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论探源
关于分工这一既古老而又历久弥新的社会现象,马克思不是第一个关注到这一领域的人。在分工理论的发展史上,自古希腊文明时期至资本主义空前繁荣的19 世纪,西方许多思想家都曾对分工进行探索。在这其中,有的理论为马克思分工思想的萌生提供了思想营养,有的理论成为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研究基础,而有的理论则直接为马克思的分工思想提供了方法论层面上的支撑。正如列宁对此评述道:“马克思的分工思想是在汲取前人的思想营养,特别是他们所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
一、柏拉图的分工学说
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思想家将分工放置于哲学经济学范畴加以讨论,在雅典黄金时期就曾天才般地涉猎这一领域。马克思不止一次地引用柏拉图之于分工的论述,他认为柏拉图为一些国民经济学家论述分工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一是柏拉图的分工学说是其正义理论的基础和原则。柏拉图认为,人们的生活由多方面的需要构成,而每种都需要有该方面专长的人去实现,互相需要就由劳动分工予以满足。柏拉图借助苏格拉底的对话强调了一种新的世界和伦理观。在《理想国》中,他把一个运营完美的国家分成了分工明确的三个模块,按照柏拉图的描绘应当是由三个等级身份的人们来共同建构一个理想国度:第一个等级,也是处于国家最高等级的人们,是天生具有管理和统治能力的人,他们负责调度整个国家的资源,统治其他等级的人。柏拉图将他们比喻为“用黄金铸就的人”,他们由上帝按照完美的人格来创造。第二个等级,是镶助第一个等级,也就是统治者的人,作为军人的他们,对外负责抵御侵略以保卫国家安全,对内承担镇压职责,他们被喻为“用银子铸成的人”。第三个等级,则是普通的社会成员,作为劳动者的他们主要从事具体的物质资料生产工作。相应地,柏拉图认为他们的属性是“铜和铁”。在这样的等级体系中,分工源自于人的“天生”,依据人的等级不同,从事不同的工作。等级的划分则是依据正义,而分工就代表着正义。从上述观点中可见,柏拉图以分工来定义正义,各司其职的分工便是一种圆满的美德。
政治硕士论文怎么写
第二节 马克思对古典政治和经济学家分工思想的评析
一、对古典政治和经济学家的批判继承
古典政治和经济学家对分工问题的探索,从经济学、哲学、历史学以及早期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为马克思研究分工这一领域提供了“思想材料”。青年黑格尔派学者赫斯认为,马克思博士的思想维度之广,可以称得上是轴心时代文明以及整个 18 世纪理性与批判时代,一切天才思想创见的“结合者”。前人所遗留下来的思想遗产,为马克思开启其分工思想带来了理论的始点。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凝结,作为西方哲学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柏拉图被喻于“唯一最接近神的哲学家”,他的理想分工学说,第一次从哲学的角度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分工,强调了哲学思辨的指导性作用。马克思成长于西方哲学传统的思想浸润中,肯定并认同了柏拉图对于分工何以产生这一方面的观点。相反地,马克思也指出了柏拉图分工学说的理论缺陷,他认为柏拉图基于人性构建而来,为了维护城邦统治的理想分工,蕴含着浓厚的阶级色彩和极致的乌托邦属性。英国古典经济学自始便有研究分工的传统,亚当·斯密将“交换”这一概念引入到分工领域,从经济学领域深刻地阐释了分工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他对分工的重视和系统考察为马克思深入研究经济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正是在批判地继承了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亚当·斯密孤立地“专业化”分工范畴,发现了分工的本质与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作用。空想社会主义者突破了 17 世纪中叶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国民经济学家对分工问题的传统思维,最先提出了消灭资本主义分工的革命性主张,为马克思分工思想的产生提供了启示,促使马克思寻求消灭旧式分工的现实路径。历史发展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享誉的时代,他们为德国古典哲学带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马克思提供了“思想材料”。如果从分工这条线索来看,他们二人或许并为拘泥于某些特定的分工现象,然而他们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的阐发中带有的方法论从唯物主义哲学话语和辩证法原理方法论层面,为马克思分工思想的理论生成提供了支撑。
...........................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对分工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考察
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两个不同主体的视角,是马克思考察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双重维度。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考察,他洞悉了分工与所有制关系之间、分工与人的发展之间的演变规律,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嬗变中,得以把握和勘定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历史的不断生成、重构、交叠和演变过程中,探寻人类解放的现实实现。
一、人类文明的视角:分工与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历史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更替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开化与进步,分工随着与人类文明一同发展起来了,分工是人类文明过往历史的“结果”,也是未来进步的“原因”。每一个历史进程的演进,都代表着人的能力一次又一次地跃进,分工与人的发展之间显然存在着对应关系,在中国人学研讨会中,我国学者王锐生老先生依据马克思对社会形式的考察,提出可以将分工与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相联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分工与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三阶段”论。
(一)人的依赖:建立在自然分工基础上原始全面的人
在原始社会早期那个“稚气的古代世界”,生活条件混沌一体,在家庭内部自然而然的发生了以生理差别和自然差别为起点的简单分工与协作,形成了“以人本身的自然为基础”的自然分工,即自然分工的最初形式。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分工形式发端于此。由于两性在性别、体力等因素的差别,以及一些偶然性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男狩猎女采集、男耕女织的分工模式,即男性主导生产性角色,女性承担抚育性的角色,此时的分工只出现在男女两性之间。在原始社会后期,不同的血缘氏族或部落基于自然环境的差异而拥有了不同的能力、劳动资料和生产方式,从事着不同的生产活动,借助于简单的劳动工具,从事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生在这些不同的氏族组织中,相互交换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种以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的合作互助关系,是“以生产的自然因素为基础”的自然分工。
............................
第二节 马克思揭示分工对人的发展的双重影响
马克思辩证地审视了分工这一历史范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客观论述了分工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的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分工的发展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另一方面,分工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人的片面化发展。我国学者王虎学曾将这一过程形象地归纳为:“对整个人类而言,分工是‘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救星’,但就单个人而言,分工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克星’”。
一、分工对人的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
(一)分工发挥了劳动者的个体优势
人的活动随着分工的发展趋向于专业化和细致化,赋予了每个独立的个体在某个领域超于他人的才能。实际上,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并不排斥专业性。在提升劳动技能层面,由于在整个社会活动中存在活动范畴的无限性和独立个体能力的有限性,导致活动内的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在这样无限的活动区域环境下深入涉足并发挥出个体的有限的能力,而分工恰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分工整合了个体劳动者的专业技能
分工之于人的促进发展还体现在整合性上。从人的能力出发来看,每个人是具有不同的“种属能力”的,这种能力之间的差异源自于人的天生天赋和后天学习实践。在劳动协作与分工划分中,具备不同劳动能力、专业素养的生产者,通过有计划的、有协作的分工,一起与他人共同完成某一项工作,扬长而避短,通过整合的办法来摆脱自身的局限性,发挥出人类作为整体而拥有的种属能力。而分工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作为整合的工具而存在的,体现在能够把在整个社会活动范畴之下有限的个体能力通过独特的方式归类形成特殊的集合,再由这些特殊的集合发挥出团体性的力量。这与单一化的个体劳动者的机械总和作对比会发现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别。这些集合体能够摆脱掉单个组成个体的局限性,通过扩大活动区域达到劳动时间上的缩短以此提升工作效率。
政治硕士论文参考
.....................
第三章 现代社会分工演进中人的发展问题.......................................48
第一节 关于现代社会的界定与审视....................................48
一、何谓现代社会...............................................48
二、马克思在世界历史语境中对分工的现代性审视...............................49
第四章 马克思分工思想视野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思考............................60
第一节 推进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以提高主体素质......................60
一、回归素质教育的主体立场..........................................60
二、推动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61
结语....................................71
第四章 马克思分工思想视野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路径思考
第一节 推进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以提高主体素质
一、回归素质教育的主体立场
自上世纪 60 年代起,伴随着美国自由主义思想兴起的,还有相对于公立教育而言的素质教育和快乐教育,这使得原本作为公立教育补充因素而存在的私立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空间。这种私立教育产业化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使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需要付出相应的高成本代价。教育的阶层差距必然会进一步加剧人的片面化、畸形化,马克思一语中的地预言了资产阶级所锻造的教育必然会成为“反对自身的武器”。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分工使人的发展越来越片面化、畸形化。无论是基于现实或理想,教育的目标都不应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若教育不能够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受教育者在错位的起跑线上拉开的差距,势必会加剧贫富阶级之间的差距。不难想象,这样的教育范式终将变为富人的“名利场”、穷人的“桎梏圈”。
作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劳五因素的曲折发展,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数次改革。改革的过程是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我国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作为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随经济基础的变更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①变革不是代表纯粹地否定过去,而是“扬弃—结束—保持(同时保存)”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诚然,也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才能解决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问题。
二、推动劳动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
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素质教育是指把人的潜能、品性、特质充分发掘、发挥出来的教育。诚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或许不曾直接论述素质教育。事实上,马克思十分重视教育在提升人的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科技革命的发展,在为教育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条件的同时,还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大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与人的发展的规律。②在资本主义分工体系下的工人,尤其是童工,根本无法获得教育的权利和资源。“为了防止由于分工而造成的人民群众的完全萎缩,亚当·斯密建议由国家来实行国民教育……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③。马克思所说的教育意指劳动教育。劳动教育是统一于教育与劳动生产过程之中的,能够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同时产生作用的教育方式。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上来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共同构成了人的素质体系,劳动教育对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培养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来说,以及实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
结语
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着自己,历史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分工作为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人类早期社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就像人类社会任何自然历史规律意义,分工并不会永续存在甚至去超越历史,更不会打破规律超越时空。马克思在汲取古代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于分工现象的理论探讨基础上,科学地论证了分工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在人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内在契合性,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与消极作用。随着马克思思想视域的发展,他从异化到世界历史,再到共产主义的阐发中,不断发展和丰富了关于分工的思想理路。诚然,马克思充分地肯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分工对生产力的提高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指出了私有制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是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和必须经历的环节。与此同时,他还预言了人类生活方式在新科技革命的作用下发生的改变,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机器的自动化生产只是初步地展露了头脚,而在人工智能几乎向着所有领域渗透的今天,自动化生产对分工和人的发展的革命性作用却引发了学术理论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事实上,我们当下也仍旧未能脱离马克思的理论视域,人类仍处于异化发展之中,运用马克思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来审视当下的人工智能革命,可以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分工创造的物质财富和自由时间,使得人可以真正站在生产过程之外管理与监督生产,为人类的劳动解放提供了新的契机。
马克思早已为我们科学地指出了分工的未来命运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即“消灭分工”,也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旧式分工,并在高度发达丰裕的生产力和物质财富基础之上、在共产主义这种“自由人联合体”中,建立起自觉的新式分工,从而消除人的片面化、畸形化的发展,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在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充分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身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展现自身的个性、拥有丰富的社会关系,实现真正的意义上的全面而又丰富的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