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研究—以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为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4949 日期:2023-07-16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起、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缘起: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桥要道,47 个民族聚居在此,其中 13 个世居民族,多民族的融汇所彰显的文化异彩纷呈,给新疆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民俗作为文化的一个显性层面,更能体现出这块土地上的文化的多样性。新疆各民族在其长期的相处、交往中,逐渐适应彼此,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逐渐融合,但在此融合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一些问题,因此要寻求合理的方式来调解,以适应生存发展的需求。
多民族聚居这一实情,决定了民族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呈现出调查研究的可行性以及研究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予以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意义。在多个民族中,选择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研究基于三点原因:第一,达斡尔族,祖居东北,因戍边需要而迁至新疆,从东北到西北,无论是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条件,还是经济模式、生活习俗等社会状况,跨度都较大,该群体要适应新疆的环境而生存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需要调解;第二,达斡尔族是新疆 13 个世居民族之一,人口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塔城阿西尔达斡尔族民族乡,一小部分聚居于伊犁,长期以来,研究新疆各民族的学者很少涉及此民族的研究;第三,语言沟通便利,在选题的过程中,接触的人群无论是达斡尔族,还是和他们杂居的回族、汉族,都使用汉语,便于更深入地开展调研活动。
选题时,在塔城阿西尔乡作了实地调查,在调查过程中,相继走访政府相关部门、当地文化馆、达斡尔族艺人,深入当地的达斡尔人中间访谈,并采访了和达斡尔族杂居的汉族、回族,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选择研究达斡尔族物质生活习俗: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人类要生存发展,首先要解决衣食问题,达斡尔族从东北迁徙至新疆,他们所传承的东北传统的衣食习俗要适应新疆的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在适应过程中,受新疆各民族衣食习俗的影响,达斡尔族自身的衣食习俗发生了一些变化;其次,认识一个事物,首先从事物本身所呈现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明显的特征开始,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达斡尔族在多民族聚居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受当地民族各方面的影响,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化,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较显著,也是研究本民族习俗的基础。......................
.............................

第二章 塔城阿西尔乡达斡尔族

2.1 新疆达斡尔族(历史、源流、人口及分布)
具有悠久历史的达斡尔族,17 世纪之前分布在黑龙江以北,17 世纪中叶南迁至嫩江及其支流。1763 年春,清政府为加强西北边疆防务,以“索伦营”的名义征调达斡尔族官兵 1000 余名携家属,共计 3000 多人,分南北两路经今蒙古国于第二年秋天抵达新疆伊犁,肩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同治初年,伊犁爆发农民反清起义,部分驻防伊犁的达斡尔族官兵突围后绕道俄国,抵达塔城。光绪九年(1883),塔城达斡尔族被改编为两营。光绪十五年(1889),为巩固边防,伊犁将军遵旨在塔城建造绥靖城,已经留在当地的 300 多户达斡尔族人与 100 余名派自于伊犁地区的达斡尔族参加重建塔尔巴哈台绥靖新城。光绪十七年(1891),新城建成,达斡尔族官兵被清政府编为正白、正黄、镶白、镶黄、正蓝、镶红六旗驻守塔城,从事边境巡逻、开荒种地、供应军粮的任务。民国初年裁军,达斡尔族裁旗归农,解甲事耕,按照人丁分得土地,集中定居在塔尔巴哈台城(即今天的塔城市区)以北。民国 6 年(1917),达斡尔族迁居今塔城市阿西尔一带屯耕。
1944 年,达斡尔族与其他各民族一起参加“三区革命”,为推翻国民党在新疆的反动统治而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4 年在达斡尔族聚居的地方成立瓜尔本社,下辖 3 个乡。1958 年,公社化时,撤消社、乡建制,成立十月人民公社。1962 年底十月公社改名为阿西尔人民公社,1966 年改名为红卫公社,1983 年改名为阿西尔公社,1984 年成立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达斡尔族在新疆总共有 6700 多人,分布较广,塔城市作为其主要聚居地,占了 5500 多人。1990 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自治区共有达斡尔族 4 474 人,聚居在塔城市的有 4 324 人。此外,伊犁霍城县、乌鲁木齐市等地也居住着一小部分达斡尔族人。................
.......................

第三章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13
3.1 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13
3.1.1 物质生活民俗.............................................................................................13
3.1.2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形成的基础.........................................14
3.1.3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的影响.................................................15
3.2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饮食民俗..........................................................................16
3.2.1 饮食结构及饮食调制技艺.......................................................................16
3.2.2 饮食方式及礼仪.......................................................................................21
3.2.3 饮食习俗及特色饮食的保健...................................................................22
3.3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服饰民俗..........................................................................23
3.3.1 服饰民俗的形成与发展...........................................................................24
3.3.2 达斡尔族传统服饰的基本构成...............................................................24
3.3.3 达斡尔族服饰民俗承载的文化内涵.......................................................26
3.3.4 达斡尔族服饰的演化.............................................................................28
3.4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居住民俗..........................................................................30
3.4.1 房屋的结构...............................................................................................30
3.4.2 房屋的装饰...............................................................................................31
3.4.3 房屋的附属设施.......................................................................................32
3.4.4 居住民俗观念...........................................................................................33
3.5 阿西尔乡达斡尔族交通运输民俗..................................................................35
3.5.1 达斡尔族特殊的交通运输工具...............................................................36
3.5.2 交通运输禁忌及其意义...........................................................................38
3.5.3 交通工具的现代化...................................................................................39
第四章 达斡尔族物质生活民俗的变迁与文化调适.............................................40
4.1 物质生活民俗的变迁......................................................................................40
4.2 物质生活民俗变迁的原因..............................................................................41
4.3 物质生活民俗变迁中出现的问题..................................................................44
第五章 结 论 .........................................................................................................47
参 考 文 献 .........................................................................................................52

结 论
本论文是在对新疆塔城阿西尔乡达斡尔族进行物质生活民俗的田野调查基础上,探讨达斡尔族迁居新疆后,其物质生活习俗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通过分析,揭示其民俗文化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寻求该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合理的文化调适方式,为达斡尔族和其他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 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各民族面临着社会剧烈变迁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文化失调,文化调适对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达斡尔族社会文化的快速变迁,是在外部的强力推动下,结合本民族内部社会文化的积极调适而形成的。政府的扶持、现代文明的影响、多民族共生交互作用等因素,是达斡尔族社会变迁和文化调适过程中强大的动力,同时达斡尔人保持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努力也始终在发挥着作用。探讨这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激发该民族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该民族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该民族文化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主动调适。通过达斡尔族的调查研究个案,深化民族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主动调适能力。
2 . 通过调查研究,达斡尔人的物质生活文化发生了系列新变化,在消解传统文化中消极的因素的同时,又重构和延续了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这是在新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于传统的继承、扬弃和调适。“民族传统文化与地理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是调适还是冲突,直接影响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自然这并不意味着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一成不变,乃是要看到生存空间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和协调并非形成于一朝一夕,而是具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参 考 文 献
[1] A.R 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健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年
[2] E.迪尔凯姆著,胡伟译.《社会学研究方法论》[M].华夏出版社.1988 年
[3] E.博厄斯著,刘满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华夏出版社.1999 年
[4] E.R 塞维斯著,黄宝玮等译.《文化进化论》[M].华夏出版社.1991 年
[5] C.M 伍兹著,何瑞福译.《文化变迁》[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年
[6] 纳日碧力戈等.《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7]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8] 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
[9]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