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庆黄梅戏生成的文化生态背景
第一节 黄梅戏生成的自然生态背景
中国各地的民间音乐,种类繁多,风格差别明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多数人从文化地理学的观念出发,认为“地理、地貌、气候、维度、海拔等自然因素形成的环境及在这一物质因素影响之下逐步形成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之于艺术形式的民间音乐来说,则是一方人依托各自的方言唱一方歌。安庆地区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黄梅戏特殊的韵腔风格,同时,由于安庆又具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重要地理位置,促使了其文化空间的扩展。
一、特定的自然生态背景决定其审美风格
安庆地处长江中下游,其辖区内,河荡交织、土地肥沃,成为主产粮棉之地。在此绿水青山、钟灵毓秀,素称“鱼米之乡”中生活的人们,举目所见便是这风和日丽、山青水秀的自然美景,久而久之人们的审美习惯便倾向于秀婉柔和之美。基于此,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大民间音乐创造者们受自然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创作出颇具婉柔气质的黄梅戏音乐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然而,乡野出身的背景又使她在婉柔之余,平添了一缕朴拙大方的气质,形成了极富韵味的“秀而不纤,柔而不腻”的唱腔风格,拥有了雅俗共赏的群众基础。恰似一股“山野吹来的风”、一朵“春日溪头的荠菜花”、一位妩媚亮丽且又朴拙大方的“迷人村姑”的音响造型。
第二节 长江文化的历史浸润
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特色鲜明的诸地域文化,以其和而不同,“统一而多样”的特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以地域差异形成的文化风格格局基本未变。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其所处的地域文化影响,始终保持着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格色彩和发展特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江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起,一直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两大重要代表。在一方水土养育下诞生的黄梅戏音乐,其作为一个独立剧种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其音乐文化背景却十分深厚。故《黄梅戏通论》一书才指出:“其由楚天发脉,长成立命于皖中,并偶尔向吴地翼展,生命中注入了大量吴楚文化(亦称“长江文化”)讯息,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带吴楚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近代吴楚文化的一个辉煌杰作。”这说明黄梅戏音乐风格的形成与这个地域特殊的历史文化、审美心理、地理环境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艺术品格与长江流域的吴楚文化精神一脉相承,因此,要研究黄梅戏音乐就不能脱离长江文化独特的生态背景。
一、长江文化对黄梅戏音乐风格形成的影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流行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安庆黄梅戏音乐,其仰仗和吸纳长江文化(即“吴楚文化”)的历史浸润,故音响形态十分鲜明地呈现出长江的柔美风范。正如《安庆史话》所述:“(黄梅戏)它生长在锦绣旖旎的江南,它不像秦腔那样融汇着塞北草原的高昂气势,又不像河南梆子那样充沛着黄河奔流的雄健气概,它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芳香,委婉缥绵,轻柔优雅。”(《安庆史话》)然而,黄梅戏的音乐形态若简以“长江文化”称之,亦为不妥,更确切地说,它是同属于长江文化的吴文化和楚文化交合的产物,这是因为在其生成的过程中,黄梅戏的韵腔中既有吴文化的柔美基因、又饱含着楚文化抒情浪漫洒脱的特质,这就是为何黄梅戏音乐与同属吴文化的越剧看似相似的“阴柔”形态之下,细察之却又面貌迥异的原因所在。除去吴文化的柔美之外,黄梅戏中楚文化的抒情浪漫文化基质是越剧所不具备的,这种抒情浪漫直接对应的是楚文化自由洒脱的内在文化本质。作为吴楚文化交合的产物,黄梅戏音乐的审美表达志不在追求情节的尖锐冲突,而是努力追求唱腔的柔美、注重人物性格的“纵情”和“理想寄托”的抒情化、让旋律的浪漫意象营造出一个个活泼舒展的审美图式。可以说,黄梅戏音乐正是以“柔性”机制为内核、以“抒情浪漫”为外观,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吴楚文化交融的基质,更呈现出长江文化的音响风采。
第二章 文化生态变迁下安庆黄梅戏的流变
第一节 黄梅戏建国前的历史累积(1787 年—1949 年)
从清代中叶到 20 世纪初,是安庆黄梅戏剧种的自然生长期。由最初的采茶歌逐渐过渡到花腔小戏阶段,随着演出的活跃、艺术的演进,不仅正本大戏兴起,声腔系统基本形成、乐队配置逐步扩充、表演初具程式化、表演人员半职业、职业化、以及半职业、职业班社也相继出现,至此,黄梅戏完成了它的基本“制度”建设,已蝶变成一个“五脏俱全”符合严格意义上的剧种,并做好了进军城市的基本准备。随着 1911 年辛亥革命步伐的推进和满清封建王朝的覆灭,农村封建礼教秩序有所松动,这为黄梅戏的演出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并开始出现“农村包围城市”的现象,黄梅戏获得空前的发展,然而,好景不长,1937 年“七七事变”之后,抗战全面爆发,安庆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成为华东地区的主要战场,不同军事、政治势力在这一地区盘根错节,在这种犬牙交错的时事背景下,安庆黄梅戏只能在社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本节将对建国前安庆黄梅戏在特定自然条件和复杂的时代大背景下,其文化传播与流变的过程进行论述。
一、清代中叶至二十世纪初的萌芽与发展(1787年—1911年)
(一)从采茶歌到花腔小戏的萌芽初发(1787—1850)
1、采茶歌的形成与传播
1·1 采茶歌的形成
与中国绝大多数地方戏曲一样,黄梅戏也是在民间歌舞的滋养中破土而出的艺苑奇葩。其中流行于皖、鄂、赣三省之间的黄梅采茶歌对黄梅戏孕育发展的贡献最大。从文化地理学的观念出发来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黄梅县属于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自然地形多为山地丘陵,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因此,这一地区自古便是产茶区,“特定自然条件下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是黄梅采茶调产生的基础。如同牧区有牧歌,渔民有渔歌一样,种茶的地方常有茶歌。”每当产茶季节,茶农云集茶山抢收新茶,劳作之余,众人对歌抒怀,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便自然而然产生了采茶歌,其最初的演唱形式就只是“徒歌”,在文化实用性的变迁中,又渐渐地转换为“用两块板打拍,有人帮腔”的带有表演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建国后黄梅戏的飞跃发展(1949 至今)
建国以前,由于社会环境的动荡,黄梅戏历经 160 多年才初具戏剧规模,建国后因国家“戏改”工作的指示,对黄梅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人力物力的大力投入,使黄梅戏无论在运营模式、剧目改编、创腔手法、还是乐队配置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通过电影媒介让黄梅戏在建国初期就从安庆一隅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著名剧种。只可惜花正红时寒风起,文革十年,文艺界万马齐喑,黄梅戏也遭受了巨大的恶劫,艺术发展遭遇重创。197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黄梅戏开始了破冰发展,至 80 年代后渐渐恢复元气,创作改编了一大批优秀剧目、培养推出了一大批黄梅戏新秀、通过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再次实现了黄梅戏历史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期。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戏曲音乐在现代大众传媒、电子传媒,多元文化、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下,渐渐被边缘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传统戏曲一份子的黄梅戏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这种困境,在市场竞争环境下,黄梅戏顺应时代潮流而变,对计划经济下的运营体制进行改革,加大运用现代传媒力量宣传扩大黄梅戏影响面,广泛融汇整合中西方文化因子进行音乐、剧目等创新。本节将立足建国后社会环境变迁大背景对建国后安庆黄梅戏的传播流变作具体论述。
一、建国初香飘九州的黄梅戏(1949年—1966年)
(一)安庆解放
1949 年解放军渡过长江,安庆解放。喜讯传来,安庆人民沸腾欢呼,为表达翻身解放的喜悦之情,当地农民自发组建了数以百计的农村业余黄梅戏剧团,“仅怀宁县就有 321 个,登场演出者竟达 6000 多人”,他们用最喜爱最擅长的黄梅戏来表达欢乐兴奋的心情。黄梅戏的“好佬”们也重聚安庆市,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演出基点:一个是黄梅戏著名刀马旦桂月娥的桂家班子,后成为“胜利剧场”,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也在这里演出;另一个是黄梅戏老艺人丁永泉、王少舫等组成的班子在“民众剧场”演出。这两个团体此时已经改制为演员集体经营,并由此展开了两支黄梅戏劲旅在安庆的对峙局面,演出场面十分红火。据有关资料统计:“直至 1952年底,三年半时间,民众剧场演出 2640 场,观众 204200 人次;胜利剧场演出 2480 场,观众 131000 人次。”
第三章 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流变原因探析.....................59
第一节 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特定需求是音乐流变的重要推手..............................59
一、传播主体的生存需求对黄梅戏音乐流变的影响....................59
二、传播主体心理需求对黄梅戏流变的影响................................60
三、传播客体对黄梅戏音乐的审美娱乐需求对其流变的影响..............................60
第三章 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流变原因探析
安庆黄梅戏音乐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社会学叙事,它包括音乐在传播过程中与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传播媒介、社会结构、历史继承、个人经验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来看,黄梅戏音乐文化的流变正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传承与变迁的统一体。正如著名音乐学家冯光钰所言:“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来看,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所谓音乐的纵向传播,是指时间上的传承脉络,即一代又一代的延续沿用又不断变化发展,而音乐的横向传播,则是空间的传播,即跨地域或跨文化种类等多向的,更加开放性的演变发展。”而黄梅戏音乐正是在这一坐标上实现了其流变的轨迹。
第一节 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特定需求是音乐流变的重要推手
如果说黄梅采茶歌之所以会传播到安庆怀宁,是一种人们在自然环境(水灾)促使下的被动迁移传播的行为结果,那么,从采茶歌到黄梅戏的传播发展则是人们特定需求下的一种主动的变异式迁移传播行为。它包含传播主体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社会认可的心理需求以及受众对黄梅戏音乐文化的审美娱乐需求。用著名音乐学家曾遂今的话说就是:“音乐传播的本质,是传、受双方共同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与认可,并充分显示出人的创造性智慧和成功后共同获得的喜悦感。”
一、传播主体的生存需求对黄梅戏音乐流变的影响
当早期的黄梅灾民携带采茶歌来到安庆怀宁时,相对迁入地而言,流民文化和经济处于绝对弱势。由经济缺乏带来的生存威胁,迫使他们在维护自身文化的同时,不得不对迁入地的文化因子进行吸收融合,减少文化的差异,以获得审美取向、审美经验的趋同,达到维持、扩大演出市场,实现经济收入增长后生存需求的满足。从这一点来看,当黄梅灾民出于生存之需将采茶歌与怀宁本地文化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经济支持时,从“采茶歌”向“黄梅戏”的变异式传播就发生了。
结论
本文就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发展流变这一历史事实,立足建国前后两大历史时期中黄梅戏发展的具体六个历史时间段,构成对影响安庆黄梅戏音乐历史流变形成的自然地理、社会变迁、文化基质、人文风貌、审美心态、传播媒介、传播空间等要素的宏观解读,最终完成对黄梅戏剧目积累、曲体发展、声腔形成、乐队配置、表演程式、组织推广等相关文化“组织要素”的流变的微观分析与系统梳理。并将其流变过程放在具体的文化生态背景中运用文化生态学、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进行音乐文化流变历时与共时的文化学阐释与研究,以此探析出对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前世今生”流变产生影响的各种社会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及其引发的心理结构的变化达到对黄梅戏音乐文化流变的学理性认识:
一、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其音乐的流变起着决定性作用
安庆黄梅戏音乐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生态背景下产生的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关系相关联的产物,在安庆黄梅戏音乐流变过程中,物质与生态环境、心灵与思维结构共同影响着黄梅戏音乐的传播流变。自然环境造就了采茶调,同时也推进了采茶调的传播,安庆怀宁地区山青水秀的江南自然风貌又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黄梅戏艺术审美“秀而不纤,柔而不腻”美好风格特征的表现。采茶调能在怀宁成长为地方戏剧黄梅戏,也是得益于怀宁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共同作用。建国后,社会形态的改变,导致文化的急速转型,社会意识形态改变条件下人们审美取向、精神面貌的更新,导致黄梅戏的艺术形态和情感内容表现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改革开放至今,演出市场大环境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面对波谲云诡、瞬息万变的潮流文化变换步伐,黄梅戏为求生存也开始求新求变,在运营体制、演出形式、音乐创作、宣传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总而言之,黄梅戏在发生、发展各阶段都对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有着绝对的依存关系,文化生态环境决定着黄梅戏流变的方向。
参考文献(略)
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流变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安庆,黄梅戏,音乐,文化,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