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概念论》关于概念及其在辩证逻辑中地位的基本观点
1.1 概念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
概念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无论是从哲学的发展历程看,还是从逻辑学的发展进程看,概念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理念”的讨论,以及中国古代的“名实之辨”,都已经涉及了对概念问题的研究。黑格尔更是辩证逻辑研究的集大成者,他建立了人类认识史上第一个以概念论为中心的辩证逻辑体系。此后,恩格斯和列宁从唯物辩证法出发,明确地提出:概念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论是辩证逻辑的主要内容的论断。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辩证逻辑“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列宁在《哲学笔记》中作了更准确的阐述:“概念的关系(=转化=矛盾)=逻辑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转化、矛盾)是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被表现出来的”。从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和科学体系来看,概念在辩证逻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辩证逻辑是以辩证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所以,决定了辩证逻辑实质上是反映客观辩证法的主观辩证法,其基本形式表现为概念的矛盾运动。所以,辩证逻辑以概念特别是具体概念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它在辩证逻辑中的重要地位。在《概念论》认为,概念的重要地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们凭借概念这一思维形式把握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正如列宁所说:“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在概念的逻辑中表达它。”;第二,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总结: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主观辩证法反映客观辩证法,这是一个复杂的认识过程,而概念本身的形成和发展既是这一过程的阶段和环节的标志,又是这一认识成果的体现;第三,概念是辩证逻辑体系本身的基本形式:从逻辑体系的角度来看,概念是辩证思维的基本形式,而判断和推理乃是具体概念内在矛盾的分化和展开。有别于形式逻辑的静态理解,辩证逻辑是从动态、运动的角度分析来概念的。.............
............
第 2 章《概念论》对概念矛盾运动的揭示
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作为人类认识史的总计、总结的概念也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概念作为思维运动的反映形式,反映着人类认识的思维进程,而人类认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人类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概念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它不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概念只要一形成就固定了,不会再变化了。这与客观实际情况不符合。事物发展都是有其阶段性的,作为事物发展反映形式的认识也是有其阶段性的。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总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从人类认识过程与逻辑的发展过程的一致性原则出发,当认识的辩证运动反映到概念的发展上,就是一个由抽象概念转变为具体概念、具体概念展开为概念体系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也是概念向判断、推理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有阶段性的。
概念与现实的矛盾关系,是促使概念运动、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于整个无论是在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转变这个阶段,还是在由具体概念向概念体系的展开这个阶段,都始终贯彻了整个概念的矛盾运动。概念向判断、推理的运动,更是反映了这个根本矛盾是深化与解决。《概念论》对概念的矛盾运动作了富有新意的探讨。《概念论》认为,概念的矛盾运动体现为: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上升、具体概念向概念体系的展开以及概念向判断、推理的矛盾运动。
2.1 抽象概念向具体概念的上升
2.1.1 抽象概念
1.抽象概念的实质
《概念论》对概念的实质作了精辟的总结:“抽象概念是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发展的产物,是概念发展的低级阶段。抽象概念是作为与反映对象多样性之统一的具体概念相对的概念而言的,乃是片面地、孤立地反映对象规定的概念。”
笔者认为,虽然抽象概念是把对象孤立开来,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质的,但是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却是必须的,其存在是有必要的。假设没有抽象概念把对象的属性一个个抽取出来,那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物就是混沌一团的,就还停留在感性具体的阶段,所以我们认为抽象概念比表象前进了一大步,但抽象概念把握的只是对象的某个方面而不是整体,就像瞎子摸象一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抽象概念,而应当将它上升为具体概念。..........
................
第 3 章《概念论》对概念向方法转化的考察......................................................23
3.1 概念向方法转化的具体内容及环节........................................................................ 23
3.2 概念向方法转化的依据............................................................................................ 25
3.3 概念向方法转化的理论来源.................................................................................... 28
3.3.1 对冯契“即以客观现实之道,还治客观现实之身”思想的引申 .............. 28
3.3.2 对中国方法论思想的引申 ................................................................................. 29
3.3.3 对外国方法论思想的引申 ................................................................................. 30
第 4 章《概念论》中体现的价值原则.....................................................................32
4.1 从微观的角度看《概念论》一书中体现的价值原则............................................ 32
4.1.1 具体概念中所体现的价值原则 ......................................................................... 33
4.1.2 概念向方法的转化中体现的价值原则 ............................................................. 34
4.2 从宏观的角度看《概念论》一书中体现的价值原则.................................35
结 语
《概念论》不仅对理论工作者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一般的大众也有很多帮助。把握概念理论的基本内容,对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挥着指导作用。比如,从概念的摹写和规范双重作用原理出发,我们在实际工作时,就会首先从客观实际出发,尽可能全面地客观地掌握资料,然后根据其特点制定出我们的工作计划,最后贯彻并落实它,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而且,其中以概念向方法转化为基础的方法论对我们的实际工作也是有普遍的指导作用的。它不仅仅是理论的方法、更是行动的方法、工作的方法。
作为第一本系统研究概念理论的专著,《概念论》开了人们对概念论研究的先河,无论是对概念论研究本身,还是对辩证逻辑研究,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对它进行了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梳理和解读,使人们明白这本书在辩证逻辑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抓住《概念论》中“概念”这个核心范畴,以概念内在矛盾的辩证运动为线索,从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统一的角度,对概念理论的渊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揭示,并且,还比较了同期学术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其思想发表了一些个人的看法。但是,由于本人对《概念论》学术思想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对概念理论的哲学和逻辑的修养还不够,因而所作解析难免有不全面、不深刻的地方,不足以完全说明《概念论》在辩证逻辑中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能完全把这本书的作用展示出来。但笔者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这项研究,以期待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概念论》解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概念论》,概念,辩证逻辑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