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随着传统经学体系的崩溃,在20世纪初的中国学术界,提倡以“评判的态度”来“整理国故”的呼声日炽,再加上大量的新材料的发现,当时许多学者都感到需要一种新型的“分工合作”机制,就如著名史学家傅斯年在《历史语盲‘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所说的那样:“历史学和语言学发展到现在,己经不容由个人作孤立的研究了,他既靠图书馆或学会借给他材料,靠团体为他寻材料,并且须得在一个研究的环境中,才能大家互相补其所不能,互相引会,互相订正,于是乎孤立的制作渐渐的难,渐渐的无意谓,集众的工作渐渐的成一切工作的样式了。”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术界成立了众多的人文学术研究机构,其中尤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最为著名。这些人文研究机构的创立与发展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既是现代学术的创造中心,又是现代学术思想、学术方法的教育中心;它既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进程的产物,但它的创立与发展又进一步推动这一学术体制化的进程。现代人文学术机构的发展使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落后于西方汉学的局面,创造了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史的一个“奇迹”。清华国学院的产生、发展与解体是这一“奇迹”中最耐人寻味的历史现象。
本文的研究采用的是学术史和思想史研究范畴中常用的“历史肖像法”,即选择吴必与陈寅恰这两位与清华国学院有特殊关系的人物,通过对他们在国学院时期的思想发展和学术道路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现代学人的文化思想、学术理念和学术方法。
吴睿和陈寅悟的一生均以不同的方式践行自己的文化理想和精神追求。尽管他们的生命已经逝去,但他们所留下的身影,依然清晰地投射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
下面,就让我和你一起,与他们同行。
第1章国学院时期的吴毖:事功与学术
关于吴亦,是九十年代文化语境中一个较受关注的话题,并且学术界一反过去的批评基调,给予较高的评价。①比如,有的文章以吴毖与学衡派关系为个案,集中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的观念、立场;②有的文章以吴必矛盾、痛苦而又浪漫的情感生活为背景,剖析了中国现代某一特定类型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与精神困境;③有的文章则透过吴必与白壁德的师承关系,分析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西方新人文主义的接受、理解乃至误读的历史过程。④总之,这些研究文章都力图把吴J'`-''G,放在一个多维的文化视野中加以描述、分析,这对我们重新认识这位被尘封已久的思想人物,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当然,这些研究文章中的某些褒扬或判断也存在着过甚或“溢美”之不当。
纵观己有的研究成果,人们对清华国学研究院时期的吴JG"—他的事功和学术—却涉及很少。究其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吴必从1925年2月12日被委任为国学研究院筹备处主任到1926年3月坚辞国学研究院主任,这期间只有短暂的十三个月,因而容易被研究者所忽略;(二)在这短暂的十三个月间,吴必除了为筹备国学研究院而卷入许多具体、繁琐的事务外,几乎没有留下独立的学术创获。而我以为,这短暂的十三个月,对于吴必漫长的一生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通过筹建国学研究院的一系列作为与事功,使自己接续上现代学术脉络。同时,他通过对国学研究院各项章程的草拟与阐释,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现代学术文化的理念、立场和价值关怀。这期间,吴必对自己因陷入事务而学业荒疏,内心有着焦虑、自责。作为一介书生,他不懂政治,但现实一次又一次迫使他陷入越来越深的校园的“小政潮”,最后被碰得心灰意懒。他的这些内心经历,是我们探讨20年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现实处境的一扇隐秘的“窗口”。
参考文献
一、日记、年谱、文集类:
《吴必日记》(1-10册),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1999年版。
《陈寅恰集》(13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吴必著:吴学昭整理:《吴亦自编年谱》,三联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
齐家莹编撰,孙敦恒审校:《清华人文学科年谱》,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孙敦恒:《清华国学研究院纪事》,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蒋天枢:((陈寅惜先生编年事辑》(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二、回忆录、传记类:
吴学昭:《吴必与陈寅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汪荣祖:《史家陈寅悟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文忠编:((陈寅悟印象》,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陈哲三:《陈寅悟先生轶事及其著作》,《传记文学》第16卷,第3期。
毛子水:《记陈寅悟先生》,《传记文学》第17卷,第2期。
摘要 2-3
Abstract 3
中文文摘 4-6
绪论 6-7
第1章 国学院时期的吴宓:事功与学术 7-19
1.1 事功之一:聘请导师 8-11
1.2 事功之二:操持国学院 11-14
1.3 事功与失败 14-16
1.4 “二马之喻”与吴宓的学术困境 16-19
第2章 国学院时期的陈寅恪:学术与思想 19-37
2.1 “预西方之东方学之流”与早期的学术准备 19-24
2.2 寂寞与苦心 24-30
2.3 “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 30-33
2.4 “在史中求史识” 33-36
2.5 余论:史学的转变 36-37
参考文献 37-39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39-40
致谢 40-41
个人简历 41-42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