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1.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题
人类实践的首要问题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常提到的自然是指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和条件。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自然的生成、发展和自然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性都与社会有区别,自然界的优先性和人类社会的派生性是不容置疑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前提,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自然观告诉我们: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克服人与社会的异化,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界的异化。
1.1.1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
马克思的自然观超越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既强调自然的优先地位和客观存在性、强调从实践角度出发理解自然,又强调人的主体作用与主体能动性,这是马克思自然观内在统一与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否定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背离。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具有优先存在性,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和辩证性。马克思认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他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虽然马克思将自然划分为了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强调人化自然,但是马克思充分的肯定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的然界的先在性,强调“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人们所遇到的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马克思关于自然优先性的思想表明了在人与自然及环境的关系中,自然对人及人类社会具有客观先在性,但人类在自然面前也不是无所作为、一筹莫展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发现、进而利用自然规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否则就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
第二章 当代生态问题的现状及生态理论的发展
2.1 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根源
2.1.1 生态危机的表现
生态危机简单的来说就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受到破坏,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20 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及荒漠化、煤炭石油等矿产和淡水资源紧缺、地震海啸等极端自然灾害频发,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的普遍关注。
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世界各国也都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生态环境问题。不过总体说来,生态危机从三个方面得以表现:
第一,环境污染严重。主要包括江河湖泊等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与生活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空气和水,然而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向空气中排放了成百上千种的有害化学物质,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氯氟碳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使得大气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而且伴随着人口的持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和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大量地排入湖泊、江河和海洋中,使得水体的自净力不堪重负,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目前缺水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地方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自然资源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模式的弊端,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面临着自然资源短缺或耗竭的严重挑战。在当今世界,80%的工业原料来自于矿产资源,可以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即使按 20 世纪 90 年代初的开采水平(每年开采 35 亿吨煤,170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和 31 亿桶石油)计算,三大能源耗尽之日也并不遥远了。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的分布极不平衡。
第三,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这主要表现为森林面积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沙尘暴等,生态系统的破坏是导致上世纪中叶以来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在 1991 年召开的世界森林大会上,与会者指出:全球消失的森林面积已经达到了 17万平方千米,如果按这样的速度递减下去,森林会在不到 300 年的时间里从地球上消失。据统计,世界上每年有至少 5 万种生物物种消失或灭绝,也就是每天灭绝的物种达到 140个。国际粮农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每年现在有 700 万公顷耕地消失,有 600 万公顷的土地沙漠化,有 2100 万公顷的土地成为无生产能力的土地。...............
........................
第二章 当代生态问题的现状及生态理论的发展........................13
2.1 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根源 ............................................ 13
2.2 生态价值与生态价值观 ....................................................... 16
2.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19
第三章 新生态价值观建构.......................................................25
3.1 新生态价值观建构的原则 ................................................... 25
3.1.1 生态哲学的兴起 .................................................. 25
3.1.2 新生态价值观建构的自然存在论原则 ................................. 26
3.1.3 新生态价值观建构的尊重环境的伦理原则................................ 27
3.1.4 新生态价值观建构的自我约束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28
3.2 新生态价值观建构的实现路径 ............................... 29
3.3 新生态价值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34
结论。
马克思的著作中包含着大量值得注意的生态思想,而且这种生态思想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始于学生时代,随着马克思哲学立场的根本转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集中体现在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逐步成熟的标志是《资本论》。马克思的生态观是建立在成熟的经济理论、辨证的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机结合基础。
通过追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极其丰富的、全面的、深刻的。这些思想至今仍具有时代价值,为我们在今天认识和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越提供了一条清晰的线索.不仅对生态问题的理沦研究,而且对具体的生态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面临着许多理论上、制度上和实践中的难题,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我们能够破解这些难题,取得社会卞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要实现文明方式的转换,首要的问题是从思想观念实现转变,因此,建立一种适应生态文明社会的新生态价值观应运而生。本文提出的这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坚持自然存在论,尊重环境的价值,要求人类约束自身的实践行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新生态价值观与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导原则。
马克思生态思想视域下的新生态价值观建构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马克思,生态思想,生态价值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