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冯契哲学思想概述
第一节 冯契先生的生平及学术著述
一、冯契先生的生平
冯契(1915-1995),汉族,中国共产党员,祖籍浙江。冯先生于 1915 年 11月 4 日出生在浙江省诸暨县一个农民家庭里。在浙江杭州度过了中学时代,并于1935 年进入清华大学哲学系就读。由于爆发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冯先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革命,并开始在党的领导下从事革命工作。1939 年,他到达昆明进入西南联合大学继续求学,两年后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在求学的生涯中,冯先生师从于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等著名的哲学家。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回到了上海,一边在大学任教,一边参加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些实际工作。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先生先后在云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从事哲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从 1951 年至 1995 年逝世,在华东师范大学连续任教四十多年,历任政治教育系副主任和主任,哲学系名誉主任,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担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副所长及副院长、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等领导职务。就在冯先生著作《智慧说三篇》定稿之际,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于 1995 年 3 月 1 日零点与世长辞,终年 80 岁。
二、学术著述
冯契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以下简称“两化”)的哲学命题最能体现其哲学造诣。早在冯先生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院的研究生时,他就在《哲学评论》第 10 卷第 5 期(1947.6)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智慧》的论文,为他后来的著述立说提供了一定的前提条件。冯先生是一位终身追求智慧、热爱智慧的哲学家。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指导方针,始终沿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道路前进。他的后期著作《智慧说三篇》集中表达了其哲学思想体系。冯先生融合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智慧说”哲学体系。1996 年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了《冯契文集》十卷本,分别是《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第一卷(1996.6)、《逻辑思维的辩证法》第二卷(1996.6)、《人的自由和真善美》第三卷(1996.6)、《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中下,1997.1)、《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1997.3)、《智慧的探索》(1997.3)、《智慧的探索·补编》( 1997 )、《哲学讲演录·哲学通讯》等十卷著作。前三卷是智慧说三篇,第一卷是其智慧说的主干,第二卷具体探讨如何化理论为方法,第三卷具体探讨如何化理论为德性。
冯契作为中国 20 世纪中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之一,是我国哲学界的一代宗师。冯先生会通古今、比较中西哲学,创造了哲学的新境界,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哲学学术遗产。..........
..............
第二章 冯契哲学命题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冯契提出哲学命题的时代背景
任何哲学家进行理论的探索都是为了回答时代的问题,使其哲学体现出时代精神。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民族大危难和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冯契作为一名爱国有志青年,心怀国家忧患意识,思索着时代的中心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在批判继承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我们如何去有效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达到融贯古今、中西,有效地解决和回答时代中的现实迫切问题?
从哲学层面来看,近代中国的历史观问题尤为突出,时代的中心问题非常直接地涉及到怎样来看待社会的历史发展,如何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问题,这就要求融会古今中西的思想来给予回答。首先,时代要求我们学会怎样全面正确地解决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其次,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古今中西”之争,近代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冯先生正是将先进的思想与中国的传统哲学结合起来,进一步回答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作出了独特的创造性贡献。哲学是时代的脉搏。冯先生正是看到了时代的问题,真切地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从而在哲学研究领域中触摸到了某些时代的课题。
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冯先生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1935年,冯先生读大学时,国内发生了“一二九”爱国运动。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一切有志青年以及各界爱国人士都对祖国充满了忧患意识,大家都在苦苦思索着“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国家如何发展?是学习中国传统思想还是全盘接受西方新思潮?冯先生经过深思熟虑后,得出一个结论:必须有效地批判继承中华民族的古老优秀文化,学习分析西方先进文化,以达到贯通古今中西,全面客观地回答中华民族的现实问题,才能使中国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在“五四”青年运动时期,科学与玄学之争是针锋相对的,并与中西文化之战相联系。从西方回来的科学派大多是西化派,他们强调以西方科学为根基构建科学的人生观。而玄学派则主张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哲学,遵循“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冯先生认为,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与片面性,这正好表明,科学与人生之间的关系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
......................
第三章 化理论为方法...........................................................................................17
第一节 化实事求是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17
第二节 化哲学史论为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9
第三节 独特的方法论原则..........................................................................................20
第四章 化理论为德性.............................................................................................23
第一节 以理性原则化为真..........................................................................................23
第二节 以人性论化为良知..........................................................................................25
第三节 以自由本性化为美德......................................................................................26
第四节 真善美的相统一理想......................................................................................28
第五章 哲学命题的践行者..........................................................................................32
第一节 哲学理论的内在本性......................................................................................32
第二节 为学与做人相统一的有效途径......................................................................33
第三节 冯契哲学命题的鲜活体现..............................................................................33
一、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34
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34
三、展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理念......................................................................... 35
结 语
冯契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内的一代宗师。他有效地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思想,在批判继承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中国哲学和中国的现实社会问题,建构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力图解决和回答时代中的现实迫切问题。
冯先生立足于社会背景和吸收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他最著名的哲学命题——“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该哲学命题真正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冯先生既是该哲学命题的建构者,又是其实践者,他不仅在理论研究领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研究中国哲学史,而且在做人上也始终保持心灵上的独立自由思考。“两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而且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运用。
冯先生在抗日战争中开始接触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从书中受到了辩证逻辑的启发。经过亲身的实践,冯先生深深感受到哲学的智慧,开启了他运用唯物辩证法阐明社会现实中的时代问题的思路。在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下,使当代中国人面临着思维方式和价值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对“两化”的研究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以德治国和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等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冯先生的“两化”哲学命题,一方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另一方面促进了人的自由本质的探索和德性的形成。
论冯契哲学命题的核心价值理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冯契,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