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为自比量”的形式逻辑解读
1.1 法称因三相
法称在《为自比量品》中,一开始便提出了因三相,分别是:一、所比之中比有性。二、同品中定有性。三、异品中遍无性。关于因三相的解释现在已经基本达到共识,第一相是说在所要比较的事物上必须有因,也就是说要有所比;第二相是说同类事物中要有共性;第三相是说和所比不相关的事物一定不能有任何关系。对因三相的翻译,不同的译者略有差别。王森的翻译是:“因三相者,谓于所比,因唯有性。谓于同品有性,于异品中,决定唯无。”杨化群的译文是:“具三相之因者,谓于所推论比度之事上必须具备,于同品上定有,于异品上遍无。”韩镜清的翻译是:“三律之标志者谓决定:一、所比之中必有性;二、同品中有性;三、异品中无性。”由于这三位老先生翻译时所参照的版本不同,所以会有些许差别,本论文所参照的是韩镜清的译本,但是韩镜清在翻译第二相和第三相时却没有将“定”和“遍”翻译出来,这在现在看来,会有一点疑问:正是这两个字很准确地体现了所比度事物之间的关系,对于第一相的理解,专家学者几乎都认为可用“所有 S 都是 M”来表示,对这一观点,我是比较认同的,因为既然所比中要有性,那么无论用什么作比较,都应该具有参照物的某些或所有特性。现在来看第二相“同品定有性”和第三相“异品遍无性”,郑伟宏的观点是:“‘唯于同品有性’是对第二相的表达,意思是说因只有同品中有,第二相的命题形式是:所有 M 是 P。‘于异品中决定为无’是说第三相,意思是因在异品中一定没有,命题形式为:所有 M 不是非 P。第三相换质就是第二相,后二相等值,因而可以缺一。”郑伟宏的观点是比较有说服力的,我们说,法称的伟大之处正是将古印度的逻辑推理上升到了演绎水平,那么体现在什么地方?就体现在这里。正是因为其因三相中的后二相等值,因而可以互推。但是学术界对这后二相是否等值还有不同的看法,姚南强说:“关于是否从法称开始,后二相等值,法称在论式中是否省略喻依等,学术界是有争议的。”孙中原说:“因明基本论式三支式其基本原理和常用实例,与亚氏三段论第一格第一式(AAA)及其规则,是相通的。...............
...........................
第 2 章 “为他比量”的形式逻辑解读
2.1 同法式
法称发展了陈那的三支论式,在《正理滴论》中首创三相正因,即自性因、果性因以及不可得因。其中的“自性因”和“果性因”被称为“能立因”,不可得因被称为“能破因”,同时法称在第三品“悟他比量品”中提出了同法式和异法式。顾名思义,“同法式”就是因与同品组合而成的论式。在这一品中,法称先对为他比量进行了解释,然后便提阐述了同法式,原文如下:“此中具有同法性者:谓若成为可得之所觉之,都不可得者,即此,成就为以无有为语言之境界。喻如说言‘如有人观见其他兔角等,若于不同方所成为可得之所觉知,瓶不可得。’”按照法称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已经具备了可以认识某物的条件,却没有认识到它,我们就可以说此事物不存在,比如说“兔角”。我们举一个同法式的例子:宗:这里没有烟因:这里已经具备了能看见烟的条件却没有看见烟喻:如果有一物,可缘缘具足却没有被缘到,则此物不存在。
2.1.1 同法式与三段论
我们说,陈那因明的逻辑体系已接近演绎水平,其因三相多次被拿来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作比较,但真正达到三段论水平的却是法称。法称在完成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演绎“升华”过程中,将同法式与自性因、果性因以及不可得因结合,组成了因明论式,从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同法式的出现,使法称因明的演绎程度上升到了西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水平。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同法式与三段论的关系。首先举一个同法式结合果性因所组成的论式:同法喻支:若是有烟,见彼有火因 支:此山有烟宗 支:此山有火再举一个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第一格中 AAA 式的例子:大前提:所有的动物都是有生命的小前提:所有的人都是动物结 论:所以,所有的人都是有生命的从以上两组式子的对比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此因明论式的论证顺序是喻、因、宗,即将所要证明的观点放到了最后,这与西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论证顺序如出一辙,所以会有专家和学者将其与三段论作比较,并将其比作三段论的第一格 AAA 式。杨百顺在其著作《比较逻辑史》一书中,在讲中世纪印度逻辑部分时提到:“法称认为为他推理这两种形式(同法,异法)‘除论式不同外(前者相当三段论第一格 AAA,后者相当第二格EAE)二者之间,都无少许实质差异’”。...................
.........................
第 1 章 “为自比量”的形式逻辑解读.............9
1.1 法称因三相.................................................9
1.2 能立因 ........10
1.3 能破因(无所缘因).........11
1.4 本章小结..................................................17
第 2 章 “为他比量”的形式逻辑解读.........19
2.1 同法式 ............................................................19
2.2 异法式..................................................................23
2.3 同法式与异法式之间的关系 .............................27
2.4 本章小结 ..............................................................28
第 3 章 “似因”的形式逻辑解读..........................29
3.1 不成似因 ............................................................29
3.2 不定似因 ...........................................................34
3.2.1 俱品遍转............................................................34
3.2.2 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 ....................................35
3.2.3 异品一分转同品遍转 ........................................35
3.2.4 俱品一分转.........................................................36
3.3 相违似因 .............................................................37
3.3.1 同品遍无异品遍有..........................................37
3.3.2 同品遍无异品分有.........................................38
3.4 本章小结 ........................................................39
结 论..................................................................40
结 论
本文以法称的《正理滴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书三个部分,那便是为自比量、为他比量、似因,并将这三部分内容与逻辑相结合,从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视角对其进行剖析。
首先,论文对法称的因三相从形式逻辑角度加以解释,在因三相的理解上向来都有不同的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文中所要表达的正是其与演绎逻辑的相同之处。在论述“能立因”与“能破因”时,法称的论述是颇为精辟的,尤其是对能破因的分析和理解,法称从十一个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我们也将此作为了本章的重点,分别用形式逻辑符号对其进行了表示。其次,对同法式和异法式作了详细解释,我们通过对异喻与不可得因结合、与自性因结合以及与果性因结合所构成的论式所作的详细分析,最后得出:异法式与同法式其实表达的是同一个观点,只不过是一种表达的两种方式,就其本身结构而言并无太多复杂之处。最后讨论了似因,似因作为对三种正因,即自性因、果性因及不可得因的补充说明,讨论了违反正因而产生的错误。本章讨论了三种似因,即不成似因、不定似因和相违似因。
本文在写作过程完成了预定的计划,即从形式逻辑角度对《正理滴论》中的逻辑思想进行了梳理,而对其中的两个创新点:一个是同喻、异喻与自性因、果性因以及不可得因所组成的论式的逻辑研究;另一个是不可得因中十一个论式所含的逻辑思想,都作了比较深刻的解读,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较有价值思想和见解,也希望自己在以后能继续对其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得出一些更为有价值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阿特里雅.印度因明学纲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55
2 陈波.逻辑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8-86
3 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北京:中华书局,2006:10-89
4 陈望道.因明学概略.北京:中华书局,2006:34-36
5 刘培育主编.因明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380-385
5 Howard Delong. A Profile of Mathematical Logic. New York: Oversea PublishingHouse, 2004:87-104
6 Michael C. Cemignani. Basic concepts of mathematics and logic. New York: OverseaPublishing House, 2004:76-98
7 R.S.Y.Chi. Buddhist Formal Logic. Englewood: Prentice Hall, 1984:90-130
8 S.C.Vidyabhusana. History of the Medical School of Indian Logic. Calcutta:CalcuttaUniversity, 1909:67-78
9 Vidyabushana. A History of Indian Logic. American: NewDeli, 1978:35-45
10 Volker Peckhaus.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New Millenium on History ofMathematical Sciences. American: New Delhi, 2001:56-88
在形式逻辑角度中法称的《正理滴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因三相,充分条件,藏传因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