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扬州市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第一节 六所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
根据实际情况,笔者在扬州市江都区的六所学校共旁听了八个行政班的音乐课程,其中包括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初中一年级、二年级;高中一年级。出于保护学校、教师、学生的隐私,本文将用英文字母代替学校名称。以下是对六所学校的基本情况简介:
A 小学:创办于 1982 年,学校现有 42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2600 多人,全校在职教工 112 人,是江苏省实验小学、扬州市模范学校、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现为全国读书育人示范学校、扬州市经典诵读示范校、江都区古诗文启蒙教育特色学校。
B 小学:始创于 1902 年,现有南北两个校区,30 多个班级,1800 余名学生,140 余名教师。学校先后创建成“扬州市素质教育先进校”、“扬州
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扬州市数字化校园”、“江苏省实验小学”等。 A 初中:该校现有教学班 18 个,全校在校师生 1000 余名,学校设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广播系统、通讯系统、功能齐备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实验室、多功能报告厅、音乐教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等。B 初中:创办于 1983 年 8 月,现有教学班 21 个,全校在校师生 1000 多名。学校占地 58 亩,先后获得扬州市德育先进学校、扬州市优秀家长学校、扬州市合格初中、江苏省现代化教育工程示范初中等荣誉称号。
A 高中:创办于 1956 年,校园占地 4 万多平方米,共有教学班 33 个,1700 余名学生,200 余名教师。学校先后获得“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文明先进集体”、“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B 高中:始建于 1952 年,占地总面积达 134645 平方米,共有教学班级 40 余个,师生员工 2000 余人。现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重点高中、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都区特色学校等。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 现状分析
一、与新课标的对比分析
音乐课程标准作为一种理论预设,是对学生的音乐能力勾勒出“应在”的美好蓝图,是一众专家学者对“中小学生应该从音乐课中获得什么”的期待。而全国各个地区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这一标准并非需要严格遵守,因此《新课标》中也提到“对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设计,注意既有明确的规定性,又要有适度的弹性和一定的可选择性。”①因此,各地区学校应当以《新课标》作为参照,按照自身的能力对课标做出理解与适当调整。譬如乡镇学校在“表现”的演奏模块中没有能力进行二胡、钢琴等乐器的教学,但简单乐器如竖笛、尤克里里等是学生可以接受并且容易实施教学的乐器。所以,笔者将《新课标》与乡镇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对比,并非试图言说其音乐课应该像课标规定一样,拥有较高规格,而是对其音乐教育活动中最基本、且不可缺少的环节进行观照与分析。
在环境与资源配置方面,《新课标》要求学校应当配置音乐专用教室、专用设备等,调查发现除了 B 初中没有音乐教室外,其他学校均有 1 到 4 所不等的音乐教室。在音乐教室配备上,总体而言,基本符合《新课标》要求。但六所学校音乐教室的使用率仅有16.6%,形同虚设的音乐教室并未得到有价值的利用。教学设备、教具方面,每一所学校都配备有钢琴这一最基础设施,但不在音乐教室上课的结果将导致钢琴的使用率也很低下。而课标中提到的民族乐器、西洋乐器在六所学校中实在罕见,除了 A 小学因管乐队的需要购置的西洋铜管乐器之外,其余学校的西洋乐器只有一架钢琴。B 小学拥有古筝数十架,但琴面落灰严重,琴弦也已断裂,可以看出只剩下“装饰”作用。在教师配备上,青年教师占据多数,六所学校教师均为音乐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因此,教师的学历硬性条件是符合标准的。
............................
第二章 乡镇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转向探赜
第一节 音乐教育实践转向的理论阐释
一、实践转向的含义
实践转向是行动上的变迁,更是观念上的转变。实践转向的观念决定了它是哲学研究中的问题之一。按照哲学研究的主题进行划分,通常可以分为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哲学研究中的基础性问题。一者强调理论的优先性,理论决定实践的方式与样法;另一者强调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理论的方式与样法受具体实践活动的支配。在这两种哲学观中,理论与实践并非绝然对立,只是双方处于不同的立场,试图言说一者对另一者的“决定性”作用。本体论、认识论、形而上学等可归属于理论哲学的范畴;语言学、解释学、现象学、后哲学等可归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在语言学中,语言的存在有赖于人类自身及其物质生活生产实践,而不在于形而上学的思辨。哲学史中的语言学转向,也正是在实践哲学的语境中产生的,这一语言转向在一定程度上是实践转向的组成部分。
探讨实践转向问题,不得不提及马克思。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改变世界不仅依靠理论研究,更依靠现实生活中身体力行地将理论付诸实践。为何要将视角转向生活?这是对理论至上的沉思传统进行的反思,因为理论哲学对于哲学话语体系的建构离人类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哲学研究人的观念,归根到底哲学解释的是人的问题。既然要回答人的问题,首先应该关注的就是人与他所在的生活实践环境。马克思认为:“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或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①从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将实践活动与人类的本身存在相联系,将“实践”性赋予人类存在的第一特性。其中的感性劳动、创造、生产的通俗解释就是“做”,也即“实践”。而这也正是马克思基本观点的显现: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马克思实践哲学的转向并不意味着与形而上学等理论思辨之间的决裂,它并不排斥理论哲学,但其的确也树立了“实践”第一性。实践转向后的世界是生成的,而不是传统哲学中既成的世界。由于人类实践的多样化,导致世界(不管是人文世界还是自然世界)一直处于变动不息的生成过程之中,而不是人为设定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与传统哲学寻求永恒的、普遍的世界本体与存在大相径庭。而世界确也不是既成存在,“发生、发展、消亡”给予了事物与世界生成的自由与多样,这也缘于多样的人类实践活动。故此,当我们追问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应该回到人的存在与发展予以解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转向就是关注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审视问题。
..............................
第二节 实践转向的范畴
一、感知——体验
感知是心理学中的概念,其中包含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初步直观回馈,知觉代表人的初级认知。感知通常与人的感官想联系,即通过人类的身体器官能够知觉到什么。比如,眼睛能够看见一朵红色的花,花就是通过眼睛而感知到的对象,红色即是我们感知到这一对象的属性之一。体验是身心活动感受的结合,并伴有初级认知 ,体验具有相对稳定性,感知则是即时的刺激与反应,感知包含在体验之中。体验的方式除了以人的知觉器官为中介外,还包括人类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如身临其境、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等是人类身与心之间的不同体验。体验对于感知的超越在于:前者往往得到的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多样联合反馈,而后者则集中于对物质世界的现象认知。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感知与体验是认识和理解音乐世界的两种途径。如音乐教育实践范式提出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达到对音乐现象与本质的理解;音乐教育审美范式首要提倡通过听赏来认识音乐的“本体”价值。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发展,是音乐教育实践体验对审美感知的反思与改进。自我国学界掀起音乐教育实践哲学浪潮至今,我们发现审美感知依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阵地,而在乡镇这一情况更加普遍。管建华教授是我国音乐教育实践范式的倡导者,先生曾经认为:“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基础是一种过时的普遍主义的哲学。”①如果审美教育观果真过时,那么它在我国当下音乐教育中的现状需要我们反思。但从审美转向“实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似乎也远未达到参与和体验的境界,多是停留在怎样“做”的表层。其实,两种范式并非对立存在,虽然实践体验将审美感知包含其中,但前者的首要关注则是“参与”音乐活动。前者重点在于活动,这一活动受制于情境——社会的、文化的、政治的等环境。所以,音乐体验首先是体验情境。也就是说,在开放性的实践范式中,“体验”与“感知”在有意或无意中构成了“中心”与“边缘”的区别。如刘沛所言:“音乐之所以在学校中存在,首先应该是由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的缘故,这是音乐在学校中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艺术和学术价值的文化体系而存在的基础。”②意即关于音乐教育的本体价值与非本体价值之间应该和谐共生,而非一味地迎合实践范式,一概否定审美范式,或在实践与审美之间划分高低,我们应当承认审美范式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内容。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践转向,首先应对的是其依然固守在审美的层面,而不知音乐体验的重要性。因此,“转向”首先是从感知走向体验,而后形成感知——体验的双向、共在、自为的音乐体悟与实践方式。
.............................
第三章 音乐教育中互动实践的价值生成 ................................. 55
第一节 互动实践的概念及性质 ........................... 55
一、互动实践界说 ......................................... 55
二、互动实践的特征 .......................................... 58
结语 ................................. 74
第三章 音乐教育中互动实践的价值生成
第一节 互动实践的概念及性质
一、互动实践界说
互动实践作为一个合成概念,对互动与实践的解释及其理念来源就需要分别解读。鉴于“实践”在第二章第一节中已然分析,故此处不再赘言。“互动”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一个概念,电视直播中场内外的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家庭关系中大人和小孩的互动等,都存在着明显的或隐晦的互动关系与行为。互动的含义并不难理解,简单来说互动就是相互之间的运动。当我们问:互动的实施者是谁?或是说相互之间是在哪二者、多者之间?而运动又是什么样的运动?等一系列问题时,互动的内涵就有了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互动存在于自然世界、人文世界、社会世界中各个对象之间,互动的实施者可以是人或物,不同实施者的互动内容,也即他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存在差异。这一运动可以是思想的理性与感性运动、生存的物质运动、生产的价值运动等,虽然互动的方式及目的呈现出分化的样态,但这正是互动内涵最为宽泛的原因所在。在广义的互动中,可以说只要施行互动的对象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就可以称之为互动。狭义的互动通常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之所以将此互动列为狭义,缘于它具有规定性。互动既然存在于生命体之间,这就要求互动应该是一种多向的、平等对话的往复运动。这一互动也并非无目的的形式互动,而更加强调通过互动,达成双方心理状态或行为举动等方面螺旋上升式的意义与价值建构。这也正是“动”的意义所在,运动的含义就是永不止息、不息变动,而运动的理想当然是向着“真、善、美”进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互动概念大都是基于狭义的范畴,但在互动的具体过程中,似乎还未达到互动的内在要求,而是停留在广义的相互作用的层面。对互动概念的现象描述与解释远不能厘清对于互动实践的学理分析,因此,笔者需要为“互动”寻求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对于各种理论学说的分析,将为“互动实践”的概念阐释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持。
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参考
.........................
结语
在当代,学界依然有人认为乡镇学校音乐教育“止步不前”。不可置否,贫困地区学校教育的主课教学开展还困境重重(比如全校只有一名教师的现象),何谈“美育”?如果将研究对象设置为西部地区的乡镇学校,那么,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确实没有现实意义。当视角转向东部发达地区的扬州市时,乡镇学校的音乐教育还是人们所以为的“极其落后”“没有专职教师”等现状吗?笔者通过扬州市六所乡镇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调查发现,与 20 世纪末相比,这里的音乐教育在环境与资源配置、政策与价值观念、课程与教学实践等方面均有明显进步。通过与《新课标》的对比分析,以及校际之间的对比分析,笔者总结出了乡镇学校音乐教育中令人意料之外和意料之中的当代现状。出乎意料的首先是有五所学校配备有 1—4 间不等的音乐教室,与一定数量的钢琴;其次,校领导对于音乐课的意义都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与看法;再次,部分学校开设了音乐社团,将音乐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最后,“音乐”已经正式纳入扬州市中高考学业水平测试。意料之中的首先是很多教师认为音乐教育就是唱歌、欣赏教育;其次,教师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把握不到位,偏爱“实践”一极;再次,占课现象依然偶有发生;最后,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针对扬州市乡镇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应当进行“实践”上的变革,而非“坐视不理”。乡镇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是对整个学校音乐教育环境中薄弱地带的重视与改善,也是对乡镇地区众多学子有关音乐课美好小愿望的关切与回应!
鉴于扬州市乡镇学校在软硬件等各方面有所提升,因而,笔者提出“实践转向”概念。“实践转向”来源于哲学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之下,笔者将音乐教育的实践转向解释为对实践——理论交互关系、音乐理解与生活世界的转向,并且不涉及实践、理论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实践转向”还拥有五对范畴,即感知——体验、单一——多元、无序——有序、机械——有机、传统——未来。这五对范畴是审视扬州市乡镇学校音乐教育有无实践转向的参考依据,也是音乐教育实践转向的中观路径规划,更是实践转向追求的理想与目标。笔者从音乐教育的内外部环境与关系环境三个方面讨论了实践转向的路径。在外部环境中强调教育政策接通教育实际、教育经费加注音乐教育、教学教具回归音乐课堂;内部环境强调重审教育观念、拓展教学方法、再认教学内容、善用教学机智、商谈教学评价;关系环境强调联动家庭小环境、沟通社会大环境。而三种环境之间不是单一独立的个体,还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在三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乡镇学校音乐教育的实践转向或能逐步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