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创作以及《弄臣》的由来
第一节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创作及类型
1、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创作
李斯特所处的时代,正值 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发展到鼎盛时期,也是钢琴音乐发展到了极为成熟的阶段。李斯特凭借着自己无懈可击、无以伦比的钢琴技巧和独特的背谱演奏音乐会的形式,开启了钢琴音乐演奏史上的一个暂新篇章。钢琴家鲁宾斯坦曾这样对他做过评价:“他简直不知‘难度’为何物,一切高难技巧在他手下不过儿戏一桩”。当时钢琴家们经常演奏的都是巴洛克,古典和早期浪漫主义的音乐,这些时期的音乐基本上都是比较内敛、严谨、规范的。但正因为李斯特钢琴技艺上的纯熟与高超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所以他觉得当时的钢琴音乐已经局限了他的演奏,束缚了他的感情,使他不能够尽情的表达自己张扬、狂野、不羁的个性,也不能展现出他高于常人的钢琴演奏技术。所以,他不得不开始钢琴音乐的创作,只有自己去创作,才能找到他所寻求的表达方式。
在李斯特之前,也有很多作曲家对艺术歌曲,歌剧或者其他乐器的独奏曲进行过钢琴曲的改编。有的是出于崇拜原作作曲家,有的是出于喜爱原作,也有的是为了简化原作,方便演奏。李斯特所创作的改编曲除了以上这几种原因之外,更多的原因是他将原作的改编当做成一种新的音乐创作过程,为原作的优美的旋律附加上他本人非凡的演奏技能,使得这些改编作品在演奏效果上得到了很大程度上地提升,并让听众获得极大地满足。正是由于这些客观的事实使得李斯特创作出了很多带有炫技性演奏技巧,又能表达出原作音乐内涵的钢琴改编曲,强烈地冲击并推动了 19 世纪的钢琴音乐发展。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产生主要包含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这三种因素。
(一)时代因素:
跟李斯特同时代的音乐家有很多,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三位作曲家,分别是帕格尼尼,柏辽兹和肖邦。
帕格尼尼是当时意大利著名的小气琴家,他那种出神入化的小提琴演奏技术,极大地激发了李斯特钢琴创作的灵感。因为李斯特本身也具有神乎其技的钢琴演奏水平,有“键盘魔王”之称,所以他想在钢琴上表现出帕格尼尼能在小提琴上演奏出来的那种超凡的演奏效果,于是他将帕格尼尼的 6 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及协奏曲的主题进行改编,创作了《帕格尼尼钢琴练习曲》。在创作过程中,李斯特意识到,超乎寻常的技术,并不能够成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所以在改编过程中,他不仅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完美地移植到了钢琴演奏中去,而且还考虑到音乐内涵的表达。因为李斯特认为,只有一首能表达作曲家内心灵魂的音乐作品才是伟大的作品。
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也对李斯特影响很大。其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极大地影响了李斯特,他认为钢琴也是可以表现多种声音的乐器,开始试图把管弦乐的音响效果移植到钢琴上演奏,因此改编了《幻想交响曲》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由此,也更大地拓宽了钢琴音乐的表达能力和领域。
肖邦对李斯特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有“钢琴诗人”之称的肖邦,其创作的音乐具有极强的抒情性。对于钢琴本身音质美感的发掘,肖邦无可置疑的成功了。但是在 19 世纪上半叶,肖邦这种极具有抒情音乐性的音乐作品却无法在大型场合演奏。于是李斯特在保留了肖邦音乐中那种诗意般的旋律后,加入了自己本身擅长的钢琴演奏技法,使肖邦的音乐作品向着公众所欣赏的风格进行转变,更适合在大型场合里演奏。但是肖邦作品中的那种能表现肖邦内心灵魂的音乐正是李斯特最欣赏的,这也是他选择肖邦作品进行改编的重要原因。
(二)社会因素:
在 19 世纪上半叶,巴黎虽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艺术交流的中心场所,但同时也充斥着上流社会的一些低俗的娱乐。虽然当时的李斯特作为一名艺术家,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但是他明白他始终还是一个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悲惨的艺术家。 其实当时李斯特经常会演奏巴洛克时期或者古典时期的作品,例如巴赫,贝多芬等的作品,也会作为其保留曲目,但是演出的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观众对于这些曲目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只希望能看到热烈的演奏场面,听到辉煌的音响效果,以至于在音乐会上李斯特的演出常常得不到观众强烈的呼应。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也为了让演奏会更加卖座,李斯特不得不自己进行创作。但是李斯特自己创作的曲目,花费时间较长,呕心沥血,但又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反倒是他改编的曲目,虽然创作时间很短,但因为其主题旋律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所以常常引起人们强烈的反响。因此,李斯特虽然也有自己的原创曲目,但更多的是将当时 19 世纪盛行的歌剧、艺术歌曲等改编成钢琴曲进行演奏。给其中加入大量的炫技手法,编织丰富的和声,产生强烈的音响效果来满足观众视觉、听觉上的需要。虽然李斯特非常厌恶音乐逐渐变成了一种盈利的工具,一种娱乐上流社会的手段,但是面临着生活残酷的现状,他又不得不迎合公众,进行表演及创作。因此,满足公众的兴趣也成为了其钢琴改编曲创作的重要原因。
(三)自身因素:李斯特拥有着极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同时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并以此为骄傲。他在演出中首次采用侧面面对观众,也是为了能使观众更清楚的看见他那绚丽的钢琴演奏手法,并能更好的与观众们在音乐上进行沟通。他喜欢聆听观众的欢呼声,并为了得到更多,在现场演奏中他常常会即兴地加入华彩炫技的成分。在观众得到满足的同时,李斯特的内心也因观众的狂热的反响而得到满足。于是他不断的磨练自己的技术,相对的,在创作方面也就减少了付出的精力。又因为自创曲耗时长,反响差,但改编曲耗时短却反响很好,所以,李斯特就更钟情于改编曲的创作了。
2、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类型
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由于其选择的改编素材有所不同,一般被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根据器乐独奏曲所改编的作品,将各种乐器所独有的演奏特点,用钢琴技巧将其转化,力求与原作达到同样的音响效果。例如《帕格尼尼钢琴练习曲》取材于帕格尼尼《24 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以巴赫《6 首管风琴序曲及赋格》素材而改编的同名钢琴曲。第二种是取材于交响乐或管弦乐的,这类作品是将气势磅礴的交响乐曲目用钢琴演奏出来,用钢琴去表现交响乐队中的多种乐器,使整个钢琴作品音响效果更加立体化。如圣·桑的《骷髅之舞》,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 9 部交响曲。还有一种是对艺术歌曲的改编,这类改编曲在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中是数量最多的一种。如舒伯特的《小夜曲》,《圣母颂》和《魔王》等等;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阿拉比耶夫的《夜莺》;舒曼的《奉献》《春之夜》;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 》;肖邦的《春天》 《喜悦》和《少女的祈祷》等作品。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音乐表现的就是对歌剧主题曲的改编。这类作品既保持了原作应有的主题音乐素材,又加入了更为丰富和多变的音乐语汇和音乐织体,体现了钢琴特有的表达方式。如:根据《浮士德》中的《圆舞曲》改编的同名作品;取材于威尔第歌剧《利戈莱托》的《弄臣》,韦伯的《魔蛋射手》等等。
第二节 钢琴改编曲《弄臣》的诞生 .................................................................................11-14
1、 《弄臣》的创作背景 .................................................................................11
2、 《弄臣》的创作素材 .................................................................................11-14
第二章 :钢琴改编曲《弄臣》的音乐分析 .....................................................................14-25
第一节 作品分析 .................................................................................14-21
1、 曲式结构 .................................................................................14-15
2、 改编手法 .................................................................................15-21
第二节 演奏提示 .................................................................................21-22
1、 大量的 32 分音符的音阶跑动..................................................................... 21
.....................................................................
第三节 音乐与技巧相结合 .................................................................................22-25
1、 把握剧中鲜明的人物性格 .................................................................................22-23
2、 注重歌剧的音乐性 .................................................................................23
3、 钢琴演奏时的音色处理 .................................................................................23-25
第三章 :探析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艺术风格..................................................................... 25-37
第一节 钢琴音乐的交响化 .................................................................................25-32
1、 钢琴色彩的丰富化 .................................................................................25-26
2、 改编形式的多样性 .................................................................................26-32
第二节 、各种炫技手法的综合运用................................................................................. 32-37
1、 轮指技巧的大量运用................................................................................. 32-33
.....................................................................
结语
通过整篇文章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特的这首《弄臣》改编曲,可以称得上是音乐和技巧的完美结合。在音乐上,李斯特分别用不同的钢琴语汇,不同的音色表现,不同的音区处理来展示出了四个人物的鲜明特征和细腻的内心情感。他不仅在改编曲中保持了原作的主题旋律,又在改编过程中大胆创新地将其进行重组和对比,以赋予乐曲鲜活的个性化色彩。在技巧上,李斯特采用了一系列他所擅长的炫技性的钢琴演奏手法和交响化式的改编手法,使这首作品即使在钢琴上也能演奏,也能体现出歌剧原有的音乐性和戏剧性,为整首作品增添了他独特的艺术魅力。只有将音乐与技巧完美结合,才能表现出这首展现李斯特卓越钢琴技巧与非凡创作才华的力作。
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总的来说就是音乐性与技巧性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既传承了原作经典的音乐性,把其中单一的旋律变化为声势浩大、织体复杂、和声丰富的音响,又加入了炫技性的钢琴演奏技巧创造了新的钢琴语汇,极大地扩展了钢琴的表现领域与技术领域,增强了钢琴的演奏效果,更加完美地展现了钢琴的特色,也展现了自己的音乐精神。
虽然前人对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略有研究,但因为其数量极为庞大,有很大一部分的作品并未被人们熟知,本人能力有限且教学经验尚浅,关于李斯特改编曲艺术风格分析也难免不够详尽和透彻。仅以此文为引,望更多的有识之士来关注并研究李斯特钢琴改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