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路径之政治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3876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共十九大报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①。成长在当代的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重要任务,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旨在通过实践的方式,将价值观融入到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中,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与践行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生价值选择和现实行动的指南。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们的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让人们在思想进步、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出现了审美观念扭曲、审美能力弱化以及西方文化侵袭这些负面的影响②,这一现状迫切需要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将正确的观念融入文艺作品中,以精品呈现给大众,为社会扫除靡靡之风,向人们诠释正确的观念情感,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文艺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③”,可以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反映一个时代的思想,必须培育志存高远的文艺工作者,才能创作艺术精品,更好的发挥艺术的价值。艺术类大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专业特点,他们作为未来的艺术工作者、文艺事业的接班人,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需要将其践行于艺术创作中,生动形象的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艺术类大学生特点研究
艺术类大学生大多从中学开始进行专业课训练,相对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其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的思想状况、日常行为、学习态度、就业选择等各个方面。
关于艺术类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产生原因,吴晓春认为,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叛逆心较强,对感性的内容更有好感,更易记忆①。何勇等人指出,艺术类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其与社会的接触更加紧密,相对来说思维更加活跃。恽彩锋等认为,艺术院校学生思想较为多元,易接受新形式的艺术事物①。彭劲认为,艺术类大学生由于高考的特殊性以及过早接触社会,易受社会中思潮的影响②。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偏好,史琼认为,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对艺术的热爱、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地位和形象、外界环境的影响、个人艺术成就、消极和应付、求知和目标③。与此同时,吴晓春也有相似结论,即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外加校内对思政教育的忽视,学生具有专业至上的心理④。
国内的众多研究表明,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如下特点:个性特征鲜明,价值取向多元,专业兴趣浓厚,文化基础较薄弱,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教育也趋于开放,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西方的思想较为熟悉甚至推崇,这会导致大部分学生普遍注重追求实用价值,价值观易发生偏离,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是较为迫切的。

..........................

2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

2.1 中华传统儒家“乐教”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提出了“乐教”,并视“乐教”为一个人品德养成、人性完善的最高层次。孔子整理了夏商周上古三代礼乐教育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围绕政治、道德方面阐述了他的“乐教”思想,奠定了儒家乐教的理论基础。孟子和荀子在继承孔子的乐教思想后,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充实了儒家的音乐教育理论。儒家思想中的“乐”是指乐文化,包括诗、歌、舞、以及乐器演奏,是当今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由此,儒家的“乐教”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形式开展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孔子的“乐教”思想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方面强调了“乐”的社会功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①”《礼记·乐礼》,深刻指出“乐”与现实的政治、社会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能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是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映。指出一定时期的文化思想不仅能反映统治阶级的思想,也能反映人民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孔子也强调了“乐”的教化功能,“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②”《礼记·乐礼》,其中“易、直、子、谅”分别指的是平易、正直、慈爱、诚信,强调了“乐”通过情感深入到人的理性内心中,提高自我的道德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③”《论语·述而》,也就是说,道是立志目标,德是行动根本,以仁爱为道和德发挥的依据,艺是追求仁德过程中的活动方式,这是孔子“立人”的标准,也是其“育人”的准则,孔子教授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以此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孔子指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④。教为乐之体,乐为教之用,乐教一体,寓教于乐的传授途径与方式,是孔子“乐教”的目的所在。

......................


2.2 西方实践教育论及美育理论
2.2.1 杜威“从做中学”教学论
“做中学”是杜威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杜威确信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以此提出了贯穿于教育领域各个主要方面的“做中学”的课程思想,“‘从做中学’就是从经验中学习,或者说从活动中学习”,这一思想为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很大的理论依据。

杜威所阐述的“做”是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做”就是在“活动”中的一系列行为,“做”是发展“有效思维”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通过“做”来验证理论的正确与否,才能形成有效的思维。杜威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做”的实施,首先,“做”是有组织安排的理性活动。他认为不顾后果,任性的无目的的活动是存心捣乱①,并认为有理性因素存在的活动才可以有效的完成“做”这一行为,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其次,“做”是有反省,有思维的活动。杜威认为:“孤立的、一律的行动方式,在紧要关头会造成惨重的损失”①。“做”旨在于使学生明白事理,得到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而言,“做”应该为促进学生的反省思维而组织进行的,这样才可以获得有意义的经验;最后,“做”是一种“实验——验证”的行为。杜威指出每个思维活动,都需要有实验——检验的过程。这就说明了“做”不是一种只要动手就能完成的直接简单的活动,而是通过探索进一步获得验证的行为。因此,“做”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强调的是知识的应用,具有知识所没有的内在价值,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真实经历的“做”去体会和欣赏其教育的内在价值。
杜威从内容和方式上分别阐述了“做中学”思想中的“学”,他认为“学”的内容包括教学知识,也包括成长中的有益经验。他指出学习的主要方面包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以及社会所需的态度②,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延伸,包括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技能与品格,同时他也重视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总结和反思。在“学”方式上,杜威强调知识是要学生主动获取的,知识需要有效的传递而非强制灌输,学习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为填鸭般的灌输知识是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③,即“学”不应只是注重当下对知识的直观灌输式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思想道德,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培育其完善的品格,使这些知识在学生未来的生活中有所帮助。
............................

3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分析...........................17
3.1 问卷调查及结论..........................................17
3.1.1 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略显模糊...................................17
3.1.2 实践教育的形式驾驭力不足.....................................19
4 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价值..................................25
4.1 艺术形式实践教育的实效价值..................................25
4.1.1 改进实践教育方法..........................................25
4.1.2 丰富实践教育内容.....................................26
5 “三点一化”的路径实施..............................................34
5.1 融合专业实践为基点...........................................34
5.1.1 全方位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34
5.1.2 价值观基因式融入专业课教学实践.....................................36

5 “三点一化”的路径实施

5.1 融合专业实践为基点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艺术类大学生专业实践相融合,更易于促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的实施,高校对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育方法、内容以及效果检验还需落脚于教学中。理论知识学习是实践的基础,有了完善的知识储备才可以制定清晰的实践方案,进而完成整个实践过程。实践活动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载体以及目标,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需要从不同的实践中去落实。
5.1.1 全方位融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属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简称《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简称《纲要》),与此同时还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形势与政策》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需要依据不同的倡导要求,细化至不同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

结语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