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钢琴音乐现象概述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648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巴托克其人及其艺术历程回顾

第一节 巴托克生活的时代背景
贝拉.巴托克 1881 年 3 月 25 日生于匈牙利托罗塔尔地区的纳森米克罗小镇,位于蒂萨河畔的塞盖德与特梅斯瓦尔之间。由于历史原因这个地区历经了多次战争,田园荒芜,当地居民马札尔人极少。18 世纪初,土耳其的统治结束,奥地利在这里掌权,接受了大批德国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纷纷迁徙来这里定居,同时,还建立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人的居民点,使得巴托克的故乡逐渐形成了多民族文化汇集的地带,不同的语言和风俗习惯构成了丰富的文化景观,恰恰是这种多文化的文化生态,为造就音乐天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纳森米克罗地处交通要道,因集市交易,班车停留,铁路的建成以及工厂企业在这里扎根,很快小镇就繁荣了起来,成为各地区人民的汇集交往点。具有历史意味的是,后来有一位伯爵在这里创办了一所农学院,成为了当地的文化中心,这所高等学府的院长、经济学教授亚诺什巴托克,也就是音乐家贝拉巴托克的祖父。
自1848年—1849年间,匈牙利人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失败后,匈牙利被迫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合并为奥匈帝国,到了十九与二十世纪之交,奥匈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各统治区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政治反抗运动逐渐高涨、民族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作为一种文化取向,当时匈牙利进步的知识分子竭力提倡复兴古老的匈牙利文化,以此重建民族的自信和自兼,与此同时,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匈牙利民族英雄拉科奇时代的爱国歌曲也在群众中传唱,这些社会生活的悄然变化都给年轻的巴托克以强烈的影响,这种记忆就像一粒种子,在“春雨润无声”的滋养中激发了他爱国心的养成,如他曾在给母亲写的一封信中说道:“每个人到了成年时,必须决定自己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他全部活动与一切行动的准绳。就我来说,在我整个一生中,我将时时刻刻,千方百计地为匈牙利民族和匈牙利祖国的利益服务”(巴托克论文书信选),由此表明了他的心路轨迹。的确,巴托克也正是按照自己选定的目标去勇敢奋斗,并把他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在他众多音响运动的韵律中,其对祖国的热爱,对匈牙利人民的深厚感情,就像“一条永远的金项链”始终贯穿在他的精神生活与审美创造中,由此形成了超越国界、民族和时空的一种文化向心力,使匈牙利民族的音乐从此迄立于世界的文化之林。的确,匈牙利在整个世界音乐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不单意味着它的丰富,更意味着它的独特。要知道这是一块诞生了世界级音乐大师李斯特的土地,由于李斯特的创造性发挥,为他的祖国争得了荣誉,把他那幅原不大的祖国从此带入了世界的文化之林,而李斯特的创作思维对后来的巴托克的艺术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巴托克早期的作品《科树特交响曲》的律动中,就有李斯特音乐的影子,在这部作品中,他就试图展现匈牙利民族的宏伟形象,颂扬匈牙利人民的辉煌业绩。《科树特交响曲》的诞生,对当时日渐高涨的民族文化运动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部以匈牙利爱国志士、1848 年反对奥地利皇帝残酷统治的民族革命领袖科树特命名的交响曲,深刻地表现了那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音响运动的强烈碰撞与冲突表现出革命的悲壮结局。这部作品 1904 年在布达佩斯举行首演,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这也成为他以音乐来讴歌民族精神的开创性标志。以此为发端,对祖国的歌颂、对人民的赞美,就成为巴托克审美表达中最重要的主题,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立场,巴托克音乐在赋予作品民族神韵的同时也更具有一种“世界性”的审美情怀。带着对艺术的憧憬与热爱,他先后到欧洲各主要城市访问演出并亲自演奏自己的作品。他的音乐在那时开始誉满欧洲,他的艺术成就也被评论界认定为20世纪音乐界的巨人之一。

第二节 巴托克的求艺之路
巴托克生长在一个音乐之家,所以自幼熟悉音乐。在他的记忆中家中常常充满悠扬的琴声和悦耳的歌声,还有令人难忘的家庭音乐会。巴托克从小就记得很多匈牙利民间舞曲和歌曲的旋律,特别迷恋吉普赛音乐。1886年3月25日,为祝贺他5岁的生日,父母为他安排了第一次钢琴课,在家庭的影响下,巴托克对学习音乐充满了强烈的兴趣,练习钢琴成为伴他成长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氛围下,他了解和熟记了不少钢琴名曲的旋律与结构关系。然而,幸福的童年没有持续多久便罩上了阴影:父亲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忧虑占据了母亲的心,过去家庭中的欢乐气氛渐行渐远,令巴托克惧怕的日子终于来临,1888年,年仅33岁的父亲告别了人世,而他的母亲却以最大的勇气挑起家庭重担,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唯一的希望是她的儿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许正是家庭的变故,也使巴托克幼小的心灵接受了一次人生挫折的历练使他在认识生命、感悟社会的变迁中更具备一种老成的体验,为他日后的艺术创造提供了人生的敏感性。
童年清贫艰辛的生活并没有磨去巴托克对音乐的兴趣。他 9 岁开始学习作曲,谱写了一些圆舞曲、波尔卡等,从这些早期的尝试中,表现出巴托克的音乐天赋。母亲注意到了儿子的才华,她排除各种困难,1891年毅然带儿子去布达佩斯拜见了著名的音乐教授卡罗伊.阿格哈奇并随他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巴托克没有辜负慈母的苦心, 11 岁时,他在当地慈善音乐会中弹奏了贝多芬的奏鸣曲,同时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多瑙河》,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作为一次小试牛刀尝试,巴托克的音乐天赋引起了当地督学的关注,他们在督学的帮助下举家迁居到普雷斯堡,以便向优秀的钢琴教师拉斯洛.艾凯尔学习钢琴,这位音乐家博学多才,知识渊博,经过他的细心指导,巴托克的钢琴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翌年,他获得“约特沃斯”奖,作为一位爱才教师,艾凯尔常常带他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听名曲演奏会,从而丰富和提升了巴托克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并结交了众多音乐界的知名人士,这样的艺术经历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 巴托克音乐风格研究

可以说,任何一种音响,首先是创造者主体内心情感的外化,作为音响客体,在其生成和实现的过程中,却不能尽数将主体的意象愿望全部融入乐音的组织结构之中,但作为一种体验,音响中追求最大化的心灵袒露和情感展现依然是音响表达的最高目标,由此,在一定时期内,音乐创作的价值取向必然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其次,一个人从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就受着文化传统的熏陶,族群的审美习惯就是文化的传统熏陶中形成的,而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如果这两项命题成立,那么,作为一种音响创作的动力源头,风格就成为音乐创作中最具特征性的标志并将借助“形式”的承载加以彰显,此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价值趋向,正如勋伯格所言:真正的作曲家是那种无论是否有人在听,甚至连他自己都不喜欢听的时候都不能不写的人物。(勋伯格:《风格与创意》茅于润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第27页)因此,在巴托克的创作中,他既然描述匈牙利民族的集体气质,自然要用匈牙利本土的情感符号和用适合表达匈牙利集体精神的表现手法,而纵观巴托克的多数作品,它们正是这种带着这样的典型风格特征实现着匈牙利民族群体的理想。

第一节 巴托克音乐创作的动力源头
要想了解一个作曲家创作的动力源头,除了要系统地将他的作品以“临响”的姿态进行逐一的研究之外,重点是要了解他音乐创作的思想过程及所处的社会大背景,这是因为音乐风格的体现承载着诸多方面的因素,既代表艺术家个人,又代表着自己所属的那个集体:前者反映了个人的价值取向,后者却体现群体的趋向性,二者是互为补充和依存的。依托这样的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拥有深入了解艺术家作品的一把钥匙。幸运地是,巴托克不仅给人们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还撰写了许多论文及有关自己音乐创作心路历程的书信,这些宝贵的资料非常详细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整个艺术思想发展过程及音乐创作的源头所在。
二十世纪初,匈牙利出现了几位年轻的作曲家,多纳伊、威纳、拉依塔、萨博等,当他们正如饥似渴地向德奥古典作曲家学习音乐的技巧时才意识到,德国十九世纪浪漫派的风格与他们本民族的思想感情的“文化表述”不相适应,随后,才把注意力转向了当时未被发现的众多本土的文化源泉上去,这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乡村农民音乐。深受影响的巴托克意识到世俗音乐的缺陷和局限。在他的心灵深处,他认为,要创作出一种全新的匈牙利音乐,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必须要依托那种新发现的、完美的乡村音乐的精神实质为依据,以加强对匈牙利地域音乐文化特征的呈现;第二,必须对过去以及同时代的专业音乐艺术作一番深入地了解与学习。巴托克知道:音响中的民族特色,必须靠成熟的技术组织来完成严谨的结构,因此,对于“形式”的运用他就分外看重,这就应和了勋伯格的一个观点:作曲家是创造一种音乐概念,并最终用适当的技法去体现音响的进程。

第二节 巴托克钢琴音乐的结构特征
20 世纪是一个音乐风格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家们都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音乐风格并致力与寻求一路属于自己的音乐道路,这时的巴托克希望突破传统、探索一条有别于德国浪漫传统的现代化音乐风格。除早期受古典、浪漫派音乐的熏陶外,巴托克更为敏感地注视着当代许多音乐流派的发展。曾大胆地借鉴过印象主义、表现主义音乐的一些表现技法;如上述文字所谈及到的,巴托克还从民间音乐里挖掘出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音响素材来充实到自己的创作中。由于巴托克在创作上始终怀着一种兼收并储、取精用弘的严肃态度,特别是善于从子文化的特殊性中找到母文化的同一性的努力中,他通过不断的创作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音乐结构特征的表达体系。
(一) 调性色彩与调式功能的有机结合
匈牙利民间音乐的调式与音阶结构始终是影响巴托克完成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由此运用民间音乐中所蕴含的各种民间调式特征来彰显与西欧传统大小调所显现出的截然不同的音响色彩。巴托克在民间发现的调式有:多里亚调式、弗里吉亚调式、利地亚调式、混合利地亚调式、伊奥尼亚调式和以五声调式为主的六声、七声调式等,这无疑开启了巴托克进行创作的一片新天地;在这富饶的园地里,他正是以这些古老的民间调式和五声音阶为“添加剂”进行了大胆的拓展与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调式风格语言和文化身份以此支撑他的审美“语境”。

第三章 巴托克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学研究...............27
第一节 技法操控是巴托克实现自我超越的基础.................27
第二节 音乐母语是巴托克音乐风格形成的基础................31
第三节 民族气质的刻画是巴托克关注的目标.............32
第四章 巴托克音乐创作的审美特征........................35
第一节 巴托克音乐审美表达的时代意义...........35
第二节 巴托克对世界钢琴音乐技法的拓展................37

第四章 巴托克音乐创作的审美特征

音乐审美是音乐艺术构建为之服务的总目标,这就决定了任何音乐作品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想内涵,必须成为是表达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音乐作品作为社会生活的表现形式,它通过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各方面的变化在一定的空间内塑造各种音乐形象,并以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给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美的感召。不同的作曲家用不同的作曲方式创作乐曲,其表达的音乐情感及主题风格也会有很大的差异。然而,不同的作曲方式对于作曲家所要表现的不同的生活感受,会显示出不同的主题风格,要把一定的社会现象通过自己独特的体会并进行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必须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现象描绘与本质揭示相统一的终极目标。这样才能塑造出完整的音乐形象。所以,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它总是要传递一些或带一些有永恒意味的超越性品质,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

第一节 巴托克音乐审美表达的时代意义
时间是一切艺术作品的镜子:凡是符合人类审美规律的、有创新性技法表达的音乐作品,均将构筑为人类文化新的高峰并载入史册,反之,那些天马行空、鼓噪一时、但却缺乏人文观照的许多“创新”之举,最终将被历史所遗忘。
一部成功的、流芳百世的音乐创作,莫不记录了那一时代客观生活、主体精神与艺术形象表现时所具有的立美原则,是立美思想的具体化。如若失去这些对音响“完形”外信息的把握能力,那么,笔者认为这样的作品仅仅只是业余消遣或是为物质的需要满足糊口而作,因此勋伯格才说:作曲首先是创造一种音乐概念,并用适当的方法去体现它的艺术。从世界音乐的发展史来考察,对这些基本关系处理的差异,使作品本身所传达出的时代意义也不尽相同。

结语
本文通过对巴托克众多音乐作品产生的种种源动力进行了一个社会背景宏观的梳理和具体音响结构微观的分析,探寻了作曲家在创作中是怎样将本民族的民间音乐素材整合于艺术化的音乐形式之中、进而转化为个性化的音响表达的心路历程并以其艺术的努力提升了匈牙利音乐母语审美空间的时代意义。作为二十世纪杰出的钢琴家、作曲家,巴托克的作品不仅植根于匈牙利民间音乐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上,而且在重塑匈牙利民族文化自信的构建中,履行了其文化的职责,并在世界文化语境中,表现出匈牙利民族情感精神独特的美丽。正是如此,对于我们更深入地认知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命题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特别对于我们在实现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攻坚中,在推动云南民族音乐创作向更高的艺术目标迈进的努力中,我们如何把民间结构的单一调式作综合性与多重性的扩展,使音乐音响在与传统基质相联系的基础上,既保持特定的地方风格、又使之形成与当代作曲技术相匹配的音响形式,特别是在器乐音乐上的有所建树等音乐文化学立场的命题上,巴托克的钢琴现象作为一个视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