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近代中国纷繁的政治势力中脱颖而出,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使命,就是“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这就强调要想解决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前问题,就必须寻根溯源从头开始,从不同维度出发,深入研究当时的文本资料以梳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史,不断丰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党报作为党和政府十分重要的代言人,作为重要的纸质传播媒介,它真实记录保存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程,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态度的重要职责,必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义重大。因此,选择一种报刊进行系统考察,探究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以得出对当代中国党报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便可以形成有学术价值的成果,《红色中华》报便是其中之一。
《红色中华》1931 年 1 月 11 日创刊直至 1937 年 1 月 29 日停刊更名,一直都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重要的官方报纸之一,与中央苏区存亡共命运。因此,《红色中华》在中央苏区时期传播共产党主张、树立共产党威信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传播,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而《红色中华》发行时期,又是中国共产党处在命运抉择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解决政权建设问题的重要时期,因此成为凝练毛泽东思想的预备阶段。《红色中华》通过详实的登载党和政府的公告、政令及建设情况,及时有效的反映了该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发展过程,体现出《红色中华》是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载体,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红色中华》创刊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发展规律,从而在新时代结合新情况不断丰富党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度和广度。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课题主要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当前的研究现状,分别是《红色中华》的研究现状、《红色中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现状,以论证本课题的研究空间、价值与意义。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1.1 《红色中华》国内研究现状
通过搜索中国国家图书馆以及中国知网 CNKI 系列数据库,学术界有关《红色中华》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新闻史的专著和论文中,另外在党史研究的著作中也有所涉及。以“红色中华”为题搜索中国知网论文总库,直接相关的有 100 多篇,其中论文只有十几篇,而期刊论文占 90%左右。除专门研究《红色中华》的论文之外,还散见于有关中央苏区报刊研究的著作成果中。
(1)综合研究
《红色中华》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创办的机关报,拥有重要的地位,凡是国内新闻史类的著作涉及到中央苏区时期,肯定介绍到《红色中华》的基本情况等等。尤其是江西地区新闻史中,大篇幅叙述了《红色中华》的办报历史及特色。如严帆《中央苏区新闻出版印刷发行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年版),程沄主编的《江西苏区新闻史》(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这类新闻史仅是介绍了《红色中华》的基本创办情况,缺少对它的深入见解。最有特色的是陈信凌所编写的江西报刊研究,详细的介绍了《红色中华》的创办特色,提出很多自己的见解。
另外在一些党史著作中也可以看到《红色中华》的研究,余伯流和凌步机①在苏区史著作中介绍苏区的文化事业时,将《红色中华》作为重要的文化成果来阐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或研究室对《红色中华》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包括贾翠玲的《<红色中华>索引》;张洋的《红军漫画》集中摘录了《红色中华》所刊登的漫画,发挥了党报所具备的宣传鼓动作用;②中国人民银行出版的《红色中华 金融史料摘编》收录了《红色中华》中所有关于经济建设的文章和通讯,展现了苏区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③《红藏》(湘潭大学 2014 年版)和《<红色中华>全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提供了完整的史料内容。而对《红色中华》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来呈现。
................................
第二章 《红色中华》发行前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背景
2.1 《红色中华》发行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机遇
马克思、恩格斯反复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②。也反复强调,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应用必须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③,不然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将毫无用处,反而会影响本国的革命发展。在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的高潮推动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这就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2.1.1 中国革命转入土地革命新阶段
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使得全国的买办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感到深刻的威胁,为了维持自身的利益,扶持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掌握军队,进而逐步掌握国家政权,成为其利益的总代理人,建立了“城市买办阶级与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④,加重了对中国民众的剥削。之后,以汪精卫为首的左派为了争权假称和平救国,公然宣称共产国际的 5 月紧急指示从根本上危害了国民党的政治前途,7 月 15 日就决定停止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中国革命受到巨大的挫折,由此转入低潮期。此时,中国共产党就面临着要不要革命?怎么革命?这两大历史性的命题。
鲜血的浸染把中国共产党从迷梦中唤醒,武装夺取政权才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遵循共产国际的电令,通过召开“八七会议”,大力批判了当时党内盛行的右倾机会主义,制定新的正确的方针路线以期扭转中国革命局势。此次会议一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能够认错、敢于认错并积极改错的精神;二是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①著名论断,批判了原中央政治局始终“没有想着造成真正革命的工农军队”②的问题;三是瞿秋白提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心问题”③。由此形成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及时地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斗争新方向,中国革命转入了土地革命发展新阶段。
...........................
2.2 《红色中华》发行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机遇
理论是革命的先导,但是革命才是检验理论科学性的重要依据。但是马克思主义既不能为中国革命提供现成的理论框架,也不能自发的转化为强大的革命力量。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反复理解其精神实质,在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才能实现,这过程中更是存在着无数“陷阱”,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一一辨明,才能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困境,实现更大的发展前景。在《红色中华》发行之后,相对“稳定”的政权环境,和在实践中形成的正反经验都凸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
2.2.1 相对“稳定”的政权环境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央苏维埃政权,可以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身和雏形。中国共产党通过临时中央政府对苏区各方面建设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把苏区根据地打造成为当时少有的中国最稳定、最进步也是最革命的地区,一切欣欣向荣向前发展,还击退了国民党第三次、第四次“围剿”,进一步发展了武装斗争的策略和理论。而《红色中华》就是该时期最权威、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深的报纸,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稳定的传播途径。
土地革命的蓬勃发展,促使中国共产党把建立全国性的“坚强的苏维埃政府”①提上了议事日程,以加强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统一领导。1929 年 1 月 14 日出于对当前形势的考虑,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人率领红四军主力趁蒋桂开战之契机,迅速攻略赣南闽西地区,使得“从井冈山出发以来的疲败精神业已恢复”②,尽可能的建立起广大的革命根据地。在此期间,毛泽东坚持了自己对于争取江西兼及闽西浙江的战略计划,用事实证明中央“二月来信”中提及的“分编我们的武装力量散入各个乡村去”的决定是不利于土地革命发展的。于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先进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下,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前三次“围剿”的阴谋,使得土地革命进一步发展。在革命形势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 1931 年 11 月 7 日宣告成立,统一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探索政权建设的新模式。虽然在 1931 年后日本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已完全暴露,国民党却依旧加紧对中国共产党的“围剿”,内忧外患之下,中央苏区的存在和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尤其是中央苏区四年的苏维埃建设更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各个方面问题结合在一起,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稳固的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硕士论文参考
第三章 《红色中华》对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报道..................................18
3.1 《红色中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活动的报道.......................... 18
3.1.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推介................................ 18
3.1.2 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实践活动的报道............................. 20
第四章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28
4.1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 28
4.1.1 形成新闻应该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理念............................. 28
4.1.2 践行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 29
第五章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迪....................46
5.1 坚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46
5.2 坚持以实践为出发点......................................... 47
第五章 《红色中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启迪
5.1 坚持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指出,德国工人之所以比英法两国工人更加强大和不可战胜,正是因为他们在运动中将理论方面、政治方面和实践经济方面结合在一起,有计划的进行英勇的斗争,凸显了革命理论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性。①列宁也强调“没有革命的理论也就不可能有革命的运动”②。中国革命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出现大变化、大发展”③。因此,时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是一条基本经验。《红色中华》作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重要“喉舌”和“耳朵”,虽然没有大篇幅的译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始终,积极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苏区内党军政民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这不仅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条件。
在《红色中华》之前,《新青年》和《向导》等报刊登载了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评介和译介,还翻译出版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以供中国共产人及所领导的工人和革命群众阅读,过强的学理性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党报领导和组织群众的作用,使得中国革命实践始终不能深入群众以总结出正确中国方案,对此《红色中华》的发行则更多的报道了具体的实践内容和方针政策。同时,《红色中华》并没有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一是《红色中华》在纪念马恩列李庐时不仅解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在实质,强调了其重要地位,还打破了反动派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形象的歪解,使得枯燥的理论变得感性和具体,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是正在不断发展中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二是《红色中华》积极响应党发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号召,通过推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辟“小辞(词)典”一栏、宣传马克思主义演讲会等方式对一些知识水平不高的新党员等进行指导,为其学习马克思主义提供方向和途径。三是介绍了世界上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社会主义的实践案例——苏联,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用事实驳斥了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污蔑,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从而在苏区内广泛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便于推广和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将理论化为现实武器,让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说出“中国话”。这些都证明了,即使在革命形势危急的苏区时期,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依然是中国共产党党报不可丢弃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硕士论文怎么写
...........................
结语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僵化的理论,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依然在持续不断的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现实理论命题,不仅要从宏大叙事研究入手,兼顾好政治性、历史性和学术性,还必须在已有的学理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进行解读。中国共产党的党报党刊详实记录了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中国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重要文献资料和文本视域之一。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自己建立的苏维埃人民政权下的办报成果,作为中央苏区第一份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所刊载和报道的各类新闻、消息、文章和公告,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主张和马克思主义的办报思想,是记录者、参与者,更是苏区军民的组织者。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同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开始自主的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因此,《红色中华》创刊起就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精神、扩大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宣传阵地,用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主体,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观点。这些都是《红色中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做的独特贡献。
以《红色中华》为窗口考察中央苏区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返本开新”挖掘出《红色中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探寻党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研究成果,又驳斥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主义论和权力斗争学说的错误观点。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增强中国人民的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这就要求,在新时代,党报必须更要着眼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实现中国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