的“下流”趋向......................................37
3.5关系网重构状况对移民生活的影响................39
3. 5. 1 对家庭经济的影响....................................39
......................
结论;
移民在迁入地的关系网重构以及社会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关系网本身是开放的,关系网重构的实践体现了实践逻辑的模糊性。本文主要针对家庭层面的亲属关系和邻里关系(村民关系)以及个人层面的私人关系进行了分析,但是仍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家庭和个人如何影响移民的关系网重构?阎云翔认为,中国社会已经从“祖荫下”走出来(即脱离家族和大家庭的束缚)而开始进入明显的个体化进程。但是,在P镇移民身上,家庭的影响和个体化的进程似乎是并存的,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矛盾。这是不是移民在重构关系网过程中的一般特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第二,移民与村干部的冲突。这些冲突较多集中在安置的早期,特别是头两年,移民对当地政府在资源分配与安置补偿上的不满最明显。当地人霸占甚至破坏移民财产资源的现象屡有发生,比如霸占水井。访谈中,有移民反映某村没有给移民分山地,结果是移民把村支书打了才解决。移民大多认为,村干部对相关政策执行不力、对移民有偏见。移民对村干部的这种态度和观念至今仍然存在。尽管要移民和村干部回忆过往的不愉快经历实非易事,但是确实是研究移民在迁入地关系变迁的重要方面。
第三,对布迪厄实践理论在移民的关系网重构以及社会适应研究中应用的深入探讨。以往的三峡移民研究,具有缺乏理论观照的明显特征,使经验研究和理论研究成为两张皮。本文透过布迪厄实践理论的视角来阐释移民的关系网重构过程,只是一种初浅的尝试。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比如场域转换的发生学和动力学,移民惯习的结构化过程以及惯习的滞后性表现,场域和惯习的互动关系在R常生活事件中的具体呈现等。
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曹应旺:《周恩来与治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5]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6]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7]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8]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9]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