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某少数名族“阿茨”多元情境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21650 日期:2023-07-20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红河县普春村哈尼族自然人文背景

第一节 红河县普春村哈尼族自然背景
一、地理概述
哈尼族是居住在云南境内历史较为悠久的民族之一,与彝族同源于古代氐羌族群南迁者,据记载,约公元前7世纪已居住在今哀牢山和蒙乐山一带。哈尼族跨国而居,有一部分在邻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居住。“在云南,哈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州哀牢山区、澜沧江两岸和无量山区中,哀牢山和无量山自滇西巍山南部,由云岭山脉分出,纵贯滇南全境。哈尼族的分布区域,约北纬 21 度到北纬 26 度,东经 99 度以东 104 度之间,哈尼族大片聚居于海拔约在 800 米至2500 米之间的半山区。”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哈尼族主要分布在:红河、元阳、禄春、金平、墨江、元江、江城各县,无量山区主要分布在:澜沧、普洱、景谷和澜沧江流域的勐海、勐腊等县。
本文以红河县阿扎河乡普春村为考察点。普春村隶属红河县阿扎河乡,地处阿扎河乡东南边,山高沟深,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红河、元阳、绿春三县的交界地带,辖管普春、切龙、阿处红东、洛么等自然村。全村国土面积 1.03 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50亩,人均耕地0.53亩,主要种植稻谷、玉米等作物。居住在普春的哈尼族擅长山区种稻,把一座座山土改为直达天际的梯田。
二、人口与气候
哈尼族总人口约为126万(据1996年统计),在邻国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约有 11 万人居住。云南红河州哀牢山区人口约占 70%以上,在澜沧江两岸和无量山区中人口约占30%左右。而红河县哈尼族人口有16.3万人(据1982年统计),占哈尼族总人口的14%,主要分布在洛恩、石头寨、甲寅、阿扎河等12个自然乡665个自然村。他们称谓繁多,主要有碧约、糯比、糯美、乙车、阿松,白宏、白那等。阿扎河乡普春村公所辖切龙上寨 、阿处红东、洛么大寨等 8 个村民小组。该村现有农户 615 户,乡村人口共 2934 人,其中男性 1520 人,女性 1407 人。农业人口 1496 人,劳动力 1514 人,该村以哈尼族为主,其中哈尼族2934人。普春村位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区,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为在18℃至20℃左右,年降水量1350毫米,降雨量最多为6月到8月。哀牢山区雾气浓重,在普春,雾气常常会形成云海,云海水分含量高,随时会化为濛濛细雨,常年滋润群山,也与森林植形成条条小溪,为梯田的灌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二节 红河县普春村哈尼族人文背景
一、族源历史
“哈尼族历史悠久,源于古代氐羌族。《尚书·禹贡》记载,大渡河名为“和水”;沿岸有“和夷”居住。哈尼族民间也有流传说:他们的先民,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条江边上的“努美阿玛”平原,据哈尼族学者考证,“努美阿玛”大概在今四川大凉山地区,后来逐渐往南迁,经过昆明“谷哈”后散布各地。”随唐时期,哈尼族与彝语支先民被共称为“乌蛮”,唐初,滇东南六诏山区的“和蛮”部落多次向唐朝进贡,与中原有经济和政治的联系。南诏国时期,和蛮直属南诏,与滇东北和滇南彝族一起被称为“三十七”部。元代在红河、文山一带设立阿万户侯,后改临安路,曾任命和泥首领龙建能为阿万户侯府总管。明代更将和泥各部领主任命为世袭土官,而清初,和泥各部联合附近彝族人民举行反清起义,支持李定国的抗清斗争。1917 年,红河地区又爆发了以哈尼族女青年卢梅贝为首的各族农民反土司的起义,卢梅贝受群众爱戴并被尊称为“多沙阿波”(意为多沙寨的“阿爷”)。解放前夕,普洱、西双版纳各地展开了游击斗争,哈尼族与各族人民一起,以革命斗争迎来了解放的胜利。
二、语言文字
哈尼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又分为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哈雅方言、碧卡方言和豪白方言三大方言,方言的区分与不同自称的哈尼人的分布区域基本一致。哈尼文以哈雅方言的哈尼次方言为基础方言,哈雅方言内部又分为哈尼、雅尼两个次方言,各次方言内部又分为若干土语,哈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红河、元阳、绿春等县,以绿春县大寨哈尼语的语音为标准音。雅尼次方言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澜沧县。
哈尼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文化传习一直靠口传心授。没有文字一直是阻碍哈尼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1952年,中国政府为帮助哈尼族人民解决文字问题、全面提高哈尼族社会文化发展程度,组织了有哈尼族干部参加的哈尼语文工作队,开始进行哈尼语调查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57年写出了《关于划分哈尼语方言和创制哈尼文的意见》的哈尼语调查报告,制定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哈尼文字方案》。

第二章 “哧玛·吾处阿茨”歌唱情境

“哧玛阿茨”在哈尼语中是“大声唱的山歌”之意。“哧玛”是大声的意思,“阿茨”即山歌或情歌。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哧玛·吾处阿茨”,哈尼语的“吾”指秧苗,“处”是栽、插之意,连起来可译为“大声唱的栽秧山歌或情歌”。是哈尼族人在每年农历三月的栽秧时节,在梯田里集体歌唱的栽秧山歌,带有祭祀性质的多声部民歌。

第一节 歌唱观念及行为
一、歌唱观念
美国著名的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说过:“每种音乐体系都由一系列观念预示,它们使音乐融入全体社会活动,并将其阐释和定位为种种生命现象中的一种,这些观念决定着音乐的实践和表演,以及乐音的产生。”哈尼族“哧玛·吾处阿茨”的产生与哈尼族栽秧时的祭祀活动有关。栽秧时节歌唱“哧玛·吾处阿茨”,是哈尼族用来祈求天神、地神保佑来年丰收,带有祭祀性质的歌曲。所以,“哧玛·吾处阿茨”的歌唱观念源于---哈尼族对天地的崇拜和灵魂崇拜。
(一)天地崇拜歌唱观念
本文所选的田野调查点为红河县普春村,这是位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区阿扎河乡的哈尼族村寨,这里的哈尼族目前依然保留着每到栽秧时节唱栽秧山歌的习俗。在研究哈尼族栽秧山歌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哈尼族大声唱的栽秧山歌“哧玛·吾处阿茨”的产生,与哈尼族历史发展形成的天地崇拜观念紧密联系着。
哈尼族的先民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岁月,他们总是在大规模的迁徙和流动,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据记载,哈尼族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有一些自称为 “和夷”的哈尼族先民,已分布在四川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的连三海、海子等沼泽地以及源出的连山海周围。后来,他们逐渐南迁。在唐代,昆明都族中出现了“和蛮”及“和泥”的分支,后因战乱频繁,哈尼先民被迫离开滇中腹地,南迁进入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这些记载,在笔者下乡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在访问哈尼族多声部传人陈习娘时,他向笔者讲述过他的家谱。据他口述说:家谱中记载,从前祖先们住在四川一个叫“努玛阿美”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湖,非常美丽,祖先们在那里生活的很好。后因战乱来到了昆明“谷哈”居住,以前是“谷哈大寨七千户”,哈尼先民与昆明其它民族居住在一起,可是却受到了他们的频繁欺压和侵犯,无可奈何之下,先民们只能继续南迁。来到了哀牢山区,他们最先到达石屏,然后从元江下来,到了果毕、策呢,又来到努错坝寨、阿甲、阿么,最后才来到普春。哈尼族从昆明往南迁徙的过程经历了270多年,这期间颠沛流离,先民生活得很困苦。

第二节 歌唱内容与形式
一、歌唱内容
(一)歌词内容
大声唱的“哧玛·吾处阿茨”内容最早是源于哈尼族的叫魂仪式。据老歌手李烟板儿说,这是栽秧季节“叫魂”习俗的积淀,一个接一个地帮着叫魂,帮着找魂,歌词内容也都是男女老少互相叫魂。而现在的哈尼族村寨中,“哧玛·吾处阿茨”的歌词内容丰富多彩,除了男女之间相互叫魂、相互鼓励,也有内容是夸赞人们勤劳,歌颂祖先,或是歌颂幸福生活的。
在普春采集哈尼族栽秧山歌时,笔者也记录了几首“哧玛·吾处阿茨”的歌词大意,如这首祈求丰收的“哧玛·吾处阿茨”的歌词:“依色,色呀!三月风光好,家乡栽秧忙,不再是农夫耕牛清闲时,上午从东边开始插秧,左手来分秧,右手来插秧,插一根不能发十根,插一苗不能发十芽,要等开田鼻祖“美翠然咪”来,她带着五孔巴乌,吹起了美妙的音乐,为田园丰收留下了福音,梯田就可以插一秧发十根,插一苗发十芽。”据哈尼多声部传人车格说:这首栽秧山歌年年都要唱,而且要在刚开始栽秧的时候就唱,唱完了才唱别的。可见,这样的歌词也体现出哈尼族对于梯田丰收的渴望。
而歌颂幸福生活的“哧玛·吾处阿茨”也比比皆是,如这首《家乡多美好》,歌词这样唱道:“依色,色呀!流水哗啦啦在沟里跑,秧苗刷刷在田里长,落下一滴汗,唱一首秧歌,歌唱绿田里的禾苗;依色,色呀!欢乐的歌声飞到山坡,抱着梯田,无数的牛羊茁壮成长,高高的房屋耸立村寨,我的家乡多美好,我的生活多甜蜜。”从这首歌词可见哈尼族豁达快乐的人生观,简单的农耕生活,让他们很满足。虽然在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一段时间里,笔者觉得他们生活的很艰辛,每天都辛勤劳作,重重叠叠的哀牢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使他们物质生活很清贫,可是他们都乐在其中。正如歌中所唱道的一样,歌声是欢乐的,家乡是美好的,生活是甜蜜的。
在“哧玛·吾处阿茨”中,唱的最多的还有男女间互相鼓励对方,希望大家好好耕种来年丰收的。这首流传在普春村哈尼族栽秧时唱的“哧玛·吾处阿茨”,歌词其中一部分这样唱道:“(男)依色,色呀!哈尼男人不想急,可梯田里的秧苗急了,汉族人呀不想急,可经商的铺面急了,赶马经商人不想急,可厩里的马儿急了,村里的小孩不急,堂屋里的老人急了。”女声接唱道:“依色,色呀!阿妈我穿着新做的衣,唱着依色舍的腔调,叫你回到阿妈的身边来,阿妈把你领回我们的家;依色,色呀!莫把你的旧衣随便乱丢,莫把赶牛竹竿丢在路边,莫把犁耙丢在河边,随着阿妈的叫声回来,依色,色呀!抓着阿妈的新长袍衣,回来吧, 快回来,堂屋的阿爷阿奶挂念着你,新房里的新娘等着你,依色,色呀!”从歌词可以看出来男女间的互动,大家相互敬爱,女人帮男人叫魂,希望他们的灵魂快回来,打起精神来好好种庄稼。

第三章 “哧罖阿茨”歌唱情境...........24
第一节 歌唱观念及行为...........24
一、歌唱观念.........24
二、歌唱时空及行为........25
三、歌唱禁忌........................26
第四章 “瑟雀古”歌唱情境...............34
第一节 歌唱观念及行为........34
一、歌唱观念....................34

第四章 “瑟雀古”歌唱情境

哈尼族的“瑟雀古”是在老人过世时,葬礼中演唱的哭丧歌“米刹威”与情歌“哧罖阿茨”的混搭歌唱形式。哈尼族在老人过世时,亲朋好友为了哀悼过世老人,要在灵柩前哭泣歌唱哭丧歌“米刹威”。而在放置灵柩的门外,男女青年们却高高兴兴的演唱情歌“哧罖阿茨”,这两种音乐的混搭形式就是“瑟雀古”。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这样的演唱形式是少见的。
音乐的情境上,“瑟雀古”体现的是一种“特殊的境与特殊的情”。哈尼族的葬礼是当作喜事来办,所以哈尼族的葬礼非常热闹,一个热闹的葬礼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境”。然而,虽然在屋内过世老人的棺材旁,丧家的男女老幼和亲朋好友都团团蹲在死者周围,伤心的唱着哭丧歌“米刹威”;可是在屋外,大家却打扮得花花绿绿,有的男女还成双成对,开心的唱着“哧罖阿茨”,有人唱哭,有人唱喜,哀伤伴着欢乐,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和惜别之情,这是一种特殊的“情”。

第一节 歌唱观念及行为
一、歌唱观念
虽然“瑟雀古”是在老人过世时丧礼中演唱,但它是哭丧歌的“米刹威”和小声唱的“哧罖阿茨”的混搭歌唱形式。在丧礼中唱哭丧歌“米刹威”是源于哈尼族的灵魂观念。他们深信人有灵魂且灵魂不灭,认为老人虽然过世了,但灵魂却在庇佑着祖孙后代,所以歌唱哭丧歌“米刹威”,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惜别之情和对死者灵魂的崇拜。同时基于哈尼族的历史原因,长期生活苦难,人口稀少,人们有着强烈的生存发展意识,才会在丧礼中歌唱情歌“哧罖阿茨”。大家在难过,哀悼逝者的同时,互相谈情,希望尽快孕育新生命。所以,形成哭丧歌的“米刹威”和小声唱的“哧罖阿茨”的混搭歌唱形式,笔者认为形成混搭歌唱形式“瑟雀古”,是源于哈尼族祖先崇拜、渴望增殖繁盛和哈尼族生死达观的歌唱观念。

结论
本文论述的主题是哈尼“阿茨”的多元情境,然而对于情境一词是一个尚待科学规范的描述性概念,因此对于情境有着不同的定义。《现代汉语辞典》对情境的定义是“情景;境地。”《韦伯斯特词典》对情境的定义是指“与某一事件相关的整个情景、背景或环境。”《辞海》对情境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心理学认为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在激发人的情感方面有特定作用。”教育学所谓情境,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有一定意义的氛围或环境。”由上述情境的定义,可以看出情境是人们在参与某一事件时,与之相关的整个时空、背景和环境,情境也是在活动中所需要的氛围,它对个体的情感、意识与行为的变化有直接的刺激作用。
笔者认为,哈尼“阿茨”呈现出多元的歌唱情境,是因为客观制约主观,主观积极发挥。主观指人的意识、思想、情感等;客观指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世界。当主观认识客观存在时,首先要通过感觉把客观信息转变为个体的主观信息,由于“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有相互制约作用,凡是不依人的意识活动而存在的东西,就属于客观。而文中所提到的情境一词,“情”是为主观,“境”便是客观。
之所以哈尼“阿茨”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歌唱形式,是因为客观存在的环境,制约着主观情感的表达。哈尼“阿茨”在不同的情境下,用不同的音乐特征表达不同的情感。文中叙述了三种不同情境下演唱的哈尼族“阿茨”,第一种是在栽秧时节大声演唱的“哧玛·吾处阿茨”,第二种是男女之间在夜晚幽会谈情时唱的“哧罖阿茨”,第三种是在老人过世时,情歌“阿茨”与哭丧歌“米刹威”的混搭歌唱形式“瑟雀古”。三种“阿茨”的产生都是因为时空的改变,环境的改变,产生了不同的音乐形式,这也是因为“阿茨”的“情”与“境”相互作用,彼此交融。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