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皮亚佐拉的音乐创作
一、皮亚佐拉探戈音乐创作的概览
(一)早期(移居美国,初探探戈音乐时期)
皮亚佐拉并不是出生于音乐世家他从小家境贫寒岁时从阿根廷移居美国,生活无比艰苦,同多数移民一样能够在美国街头玩耍已经是童年最美好的经历,当然这种现实情境让他比其他条件优越的孩子更为热爱自己的第一把乐器,就是——班多钮,从此与音乐结下永恒的情谊。在他刻苦学习班多钮一年之后,就录制了第一张没有发行的唱片,跟随拉赫马尼诺夫的弟子、匈牙利钢琴家贝拉维尔达学习,这位钢琴家正式将皮亚佐拉引领进古典音乐领域。
这个时期,皮亚佐拉还是用班多钮学习演奏古典作品,并没有真正幵始演奏探戈作品,直到他遇到了探戈歌曲大师卡洛斯加尔德(也就是将探戈音乐带入巴黎的男中音歌唱家,他将皮亚佐拉引入了探戈的世界。皮亚佐13岁时担任了卡洛斯电影《你要我的那一天》的配角,在电影中饰演弹奏探戈音乐的孩子,从此皮亚佐拉开始爱上了探戈,并苦心钻研班多钮。他带着这珍贵的鼓励及忠告回到了阿根廷,开始了全新的探戈创作。曾经的纠结反倒成了助动,他开始融合古典音乐与探戈音乐。皮亚佐拉打破传统探戈音乐中一成不变的旋律及节奏,他加入复杂的曲式结构、和声,运用独特的旋律曲调,强调节奏的顿挫及变化,他还同一个弦乐队创作并录制了一系列探戈作品,演奏中他幵始以站姿演奏班多钮手风琴,单脚踏在椅子上成为音乐舞台上专属的特点,此时他的探戈音乐风格揉入了古典、爵士,新探戈音乐真正幵始了。同时他组建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八重奏”,并创造性地加入了钢琴,巴扬,小提琴,低音提琴,大提琴及电吉他,按弃了歌者和舞者,成为了真正演奏探戈的室内乐,之后又创作了多乐章的《探戈寛虹》。
二、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的创作基础
(一)作曲中运用的阿根廷探戈元素
我们普通定义中的探戈音乐起源于阿根廷民间音乐,开始以歌唱为主,之后转化为以音乐为主,附有伴唱及舞蹈,可以说是一种综合形式的音乐。尤其是阿根廷独立之后,民族主义兴起,阿根廷音乐家便展开了民族主义运动,大量本地主题的钢琴曲、室内乐、合唱、交响作品出现,并且几乎都从阿根廷民间音乐中吸收民族元素。
当然这种狂热的阿根廷探戈节奏深深的影响了皮亚佐拉的探戈创作,在他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玛丽亚》中也就运用了此种三连音式的节奏型特征。
第二章皮亚佐拉作品中的传统古典音乐特点
皮亚佐拉并没有参与到这场纷扰的音乐革命中,他从未接触到十二音音乐、序列音乐等,他的创作始终围绕在古典与探戈的融合之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他也是潜心研究传统古典音乐的写作及风格把握,同时他的研究包含本土民间的音乐素材、流行歌曲素材、爵士节奏素材等,他的作品中从未特意使用无调性的音乐语汇,即使在皮亚佐拉的音乐中偶然出现无调性的音乐语汇,也只是由于他自身对于作品的需求,他自身认为作品需要这种矛盾激进感。
一、曲式结构方面的运用
(一)奏鸣曲式中戏剧性对比因素的运用
皮亚佐拉最有标志性的便是将古典音乐中奏鸣曲式运用到其作品中,奏鸣曲式中最有特点的是呈示部中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之间形象、素材、调性等一系列因素的对比。同样,在皮亚佐拉音乐中经常交织着两种风格完全不同的旋律素材,在他大多数作品中几乎同时存在激烈、幽怨两个主题,一方面这种戏剧性的对比因素同他所生活的环境、经历有关,也符合探戈绵中带刚的特点,另一方面他的这种创作手法也是深受奏鸣曲式的影响,他的作品没有完全照搬古典奏鸣曲式结构,反而是将其中两大主题矛盾冲突对比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二)三段体曲式结构的运用
古典音乐作品中,三段体曲式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乐曲结构形式。皮亚佐拉的作品经常会运用到这一典型的古典曲式结构。一般三段体的A段或者B段都相对较为自由,动力感十足,给人留下充分的印象。
例如,皮亚佐拉为重奏而创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便是较为典型的三段体曲式。首部旋律充满律动,节奏欢快,情绪激扬,热血沸腾,中部与首部强烈对比,曲调中充满了幽怨孤独感,运用了与首部完全不同的旋律,并通过扩展手法将中部旋律、织体丰富,再现部同时融合了首部与中部的曲调及主导节奏,达到首位呼应的总结作用。整曲的结构似乎不是那么难以理解,非常明朗,很多演奏家在其演奏曲目时就已经为观众解释了整曲的复三部曲式结构了。
二、变奏曲式手法的运用
皮亚佐拉这一具有律动的切分节奏使用成为了他作品的一大重要特点,演奏者必须学会弱位置的强调及强位置的忽略,并随时准备改变重音点,这种风格也是世纪爵士的一大特点,具有极强的摇摆感觉,展现了他音乐的一大独特个性,也就是这种节奏型,使得我们在感受皮亚佐拉音乐的过程中会随之摇摆,会产生允奋的兴奋感觉。
综上,在曲式结构的运用、循环主题手法的运用、和声运用、复调技法的运用、体裁的运用以及多样节奏的运用等方面都说明了皮亚佐拉的音乐作品具有古典音乐的特点,另外,皮亚佐拉取其古典音乐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音乐既具有古典音乐特点的同时又具有民族风格与时代性。
第三章皮亚佐拉音乐中古典重奏形式基础上的独创性.........34
第四章 班多钮、古典吉他的运用........41
第一节《再见,诺尼诺》——班多钮与管弦乐的结合.........42
第五章结语............52
第一节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特点....52
第四章班多钮、古典吉他的运用
一班多钮的起源发展
一《再见,诺尼诺》——班多钮与管弦乐旳结合
由于活动范围广泛,传播教义时人们便将这种乐器带入到英法奥等地区,之后通过欧洲的移民和水手将其带入阿根廷,之后也有阿根廷手风琴”一说。因此在传入阿根廷的时候,这种在欧洲起源的乐器便成为了根廷当地极具民族特色的民间乐器,在他们富含民族性的音乐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如前所述,我们知道探戈音乐始于19世纪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移民聚居地,这些移民最好的发泄和消遣方式便是流连于酒馆妓院,而这些下层社会聚集地经常演奏充满野性以为及本能欲望的探戈,探戈一开始的伴奏乐器均为长笛、小提琴等廉价乐器,这些地方的移民买不起钢琴这种贵族乐器,之后班多钮作为廉价、新型、便于携带并具有复杂多变的和声的小型乐器并逐渐多的在平民家中使用,自然而然也就成为探戈的伴奏乐器。班多钮加入探戈伴奏乐曲的行列之后,由于其特殊的音响效果(充满多变的和声、节奏,音区宽广,旋律不单一乏味)成为了探戈音乐的主动力。
第五章结语
一、皮亚佐拉探戈音乐特点
皮亚佐拉的探戈音乐创作,改变了传统的探戈歌舞形式,并形成了新探戈音乐的风潮,他的作品将爵士、流行、古典、民族融于一体,突出表现在其作品特殊的节奏型、模进级进的使用、频繁的转调离调、矛盾冲突的对比性、三和弦的高叠使用等。
他利用米隆加节奏变化创作的3拍子节奏特点使得乐曲产生时有了不稳定感,使乐曲动力性增强,并且通过这种节奏型在演绎时要求改变拍点重音位置,这样迅速多样的改变使得音乐出现时而强、时而弱,先现和延迟交相辉映,节奏交错频繁,强烈具有爵士韵味及个性。
他运用古典作曲手法中的模进和级进方式,这样使得其作品在再现或强调重复时避免了素材及旋律的单一,从而更为多元化、人性化,虽然这种方式在古典时间是较为普遍的手法,但由于皮亚佐拉均在较为细微处做了变化(有时仅仅为半音的变化,由此更加扣人心弦,带给听众无限的遐想与期待,音乐在这种发展方式上不断流转、不断运动、不断升华。
皮亚佐拉的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众多版本是因为其音乐丰富多变的色彩,这一点上,皮亚佐拉部单单通过配器来完成,更重要的是他依靠作曲中常用的转调离调手法。他经产使用古典时期较为通常的的转调方式,并运用关系大小调、平行大小调的交替,这样也使得主题形象在达到统一的同时又不乏味沉闷,听觉效果更为丰富多样。
个人认为皮亚佐拉作品百听不厌的特点在于他对于主题形象风格的把握,他的作品经常采用两种截然不同的:题形象,种激昂疯狂,一种忧伤悲痛,这在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是观望不到的,而经常将这种忧伤藏于快乐的外表,他通过不断改变节奏型、重音等来实现主题形象矛盾冲突的对比,并经常才用阿根廷当地的民间曲调,由此也就显得更为贴近现实的生活,反映阶层的社会性。
参考文献(略)
古典与民族相结合概述——皮亚佐拉探戈音乐解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音乐硕士论文,皮亚佐拉,探戈,古典音乐,班多钮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