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主制度与权力控制
1.1 民主制度
1.1.1 民主与民主制度的区别
无论是在政治学、哲学或是在法学中,民主作为一个词语一直都在被频繁的使用,甚至以被达到了被滥用的程度。但谈及民主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在历史上许多学者对民主一词多次下过定义,但往往又都不能准确地描述出它的涵义。对此笔者认为民主一词本不属于实然领域之中的概念,因此用描述的方法对其做出准确、恰当地表达是不可能的,无论怎样措辞,民主一词的涵义都与产生它的环境背景有着或多多少的出入,都是对实际状态的一种理性要求。因此民主应该属于应然领域之中,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一种价值,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国籍的人对它的理解存在着万千差异,人们对民主的理解更受到不同的历史、文化、思想、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在古代民主一词在使用上与今天的使用有着截然相反的涵义。如《尚书.多方》云:“天为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三国志.吴.钟离牧传》:“仆为民主,当以法率下”。上文之中的民主一词使用的涵义均为“民之主宰者或人民的主人”,由此可见在中国古代民主的涵义实为民与主两个词在涵义上的结合,这样的民主概念一直到晚清时仍然频繁可见。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毫无疑问,采用的是西方的概念,近代西方的民主是将民主与自由、平等、博爱联系在一起,对封建制度进行抨击的政治思想观念。人民主权理论、社会契约论、分权制衡理论等观念战败了以往的君权或神权理论,随后英国、法国、美国在经历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取代了君主国。
有人认为民主发端于“人民的统治”这一经典的表述,之后又发展出两个层面上的涵义:一是做为政治制度的民主,二是作为政治文化上的民主。即民主制度与民主观念。
对此笔者认为民主制度是为实现民主观念的精神而建构起来的一种制度,是实现民主观念价值目标的方法。它包括统治阶级追求的民主观念内容,民主制度的组织形式,民主观念的实现方法等等。民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受着民主观念的指导,同时民主观念的发展又受到民主制度的制约。....................
.......................
2 民主制度下权力控制理论
2.1 法治控权理论
法治理论起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最佳方式,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法律应当是良法,并且应当获得普遍的服从。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现法治的基本原则:第一、权力法定,实行分权,实行法律之治,就要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第二、防止特权和权力腐败。
洛克认为法律是保护人权控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权利而组成政治社会,建立国家。国家通过什么手段来保护人权呢?国家应当通过立法来规范权力的运行,用法律对权利加以保障。法律绝不是限制的手段,而是去指导人们该如何去追求正当利益。法律应当具有权威性,因此法律必须是确定的,而不能是随意的,“谁握有国家的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洛克认为立法权对于保护人权有着重要作用,立法权由谁掌握决定了国家的形式,由君主来掌握,便会形成一个集权专制的国家,法律代表了君主个人的意志,君主的权力不会受到法律的制约。相反立法权如果掌握在民众手中便截然不同,民众不是权力的施行者,会通过立法来对权力的运行进行掌控,以达到保护自己权利的目的。
卢梭的法治理念认为法律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法律要承担保护人民权利的作用,因此人民要制定法律,并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享受最大化的利益,为了使法律的运行更加有效,人民更要监督法律的运行。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了共同体,而这个共同体要正常运转,必须借助于法律。人民通过契约建立国家,而使国家有序地运行则必须依靠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便是法律,法律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前提,国家权力必须按法律的规定存在,运行,并且权力的运行方式一定是可见的。他强调,“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行政权力并不能具有像立法者或主权那样的普遍……从而也就不属于主权者的能力,因为主权者的一切行为都只能是法律。”
卢梭在强调应当由全民行使立法权的同时,还强调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全民的监督与制约,“既然国家的扩大给予了公共权威的受托者以更多的诱惑和滥用权力的办法;所以越是政府应该有力量来约束人民,则主权者这方面也就越应该有力量来约束政府。”
政府的职责是负责执行法律,实现主权的目的,为了维持主权的权威,人民必须通过监督权来考察政府、监督政府。根据社会契约,公民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地享有权力,履行义务。...............
..................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 ...................................................................II
绪 论............................................................................. 1
1 民主制度与权力控制 ........................................... 3
1.1 民主制度 ................................................................ 3
1.1.1 民主与民主制度的区别 .............................. 3
1.1.2 民主制度的类型 ............................................. 4
1.2 权力控制 ............................................................... 5
1.2.1 权力控制的必要性 .............................................. 5
1.2.2 权力控制的可能性 .............................................. 8
2 民主制度下权力控制理论 ........................................ 12
2.1 法治控权理论 ........................................................12
2.2 分权制衡理论 ................................................................... 13
2.3 民主控权理论 .................................................................... 14
3 民主制度下的权力控制机制 .............................................. 16
3.1 民主制度下对对于权力运行主体的控制 .................. 16
3.1.1 权力行为解构 ............................................................... 16
3.1.2 对权力主体意志的控制 ............................................. 17
3.2 权力运行中的权力控制 .............................................. 18
3.2.1 以权力制约权力 ........................................................ 18
3.2.2 以权利控制权力 ...................................................... 19
3.2.3 以程序控制权力 ................................................... 21
3.2.4 以责任控制权力 ................................................... 23
结束语................................................................................27
参 考 文 献.................................................................28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要说明滥用权力无论是在主观方面,还是在客观行为与危害结果方面,其社会危害程度远远大于一般的犯罪案件。更加地完善我国的民主制度,对权力更好地加以控制,实现对公民权利的最大的保障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是一个长期并曲折的过程。
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我国的权力体系中,党的领导权处于主导地位,由人民代表大会极其常委会负责行使国家最高权力,行政权、司法权要受到立法权的监督并向立法权负责。
在我国的权力控制体系建设理论中,将不可回避的面对以下几个问题。党的领导权将处于何种法律地位?对于立法权的监督除了要求审查与建议审查两种途径之外,是否有条件地增设其它途径?如何使这些途径对于保障公民权利更加有效?司法权能否更加有效地对行政、立法权产生制约?在民主制度建设与权力控制的道路上,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们仍然有着漫长的路要走。
对此笔者强调在归责问题上,一定要由法律来明确责任的承担方式,消灭以轻责任可能替代重责任的空间,责任的多种性质存在酝酿了这种状况的发生。笔者赞同将纪律责任法律化,以法律责任替代纪律责任,并附加政治责任的归责方式。
参 考 文 献
[1]何勤华.法律名词的起源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6-58
[2][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25
[3][英]阿克顿著,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23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47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4
[6][美]汉弥尔顿、杰伊、麦迪逊著,程逢如,价汉,舒逊译.联邦党人文集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23-124
[7][美]摩尔根.古代社会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56-57
[8]李龙.西方宪法思想史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0
[9][英]洛克.政府论 (下)[M].北京:商务印务馆.1964:90-92
[10][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上)[M].北京:尚务印务馆,1959:34-35
民主制度下的权力控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民主制度,权力 ,权力控制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