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音乐毕业论文,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如何看待这部作品在挪威民族乐派的地位;透过历史的观察来阐述这部作品对于19世纪下半叶欧洲民族乐派的影响;藉此对格里格的这部作品进行评价。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爱德华格里格是浪漫主义晚期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印象派“教父”之一,也是19世纪下半叶欧洲民族乐派中最有成就的作曲家之一。格里格的创作取材于挪威民间音乐,他的作品体现了对挪威民族音乐的一种升华。他的音乐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即德国浪漫主义风格北欧风格和挪威民族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格里格的这部作品仍受到许多小提琴家的青睐及听众的欢迎;此外,通过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可以看出格里格对于欧洲民族乐派的继承与推动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
格里格《c小调第三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45)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此前的两部分别是1865年创作的《F大调第一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8)与1867年创作的《G大调第二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13)《G小调第三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Op.45)创作于1886年至1887年间,在此期间,格里格在运用民间素材方面获得了一个质的飞跃,这部作品的统一性与完整性,是格里格其他以奏鸣曲套曲形式所创作的小提琴奏鸣曲无法比拟的。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如何看待这部作品在挪威民族乐派的地位;透过历史的观察来阐述这部作品对于19世纪下半叶欧洲民族乐派的影响;藉此对格里格的这部作品进行评价。
..........................
1.2研究范围及方法
本文以格里格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的演奏技巧为核心,首先笔者概述了关于书写本论文的目的、内容以及方法,同时对格里格的生平以及创作该作品时的历史背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其次,对三个乐章分别进行了演奏技巧的分析和阐述,并且通过文字的叙述,描绘出了每一个乐章的音乐形象。最后,通过笔者实际演奏该作品,总结和归纳了演奏技巧方面的问题。
研究方法为具体选段、谱例分析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阅读和梳理对论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实际演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作品进行了分析。随后通过具体选段、谱例分析法,对作品具有特点、难解的部分,分别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与分析。
.........................
第二章格里格《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音乐分析
2.1创作背景
挪威自14世纪起,多次被迫“联盟”,被丹麦和瑞典轮流控制。1814-1905年,再次与瑞典结为“联盟”。挪威人民进行了反抗,在高涨的民族独立运动中,产生了著名的戏剧家易仆生等人,他们通过戏剧创作,宣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的戏剧开辟了道路。
挪威是一个地处北方群山峭壁下的小国,-14世纪曾是独立国家。但是自14世纪-20世纪初的漫长岁月里,完全丧失了民族的独立。1397年1814年忍受丹麦“四百年之夜”的奴役,1814-1904年又落入瑞典统治90年。异国的长期统治极大地阻碍了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民迫切要求改变这种状况。从19世纪中叶起,随着整个欧洲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挪威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在此背景下,知识界人士提出了“复兴民族文化”的口号,人民开始关注民族民间文艺的收集整理工作,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垄断,捍卫和弘扬本国文化。于是挪威的文学艺术在此时期获得了蓬勃的发展,出现了易卜生、比昂松等海内外扬名的作家和剧作家。恩格斯高度评价挪威文学的繁荣时写道:“挪威在最近20年中所出现的文学繁荣,在这一时期,除了俄国意外没有一个国家能与之媲美”。
格里格一生始终强调自己是挪威人,而不愿被称为斯堪的那维亚的作曲家。在他的国家要求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时代,他用自己的音乐表现了民族的和民主的思想和愿望。这种精神通过音乐抒发了对祖国美丽山河景物的歌颂、对本民族优美的神话传说进行描绘,同时以大量的民族音乐舞蹈为素材、并通过模仿民族器乐的演奏风格,将他对本民族的热爱和追求民族的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
.........................
2.2音乐风格
格里格一生致力于创作具有挪威风格的音乐。他的音乐创作往往回避歌剧和交响曲等大型体裁。相对大型的作品,除著名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外,最为由代表性的是《培尔金特》组曲、另外有一首钢琴奏鸣曲(e小调,1865年)、一首大提琴奏鸣曲(1883年)、一首弦乐四重奏(1878年)、独有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1865、1866、1867年)等,除此之外还有200余首歌曲。
由于他的创作具有强烈的个性,他所用的民族主义语汇超越了本土的界限。格里格寻求将欧洲传统的和声技巧与挪威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在继承前人的成果为基础下,不断地从民族器乐、舞曲、民歌中摄取养料。他的民族性更多体现在和声方面,如常用大小调交替、非和声音、在大音阶上升第四级、降第七级音,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半音化和声语汇,该语汇表情深刻、情感丰富、色彩鲜明。格里格在继承传统大小调体系的基础上,将挪威民族丰富的民间自然调式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他的的音乐创作既为传统的大小调体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又将民间音调赋予了新意和时代感。他的和声常基于自然调式,运用了各种结构的不协调和弦,他常常将和弦的构筑基于民间音乐的旋律所形成的低音持续音之上,造成了模糊多变但又令人耳目一新的色彩。
格里格音乐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即德国浪漫主义风格、北欧风格和挪威民族风格。正如他在1907年4月4日接受《柏林地方日报》采访时描述的那样:“我曾在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过,音乐方面完全是德意志的。然后去了哥本哈根,结识了加德育哈特曼。我当时意识到,只有在民族的根基上我才能向前发展。是我们挪威的民歌为我开括了道路。”虽然我们今天已无法将格里格音乐中的各种分割要素分门别类地挑拣出来,但依然可以就作曲家运用挪威民间音乐素材方面的步履及其音乐作品给人留下的印象,对其创作道路中的几个重要阶段加以描述。
.........................
第三章格里格《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分析................4
3.1第一乐章...................4
3.2第二乐章..............6
3.3第三乐章..............8
第三章格里格《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分析
3.1第一乐章(热情欢快的快板)
1)对于这一段落的动机(谱例1),作曲家在强拍处进行了重音标注。对于标注重音的音符处理在于,演奏时弓子一定要挂住弦并拉开,弓量可以运用全弓的三分之二。把弓紧贴在弦上并要把弓速加快,但演奏下一个16分音符时要把弓速放慢,紧接着要放松,这时弓的位置要在弓尖、弓根、弓尖的顺序来演奏。第二小节最后的泛音,看似容易,但在实际演奏中想要拉响拉亮并不容易。这个音不需要将左手翻高,但需要在上把时将拇指根部靠在琴身上,这样左手的位置和平稳程度就有了依托和参照。
参考文献(略)
《格里格c小调小提琴奏鸣曲》演奏技法音乐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音乐论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