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人民调解工作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951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人民调解制度是中国独创的矛盾解决方式和法律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国外法律界对我国的人民调解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之为“东方经验”。美国、日本等国司法界人事赞叹人民调解是中国的伟大创举。人民调解制度上升到立法高度,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人民调解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调解方法,强化、健全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民调解工作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更好地发挥职能优势。

1.1 选题背景
寻求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构造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最大化节约社会资源和行政成本,已成为当今整个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作为中国传统资源的人民调解制度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理想选择,在实践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和问题。开展科学发展观与人民调解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2003 年 10 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强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把可能激化的矛盾化解在激化之前就显得尤为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努力避免决策失误和操作不当引起群众的不满和抱怨。
人民调解是当前提倡化解萌芽纠纷的最有效方式,受到当前广泛使用和重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生力军。为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 2010 年出台的《人民调解法》更是把人民调解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人民调解工作实践充分说明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人民调解工作坚持以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道德为依据,通过调解使双方当事人的法治观念得到增强,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有利于推动平安、和谐建设。实践证明,人民调解已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然而,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发挥人民调解这一古老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化解矛盾纠纷的方式的优势,与时俱进的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

2 人民调解与科学发展观

2.1 人民调解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调解古则有之,人民调解起始于近代,据目前的资料显示真正对调解和人民调解进行定义出现在当代法学界之中,调解覆盖了人民调解的内容,其内容更为广泛,比如行政调解、商事调解、刑事和解等等。研究人民调解工作首先应该从其概念入手,搞清其外延和内涵。

2.1.1 调解和人民调解的的含义
我国学者多从功能角度定义调解,侧重于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体现了特殊的文化现象。《中国大百科全书》对调解的含义做出如下解释:“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权益纠纷,由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群众组织认为有和好可能时,为了减少诉累,经法庭或者群众组织从中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争端得以解决,是谓调解。”该定义把纠纷局限在民事方面,显然过于狭窄。《人民调解实务》中定义调解为:“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序良俗为依据对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谅互让,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该定义强调了调解主持人在调解过程中的作用。我国学者对调解的定义虽众说纷纭,但概括起来都突出了第三方主持、自愿达成合意两个方面,较少程序性的界定。
人民调解是调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论述中,人民调解的定义共同之处在于强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者身份、当事人自愿平等、依据道德和法律进行三个方面。《人民调解实务》中定义人民调解为:“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依据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社会公德、公序良俗等,对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民间纠纷,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说服教育和规劝疏导的方法,促使当事人双方在自愿平等和相互谅解的前提下,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此定义重点强调调解的依据及过程。《人民调解法释义》关于人民调解的定义:“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该定义比较准确地界定了人民调解的性质、特征,方式、方法和工作范围。把调解的工作范围界定为民间纠纷,一般认为民间纠纷指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涉及当事人有权处分的人身、财产权益的纠纷。..............
...................

1.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意义.............................................................................................................. 2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3
1.5 结构安排.............................................................................................................. 4
2.人民调解与科学发展观............................................................................. 5
2.1 人民调解的概念、特征和功能.......................................................................... 5
2.1.1 调解和人民调解的的含义 .............................................................................. 5
2.1.2 人民调解的特征及功能.................................................................................. 6
2.1.3 人民调解与其他调解的区别........................................................................... 7
2.2 科学发展观.......................................................................................................... 7
2.2.1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 7
2.2.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8
2.2.3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 8
2.2.4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9
2.2.5 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9
2.3 科学发展观对人民调解制度的理论指导意义.................................................. 9
2.3.1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具有深远的意义 ............10
2.3.2 对于丰富人民调解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意义................................11
2.3.3 提高调解员的素质和当事人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3.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及问题..............................................................................12
3.1 人民调解组织的现状和问题............................................................................ 12
3.1.1 现行人民调解组织的状况 ............................................................................ 12
3.1.2 人民调解组织存在的问题 ............................................................................ 13
3.2 人民调解员的现状和问题................................................................................ 14
3.2.1 人民调解员的现状....................................................................................... 14
3.2.2 人民调解员的问题......................................................................................... 15
3.3 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现状和问题.................................................................... 16
3.3.1 现阶段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范围.................................................................. 16
3.3.2 人民调解业务范围过于狭窄,调解资源亟待整合 ......................................... 17
3.4 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和问题............................................................................ 18
3.4.1 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现状 ............................................................................ 18
3.4.2 人民调解协议执行得不到保障 ..................................................................... 18
3.5 人民调解工作的经费保障的现状和问题........................................................ 19
3.5.1 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来源 ............................................................................ 19
3.5.2 人民调解经费不足,开展工作难度大........................................................... 20
4.科学发展观对于现行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21
4.1 与时俱进推进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 21
4.1.1 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应体现其“自治性”的本质特征 ........................... 22
4.1.2 促进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建设 ......................................... 23
4.2 “以人为本”的人民调解思想,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 25
4.2.1 提高人民调解员的选任条件和规范选聘程序 ................................................ 24
4.2.2 规范人民调解员的行为规范......................................................................... 25
4.2.3 提高调解员的工作技能................................................................................ 25
4.3 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大调解格局,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范围 ..........26
4.3.1 扩大人民调解的范围是“大调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 27
4.3.2 组织的多层级化、地域性的纠纷解决机制.................................................... 27
4.3.3 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和市场化纠纷解决机制出现 .................................. 28
4.3.4 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制度的资源整合和衔接 .................... 29
4.4 德法并重,完善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31
4.4.1 维护诚信友爱社会公德,确保调解协议的合同效力...................................... 31
4.4.2 如何弥补调解协议执行效力......................................................................... 32
4.5 利用“协调可持续”的人民调解观,落实人民调解工作保障.................... 33
4.5.1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和业务的指导.................................................................. 34
4.5.2 落实人民调解工作的金费来源及保障........................................................... 35
结论............................................................................................................37

结 论
胡 锦涛总书记曾经这样指出:“人民调解是中国的特色,要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深入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要求,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建立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更多采用调解方法,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疏导等办法,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当前,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凸显,中国也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敏感时期。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发展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已然刻不容缓。作为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各级各部门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推进均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需要他们形成推动的合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调解组织的积极参与下,伴随人民调解工作的不断加强和改进,实现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必将指日可待。
由于本人自身知识水平及研究能力有限,本文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比较肤浅研究层面,而且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人民调解“自治性”特征如何得到有效保障、当事人参与积极性怎样提高等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第 16-17 页
[2]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74
[3] 李俊伟.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2
[4] 秦国荣.人民调解制度的现代意义分析.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1
[5] 季卫东. 法制与选择.中外法学,1993,(4): 15.
[6]《人民调解发展的里程碑——司法部副部长郝赤勇就<人民调解法>答记者问》,载《人民调解》2010 年第 10 期(总第 226 期)
[7] 徐昕.调解优先的司法政策应当调整.中国社会科学报.第 74 期 2010.3.25
[8] 刘树桥,马辉. 人民调解实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5-6
[9]刘树桥,马辉. 人民调解实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5-6
[10] 王胜明、郝赤勇.人民调解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