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虚拟经济研究
第一节 泡沫经济的产生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
美国的金融危机到底是怎么一步步由虚拟经济的过度泛滥而迅速演变成为一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其最大的“功臣”还是其巨大的泡沫经济。说到泡沫经济就必然提到虚拟资本,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第五篇对虚拟资本进行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的、能够给投资者带来预期收入的资本。而虚拟资本的过度增长和相关交易持续膨胀,导致脱离了实际资本,进而产生了泡沫经济,此时的经济处于短暂的繁荣之中。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第三卷中写道:“银行家资本的绝大部分纯粹是虚拟的,是由债权(汇票)、国家证券(它代表过去的资本)和股票(对未来收益的支取凭证) 构成的”,“它们所代表资本的货币价值也完全是虚拟的,是不以它们至少部分地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为转移的;既然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那么,取得同一收益的权利就会表现在不断变动的虚拟货币资本上。”。银行里大部分的资本并不是它的自有资本,而是存款人的资本。同一资本在不同的人手里发生转移,使得资本似乎增加了若干倍,这一虚拟资本就从有价证券的形式转移到了所有权的形式上,而拥有这项所有权的人凭借着这种权利产生心理预期。马克思认为,国债也属于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就成了虚拟资本的体现物。“虚拟”一词的产生也恰当地表现了证券的本质:它能够作为商品进行买卖,也可以作为资本进行增值,但是其本身却没有价值。
由于虚拟资本在各种形式的外衣下不断“成长”,那么它的必然产物——泡沫经济也就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诞生。其实泡沫经济在历史上早已存在,但是在过去它并没有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矛盾,它的规模和影响力也十分的有限。随着经济社会的金融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范围内围绕虚拟资本进行的经济活动空前频繁,在1973年,全球外汇交易量是100—200亿美元,而在1995年这个数字就突破10000亿美元,到2010年全球外汇交易量已突破6万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将突破10万亿美元。在这样的经济状态下,资本主义泡沫经济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大量的经济泡沫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性(终究还是心理因素决定生产所导致)和对利润追求的无限扩张与受剥削阶级的大众购买力相对缩小而产生的。.................
......................
第二章 虚拟财富的哲学定位与金融产品创新条件下虚拟财富的可靠性
第一节 虚拟财富的产生与循环过程概述
现如今虚拟经济不可否认的已经成为一枝独秀登上了世界经济发展舞台。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迥异,经济增长能力和经济虚拟化程度不同,虚拟经济在实际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的角色也大相径庭,虚拟经济所创造出来的财富——虚拟财富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虚拟财富的扩张和增长是否代表着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不仅仅是经济学界争论不休的热点,同时更是一个哲学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中多次用哲学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把握人类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因为哲学的思维方式是把握任何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方法,只有用哲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深刻剖析问题、分析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口。那么在股票、证券市场中虚拟财富的交易和转移、升值和贬值是否代表着实际财富的转移呢?我们可以从一个小故事中体会财富泡沫的产生过程:一个国家有A、B、C三人,货币流通总量是2元(2枚1元硬币)。A、B、C三人中A拥有一块土地,B、C各有1元钱。首先B决定用手中的1元钱购买A的土地,于是A和C各拥有1元钱,B拥有价值1元的土地,此时国家的净资产为3元。此时C认为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肯定会升值,于是从A那里借来1元,再加上自己的1元,以2元的价格购买了土地,那么现在A的净资产是1元(借给了C),B的净资产是2元(卖土地所得),C拥有一块价值2元的土地,再加上对A有1元的债务,因此国家的净资产是4元。由此这个国家的实际经济总量并没有增加,只有一块土地加上2枚硬币,然而经济形式却不断增长,欣欣向荣。一旦人们对这块土地的增值预期停止,甚至下跌,那么债务人只好宣布破产,财富周转泡沫破灭,经济危机产生。因此虚拟财富泡沫和虚拟财富是两个不同概念,虚拟财富如同货币一样,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用来衡量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证券和股票在内都是虚拟财富的一种形式。这与故事中人们只凭借升值预期对现有财富盲目地投资,最终导致财富泡沫产生是两个概念。
第二节 经济哲学角度定位虚拟财富的“虚与实”
毫无疑问,不论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虚拟经济确已普遍存在,但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虚拟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的“盈利”和“亏本”怎样定位?如果说实体经济中的财富和资本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可以切实地在生活当中投入生产或使用,也就是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钱”,实体经济的运行模式也一直以来存在于商品社会中的生产、交换、买卖的过程,那么虚拟经济更多的是运用电子信息技术代表资本和财富,并且通过网络、证券市场等平台进行脱离开实际生产—销售—增值过程,却同样能够取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意识”,那么由虚拟经济所代表的、在虚拟经济运行过程中实现的“盈利”和“亏本”是否表示真实财富的增加和减少?由虚拟经济带来的财富该如何定位?...............
....................
第一章 虚拟经济研究.....................................................................5
第一节 泡沫经济的产生与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5
第二节 虚拟经济概述............................................................................6
1、狭义虚拟经济.......................................................................................7
2、广义虚拟经济.......................................................................................7
第三节 虚拟经济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及趋势.....................................6
第四节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6
第二章 虚拟财富的哲学定位与金融产品创新条件下虚拟财富的可靠性....9
第一节 虚拟财富的产生与循环过程概述..............................................9
第二节 经济哲学角度定位虚拟财富的“虚与实”...........................12
第三节 金融产品创新与无限放大条件下虚拟财富的可靠性...........9
第三章 马克思经济哲学理论与虚拟财富价值....................................20
第一节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虚拟财富价值的矛盾..................20
第二节 马克思信用理论与虚拟财富价值.........................................22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下的虚拟经济发展研究.......................27
第一节 我国虚拟经济的现状..............................................................27
第二节 如何把握虚拟经济的“双刃剑”.......................................28
第三节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1
结束语.........................................................................................44
结束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我国以客观实体经济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调整好国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配比份额并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经典案例,使我们国家的虚拟经济在“前车之鉴”的对比下能够更适度发展。事物的两面性决定了一切治理和调控都要从双向出发,将经济主体方面和政府导向方面结合起来。对于容易由社会言论、全球经济动向等因素而备受波动的虚拟经济运行模式,应当多从主观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中所处位置和在经济领域中承担的角色,以实体经济带动虚拟经济,虚拟经济配合实体经济,又快又稳发展。对于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大监管和宣传力度,对于不良资产的发展成金融衍生品行为要予以坚决否定;在资本市场也要普遍提高人们对于实体经济和经济哲学知识的普及,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使虚拟经济成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一支催化剂。
综上所述,随着国际金融市场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虚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从主观和客观的双向角度进行分析和治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以及其协调共同发展,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又不能相互脱节,既要紧密相连,又要保持合理距离,是形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正确发展关系恰当比喻。引导虚拟经济健康影响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是经济学和哲学的重要交叉点。
参考文献
1. 亚当 斯密:《国富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年。
2. 马克思:《资本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
3. 陈志武: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东方音像电子出版社,2010 年。
4. 约翰 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 年。
5. 约瑟夫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6. 罗斯托:《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年。
7. 刘骏民:《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年。
8. 琼 罗宾逊:《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 年。
9. 罗伯特 特里芬:《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商务印书馆,1997 年。
10. 宋鸿兵:《货币战争 2—金权天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年。
市场经济背景下虚拟财富的哲学定位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金融危机,虚拟经济,哲学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