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我国新型农民政治道德素养的提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871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传统农民的内涵
角度不同,对农民的定义也有所不同。从居住地来看,农民指的是与“城里人”相对应的“乡下人”群体,是由居住地农村所限定的一类群体,泛指农村总人口。从职业的角度来分析,农民也是社会分工中的一种,即从事农业及相关生产的劳动者。也有学者认为农民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从文化群体角度来说,可以界定农民是指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既保留着传统精粹,又有封建糟粕遗留其中。①
早在距今 1 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起源了中国的原始农业,也便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农民。在传统社会中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一般被称之为传统农民。在中国,一提到传统农民,总会想到封建权贵奴役下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贫困潦倒的劳苦大众。这是因为封建社会是中国最典型的传统社会,不仅历时最久,而且在封建社会中,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的最紧密最完整,小农经济在此发展到鼎盛时期。与此同时,封建社会下的传统农民形成了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日积月累,代代相传,根深蒂国。时至今日 ,中国现代农民仍然传承着这些优良品质。他们嫉恶如仇、感恩图报、勤俭节约、自强不息,常年脚蒸寒暑汽,背灼炎天光,却没任何怨言。受农村地形限制,农民多数居住分散,再加上交通闭塞,传统农民习惯了不依靠与外界发生交换,完全依靠自己的双手,来解决生产生活的需要。居住的封闭限制了经济的交往,也导致了农民们思想的禁锢。社会意识受制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道德尤其如此,恩格斯也说过:“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是当时经济状况的产物” 。①受艰苦环境影响,中国传统农民往往思想保守、不敢冒险、安贫乐道、认为富贵在天,这种小农意识深入骨血,代代相传,影响至今,使得他们在当今开放、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手足无措,由于他们不懂得如何规避险,又害怕竞争,常常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经济受创也使得他们更不敢接受一切新生事物;受安全第一的保守意识影响,往往视眼前利益高于一切,这就很难具备现代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开阔的视野和长远的目光。

........................

(二)新型农民的内涵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能实现与否、新农村建设建设顺利与否,除了受制于经济水平,还受限于建设主体的各方面发展。作为上层建筑的道德,能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正因如此,推动传统农民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提高这一群体的道德素养,现实意义非同一般。 “有文化”是指农民至少要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储备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懂技术”是指农民个体需要掌握一项到多项生产技能,愿意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勇于尝试新科技;“会经营”是指农民个体能够合理地分配手中所掌握的人、财、物等资源,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管理,适应市场竞争,获得较高的收益。②

学术研究不同于政策诠释,学术界允许学者们可以对某一官方定义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新型农民和传统农民并不是对立的,同时它还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新型农民既要传承中华美德,又要扬弃不足,同时还要回应时代的诉求,体现时代特征。通过走访、查阅文献并结合实际,笔者总结新型农民主要具备以下特征:(1)新型农民不再受困于土地和户籍制度的束缚,他们不仅仅从事农、林、牧、副、渔在内的广义农业生产等,还包括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现代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现代新型农民不仅是身份的体现,更多的是一种职业的象征。(2)新型农民具有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在开放的经济中,能以市场为导向,善于运用现代化的生产和管理技术从事农业生产。(3)新型农民在生产经营中突破了小农意识的局限,不再满足自给自足,而是以需求为导向,走出家庭,面向市场,积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4)新型农民活跃在开放性、合作性的市场经济中,受其熏陶,能依法理性诉求,理解并具有合作共赢意识。
.........................

二、当前我国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新型农民道德素养建设所取得成就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农村家族伦理道德向现代公共逻辑道德的过渡,新型农民的道德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和进步。大部分农民都能在生产生活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农村地区现代文明良好风尚的形成。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新型农民比传统农民更注重个体行为对公众的影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大声喧哗、抢道占座已日式渐微。在农村生产活动领域,绿色生产、节能减排观念已深入民心。人际交往关系呈现理性化特点。在农村宗法人情的“熟人社会”中,部分农民会要求对方“借钱要打借条”。不管是单身青年农民还是丧個或者离异的老年农民,他们的婚恋观都在变化,婚烟状况在嬗变中进步、计划生育深入人心,少生优生被普遍接受。
......................

(二)当前我国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的缺失
当下中国社会的改革早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道德领域也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新的道德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之前,新旧道德观念整合时交织不清,一些道德标准开始模糊不清,极易产生道德的混乱。在党和政府政策的关怀和指引下,我国传统农民在向现代农民转型中,农民道德水平整体态势上涨,大部分农民都能在生产生活中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促进了农村地区现代文明良好风尚的形成。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民的道德认知受到市场经济等各方面的有力撞击,滋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1.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薄
建国初期的人民公社兼具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综合功能,它是特殊时代的政治产物,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家的政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种政社合一的体制也形成了同质化运行的制度环境,国家垄断着道德标准的制定、道德观念的宣传、以及道德惩罚措施的实施,以机械的形式,把全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再加上刚翻身解放的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有着高度的情感认同,这使得所有人包括农民的社会主义信仰、集体理想观念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

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不仅激发了农民们自主生产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验能力水平,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这些为提升农民道德素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包产到户”政策的实施,农民与集体组织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不再紧密,捆绑利益关系逐渐减弱,集体的凝聚力下降,这在无形中消解了农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农民整体的集体感下降,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也有所缺失。反之,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民家庭本位,个人本位思想凸显,部分农民关注自我利益,追求利益最大化,由此滋生了各种消极思想如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现代农民的道德标准开始模糊。许多农民开始自觉不自觉的违背“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观念。部分农民会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甚至国家利益,譬如偷税、漏税、逃税、抗税,侵害集体利益以获取个人利益。一些集体主义意识薄弱的农民不再关心集体,对社会公益事业漠不关心,个别极端主义者甚至会把实用主义的观点付诸实践。①笔者在走访时了解到,碰到政府要开发征地、修建省道时,好多农民借机扩建住宅,或督促儿子早早结婚,增添人口,分的更多的利益。一些农村地方,有些农民钻扶贫政策漏洞,把自己包装成贫困家庭,套取国家扶助资金,真正应该收益群体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资助。

...........................

三、我国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22
(一)所有制转变的影响.......................... 22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22
2.经济利益多元化..................................23
四、提高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的基本路径....................................29
(一)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 29
1.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提高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的物质基础......................29
2.加大惠农补贴力度、推进精准扶贫..........................30

四、提高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的基本路径

(一)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需要是人作为一种活的物质有机体必须满足和实现的基本需求,如果人类的生产力被局限在极端落后的状态,人类的视野和文明必然也受到限制,如果因此再出现物质匮乏而引起纷争,就会动摇整个社会的文明秩序。马克思也指出,“思想”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会出丑。①我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恒产乃有恒心”这些观点都肯定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道德素养的水平和层次,尤其决定着人们道德的主观方面—德性的水平。尽管政治、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等对于人们的德性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在同等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德性的水平与其物质生活水平是成正比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个体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发展我国农村市场经济,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以此来夯实提高新型农民道德素养的物质基础。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