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和发展社会组织党建理论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34532 日期:2023-07-22 来源:论文网

第一章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的依据和意义


一、政党政治治理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之路

现代政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法治,一个是政党政治。在政党政治中,政党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是政权的直接行使者和代理者。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位置使得政党成为影响国家政治格局和政策方针的主导力量之一。政党通过选举等方式成为执政党,政党权力以国家权利的形式或通过国家权力的媒介发生作用。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并以主导政府运转的形式享有国家资源,可以依据国家的强制力对资源进行配置。“政府是唯一可用国家强制力来控制第三部门的力量的部门,国家拥有对第三部门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而企业凭借丰厚的资源对第三部门的影响力甚至更大,第三部门很难抵挡企业的大笔资金诱惑。”
社会组织是随着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公民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实现而自发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其目标取向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社会的公益和互益性需求。相对于政府或者政党组织来说,社会组织没有强制手段,没有仲裁权,也不具有垄断的力量,在立法和征税权上也不能像政府组织一样进行强制的获取资源,更不可能像政党一样,将自己的纲领计划上升为国家意志,继而取得维持自身运行的发展基础。社会组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必须保持一个开放的特质,以加强与社会各方面进行广泛联系和合作,包括政府、政党、企业、社区、社会个体等。在政党政治的国家框架中,社会组织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制定、修正有利于己的公共政策,而是通过加强与进入国家政治系统的政党的密切联系,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不可避免的要与包括执政党在内的各政党发生联系,尤其是通过执政党在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中反映与代表它们的利益。研究表明,在社会组织与国家的互动之中,不仅半官方的社会组织利用它们与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来提高社会参与,而且一些自治的社会组织也在积极寻求被国家行政体系所吸纳。这也为社会组织党建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说明。....................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全覆盖实践中的社会组织

执政党在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组织中实行全覆盖,目的是巩固其执政地位。从执政党建设的角度看,在社会组织中开展组织全覆盖,就是整个社会强化组织体系,在组织上保障扩大并巩固政党的执政基础。而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看,组织全覆盖也加强了社会组织与政党的联系,为社会组织反映诉求提供了有力渠道,使各类社会组织的利益表达进入到国家政权体系。可以说,组织全覆盖为执政党解决自身发展找到合理路径,也有效解决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社会组织党建的政策考察

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的规定,明确中共要在包括社会组织在内的各个领域中建立党的组织。就社会组织这个领域来看,最早可以追溯到 1994 年各级党政部门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查。199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清理整顿现有各类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过程中,在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中建立党组织,接受挂靠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或所在地方党组织领导。
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提出在社会组织里建立党组织的要求。1998 年 2 月 16 日,为加强社会团体内党的工作,中共中央组织部和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在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在社会团体(不包括由国家确定其职能,核定编制,核拨经费,工作人员按国家公务员管理的社会团体)中建立党组织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说明。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原有社会团体经清理整顿换发新的证书)的社会团体,其常设办事机构专职人员中凡是有正式党员 3 人以上的,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党组织,由其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审批。社会团体在筹备过程中就应考虑建立党组织问题。业务主管部门或挂靠单位应了解和掌握社会团体的情况,对应当建立党的基层组织而没有建立的,要帮助其尽快建立。.........
...................

第一章 加强社会组织党建的依据和意义 ...................... 7
一、政党政治治理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之路.......................7
二、社会组织与执政党之间组织信任的构建....................8
三、社会组织组织化程度的提升..........................................9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全覆盖实践中的社会组织...................11
一、社会组织党建的政策考察.......................................................11
二、中国共产党组织全覆盖实践中社会组织的发展....................13
三、社会组织党建管理的三种典型模式......................................14
第三章 社会组织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改进思路....................17
一、社会组织党建面临的突出问题 .............................................17
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的思路....................................................18

结 语

社会组织有其发展历史,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存在。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组织的社会环境空间得到扩大,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尤为迅速,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社会组织也日益受到执政党的重视,如何将其纳入执政党的活动视野,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引导也成为党建的一个重要内容。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已经和正在改变社会组织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社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时值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举行,党和国家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改革任务,强调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已经成为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内的共同面临新课题、新挑战,也为社会组织参与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