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一、选题缘由
对于童谣的定位问题,学界至今并无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与歌谣、儿歌、民歌等概念混淆,演变或融合。在民间的表现形式也有了有乐器与无乐器伴奏的混淆,有吟唱与说白的混淆等。这正是童谣这一文化形式的尴尬之境。研究者认为童谣就是长期流传于儿童间的一种用韵语创作、无音乐相伴的口头短歌,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它是符合儿童审美观点、易于儿童传唱的一种文体。是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不断调节主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主动精神的展现,或许不尽是儿童自觉情感的表达。
作为大众文化一个分支的艺术形式,童谣具有自身历史的悠久性、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受众对象的泛化性、呈现方式的特殊性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这些丰富的内容无疑具有研究的价值。
近年来学界对童谣的研究越发注重,研究者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童谣的看法自然也不相同。大部分的研究是从历史文献、文艺学和教育学三个方面进行的,多对童谣尤其是传统童谣做考证和比较,结合历史背景对其进行文献学分析。文艺学多是对童谣的词汇、语言、修辞美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教育学方向的研究又是从教育教化的角度出发,运用近现代的儿童观、教育观方法,发掘童谣的教育价值,思考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校园新童谣和“灰色童谣”的出现,当前对童谣研在于对“灰色童谣”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者们,多运用文艺学中的狂欢理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儿童文学理论进行分析。............
..............
第二章 马山童谣的地域特质和功能
第一节 马山童谣发源地及历史渊源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童谣,甚至没有文字的民族都有童谣。之所以在马山口此地产生了大量的童谣,与当地特殊的人文地理有密切联系。马山童谣发源于秦岭余脉伏牛山南麓的马山口镇,在宛西的镇平、邓州、南召、淅川、西峡、平顶山的叶县、洛阳的栾川、陕西的商洛、湖北的老河口、丹江一带多有传唱。马山口镇距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北 33 公里处,圣峰之阳,默溪之左,是宛西一大古老重镇。自“元时有店,商贾云集”①,世传汉光武帝初起兵徇地于此,得善马,马山口由此得名。“天地一大钟毓,人事一大聚会,洵古今之巨津要道也,相其势而为市”。②是一个山地、丘陵和平原地相间分布的山区镇,默河自北向南贯穿全镇。镇域面积 283 平方公里,约 6 万人。马山口镇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曾以全国四大中药集散地之一和马山口镇铁锅名扬海内外,有“旱码头”和“小汉口”之称。该镇既是久负盛名的中药集散地,明清时期鄂、豫、川、陕、沪等客商在此开店经商,经贸昌盛、人才荟萃、文化灿烂,故有“下汉口,上河口,要上就上马山口”之说。这必然带来百业兴隆,自明万历年间开始,每年正月十三、十九日有两次大型庙会,药材交流、商品交易,客商远足四方来,佳宾云集马山口,繁荣的商业往来、巨量的人流互动、开放的文化互通无疑为马山口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马山童谣也在此中产生发展起来,成为当地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的镜像,也是人格化与人情感化的乡土文化的载体。
关于马山童谣的历史渊源,专家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受唐诗、宋词、元曲的影响而成,自盛唐时期已在民间确立雏形。
2.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客商云集马山口,带来了南国丝竹雅韵和北土粗犷、高昂的戏剧音乐和异地说唱。农闲时群众看戏,妇女儿童受到影响用俚语自编歌谣,相互传唱,为童谣的发展注入活力。................
..................
第二章 马山童谣的地域特质和功能..................................9
第一节 马山童谣发源地及历史渊源 .................................9
第二节 马山童谣的分类 ................................................10
一、传承民俗生活和文化的童谣......................................10
二、传授劳动生产、生活知识的童谣..................................13
三、教育、教诲功能的童谣..........................................13
四、游戏、娱乐功能的童谣..........................................14
五、时政类童谣....................................................16
第三节 马山童谣的文化特质 ............................................17
一、方言口传性....................................................18
二、丰富多样性....................................................19
三、集体性........................................................21
四、变异性........................................................22
五、传承性........................................................23
第四节 马山童谣的功能 ................................................23
一、文化功能......................................................23
二、社会功能......................................................25
第三章 马山童谣的当代表现及反思..........................................29
第一节 当代表现 ......................................................29
一、政府对童谣的参与..............................................29
二、教育部门及文化传媒的介入......................................30
三、商业团体的插足................................................31
第二节 童谣研究和保护之再思 ..........................................32
结语
无论政府官员还是文化学者,都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 DNA”。自然基因和文化基因是一个民族存续昨必需的两个方面。这两者都是通过传承延续下来,但是文化基因相对来说传承路径较复杂多变,不同于生物基因的线性传播,一方面文化可以历经数千年传承下来,另一方面少数情况可能因为天灾人祸等客观原因骤然中断,难寻其踪;更多的则是随时代流变,文化在保存自身基本形态的同时产生变异。所以当前面临的文化传承困境十分严峻,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描述的:“随着当今世界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形式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并受到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环境恶化等方面的影响”。例如调查地所在的县内乡县,大部分剧种专业剧团消失只剩下业余演出或商业演出,许多剧种唯余一脉香火,二三十年代在当地风行的南阳大调曲子、越调戏、南阳梆子、鼓儿哼等剧种,仅剩下南阳梆子(即宛梆)还在勉强撑活,成为所谓的“天下唯一团”。在这种情况下,要各方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对于马山童谣来说,当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保护其内容这样简单和浅表的碎片上,如果只注意它的历史形态和现有状态,不考虑未来发展,忽视其活态特征,抑或人为改造、割裂其形态,造成这一民间文化“化石化”,那么实际上它是没有价值的。而应该在宏观上树立并提高对其整体性文化的保护意识,因为“非遗”保护的本质是保护以口传心授为传承方式的“活态性”存在,重点体现在物质层面的载体和呈现方式等物化形式背后隐藏的那些思维方式、精神涵蕴等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加强保护工作中的意识建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