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联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
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双创”的关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首先要清楚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突出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问题的提出以及“双创”的语义分析及辩证关系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脉络、构成系统、突出特色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1)文化的基本内涵
文化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其涵义较丰富。《周易·贲卦》最早使用“文化”一词,提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文化就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后来将“文”与“化”合用,如西汉的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到,“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知,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文化包含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涵义。西方“文化”一词的意义,也是不断的演进而来。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产生于拉丁文“cultura”,是动词“colere”的派生词。它的含义是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以及植物的栽培。在西方词汇中,文化的英文单词是“culture”,翻译成汉语,它的词义主要有“文化、文明和修养、栽培”。泰勒在 1781 年出版的《原始文化》第 2 卷开头把文化定义为: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综合整体。根据 1979 年版的《辞海》的解释和界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区分。从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文化主要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为人们提供了行为的示范。迄今为止约有 200 多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关文化的定义没有统一起来,但大多定义是有着某些内在共同的联系。综上所述,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也包含有教化、培育人的含义。其中,通过对人的教化、培育和培养,才能使以往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不单指“文化”,强调的是“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一词在前文已有论述。从发生学的角度讲,“传统”一般强调是时间的一维性,过去的东西,仅具有单一维度,应与“当代”一词相呼应。在此所阐述的“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是人们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典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等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宽泛性等特点。将 “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的过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纵向分析来看主要指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的优秀文化,或者说是 1840 年以前的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及其发展历程、基本特征
1.文化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
1.1 文化观的内涵
对“文化观”的内涵进行分析是科学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一个必要环节。所谓“观”就字面意思来说,是指通过观察和思考形成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因此“文化观”即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对“文化”这一产生、形成的一种认知和观点。
从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来看,对“文化观”研究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大主要观点。持广义文化观的学者们,所指文化不仅包括自然界在内的人类创造一切物质财富的总和,还包括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观点认为只要打上人类烙印的东西都属于“文化”范畴;持狭义文化观的学者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不应该列入“文化”范畴。持此观点的学者以精神产物为着眼点,主要从人类思想认识、心理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精神生产、规章制度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才属于“文化”范畴,认为文化属于无形之物,是一种思想、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总之,通过以上文化观的分析,本文所指“文化观”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一切有形器物和无形精神产生、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观点、立场、方法的概括总结,这种文化观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动态过程。
1.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阐释“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涵义,是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必要前提。具体而言,所谓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指马克思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批判继承前人文化思想过程中形成的观点、立场、方法之总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文本中直接使用“文化”一词并不多,有时把“文化”与“文明”互用,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就是指文明,认为马克思是从文明形态、社会生活方式的意义上来使用“文化”概念。①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共产主义时将文化和文明并列使用,是包含一个时期及其观念的意思,在《资本论》中使用“文化初期”是指一种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状态,而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马克思所说的“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两种文化交织混合状态”“三个顺序相承文化时期的人类状态”②,这里所论述文化是与文明内涵等同的。
............................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要性
“文化问题并不是脱离历史进程高悬于天空的纯精神领域,它与我国的历史发展密不可分。”②文化是与整个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时代,结合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有其必要性的。因此,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等方面论述“双创”的必要性。
(一)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③任何思想理论都是在一定时代背景下产生,存在一切社会实践当中,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和推动作用。“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④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中总结了时代发展的特点,在践行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三个自信”基础上提出富有创新性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有着深厚的社会根基。文化自信的提出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分不开,与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灿烂辉煌的文化有着内在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心。有了这个自信心,一切社会发展问题都可以解决,做起任何事情来才会信心百倍,国家未来的发展才会有希望。
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不是要我们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坚定文化自信必须遵循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这种自信才是务实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其历史地位和主要价值一直被人们所传颂。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双创”,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于农耕社会,也是传统农耕社会人民生产生活的集中反映,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与当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文化,要辩证分析,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取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是凭空而来,它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既定历史条件中形成的。党和国家一直都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毛泽东同志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博大精深,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发展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多种哲学思想完美融合的文化,但文化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具有高度的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包容、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双创”的必然性要求。
(一)它是中华文化“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的必然要求
中华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又要推陈出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成为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先导。”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要充分体现时代新声,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助力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性。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各种文明交流频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历史地位和价值也曾得到世界认同。近代清末以降,“中华传统文化也随着“西学东渐”踏上了顺应现代化,进行现代转化的艰难历程”②。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转化创新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趋势和要求,而且也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实需要的选择。
其一,中华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传统”体现着文化发展的过去与连续性,而“现代性”则意味着文化发展的时代性。文化随时代而行,在不同的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时而变,与当代社会相包容,与当代社会相适应,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乘势而变所决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是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这一优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包含有强大的生命力,也为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转化提供强劲的动力。如《周易》中包含有丰富的易思想,变化、变革观是其基本的原则,这一思想在中国社会不同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引领社会不断的改革或变革。王韬说:“孔子圣之时者也,于四代之制,斟酌损益,各得其宜。诚使孔子生于今日,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①历史上的王安石革故鼎新的变法思想,康有为把穷则变、变则通的观点发挥到极致。
马克思主义博士论文参考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与问题 ........................................ 63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面临的机遇 ........................................ 63
(一)历史机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 63
(二)实践机遇: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66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原则与内容 ................................. 85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基本原则 ................................... 85
(一)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 85
(二)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 .................................. 88
第五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遵循的规律 ...................................... 11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学理分析 .................................... 111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内涵 ................................. 111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规律的特征 ............................... 115
第七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及新时代发展趋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既是新时代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重大理论课题,又是新常态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自身内涵的需要。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后,可以进一步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更多“新内涵”,展现“新形势”,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新活力,对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价值参考,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理论价值
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彰显出新的价值和功用,又要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为时代的精髓。提升文化自信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理论内涵,在文化竞争更具活力。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理论价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诠释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价值元素。
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理论价值的考察,首先就要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面对先辈们遗留下的文物古迹、文化典籍、仪式行为等这些经典文化,经过现代化的转化,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价值。这些文物典籍是先辈们在社会生产中经过反复认识与思考所得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是民族核心的精髓,是一定时期人们认识事物、改造社会、思考问题的思想精髓。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这些文物典籍所包含的思想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其理解必然产生不同的寓意。经典古籍与文物古迹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于过去,历时久远,其中语言文字言简意赅,意义颇深。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人们在理解和运用时难以把握其真实的内涵。因此,对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站在历史的节点上,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阐释传统文化的内涵,激活经典中的精神;同时,又要结合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运用现代多媒体、科技手段进行现代转换使其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通过创新形式,表达出新的含义,更好的传承发展。
马克思主义博士论文怎么写
............................
结语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涉及多种因素,包含多个环节,必须协调各因素、各环节之间关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华文化立场,才能有利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双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过程中各因素、各环节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
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哲学智慧、理性思辨和价值观念,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基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不忘根基、薪火相传,又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这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并且必然担负的新的文化使命。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可以说,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